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子女真的都是債,無債不來呀

作者:文月│2019-06-26 19:03:42│巴幣:0│人氣:129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自述,來文照登:

    小孩生後,才真的體會當父母的辛苦。我第二的小孩出生了,出生前幫他補了很多的功德,加上多追加補的功課,應該也有經文各兩百遍以上的等量功德,補到後來佛菩薩開示可以不用再補了。

    近來收到師兄通知,他告訴我第二個小孩是我過去世僕人,因對當時對他過於嚴苛,後來還導致往生,而且當時他也有家庭,共有五位親人,他是一家支柱,所以也間接造成家庭破滅,造成大怨;所以本世應緣投胎當我的孩子。師兄說我要再唸經文各280遍,以化解這段因果。

    聽了後心中真是感到感慨,不過,一件件來吧!我再送件請示,所擬問題如下:

1.當初在小孩出世前已經補功德到佛菩薩開示不用再補了,是否還有欠小孩?

2.若出生前做的功德為償還對小孩的業障,目前是否還需要幫小孩做什麼功德,以讓小孩福報俱足?

    開示:

1.需再誠心持誦經文各270遍,以還五位親人,待持誦完畢來信專案迴向化解此因果業由,解冤釋結。

2.可補福德,量力而為。

    看完開示我才明白,原來經文各270遍是要給當初被我間接破毀的家庭。當晚我就奉請五位業主菩薩,我願意唸誦經文各300遍,當作補償,請祂們原諒;當晚我也抱著孩子跟他懺悔,我說:「我知道你的靈聽得見,就聽我懺悔吧!過去的無明,傷害了你與你的家人,我感到很虧欠。你放心,欠你的我一定還,你家人的部分我也追加經文,希望你能原諒我。上輩子沒有好好對待你,這輩子除了福報幫你補足,讓你有一個好人生外,也會好好教育你、補償你,希望你原諒我」。

    想來真是感嘆,子女還真的都是債,誰叫我上輩子幹了太多錯事了!

    後來又想到自己大女兒,自己也曉得她是來討報的,也在她出生前把該補的都做完了,但在迴向的名目上都是以補福德居多,並未詢問是否還需要再補;自己當時也不想知道她與我的業障關係,以免讓自己心裡產生隔閡,便不敢請示。現在知道與第二個小孩的關係了,心想-「命運安排真是巧妙,身不由己呀!」而且近來 佛菩薩也開示自己在情關的考試上總是考不過,於是想說-乾脆問一問算了,幫自己早是看破這世間因緣,早日學習放下。所擬請示問題如下:弟子知道過去與大女兒是逆緣,但弟子始終不願多想。不過既然情關總是考不過,就請開示讓弟子知道吧,早點了解一切都只是因緣,感恩佛菩薩。

    開示如下:過去世侵佔她五分土地,再誠心持誦經文各108遍,待持誦完畢來信專案迴向化解此因果業由,解冤釋結。

    好吧!現在總算知道了,一個是過去世的僕人,一個是過去世侵占東西的人,現在都當我的小孩。過去世做完這些事情,一定都不想再看到他們,結果現在當了我最親的人,讓我想跑都沒機會。

    師兄常說世間因果關係大概就是報恩、報仇、討債、還債這四種,再怎麼好、怎麼不好;怎麼親、怎麼不親的關係,背後癥結都是這幾種狀況。有些討完就走,有些還能繼續相處;無論如何都告訴我們--人生只是暫時因緣的合和,因為過去結了緣,本世才又再一起呀!

    要看破放下很難,但不看破不放下,要出輪迴根本就不可能!告訴自己該看清了!這不是代表往後不對孩子好,而是告訴自己該看透因緣的本質了!

    希望能當作您的借鏡,以上分享。阿彌陀佛。(自述結束)
    
    《金剛經》講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確實是難修的部分。把地水火風四這大假合的色身當成自己,因而產生貪生怕死的心念,這個叫做「有我相」。

    見人有美醜,自己心中存著愛恨分別,心中每個人都有分別,沒有一視同仁,這個叫做「有人相」。

    自己的心念時常隨著世間的財色名利流轉,不肯追求解脫之法,這個叫做「有眾生相」。

    無法放下凡塵的諸多心念,心境隨妄想流轉,並使罪業種子依然時常萌芽,不求開悟真實的自性、佛性,這個叫做「有壽者相」。

    以下引用李師姐的文章:

    佛在華嚴經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真如本性),但累生累劫以來,凡夫一直用六根分別外面六塵境界(六識),第七識執著,含藏在第八識裡,把本來清淨的真如本性染污、障礙住了,變成妄想心。凡夫住在自己的妄想心,當心跟外境接觸時,便先「取相」,執著「我」,就產生「我相、我見」,再相對地分別出人相、眾生相,然後開始起妄想、造業,過去生是這樣,今生是這樣,來生還是這樣,繼續執著另一個五陰身心的我,繼續造業感果,再感得下一世的五陰身心,如此輾轉相續不能解脫(壽者相)。

    《金剛經》說的不住相、不住法、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就是要我們安住在自己無相的真如本性,接觸外面的境界,不取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對外面境界看得清楚,聽得清楚,但心裡不動心,不管別人讚歎也好、毀謗也好,都還是做自己該做的事,內心不隨妄轉。即使是布施、度眾生等善行,只要是有相、有分別執著、有起心動念,也只是在顛倒妄想中,增加一些善業福報而已,還是會啟動生死業力、被業力所牽引,所以佛說菩薩不應住相、不應住法布施,要先調整心態,把心端正、安住在無相的真如本性之後,再行善法。

    在分享自己的例子前,我想先分享淨空法師講《楞嚴經》的幾段話,對我理解《金剛經》與修正心性很有幫助,希望也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凡夫的世界─妄想心:「妄想」是怎麼來的呢?當我們這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感受」,有快樂、痛苦的感受;從快樂、痛苦的感受當中,又產生一個想法出來,而這個想法是你生生世世、生命經驗所累積來的。我們看喜歡吃榴槤的人,他跟榴槤一接觸,聞到它的味道,會產生美好的想法:「榴槤是非常甜美的東西」;如果過去生對榴槤有痛苦經驗的人,他看到榴槤會說:「欸!這個味道真的很臭穢。」雖然是同樣一個東西,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想法就會產生不同的「欲望」,這個就是「造業」的根本原因。其實妄想就是我們在過去生命當中,造了很多很多的業,留下很多的生命經驗,變成我們今生的一個想法,佛法說這叫「顛倒想」,這是生死的根本。那我們的目標,就是把這無始劫的顛倒想,轉成清淨的「真如」─「把心帶回家」,或者說是「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在佛法中,並不對治「感受」,因為對一個初學者來說,「感受」是不能控制的。好比說你用針刺我,這種「痛」的感受,是沒辦法對治的,那是「業報」;但是這樣的感受,產生什麼「想法」,這個「想法」就可以對治了。「色陰」及「受陰」都不能對治,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但是到了「想陰」,你就要去主導了。所以這個「佛」字,表示你心中開始依止智慧來做事,而不是依止感覺來做事,你已經不再跟著感覺走了!

    「佛」者覺也,修持「首楞嚴王三昧」,你的智慧光明會慢慢地開展出來。如果一個人老是跟著妄想走,你的生命大概就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情,你喜歡做什麼,你就做什麼,誰也管不住你。一個開始修「首楞嚴王三昧」的人,是做我該做的事情。比方說:我的功課時間到了,我現在的心情不想拜佛,你不要管你的妄想,把衣搭上去,走到佛堂就去拜佛。當你有一天,發覺你已經慢慢從「我喜歡」做什麼,改成「我應該」做什麼,恭喜你開始要遠離這個惡朋友了,你跟妄想慢慢保持距離了,也表示我們無始的生死業力--十二因緣的力量,開始變輕了。你的心態改變,就是你生死業力的改變!如果你還是活得很情緒化,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那你一輩子就是生死凡夫,你來生還是生死凡夫,修再大的福報都沒有用。所以修持「首楞嚴王三昧」,會讓你理性的智慧開始加強--「心常覺照,不隨妄轉」,雖然心中起妄想,但不隨妄想去。

    我們不是要你改變你的感受,這是無量劫來打了很多妄想,所留下來的等流習氣,你怎麼跟妄想抗拒呢!你不是它的對手,只能用智慧觀照、觀察它,問妄想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消失了。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它只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心、境碰撞的時候產生感受,才引生妄想。不是改變你的妄想,妄想你改變不了,你只要「無住」它自然就消失掉,它對你就沒有影響,「有」跟「沒有」一樣。

    為什麼我們經常去做不該做的事、去說不該說的話呢?問題出在哪裡?依本經的意思,就是因為你「住在妄想」─「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時,我們的心有所住,住在心中的那個影像;就是說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時,色塵有色塵的影像、音聲有音聲的影像,我們就住在這些影像上,然後開始打妄想、啓動了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那為什麼聖人跟外境接觸,不會啟動生死業力呢?佛陀在大乘經典說:阿羅漢證得「無生」之後,雖然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還沒有結束,但是他「心」跟「境」接觸時,他「無住」!所以這些業力不能得果報。很多事情都是本來無一物,是我們自己去惹塵埃啊!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仁者心動」,然後就住在外境、打很多妄想,生死罪障凡夫就是這樣出現的。

    佛法的修學,一定要靠你自覺!講實在話,沒有一個人可以改變你,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佛陀不能改變你,佛陀出世說法,祂創造一個讓你改變的因緣;祂把道理告訴你,還得要你自己吸收以後,發自內心的覺悟,告訴你自己:「我要改變!」這時候,生命才真實的開始改變。所以「自覺」很重要,你自己不覺悟,誰拿你都沒有辦法。佛陀出世對你也沒有用,那只是一個助緣而已。(淨空法師講《楞嚴經》的引用結束)

    我想我累生累劫的脾氣都很暴躁、很愛生氣,這種習氣變成了業,累積在我的阿賴耶識裡,所以這一生一遇到境,就常妄心隨妄境轉,取相、發脾氣,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笨、這麼不懂事、這麼惡劣...等。家人反應比較遲鈍、做事拖拖拉拉沒效率,我會沒耐心發脾氣;不照醫生指示亂吃藥,我會認為是為對方好就理直氣壯越講越大聲;在工作上遇到有人只做官不做事,有成果自己攬、出事了都推給下面的人,我也會自以為有正義感地生氣。在家裡在外面,都不斷被自己的妄想心牽著鼻子走,煩惱不斷,直到最近因為情緒起伏太大,干擾一直來,我才開始警覺,我不能再隨著自己的感覺走,愛怎麼樣就怎麼樣!

    我沒辦法改變外境,因為那是業力所感得,我只能接受認命,我也沒辦法抗拒我累生累劫累積下來強大的妄想煩惱叫它不要出現,但我可以「無住」,脾氣要上來的時候,我的心不要取相、不要執著在這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本來就不存在的虛妄煩惱裡,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應該要回歸清淨的真如本性,做對的事、做該做的事!

    不過這種智慧還真的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到的,有時還是會一遇到外境刺激就要直接爆發,但至少要學習先「不動」,不要馬上發作,等妄想過去、冷靜把事情看得更清楚後,才採取行動。(李師姐文章引用結束)

    這篇文章真的值得您多看幾遍,尤其是淨空法師講《楞嚴經》的引用,請再好好思考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以及學習如何「轉念」與「無住」,這才是解脫的真正道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44019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Shana96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輪迴個案--我養了十五年... 後一篇:降頭也能奪人性命-恐怖的...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1-1重要資訊 (20)

1-2甘霖慈善積德會 (30)

1-3流通專區 (3)

1-4持善佈施集錦 (23)

●2-1婚姻與感情 (163)

2-2事業學業相關問題(補功德) (238)

2-3家庭問題 (211)

2-4身體疾病問題 (389)

2-5求子相關問題 (19)

2-6外靈(沖犯、外道) (192)

2-7祖靈干擾與超度 (73)

2-8祖靈干擾-風水問題 (2)

2-9嬰靈干擾-流產與墮胎 (34)

2-10嬰靈干擾-同輩嬰靈 (9)

2-11風水、形煞、原地主菩薩 (16)

2-12有自殺念頭怎麼辦? (19)

2-13戒掉邪淫,才上得去 (37)

2-14外道願與習氣 (206)

2-15其他 (939)

2-16想放棄了?別急 (13)

2-17前人心得 (23)

2-18佛化家庭一起來 (33)

2-19梁師姐專欄 (12)

2-20兒童繪本&圖文分享 (28)

2-21心性提升 (54)

2-22修行契機 (30)

●3-1現場開示精華錄 (120)

3-2淨空法師說法集 (475)

3-3安士全書 (79)

3-4玉曆寶鈔 (16)

3-5金剛經論述 (21)

3-6金剛經說甚麼 (42)

3-7藥師經論述 (11)

3-8地藏經分享 (9)

3-9地藏法音與指禪錄 (29)

3-10憨山大師 (37)

3-11聖嚴法師文章 (122)

3-12聖嚴法師自在語 (16)

3-13廣欽老和尚語錄 (133)

3-14印光大師文鈔 (109)

●4-1阿伯的話(一)-修行步驟 (9)

4-2阿伯的話(二)-風水地理篇 (2)

4-3阿伯的話(三)-修行二、三事 (4)

●5六祖法寶壇經專區 (1)

5-1原文電子書與唸誦示範影片 (4)

5-2原文淺譯(宣化上人講述) (156)

5-3經文摘要與摘要淺譯(聖嚴法師) (1)

5-4經文摘要流通圖片、影片 (5)

●6-1銀河大手印教學 (20)

未分類 (1)

dhreekingdon幸運看見的你
給你一顆紅心~讓你能保有一整天的好心情~祝你有個愉快的一天喲(<ゝω・)~❤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2:55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