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關於法蘭西(France)

帝國人 | 2019-10-19 20:43:14 | 巴幣 61 | 人氣 762


※這篇並不是史料的閱讀或著客觀的記述,其最多是我的抱怨。

首先,腓力二世注視著你,並試圖給你關愛的眼神



(一、)法蘭西France與世界史

由於我國歷史教育上的問題,對於法國的與其他外國史料的重視度並不高,然而實際上,台灣的歷史教育仍就類似於同心原體制,中心過去是中國史,現在則是台灣史,在層層擴大至東洋(日本與韓國),在至世界(尤其以歐洲與美洲為主),在這個過程中歐洲顯然是被簡化的最嚴重的一塊,在台灣的歷史上,就史學家連橫很不準確的說法,台灣歷史的四百年,能夠接觸的外國其實相當有限,從漢人的角度來看,台灣的歷史即使不是明鄭時期,也就是從葡萄牙人大喊「Formosa」的那一瞬間開始,其實這些均斷代於地理大發現時期,而我們在歷史課本中所學到的,更多是從漢人墾殖,英國撬開大清的門戶,列強環伺台灣,日本統治一直到國府來台,這也連帶影響到了我們對於世界史的認知,而這些焦點又常常聚集在英(工業革命與殖民帝國)德義(統一與一二戰,恰好均是法國戰敗或損失慘重),而法國可謂只出現於大革命,或著一些不堪的記載中(中法戰爭的鎮南關,以及普法,二戰的糟糕表現,路易十四與拿破崙驚天動地的表現也止筆於國力的耗損或慘遭滑鐵盧,知名君王聖路易,腓力二世,查理五世均不見於任何台灣書籍),同時國內有關於法國史的著作非常稀少,一些很好的著作如法國新史學作家勒高夫的《聖路易》也只有在對岸才能尋獲一些翻譯本。

然而實際上,在歐洲諸國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法國,先姑且不論查理曼到底是否為法國人(個人傾向不是,因為那時德國法國均未出現,而查理他是法蘭克人Frankish,可以說是兩國民族身分均有),法國作為封建制度的典範,一直到歷代法國國王對於集權的嘗試,到查理七世時代完成的法蘭西國族可謂是歐洲最早,也就是認定法蘭西民族是超越民族概念的,而是文化上的ㄧ種認同,同時期僅中國有類似的意識存在,一直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革命政府開始強推法語教育(除了洛林),將境內語言統一亦是法國最先開始,而更不用說革命期間誕生的人權宣言,拿破崙法典等偉大成就,然而在台灣你會時常聽到一些段子,不外乎是下列幾句,「長弓兵射爆法國騎士」,「三個禮拜法國淪陷,希特勒逛巴黎大街」,「法國自古以來常輸給德國」,「法國人需要女人和外國人才能拯救國家」等謬論,針對這些我只想說:



(二、) 英法百年戰爭

1066年黑斯庭斯戰役之後,諾曼第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蘭,在接下來的日子他接著橫掃英倫南方,作為法王封臣(他由法王腓力一世所冊封),他同時有著英格蘭王位,在接下來的日子英格蘭在稅賦上與政治制度上的優勢,也就是雙重的稅賦與兵源(詳見諾曼人與英格蘭的文章),優秀的兵源使英王有了挑戰法王的權力,在愛德華三世時期,他藉著自己是查理四世的外甥企圖問鼎法蘭西王位,從此開始,愛德華三世發動戰爭,雙方斷斷續續打了將近百年,直到1453年除了加萊一地,其他地方均由法王查理七世所重新征服,而在百年戰爭期間,迸出了幾個常見的迷思。

1.英國人的優勢

英國人的優勢在於雙重的兵制,諾曼第貴族首先採用了以腋下夾著騎槍(Lance或著Kontos長槍),騎著戰馬向敵人衝鋒的戰術,這個戰術在黑斯庭斯戰役被運用,打跨了撒克遜人的裝備斧與矛的步兵,在封建制下,諾曼第公爵能夠徵招附庸的騎士來作為軍隊中強大的衝擊力量,而昂格魯的制度使威廉能夠徵招訓練有素的民兵,而非法國在封建制下未經訓練的農奴,1066年,來自諾曼底的征服者規定臣服的撒克遜有產者不得擁有騎士的裝備,但弓箭不在禁止之列。因而英國也擁有了強大的步兵部隊。

上述軍制的優勢導致了法軍在前期一旦國王指揮失當或著整體戰術失誤往往是全軍覆沒,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約翰二世(Jean II Le Bon),他的白癡行動葬送了法軍騎士(無腦衝鋒,成就了英國長弓的威名),而成功的範例如腓力二世,在布汶戰役中以少擊多的優秀表現。另外英格蘭充足的稅收以及海峽優勢能夠讓英格蘭人足以重振旗鼓,多次入侵法國,反之法國一旦王權不穩或著有昏君出現,在戰爭表現上就會差強人意,甚至丟人現眼,緊接著就是無力控制封臣,成為了敵國的二五仔,如查理六世的精神病,查理七世前期的懦弱與王位合法性不足的窘境。

2.貞德

「靠女人或外國人才能贏得戰爭」是法國常被人取笑的一點,他們認為最可悲的是這些拯救法國的人最後往往不得善終,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貞德,不但外國人黑她(尤其是沙士比亞,在他筆下貞德簡直是瘋子與巫婆),然而貞德所處的環境並不是一介農婦,而查理七世也不是隨便給她個機會,最後還出賣了貞德,貞德出身於洛林區的ㄧ個小地主家庭,她的雙親擁有大約50英畝的土地,並經營一座農場,同時她的父親也擔任了村莊裡不太重要的官員職務,負責收集稅金並領導看守村莊的工作,上面的意思代表了貞德的家位於英法交戰的前線(戰爭末期在法軍最低谷時期,查理七世的王廷在奧爾良以南,巴黎也為英軍所占,洛林也在法國東北),貞德有受到一定程度的軍事訓練,如會騎馬用劍,父親在地方上可能有一定的話語權,在她投奔查理七世時,查理七世的懦弱是可以理解的,父親是個瘋子,而母親宣布她不是查理七世的生母,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可怕的家庭),查理七世的懦弱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下的產物,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蘭斯加冕與貞德死亡為止。

而重點是查理七世「信任貞德」,「並受到了貞德的鼓舞」,你可以視查理七世是一個成長不完全的孩子,在貞德的激勵下不論是法軍還是查理七世均受到了她的鼓舞,尤其是在蘭斯加冕,大大強化了查理七世的王位合法性(英王在愛德華三世就將百合花飾鑲在國王旗上,宣稱自己是法王的宣稱),更重要的一點,查理七世沒有不去拯救貞德,貞德被勃根第軍隊俘虜後,在一些典籍如《The life of Joan of Arc》和Chronique d'Antonio的《Extraits relatifs à l'histoire de France》中均有引用當時的史料,查理七世在貞德被俘後曾大力攻擊貞德被俘虜的盧恩(Rouen),並透過盧森堡公爵(Duke of Luxembourg)對勃根第試圖交易貞德與英國作周旋,但最後仍然失敗了,而即使貞德具有查理七世授予的貴族身分,她仍救被英國人處決,而莎士比亞等人的劇作如《亨利六世》,汙衊了查理七世與貞德,把法國的救世主(查理七世打垮了境內貴族,擊敗英軍,改革軍制與稅制,引入火砲部隊,後期的英勇作戰卻鮮為人知)羞辱為膽小鬼與魔女,至今仍然影響中外。


(三、)法國與德國

法國與德國的印象對於台灣人來說更多是來自於二戰的印象,法國其實在查理七世的改革以及後人的精進下已經成為歐陸不可挑戰強大力量,查理七世解除了傳統的徵招兵制度,而是改由常備軍來取代這些不聽話的貴族與膽小的農民兵,而同時期的神聖羅馬帝國亦非人們所想的既不神聖,又不羅馬,更不是帝國,帝國在哈布斯堡王朝壟斷帝位後,帝國的實力已經從早期的鬆散逐漸強化,哈布斯堡大規模的聯姻(讓別人去打仗,你,幸運的奧地利,結婚去吧!),使哈布斯堡家族攫取了巨大的領地,到了查理五世時期,帝國實際上已經包含了西班牙(短時間擁有葡萄牙),低地國家(包含荷蘭,布拉邦特等地),西西里,以及被奧斯曼帝國打垮的匈牙利西部地區,還包括了從北美南部一直延伸到阿根廷的巨大海外殖民地,哈布斯堡帝國對於法國已經成為了合圍之勢,但事實上,這樣的帝國仍舊沒有辦法擊垮法國,甚至連讓法國傷筋動骨的程度的目的也不能達成,在帕維亞之戰,或查理五世向巴黎的進軍(為刀疤吉斯所擋)均成效不大。

1.人口與土地

法國的人口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僅限於拿破崙戰爭之前),在一些11到13世紀的統計數據看來,法國(西法蘭克)的人口是歐洲之冠,並在往後的年份取代東羅馬成為歐洲第一人口大國,而從地理來看,法國絕大多數的土地都是可耕地,直到現在法國仍舊可以一邊滿足自身糧食需求,並一邊出口糧食製品(起司,紅酒),同時在羅馬時代在蘇瓦松(Soissons)的養馬場法國擁有優良品質的馬匹,足以撐起中世紀盛期的重裝騎士與往後的騎兵,在13世紀法國的人口已經占了整個天主教世界的三分之一,這麼驚人的人口讓法國可以建立起一支非常巨大規模的軍隊,這支軍隊到了路易十四晚期甚至已經擴充到了四十萬人,拿破崙戰爭時期的英國不過五百萬人口,奧地利有將近八百萬但參雜了大量其他民族(匈牙利人,波西米亞人,義大利人,南斯拉夫人),俄羅斯的ㄧ千萬人,而法國已經到了兩千萬人有餘,法國的人口與土地決定了她在對付歐洲時能夠以一國之力單挑好幾位鄰國(包括了路易十四與拿破崙時期)。

2.幸運的王室

法國從卡佩王朝開始,男嗣就像被祝福了一樣,幾乎不間斷,要知道男性絕嗣通常意味著戰爭,奧地力王位繼承戰,西班牙卡洛斯二世的繼承戰,均會引起外國勢力的覬覦(通常是娘家的),從卡佩-瓦盧瓦-波旁等系下來,法國缺乏男嗣而導致的繼位危機可謂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有人丁興旺的家族成員來彌補,穩定的政治與王室使法國國王能夠將自己的事業傳承給下一代君主,如腓力一世之於路易六世,腓力二世到路易九世之間,注重於法國王權的擴張,終至路易十四時代,法國王權已經臻至頂峰,而有「朕即國家」(l'etat, c'est moi,即便無法確認是否是路易十四所言)。

3.勝少敗多?

根據英國學者尼爾(Niall Ferguson)的統計,法國的軍事勝利次數已經被證實是歐洲第一,贏109場,平局10場,輸49場,在三十年戰爭時期,法國人在黎塞琉的指導下站隊新教,打擊了哈布斯堡的天主教聯盟,而三十年戰爭結束的結果,便是德意志地區幾乎化為廢墟,人口大減,以及威斯特伐利亞條約下,各國獨立自主的結果,條約嚴重的分隔了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團結能力,並隨著新教與天主教的衝突,使神聖羅馬境內的各國不時會向外請求援軍,奧地利在各國的王位也紛紛為法國所粉碎,西班牙,西西里的波旁王朝,到了法國革命最巔峰時期,奧地利屢敗於法國,而德意志地區形同法國後花園,即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法軍仍展現了驚人的韌性。


(四、)法國為什麼輸了?

法國敗北的原因一如她的優勢,首先拿破崙與大革命的成果,注定了他們必須擴張,且不可同君主制共存,就政治學的角度來說,拿破崙稱帝一事完全是因為他超凡的魅力與強大的指揮能力所導致,而他的合法性便是來自於他的軍事勝利,即便拿破崙在國內的權勢看似穩若泰山,而實際上,只要人民對戰爭厭倦了,或著軍事上的失敗,他們就會開始對統治者產生質疑,但在不久後又會對其產生懷念之情(所以才有拿破崙三世),故革命法蘭西只能一直打下去,即使滑鐵盧未敗,法國仍須迎接更多的戰爭,而這場戰爭的結果,使法國人口大損,法國大革命在土地分發上轉向小農制度,農民開始節育以避免土地繼承分散,而在1853年,席捲法國的瘟疫當時法國城市人口中的八分之一死亡,使法國的人口不可避免的減少下去。

加之馬爾薩斯學說的盛行,使法國不論都市還是農村都在節育,到了1870年代,法國人口已經少了新生德意志帝國足足兩千萬,要注意的是,德意志帝國與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不是甚麼同一體量的對手,光人口與工業產值就鄉差距大,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猛烈戰火,使法國20歲~30歲之間的適齡青年幾乎消失,此舉不外乎是社會經濟的轉變,另外就是法國軍方的保守派思想所致,即便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壕溝與機槍,法軍司令如霞飛,福熙均有使用過步兵衝鋒戰術,在邱吉爾的回憶錄中,就有提到,法國軍方已經徹底把進攻思維上升到宗教層次,對德復仇的怒火也使法軍雖然遠弱於對手,也是奮力死戰(至少軍方高層是這樣,而下層士兵早有兵變),使法國青年死傷慘重,甚至兵變以逃避無用的衝鋒,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上下瀰漫著反戰的氣息,而實際上,在納粹入侵法國,越過阿登山區後,法國幾乎已經無兵可用。

除了上述外,先前有提到馬基維利對於法國的想法,他認為封建制下的法國,容易攻占卻難以保留,但到了17~18世紀,法國已經建立起了對於中央的絕對權力,直到現在,法國的各項產業,包括了香水皮包科技大廠幾乎全部集中於首都巴黎,現在的第五共和國,人民幾乎只有一次選舉,也就是對於總統的直選,而地方的省長都是由中央所派任,這樣的結果導致「一旦首都被攻陷,法國將自身難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於戰線太接近巴黎,而有遷都奧爾良的想法,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巴黎的淪陷也代表了第三共和國的覆亡,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古今中外的集權帝國中,中國的唐朝在首都攻陷時仍保存了一定實力,而北宋卻被金兵所亡,也是力量的集中與分散的區別所在。

創作回應

黃勤(金絲眼鏡)
法蘭西與世界史那段真的是血淚中肯,但如果真的對法國史很有興趣,恐怕還是得放棄等待中文翻譯,直接去讀法國學者的作品或英文翻譯比較實際QQ
2019-12-12 22:40:30
帝國人
太對了,不過法文那個文法邏輯很讓人望而生畏阿XD
2019-12-12 23:54:18
紅染憐華
第三共和缺乏制衡的國會也是問題之一,真的很難想像在36年至40年戰爭的陰影逐漸籠罩歐羅巴的緊張時刻,法國依然更替七位總理、十屆內閣。

MacMahon在五月十六日危機的失敗,再無總統敢於行使解散國會權力以制衡國會,總統由國會選舉使其民意基礎不如國會,任由國會頻繁倒閣,即使不少內閣成員依然留任於各屆內閣維持運作,但缺乏一個穩健長久的施政主導者,還是會對國家發展造成影響。執政最久的政府還只有Waldeck-Rousseau在1899-1902接近三年的內閣,偏偏又碰上德雷弗斯事件撕裂法國......

法國的戰敗我認為還有制度使得國會對政府有著高度威脅,政府隨時處於不穩狀態,這種情況下又如何在必要時進行有力干涉與舉措?
缺乏有力的政府支持就算是Delcassé或者Barthou這類長期執掌外交事務的優秀外交官存活到1945年,大概也會在推行聯合英、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國家制衡德國的道路上面對嚴峻考驗。
2019-12-21 12:36:37
帝國人
1815年拿皇倒台以後法國基本上就是一團亂,波旁、波拿巴跟奧爾良系統的皇位覬覦者都在搶這塊大餅,共和國只能算是貼在這些傷口上的遮羞布,更何況法國啟蒙的早,個人主義盛行,民主制度又是蒂也耳這種資產階級頂出來的,要他們服從對方就是一種相互輕視的感覺,誰也壓不住誰。

畢竟共和國不允許強出頭,像布朗熱這種差一點成功的兵變一定會使那些國會老爺怕得要死,所以第三共和頂多算是一個妥協的產物,一旦遭到巨大的災變,比如德雷福斯、巴拿馬醜聞與第一次大戰的巨大傷亡,她就會搖搖欲墜。

2019-12-21 17:15:11
紅染憐華
https://forum.gamer.com.tw/Co.php?bsn=60208&sn=81278
而且看起來美國軍事學界也開始正面看待法軍在二戰的表現。
2019-12-21 12:56:29
帝國人
真希望更多人可以知道真相,而非張口就來一些垃圾段子
2019-12-21 17:15:57
神隱
我是覺得法蘭西的人口和土地,它要有那樣表情是當然,對比神羅,法蘭西太多時期太強,瓦盧瓦真的是法蘭西最差的朝代,法蘭西基本以歐洲國家來看它的國土其實可以說是帝國了
2019-12-31 21:16:31
帝國人
瓦盧瓦真的明君很少,奇葩的君主一堆(尤其是查六)。
法國本身農業很發達,在封建時代很管用,就算近代重工業不如德國,但還是可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給前線士兵吃肉喝酒,而德國軍人只能勒緊褲帶XD
2019-12-31 22:14:22
紅衣軍燧發槍兵
覺得法蘭西辣雞不如德意志的估計是不知道三十年戰爭跟日後近代史當中,法蘭西是怎麼跟德意志諸侯和哈布斯堡談笑風生的。而且七年戰爭的時候雖然法國戰敗,但英國也好不到哪去,軍隊力量大幅縮減只能透過殖民地民兵去掌控北美,然後就(ry

法蘭西對德意志地區的壓迫甚至還導致了德意志民族主義的興起呢,拿破崙對德意志的征服可以說是為日後德意志統一運動起了一個遠因。

2020-06-20 00:28:30
帝國人
拿破崙的打法基本上是用法蘭西換血了,有統計出來法國在拿破崙戰爭士兵死亡高達90萬人,之後又採用法國的農業由於粗放而且行自由化貿易(在七月王朝基佐開始),法國農村開始轉向小農村制,畢竟不需要那麼多人力,導致法國人開始慢慢下滑,到1914開戰前德法兩國完全不一個體量,可以說法國有時候真的是用力過猛ㄚ...
2020-06-21 01:03:33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