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超連結筆記-致過去的狂野反叛不良《次文化與商業化》

滴答人-最後的魔法師 | 2019-09-27 00:53:48 | 巴幣 1008 | 人氣 640

~前言~

先前介紹了蒸氣龐克、哥特、民族風,嬉皮士等次文化,但之所以現代稱為次文化,主要是因為那都是過去的創造並流行最後逐漸改變,而最原始的文化風貌和精神早已經隨著時間流逝被淡忘或是添入其他文化潮流中,多數人只能是流行文化下的崇拜者,而非精神追求者,就如同龐克和哥特間的文化差異難以辨識。

這次超連結筆記要講的主題是不良與叛逆相關的文化體,但在這之前我希望各位了解的是流行文化間的變化,以及流行後所帶來的商業化。


龐克-反叛起源

蘇格蘭歌手 Shirley Manson 曾經開玩笑地說:「如果反叛就是朋克的特質,那麼,莫扎特大概也算是一個朋克。他是如此地調皮,如此地和他的時代格格不入。」

我認為在理解「叛逆」的流行文化還是得從龐克出發,龐克發源於 1970 年代,興起於美國和英國的無產階級中間,是名副其實的青年運動。

他們選擇了 PUNK 這個英文單詞來和主流社會劃清界限——年輕固執、無聊、低劣和無價值。
他們從音樂開始,表達自我對生活的態度與不馴服,後來,朋克運動繼續影響到服裝、設計、漫畫等更廣泛的領域,儘管是那麼的負面極端, 但也是在世界藝術史上寫下重要的一頁。

而在現代思想史上, 1960 年代到 1980 年代的那段時間也被成為「反叛和反動」的年代。

中產的生活在他們眼中不像父輩們眼中那樣令人滿意,而是充滿了豐衣足食後的無聊。他們得不到社會廣泛的認可,而急於表現得與前人不同,他們想要發表自己的主張,反抗父輩。他們的想法只著眼於現實,他們要反叛。



流行文化終究商業化

PUNK這一詞是被英國人叫喚起來的,但諷刺的是1976 年末,英國的媒體們就開始試圖摧毀朋克樂。

當然這都跟商業有關,其實自60年代起,搖滾樂逐漸步入為了商業利益,樂隊及樂手越來越缺乏搖滾樂所應具有的敏感性(sensitive)及抗爭性(complaint)。

不過這也無可奈何的事,雖然不想這樣,但傳達精神的同時就會招來流行,而流行也一定會在某個程度上要跟某些事物接軌,並且變異,沒有了那時的憤怒與叛逆,不再針砭時弊,甚至表達的都不再是真正的內心。因為是個生意,它們需要受歡迎,需要一再重複人們最認可的東西。


雖然punk也沒有完完全全的消失,但也一定程度上的受到商業化的消磨,不過對於發表自己的主張與反叛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轉移了陣地,但我想叛逆與反叛都在一次次世代中傳達和改變,不只精神,音樂連同服裝也是,畢竟現在主流的時尚不再是誇張和叛逆

主文化成為次文化以及亞文化,或許這是件讓人惋惜的事,但也因為其誕生和流行我們才能看到不同類別的時尚。

無賴男-梅澤春人
20世紀末連載的著名搖滾漫畫,一切圍繞著「Bremen」(不萊梅)樂隊展開的。


NANA -ナナ-
是日本漫畫家矢澤愛的少女漫畫作品,自1999年起開始連載於《Cookie》,2009年時因作者健康問題休載至今。
是許多20年一代年輕人心中搖滾和叛逆精神作


各個文化下的不良

或許「叛逆」的流行文化、青年發起的抗爭運動這些透過音樂和行動上反叛,都被許多人視為一種「不良」

從多數影視作品中,你可以發現所謂的不良的小混混的打扮都有過去龐克士或嘻哈士所用的造型。

華人間「古惑仔」「太保」「太妹」「8+9」等雖然是不同的稱呼法,但都指著不良,將對混混,二流子,痞子,茬子,癞子,流氓等放在一塊。

在日本不良少年有相當一段歷史,並分為硬派和軟派。

硬派(ツッパリ):較早可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的愚連隊,50~60年代則是以各種「族」作為代表,其中的「雷族(カミナリ族)」是「暴走族」的前身,70~80年代則是到達了巔峰。

其實許多人不懂喜歡玩車的人與暴走族、飆車族的差別,過去暴走族崇尚軍國主義及英雄主義,衣服一律繡上神風、特攻、七生報國等字樣,物質越來越發達的世代也讓人越來越空虛,取而代之的是用藥物麻痺自己、犯罪甚至傷害他人

軟派(ヤンキー):這個詞的起源,普遍流傳的說法是,軟派(ヤンキー)其實是外來語,源於美國南部在南北戰爭時對北方軍或者北方各州人的蔑稱:Yankee(北方佬)。

助番(スケバン):在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誕生的助番,由於使用了不良用語中有「女性」意義的「助(すけ)」,所以這個稱呼有女番長的意思,但是和番長(中學不良少年的頭領)是不一樣的,一般不僅僅用於女性不良團隊的頭領身上,而且會用於「正在當不良的女學生」(ツッパリをやっている女子生徒)。

關於不良的相關詞彙有很多,而我想各個國家和文化都一定會有存有「叛逆」的精神,但也會因陣地不同,表達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也一定會在時代的變遷下有所變質。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早期,在東京涉谷有錢有閒的中高學生們,因為受到美國電影《紐約戰士幫》(The Warriors)和 《局外人》(The Outsiders)中街頭文化的影響,集合成了以假亂真的團體,到涉谷中心街尋畔滋事。

不良少年看似別具一格的叛逆,但是和黑道還是不一樣的,黑道在日本算是一種職業,專門從事有組織性的暴力活動、毒品買賣等。而不良少年更像是日本青少年在叛逆期進行的一場「暴走」。

但對於社會的局外人來說,都是造成麻煩的人,而媒體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想要製造相對中二的電影也是沒問題的,反正都是虛構,要怎麼編寫無政府的世界都隨意,很自然地就營造了天下烏鴉一般黑的情況。

《熱血高校》(日語:クローズZERO)是2007年三池崇史執導的日本電影,改編自高橋弘的漫畫《WORST極惡王》。

《家庭教師HITMAN REBORN!》
天野明的少年漫畫作品。
一事無成的少年澤田綱吉(通稱廢柴綱),在他面前出現了一位自稱里包恩的殺手,外表與嬰兒無異的里包恩竟然宣稱要作他的家庭教師。其目的是要培育阿綱成為義大利黑手黨彭哥列家族的第10代首領。


我想許多文化的表現最怕就是有其他人利用流行去行使圖利之事,但我想其中也跟媒體間對文化作出的商業化拖不了關係,其中也始於人們對於流行崇拜所產生的謬誤,將自身的行為合理化。

我認為謀體也拖不了關係的是將不良誇大戲劇化了,過去過內電視時常上映的黑道和古惑仔系列,小混混變成大哥大、大姐頭,然後隨時打扮非常時髦,總是走在高集會所,混得風生水起,讓人不僅羨慕要是自己也能那樣霸氣就好。

許多影視作品將這些人放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大都市中,他們不愛讀書,喜歡奇裝異服,耳上鑽孔,紋身,褲子挖洞,講“義氣”,愛打架,外表古裡古怪,脾氣喜怒無常,在其他地方被稱為“問題青少年”,在人們的言談之中多少帶有些貶義,被當作是“壞蛋'的代名詞。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英文:Young and Dangerous)即依據漫畫家牛佬所繪製的香港漫畫《古惑仔》為基礎,再進行改編的黑幫電影作品


也許是過去人們對於不知道如何表達和發表自己看法,以及如何面對世界和社會,最終只能用懲兇鬥狠來表達心中的不滿,也有些人放棄了去細心解釋,我記得有許多次文化的人都有這樣的現象,當無法跟父母或家人解釋自己行為時,就會憤怒並且乾脆地想壞就壞吧!反正沒人理解。

回想以前GTO麻辣教師》的痞子教學讓不少人看到教育和學習的不同形式,以及勇於表達看法的精神,但他的流行國內不少年輕人學起了染金髮和奇特穿搭,只能說人類終究是視覺動物,有時無法效法完全的精神,結果反而成為「台客」文化,劣質染髮、非常長髮、阿公牌白襯衫、夜市牌花襯衫、訂做打折褲、dio改。


GTO麻辣教師》
是日本漫畫家藤澤亨的漫畫。1997年至2002年於《週刊少年Magazine》連載。是一部相當受歡迎的作品,1998年第22回講談社漫畫賞少年部門獲獎,之後被改編成電視動畫和連續劇。




《艋舺》
是由鈕承澤導演、李烈監製的一部台灣電影,大致以艋舺清水祖師廟角頭少年的視角,描述1980年代臺北市「艋舺」地區幫派分子與慘綠少年們的愛恨情仇
不管怎麼說,為了獲得眼球關注度,我想也是讓精神傳達在流行之後所產生的曲解也是無可奈何的,誰會不希望自己想傳達精神不被看到的,回頭說日本的70年代太妹的標誌主要是穿著不同尋常的長裙和運動鞋,但到了90年代日本太妹則開始追求裙子越短越好,而且出門必定濃妝豔抹,她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別人體會到自己難以形容的吸引力。

過去我在文中提到過2008年流行於亞洲的莎瑪特,原本是對搖滾的崇拜,但看不慣的人將他們稱為「山寨系」,「腦殘」划上等號腦殘族並列,這也跟媒體的大肆宣傳和人們只看事情一個面向有關,我甚至在COSPLAY論壇看過最極端的言論是,龐克只是成衣根本不能夠與COSPLAY並論,甚至反對場次出現龐克服裝相關人士,說得好像都是這類人帶壞了風向。

這裡並不是要說龐克流行文化是罪惡根源,我更希望更傾向於思考這些服裝和流行文化怎麼來的,否則就像許多媒體利用人氣來抓眼球關注度,好比將動漫一定是跟噁男廢宅魯蛇硬是連在一起,弄得好想只要看類似作品的人都在犯罪預備區,但卻忘記了自己也曾經也有喜歡的童年卡通人物,也有覺得很酷有趣的作品。


所以認識一個文化到底怎麼產生的,我認為這是重要的。


最後,或許是我們對放浪不羈抱持了崇拜的想法,想藉此獲得更多自由,透過這種方式來解放自己,但多數時候是我們想要透過這種處與高風狀態的方式來逃避面對問題。

很多人會認為當所謂的混混很帥,很有人緣,但其實並非如此,朋友不是你出事了有人挺你就是朋友,不是陪你玩或者有跟你同樣想法的就是朋友,等到有了年紀,會發現這些所謂的朋友跟你走的路會截然不同。

我曾在《殺出個黎明》影評中聽到這樣的一句話,「純潔的信仰不用多久就能被顛覆,愛上一個惡魔也只需要一夜,只因為惡魔的生活太刺激了」

我們可以適當去解放壓力,但最終還是為我們生活去負責去面對。


不良道~ ギャングロード~

本次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