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8 GP

螢幕相關知識:畫質、解析度、SD、HD、Full HD、HDFreesync、G-syncR、

作者:漢堡艦隊長│2020-02-09 14:54:52│巴幣:162│人氣:10249
這篇主要是自己在購買螢幕時,獲得的一些心得。有空就會持續更新。


一、螢幕大小、功能

1-1◆長寬比

 首先,一些常見的比例大概介紹一下。
4:3 傳統比例,早期規格。
方臉
16:9
16:10
現代寬螢幕。
人體兩眼本來就是寬的,很快就成為了現代的標準。
16:9可以說是目前的常見標準規格。
21:9 超寬螢幕。
因為眼睛視角問題,一般都是作成曲面螢幕。
可以讓雙眼舒服看的同時,左右再多一點視野。
很適合看電影
(電影為變形寬螢幕2. 35∶1,21:9換算是2.33:1,十分接近。)
32:9 二倍寬的螢幕,一般也是曲面螢幕。
等於二片16:9直接作在一起,這樣就不必買兩台螢幕了,直接一台搞定。
少部分遊戲有支援,但左右看其實比較累。
可以擁有二倍長的時間軸,很適合工作用途。
可以避免兩台螢幕的大小與色差問題。
18.5:9
18:9
順便談一下,原本手機為了方便播放影片,也是採用16:9的比例。
但因為最近手機提高屏佔比,上頭與下巴變成螢幕延伸,而誔生的微妙規格。
好處是方便分割畫面,不過播放影片就有左右黑邊的問題。

1-2◆螢幕的尺吋
 螢幕的尺吋分類,都是採用對角長度(斜邊長)的接近長度。實際長寬要看產品說明書。
 常用尺吋:22、24吋。
 小尺吋:17、19吋都偏小。15吋以下比較多是攜帶式螢幕。
 大尺吋:27吋以上。建議需要測量桌深,再作決定。否則會有壓迫感。
 如果是27吋以上,一般建議至少桌深在60~70公分。
 如果是32吋以上,一般建議至少桌深在100~110公分。

1-3◆舒適角
 一般建議螢幕的上緣,與眼睛平視的高度一致。
 握滑鼠時,小手臂呈平行。
 雙腳落地。

1-4◆其它需要留意的參數
 面板?(TN、VA、IPS)
 頻率?(如果主要玩槍戰遊戲,適合高頻螢幕,例如144Hz或240Hz)
 影像輸出的等級?HDMI 幾代?DP幾代?
 是否可以壁掛?(可以作基本掛牆,或裝螢幕支撐架,或掛迷你主機當ALL IN ONE使用)
 是否可以旋轉?(如果要裝螢幕支撐架,選購可以轉的,就可以呼略)
 是否有其它接口?(USB、Type C、音源線)
 是否有其它輸出輸入功能?(喇叭、子母畫面)
 是否有下方整線器、左右耳機掛架?(高階螢幕常見)
 


二、各種解析度(720P/1080P/2K/4K)
呈上,720P或1080P指的就是寬度的解析度。
所以按照比例換算,就可以知道在各種解析度在不同比例的配置。

4:3 16:9 21:9 32:9
480P (SD) 640*480
720P (HD) 960*720 1280*720
1080P (Full HD) - 1920*1080 2520*1080 3840*1080
1440P (2K,QHD) - 2560*1440 3360*1440 5120*1440
2160P (UHD 4K) -2560 3840*2160 5040*2160 7680*2160
4320P (UHD 8K) 7680*4320 10080*4320 15360*4320
※2560*1440,看前面叫2K、3840*2160,看前面叫4K。

2-1◆1920*1080看前面能叫2K嗎?
 這個其實有爭議,但是普遍是認為1080P與2K是不一樣的。
 中間還有一些3K、5K,解析度不上不下的產品,這邊就不多說了。

2-2◆真假4K爭議
 DCI 4K(4096:2160)、HDR 4K(3840*2160)
 廣意4K是基於電影拍攝常用解析度(4096:2160),與後來國際電信聯盟(ITU)制定的UHD標準4K(3840*2160)稍微不太一樣。後者基於16:9上升到4K這個等級。兩者在寬度相差一點點。


2-3◆4K與UHD 4K
 4K只是代表解析度而已,還要再符合UHD標準,才是UHD 4K。
 UHD (Ultra High Definition,超高畫質),除了解析度要提升(4K、8K)之外,也規範了色彩亮度(1,000nit)、深度(12-bit)、色彩範圍(BT2020)、影格速率(120Hz)、音訊(22.2)、頻寬…等等。常見的4K認證下面寫Ultra HD,就是UHD 4K



三、各種接口VGA、DVI、HDMI、DP、Type-C 版本

3-1 VGA
 藍色大接口,大部分看到的舊式投影機應該都是用這種接口。
 頻寬388Mhz,理論上最大可以支援2048×1536@85Mhz。
 但是VGA有個大問題,它走的是『類比訊號』,所以容易被干擾,長距離傳輸不佳。
 所以1080P解析度下,VGA呈現的效能比HDMI還有DVI接口差很多。
 不能傳輸音頻訊號。

※類比VS數位
 類比 訊號:用變量來傳輸訊息。
 數位 訊號:用0與1來傳輸訊息。


3-2 DVI
 比VGA更大,三點一排的接口。由於是走數位訊號,所以也支持傳輸音頻訊號。
 主要分成單通道、雙通道;DVI-I、DVI-D。四種規格。
 以上主要看針腳來分辨。
 單道通的主要針腳中間有空隙,雙道通則是沒有空隙。
 DVI-I在旁邊一橫處多了四個針腳,DVI-D則是只有一橫,沒有其它針腳。

 單通道與雙通道,主要在於頻寬不同。
 單通道的頻寬165Mhz,最大分辨率1920×1080@60Hz
 雙通道的頻寬則是二倍310Mhz,最大分辨率2560×1600@60Hz、1920×1080@120Hz

接口類型 解析度
DVI-單通道
6排針腳,中間有空隙
1920×1080@60Hz
DVI-雙通道
8排針腳,中間沒有空隙
1920×1080@120Hz
2560×1600@60Hz

 DVI-I (Intergratred,集成)、DVI-D (digital,數位),兩者的差別在於一邊多四個針腳才是集成接口。故名思義,DVI-D只能傳輸數位訊號,DVI-I則是可以集成兩者,可以傳輸數位與類比訊號。

 DVI-I與DVI-D,主要在於購買『DVI to VGA轉接頭』的部分要十分留意。



▲可以看得到右側有二種不同的DVI,其中一個多四個針腳的,即是DVI-I (集成),可以用VGA轉接頭。
(圖片取自於Huan的GTX760影片:https://youtu.be/9HeUjPHbFQs,4:52秒處。)



3-3 HDMI
 這個是目前常見的接口,接頭縮小很多。版本也很多。

 依大小有分:標準HDMI、mini HDMI、micro HDMI。總之,體積越小,穩定性越差。
 一般小插口應用在小設備上面的,例如:相機、攜帶式螢幕。

 HDMI的版本很多,不過常見的就是三種:1.4、2.0,還有最新的2.1
版本 最大傳輸速率 1080P 2K 4K 其它
HDMI 1.4 8.16 Gbps 120 Hz(完整)
144 Hz(看線材)
240 Hz(420色)
60 Hz(完整)
144 Hz(420色)
30 Hz(完整)
60 Hz(420色)
-
HDMI 2.0 14.4 Gbps 240 Hz(完整) 144 Hz(完整)
240 Hz(420色)
60 Hz(完整)
120 Hz(420色)
-
HDMI 2.1 42.6 Gbps 240 Hz(完整) 240 Hz(完整) 144 Hz(完整) 5K@60Hz
8K@30Hz

※有一種叫作YCbCr的色彩壓縮技術,分成:444RGB、422 YUV、420YUV
 總之422與420色是壓縮過的彩色,表現會比較差一點。420色就更差。

 在版本上,要注意,輸出設備、線材、輸入設備,三者的規格都要支援,才會真正獲得最高解析度。這是木桶效應,缺一不可。

 例如:顯示卡只有支援1.2,或是螢幕(顯示器)只有支援1.2,或是線材只有1.2規格,都會導致達不到1.4想要呈現的規格效果。


3-4 DP
 目前最新式的接口
 依大小有分:標準DP、mini DP(蘋果規格)

版本 最大傳輸速率 1080P 2K 4K 其它
DP 1.2 21.6 Gbps 240 Hz(完整) 144 Hz(完整)
240 Hz(422色)
30 Hz(完整)
60 Hz(420色)
-
DP 1.4 32.4 Gbps 240 Hz(完整) 144 Hz(完整)
240 Hz(完整)
60 Hz(完整)
120 Hz(完整)
5K@60Hz
8K@30Hz

 DP接口可以支持兩種防撕裂Freesync、G-sync。 1.2支援8 bit HDR、1.4支援 10bit HDR。


3-5 Type-C (螢幕線)
 其實它走的就是DP協議,所以也有分 支援 DP1.2或是DP1.4。具體參數看DP。

 Type-C也有分,可以螢幕輸出,或沒有螢幕輸出。具體要看設備的規格。孔位旁邊的標示。
 如果Type-C有支援 雷電3的話,就一定有螢幕輸出功能。

 另外Type-C的線材也很重要,頻寬不夠也是跑不動螢幕的。



四、HDR

是否支持HDR
HDMI 1.4
HDMI 2.0
HDMI 2.0a
HDMI 2.0b
HDMI 2.1
DP 1.2 不一定
僅支持8 bit色深 HDR,10 bit不行
DP 1.4


4-1◆高動態範圍成像(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HDR)
 相較於傳統的SDR(標準動態範圍圖像),HDR會更具有真實色彩表現,同時加強亮處與暗處的顯示效果。這會大大加強影片的效果,尤其是看電影的色彩表現會更好。
 可以在WIN10的顯示器設定>Windows HD Color,這裡開啟HDR效果。螢幕廠商的OSD系統裡也許也有切換的功能。

 開啟HDR會有更好的色彩表現,但也會固定螢幕的亮度與對比,白話一點就是會比較刺眼,不適合長時間使用,例如閱讀、辨工、打很久的遊戲 (想看風景心態的例外)。
 高色彩表現與護眼,兩者難求全。我平常會開護眼模式,並且把高比與亮度儘量調低。在看電影的時候,再把HDR模式打開。

4-2◆HDR分級 (HDR10、HDR 400、600、1000)
 目前有兩個在不同時間點提出的HDR分級。

 在2015年8月27日,由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EA)公佈的hdr10媒體檔案,俗稱HDR10,使用建議2020色彩空間,Perceptual Quantizer(PQ),和10位的位深度。

 在2018年,VESA(美國視訊電子標準協會)針對顯示器產業,制定出DisplayHDR的新標準,該標準明確制定出HDR 400、600、1000等入門、中階、高階的HDR顯示器的效能分級標準。




五、防撕裂技術 (Freesync、G-sync)

 因為在遊戲中,顯示卡是實時計算,遊戲畫面的每一幀的處理速度有著長短差異。
 如果顯示卡處理速度比螢幕頻率不同步(例如顯示卡處理速度是143fps,但螢幕頻率只有60hz),實際輸出會變成一張新舊畫面交疊在一起的圖片,中間新舊交疊的地方就會有撕裂感。這個撕裂感在高階顯卡會比較明顯。

 處理撕裂有二個大方向。
 軟體:垂直同步
 硬體:Freesync、G-sync

4-1◆軟體:垂直同步
 強迫顯卡效能下降,讓幀數固定,去配合螢幕頻率。這樣就可以讓畫面有滑順感。好比說143fps in 60Hz,本來在1Hz內可以輸出2~3幀,但是顯卡跑1幀就直接停工。等待螢幕把這1幀輸出後,再跑下一1幀。
 在微觀來看,因為輸出1幀就停工,本來計算的第2~3幀才是相對最新的畫面。所以畫面會稍微有一點點延遲 (如果60Hz的1幀,約1/60=0.017 s= 17 ms)。這個就是垂直同步的lag感。

4-2◆硬體 (防撕裂晶片):Freesync、G-sync
 兩家不同廠商的技術,都是透過螢幕上的晶片,讓螢幕頻率變動,去配合顯示卡刷新率。(一般都是高Hz螢幕,例如:顯卡跑126 fps,在一個144Hz的螢幕)。這樣就可以讓顯卡好好工作了。

 Freesync:A卡(AMD)
  G-sync:N卡(Nvidia)

 A卡的Freesync技術是免費的,所以相對螢幕的價格低,數量也比較多;N卡的G-sync還要收取晶片的專利費,螢幕的價格就會高上不少。不過花錢的比較好,G-sync確實在表現上比較穩定。
 一開始,兩家技術只支援自己的顯示卡。例如,A卡才能啟動Freesync。N卡才能啟動G-sync。
 不過由於免授權費,所以搭載Freesync技術的螢幕越來越多,在CES 2019,Nvidia宣佈會下放支援相容Freesync的螢幕。

 此外,要留意線材是否支持。
Freesync G-sync
Nvidia 顯卡 DP接口 DP接口
AMD 顯卡 HDMI 2.0接口 不支持

4-3◆N卡相容Freesync
 可以在N卡的驅動程式「Nvidia控制面板」,顯示>設定G-sync>啟動選定的顯示器模型的設定。
 這個相容功能有一些限制:
 1. 10系列、20系列之後的顯卡,並且更新到最新的驅動。
 2. 必須使用DP線。 (1.2、1.4皆可)
 3. 螢幕要開啟Freesync功能。

 筆者之前弄了一個小時還是無法成功啟動G-sync相容功能,Nvidia控制面板裡根本沒有出現這個選項。

 網路上找要把硬體相容的程式關掉。所以試著進BIOS調整。

 筆者的主機板是華碩的450F,進BIOS,把BOOT裡的啟動硬體相容關掉(本來是Legacy only,改UEFI沒用,就嘗試直接關掉),G-sync就出現了。但是關閉硬體相容之後,因為筆者使用藍牙鍵鼠,變成電腦開機時,會有一長三短的風嗚器聲。之後把藍芽拔掉,用有線鍵盤才成功進入BIOS,再把硬體相容改成自動,一切就正常了,G-sync也還在。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67923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1 篇留言

卡玲
很棒的知識,已收藏 :D

10-18 21:05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8喜歡★kevin74855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星海爭霸2-智慧施法、連... 後一篇:影世界傳奇 第01章 穿...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yvonne40528歡迎來看小說ゝω・
🌠《星與銀河》|現代、校園、輕奇幻、喜劇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0:33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