創作內容

1 GP

閒聊被無意(有意)置入的社會潛價值觀 ─ 我見『以和為貴』

作者:小孔│2020-07-21 21:55:50│巴幣:2│人氣:479

    先前某巴友曾經在討論中提問:為什麼筆者個人對於引經據典這麼感冒?筆者並不否認引經據典的好處:例如更有說服力、更能引起共鳴等等;如果每個引經據典的事例,是引用者確實理解該文句內容的前後語境原文表達時的背景條件不包含有意無意的誤導謬解,那引經據典本身、當然沒有問題。但不巧的是,並不是所有引經據典的情況,都符合上述的條件;尤有甚者,引用者使用該名言/節錄的用意、甚至是與原名言/原文所意圖表達之意,兩者已相距甚遠。如果老是三不五時意會到這些被誤用、被曲解、帶灌輸洗腦意味的偽引經據典,且認知到這類有意無意間、掛羊頭賣狗肉的行徑,不僅僅只是影響到個人生活,甚至在歷史軌跡裡留下無可挽回的傷痕時,筆者感到生理不能接受、也只是無可奈何之事。

    以下,就華人文化圈裡、最常被濫用的一句成語『以和為貴』、做筆者個人的理解分析。

    『以和為貴』原文,出自《論語‧學而篇》: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根據網站‧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的白話文翻譯,意為:
有子說:「禮法的運用,以和為貴。這是最美好的傳統,適用於一切事情。但僅知道『和為貴』是不行的,違反禮法而講『和』是絕對不行的。」

    不曉得有多少看倌注意到:原文所表達的意思,跟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使用『以和為貴』成語的境況、是不太一樣的?特別是後段、有子特別警告提醒的但書,被多少引用人給遺漏掉了?

    『以和為貴/以和諧為最優先的事項』,這句話所描述的主體,在有子眼裡、對象是『禮』;當然,經過了幾千年的檢視、再檢視,註解、再註解,《論語》裡所謂的『禮』、跟我們現代白話文所理解的『禮』,意思可能不盡相同。但這點,並不影響現代大多數人誤用『以和為貴』的關鍵:『以和為貴』在原文裡,並不是一條完整的詞彙字句,它是某個主體/主詞的修飾語、限制條件;如果真的要按照《論語》裡、有子的原意去引用該字句詞彙,即便不是『禮』、引用者也應當給予『以和為貴』一個形容的對象/主體,例如『親子』、『家人』、『朋友』、『組織』......等。而且按照有子原文的思維邏輯,引用者不應當只是陳述OO,和為貴』後就馬上打住、不提但書;在甚麼樣的條件對比下、和諧不應當(或應當)被當作最終標的(或最初條件),整段論辯必須完整清楚的表達、這才不失引經據典的真意。

    請各位看倌自己回想:自己以往是在甚麼情況下、聽到『以和為貴』的?有沒有聽過哪個人,說過「OO,『以和為貴』」這種額外加個主詞的?有沒有人曾經引完『以和為貴』之後,還跟你明白陳述說:「但是某某情形條件下、和諧就不能作為最終標的看待」的?

    語言的使用裡,存在一種“省略主詞”的慣用法;這種語法,不論在中文、英文或日文裡、都可找到適用範例。中文具體的例子:比如說「既然你犯錯,(你)就該道歉」後句的主詞『你』如果硬要加上去,相信有不少人會覺得冗贅;這就是我們都已經習慣“省略主詞”的跡象。『以和為貴』四字,是個設計太為精良的華文:不但符合成語、駢文等四字一體的傳統,它同時利用多加一個「以」字、代稱簡略掉一切可能帶入的主詞/主體。包含原文的『禮』,甚至是上文提到的所有可形容的主體對象,若要談「OO,和為貴」,都可以被省略成『以和為貴』。
    讓我們仔細來推演這種簡略法,傳了百千年之後、給華人文化圈帶來多大的影響:原本有子想強調的重點,是『禮』;後來,因為有人覺得『和為貴』的概念很不錯,可以套用在其他主體上,於是開始引用OO『和為貴』;慢慢的,主體一多一雜,後人嫌麻煩,直接用個代名簡稱『以』來統稱所有可用主體...... 筆者想問問各位看倌一件事情:到了現代,當我們引用『以和為貴』的時候,我們心裡是想著另一個我們想要論述的主體?還是我們就直接把「和諧」當作我們想要表達的主體?

    注意到問題點了嗎?甚麼時候,『以和為貴』這詞、開始失去應當作為辯駁論述的主體,反而是以「和諧」做為整句話所表達的軸心意念?而最關鍵的:和諧,真的是有子最初想要表達、最重要且最不能妥協的最終標竿嗎

    大家請再好好回想:清末民初,那段被外國各種欺負、華人被壓得不要不要的時期;多少人批判:相較起歐美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態度,華人圈思想迂腐陳舊、因循苟且、不知進取?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單拿本文主題的『以和為貴』一詞來談:的確,引用人們只是在引經據典;可是這些人知道這詞出處的原意嗎?有子在春秋戰國時所提出的這番哲學思辨,真的如同清末民初輿情批判禮教一般、如此陳腐不堪嗎?我們在引用『以和為貴』時,有多少人更注重「和諧」的概念,直接落入有子於後文所述、絕不可為之的禁忌裡?
    魯迅在小說〈狂人日記〉裡,描寫“禮教吃人”;吃人的根本不是禮教本身,是我們不知不覺 (或被有心人士刻意洗腦) 塑造而成、不求甚解卻謬認誤用的引經據典壞習慣啊!因循苟且、不知進取的,不是古人的哲學思想,是我們自己不去追根究柢、隨波逐流的惰性啊!把整個社會價值觀,導向鼓勵鄉愿、不明是非之言論環境的,不是甚麼處心積慮的陰謀政客、也不是甚麼官商勾結的輿論媒體,是我們自己不願去自我省思、廣求新知、審慎對待每一件事情所造成的啊!造成亡國危機的,根本就不是甚麼迂儒憤青,而是我們每一個人苟且偷生度日的自私、所累積造成的啊!

    咳!激動離題了。

    總之,別再亂用『以和為貴』了。
    同時,建議所有習慣引經據典的看倌們:最好先去查查自己慣用名言的出處,跟自己常用的境況、兩者語意是否相符;現在網路這麼發達的時代,搜尋資訊這種事、已經變成生存必要技能,所以請別指望筆者還能繼續班門弄斧。這並不是像筆者鋪陳上文、非得弄到國仇家恨這麼重大歷史議題不可的問題,這僅僅只是各位看倌自身、在使用這些名言金句時,是不是存在自己其實是誤用、在場他人偷偷在心中嘲笑自己的單純面子問題。

---------------------------

    筆者本人非中文專科出身,對於語文學的認知、也僅有高中畢業程度;若上述個人理據、或是專業用詞,其中有任何問題,請各位看倌網友不吝指正。

參考資料: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論語漫讀(14):禮之用,和為貴 — 禮是社會交往的必要前提
朱家安:十分鐘學白話文,一輩子咄咄逼人(主詞篇)
狂人日記(魯迅)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85668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1 篇留言

小孔
自我戒慎:
https://youtu.be/0ZPLZSR5qw0

08-05 01:15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喜歡★henrykung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從《最後生還者2》閒聊復... 後一篇:寫於〈《對馬戰鬼》雜感〉...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happy545晚上好~
今天擦油漆擦到一半沒有油漆了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1:19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