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7 GP

2019年版京都賞櫻初心者指南:賞櫻路線篇

作者:高望半糖檸檬紅│2019-03-13 19:55:50│巴幣:34│人氣:6329
(圖:哲學之道)
前言

       本篇為「2019年版京都賞櫻初心者指南:基礎篇」的續篇,介紹京都的賞櫻路線,以下以推薦程度排序。不過在開始之前先聲明,本篇的賞櫻路線只能算是針對新手的「建議」或「方案」,如果你是自由行的老手,也歡迎參考本篇文章後,自行修改成自己想要的賞櫻路線,尤其有些路線路途較為遙遠,可視情形增刪。另外在推薦度方面難免主觀,也請讀者自行參考。

       以下幾點為本文重點與結論:

1.再次強調不必過早安排賞櫻行程,而是隨時注意天氣與櫻花開花狀況來「追者櫻花跑」,並保持遊程彈性。

2.如果是第一次到京都,那建議的賞櫻路線為路線1(哲學之道.銀閣寺.南禪寺.琵琶湖疏水道.平安神宮.蹴上頃斜鐵道)、路線4(清水寺.三年坂.二年坂.寧寧之道.圓山公園)、路線6(嵐山.天龍寺.大覺寺),如還有其他時間再參考以下路線。

3.如果在其他季節已來過京都,而是第一次前來賞櫻,則可不必再去清水寺與嵐山,建議路線為路線1(哲學之道.銀閣寺.南禪寺.琵琶湖疏水道.平安神宮.蹴上頃斜鐵道)、路線2(八幡市背割堤.宇治.平等院.宇治上神社)、路線3(醍醐寺.山科疏水.毘沙門堂)及路線5(下鴨神社.上賀茂神社.半木之道.京都府立植物園)。

4.如果不喜歡人多擁擠,想要清靜人少的地方,最推薦路線2(八幡市背割堤.宇治.平等院.宇治上神社)、路線5(下鴨神社.上賀茂神社.半木之道.京都府立植物園),與路線6中的大覺寺。

5.如果之前已來過京都的熱門景點,想要同時享受櫻花與古寺風情的話,可以參考路線5(下鴨神社.上賀茂神社.半木之道.京都府立植物園)、路線7(京都御所.京都御苑.二条城)及路線8(平野神社.仁和寺.龍安寺.金閣寺)。

6.路線3(醍醐寺.山科疏水.毘沙門堂)的醍醐寺的早開櫻花較多,建議排第一天行程。

7.如果已錯過染井吉野櫻的賞櫻精華期(滿開7天後才出發),則應聚焦在晚開櫻花,包含路線1的平安神宮、路線5的半木之道、路線8的仁和寺御室櫻、平野神社等。其他關西的晚櫻還有滋賀縣(關西平地最晚的染井吉野櫻,包含近江八幡、彥根城、海津大崎等)、大阪造幣局(與仁和寺御室櫻都是關西最晚的櫻花)、奈良吉野山(上千本、奧千本)等。

8.晚上的夜櫻推薦路線8的平野神社與四条河原町與祇園一帶,包含路線4的圓山公園、高瀨川、白川。
(圖:哲學之道)
京都賞櫻路線介紹

1.哲學之道.銀閣寺.南禪寺.琵琶湖疏水道.平安神宮.蹴上頃斜鐵道
世界文化遺產:銀閣寺
人氣度:★★★★★
推薦度:★★★★★
參考路線:地下鐵今出川站或京阪鐵道出町柳站→搭乘京都市營巴士203、102路等巴士在「銀閣寺道」前下車→哲學之道→銀閣寺→哲學之道→南禪寺→琵琶湖疏水→平安神宮→回到琵琶湖疏水蹴上頃斜鐵道→地下鐵蹴上站。
相關遊記:2014.京都.櫻花飛舞:哲學之道.銀閣寺.平安神宮
2016京阪櫻花飛舞:南禪寺.琵琶湖疏水道.蹴上頃斜鐵道

       說到京都的櫻花,哲學之道不論是人氣度與推薦度都是毫無疑問的冠軍,因此是無論如何都要前來的賞櫻路線,如果害怕過多的人潮,建議非假日一大早前來。銀閣寺位於哲學之道上,是世界遺產之一,路過時請務必去參觀。南禪寺位於哲學之道終點附近,櫻花集中在三門與本堂。平安神宮的櫻花以晚開的紅支垂櫻為主,如要參觀行前請注意花況。本路線景點較多,如要一天全部走完並不容易,如時間不足或體力不佳請集中在哲學之道、銀閣寺、琵琶湖疏水道、蹴上頃斜鐵道即可,並利用地下鐵蹴上站出入。

       哲學之道本來在明治時期琵琶湖疏水道完成時,作為疏水道的管理用道路,日本哲學家西田幾多郎等人當時喜歡到此步道一邊散步一邊思考人生哲理,才被命名為「哲學之道」,大正年間由日本畫家橋本關雪之妻所摘種,因此沿線的櫻花又被稱為「關雪櫻」。

       這條長約1.5公里的步道到了櫻花季節一整條都被櫻花覆蓋,加上整條禁止行車與「哲學」的情調等因素,成為京都賞櫻最經典的步道,因此每到賞櫻季節都人潮眾多。如果害怕過多的人潮,建議非假日的早上前來。
(圖:銀閣寺銀閣)
       銀閣寺位於哲學之道中間,是京都最有名的寺院之一「金閣寺」相呼應的寺院,是於1490年由室町幕府第八任大將軍足利義政興建。該寺院最著名的建築就是「銀閣」,是創建當時的「東山殿」少數留存至今的建築之一,它與東求堂打造的「書院造」(以書齋兼起居室做為中心的武家建築形式),是室町幕府末期東山文化的結晶,也是珍貴的建築遺產。
(圖:南禪寺三門)
       哲學之道的南端便是南禪寺的寺院範圍。南禪寺是建於1291年的禪宗寺院,室町幕府時代曾將寺院中最高地位的「五山」分為「京都五山」與「鎌倉五山」,而將南禪寺列為「五山」之上,由此可見南禪寺在禪宗寺院的崇高地位。南禪寺最醒目的便是高聳的「三門」是江戶時代初期的建築裡面則是本堂,櫻花主要都集中在三門與本堂附近,如有時間也可參觀該寺的庭院。
(圖:岡崎疏水)
       出了南禪寺便可看到由琵琶湖引流的琵琶湖疏水道,其中被稱為「岡崎疏水」的運河便可前往平安神宮與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周邊,這條疏水道兩旁也種滿了櫻花,而且在賞櫻期間疏水道還有行船的服務。
(圖:平安神宮神苑)
       平安神宮建於1895年,是為了紀念京都遷都1100周年所建,主要的建築是拜殿與後方的神苑。神苑是日式回遊式庭園,分為南西中東四個神苑,占地廣達萬坪,被指定為國家名勝,春天而言則有許多八重紅枝垂櫻,尤其在一進入神苑的南神苑(又稱平安之苑)最多,大量的櫻花幾乎垂到地上,有如瀑布一般。不過要注意的是該櫻花的開花期比染井吉野櫻較晚,因此要前來的話最好事先以網路掌握花況。
(圖:蹴上頃斜鐵道)
       蹴上頃斜鐵道位於地下鐵蹴上站的上方,是1891年起運送京都與大津之間的貨物鐵道遺跡,昭和初期陸運運輸發達之後,該載運船隻的鐵道也就逐漸失去功用,戰後的1948年該線廢止,被指定為歷史遺跡後廣種櫻花,也是另一個賞櫻景點。
(圖:背割提)
2.八幡市背割堤.宇治.平等院.宇治上神社
世界文化遺產:平等院、宇治上神社
人氣度:★★★★
推薦度:★★★★★
參考路線:京阪鐵道八幡市站下車→走約15分鐘前往背割堤→回到京阪鐵道八幡市站→搭乘京阪鐵道在中書島站下車→轉乘京阪宇治線到宇治站→平等院→宇治公園→宇治上神社
相關遊記:2014.京都.櫻花飛舞:宇治周邊.平等院.宇治上神社
2014.京都.櫻花飛舞:醍醐寺.八幡市背割堤.夜櫻

       如果要說京都最推薦的櫻花,除了哲學之道便是八幡市背割堤了,這條長達1公里的櫻花行道樹的壯觀讓人讚嘆,而且人潮不會太多,是最好的賞櫻秘境。利用京阪鐵道可以前往抹茶的重鎮宇治,該地方雖然小卻擁有平等院與宇治上神社兩大世界遺產,另外宇治公園也是賞櫻景點之一,最後不妨去品嘗一下道地的抹茶,不過如果要前往當地最有名的「中村藤吉本店」的話,觀光季節要有等待1小時以上的心理準備。

       背割堤位於京都府南邊的八幡市,是近年網路大力推薦的賞櫻私房景點。搭乘京阪本線在八幡市出站後,穿越京阪本線的鐵軌後直走,就可以看到跨過木津川的大橋,上了大橋後就可以看到橋對面的背割提。這裡的櫻花就兩排一路到沙洲的最末端,至少綿延了1公里之遠,這樣壯觀的櫻花之海,甚至超越哲學之道,足以稱京都第一也不為過。由於這裡人潮不多,也很適合在櫻花樹下野餐,享受日本的賞櫻生活。
(圖:平等院鳳凰堂)
       以高級抹茶聞名的宇治,位於京都東南方,擁有悠久的歷史,早自平安時代就是貴族們的別墅區,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的長篇巨著源氏物語,最後十篇就是以宇治為舞台,另外這裡奢侈的擁有平等院與宇治上神社兩大世界遺產,也是櫻花名所,因此宇治結合了源氏物語、世界遺產、抹茶、櫻花等四大魅力。

       平等院創建於1053年,是平安時代後期藤原家族之一的藤原賴通,將其父親在宇治的別墅改建成的寺院。平等院最壯觀的建築便是「鳳凰堂」,原名阿彌陀堂,後來因為堂的上方有兩隻鳳凰而得名,是平等院創建至今僅存的重要建築物,已經有接近1000年的歷史,由日幣10圓銅板上的圖案就是鳳凰堂,可以想見這在日本的象徵地位。
(圖:宇治公園)
       宇治川中間的「中之島」上便是宇治公園,也是宇治櫻花最集中的地方,並有三座人行專用陸橋連接兩岸。島上的櫻花雖然近年因為整治工程的關係有被移除部分,但還是不失作為賞花的地方,每年春天都有舉辦櫻花祭。另外宇治川的兩側也有種植櫻花,沿岸的步道搭配櫻花也頗有京都風情。
(圖:宇治上神社)
       宇治上神社創建年代不詳,但從本殿的建築推定在平安時代晚期看來歷史相當悠久,並且有證據指出該神社與平等院的創建有相當關連。主要建築有前方的拜殿與後方的本殿,本殿具推定建築在1060年間,是目前日本現存最古老的神社建築,就連前方的拜殿推定建於鐮倉時代,歷史也同樣悠久,因此兩者都列為國寶。
(圖:醍醐寺)
3.醍醐寺.山科疏水.毘沙門堂
世界文化遺產:醍醐寺
日本櫻花名所百選:醍醐寺
人氣度:★★★★
推薦度:★★★★★
參考路線:地下鐵醍醐站下車→走約15分鐘或搭乘接駁車前往醍醐寺→回到地下鐵醍醐站→搭乘地下鐵前往山科站→走約15分鐘前往山科疏水→走約10分鐘前往毘沙門堂。
相關遊記:2014.京都.櫻花飛舞:醍醐寺.八幡市背割堤.夜櫻
2018西日本櫻花飛舞:京都山科疏水.毘沙門堂.高瀨川.白川.涉成園

       醍醐寺是同時有世界遺產與日本櫻花名所百選頭銜的名寺,尤其擁有許多枝垂櫻讓這個寺院的櫻花頗有看頭,不過開花時間比染井吉野櫻稍早,因此建議將該寺院排第一天的行程。山科距離醍醐約地下鐵4站的距離,附近的山科疏水擁有櫻花與油菜花搭配的美景,上方的毘沙門堂的枝垂櫻樹齡已有百年,不過前往的路上都是上坡,加上醍醐寺的占地也相當大,本路線如要全部走完要有相當的體力。

       醍醐寺建於874年,由於醍醐天皇等3位天皇對此寺的虔誠,造成此寺的興盛,但曾經因為應仁之亂幾乎燒毀殆盡,直至豐臣秀吉時期因為他的支持得以重建。這裡最著名的歷史事件便是「醍醐的花見」,也就是豐臣秀吉曾在1598年在此舉辦賞櫻的茶會,至今每年4月的第二周日,這裡會有「太閣花見行列」的遊行,就是重現當年豐臣秀吉來此賞花的盛況。

       醍醐寺占地相當廣大,分為靈寶館、三寶院及伽藍三個部分,其中伽藍內的五重塔與金堂列為國寶,三寶院便是當年豐臣秀吉支持建造庭院,舉辦茶會的地點。不愧豐臣秀吉與日本櫻花名所百選的認證,醍醐寺的櫻花不但眾多,而且擁有許多枝垂櫻,其中有數顆更是高達上百年的樹齡,但由於開花時間比染井吉野櫻早,因此如有賞櫻計畫請盡早前來。
(圖:山科疏水)
       山科位於京都市區東郊,自古以來是京都與東海道交通的要衝,從琵琶湖引水至京都的琵琶湖疏水道也通過此地,俗稱「山科疏水」,從山科車站出站走約15分鐘便可抵達。山科疏水的櫻花長達接近1公里,搭配油菜花會讓人有另一種美感。
(圖:毘沙門堂枝垂櫻)
       毘沙門堂位於山科最上方的山腳,全名為「毘沙門堂門跡」,由於是由文武天皇開基因此成為「門跡」寺院之一,但曾歷經數次荒廢,直到近世江戶幕府成立初期再次復興,並將寺院於1665年移至今日的位置改建。毘沙門堂本殿前方的枝垂櫻已有百年樹齡,高約10公尺,枝葉外張到30公尺,開花時是該寺院最美麗的風景。
(圖:清水寺清水舞台)
4.清水寺.三年坂.二年坂.寧寧之道.圓山公園
世界文化遺產:清水寺
人氣度;★★★★★
推薦度:★★★★
參考路線:搭乘公車於「五條坂」下車→步行15分鐘前往清水寺→離開清水寺後步行轉三年坂再轉二年坂→步行至寧寧之道→步行至園山公園→從八坂神社前往祇園週邊。
相關遊記:2014.京都.櫻花飛舞:清水寺周邊

       清水寺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寺院,其週邊也是京都裡最具有風情的地區,是第一次到京都的遊客務必前往的路線。但本路線除了圓山公園以外櫻花較少,但賞櫻季節觀光客又壅擠不堪,因此已在其他季節前來者並不推薦舊地重遊。不過圓山公園的百歲枝垂櫻頗有人氣,晚上的夜櫻也非常耀眼加上免費,因此選擇晚上前來倒是相當推薦,但人潮過多的缺點依在。

       清水寺起源於西元778年延續上人在遊經此地時發現了今天寺院內的音羽瀑布時,遇到高僧感召,而在此地設立觀音像。今日的清水寺大多是江戶時期的建築,包含最有名的本堂(清水舞台),是在1633年由江戶幕府的第三代大將軍德川家光所捐贈興建。

       本堂是建在山邊的懸崖上,是最高約13公尺的廣大建築物,前方往外伸張的廣場居高而下,自古以來便曾多次在此表演能樂、狂言等日本傳統藝術,因此這裡又稱為「清水舞台」而聞名於世。整個清水舞台面積約190平方公尺,下方使用18根柱子支撐,完全沒使用一枚釘子,卻利用特殊工法,讓這建築物在1633年完成至今能承受多次地震等災害至今,成為該寺中最珍貴的國寶建築(2019年備註:清水舞台目前正在整修,預計2020年整修完成)。
(圖:法觀寺五重塔)
       離開清水寺後前往寧寧之道與圓山公園一帶,推薦可以利用三年坂與二年坂的階梯。這裡周圍由於已被列為傳統建築物保存地區,因此歷史建築所搭配的古都風情深厚,沿路店家也相當眾多,值得細細品味。另外前往二年坂的階梯的另一條路的八坂通,沿路可以看到法觀寺的五重塔,又稱「八坂塔」,高約46公尺的塔身在周邊眾多平房中極為顯目,搭配附近老街建築也頗有古都情調。
(圖:寧寧之道)
       二年坂往下到圓山公園前,便會通過被稱為「寧寧之道」的散步道。寧寧是豐臣秀吉的正室,15歲時便與豐臣秀吉結婚,後來即使豐臣崛起大權在握後妻妾成群,但夫妻依然保持良好的關係。豐臣死後便剃髮成僧,法號「高台院」,並在1605年建造了「高台寺」,死後也葬在此寺院中。高台寺的對面「圓德院」也是北政所的居所,死後成為高台寺的塔頭。由於這裡是北政所度過餘生的地方,因此這裡的散步道被稱為「寧寧之道」。如有時間的話高台寺與圓德院也可參觀,但境內櫻花不多。
(圖:圓山公園枝垂櫻)
       圓山公園是1886年建築並開放參觀,是京都最早的公園。這裡的櫻花又多又密集,又離京都的鬧區不遠,賞櫻時期晚上也有夜間照明,還有攤販聚集,因此該季節不論日夜都人潮眾多。圓山公園最負盛名的櫻花便是位於中央的一顆枝垂櫻,又被稱為「祇園枝垂櫻」,據說本來樹齡至少200年以上,但可惜在1947年枯死,現在所見的是它的後代,但人氣依然不減,尤其晚上打燈之後更顯出它的美麗。
(圖:半木之道附近賀茂川沿岸)
5.下鴨神社.上賀茂神社.半木之道.京都府立植物園
世界文化遺產:下鴨神社、上賀茂神社
人氣度:★★★
推薦度:★★★★
參考路線:京阪鴨東線出町柳站出站→過河合橋往北→下鴨神社→由東邊出口前往賀茂川沿岸往北穿過半木之道→步行約1小時前往上賀茂神社→由賀茂川沿岸往回走到北山通→沿北山通前往京都府立植物園→前往地下鐵北山站
相關遊記:2014.京都.櫻花飛舞:下鴨神社.上賀茂神社.半木之道
2018西日本櫻花飛舞:京都府立植物園.高台寺

       下鴨神社與上賀茂神社都是京都歷史非常悠久的神社,都是祭拜古代賀茂氏的神社,並同時列名世界文化遺產。雖然兩個神社之間並不近,要沿者賀茂川沿岸行走約1小時,但櫻花季節沿岸盛開的櫻花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中間一段被稱為「半木之道」的紅枝垂櫻極有看頭,不過該櫻花的開花時間稍晚,行前可事先上網注意花況。京都府立植物園位於地下鐵北山站旁,也有許多紅枝垂櫻等眾多櫻花。本路線遊客較少,非常推薦不喜人多壅擠的族群。
(圖:下鴨神社)
       下鴨神社古稱舊稱「賀茂御祖神社」,上賀茂神社舊稱「賀茂別雷神社」,兩者都是祭拜古代神話賀茂氏的神社,因此兩個神社是同一淵源的。每年5月15日,兩個神社會舉辦「葵祭」,是最代表京都春天的祭典。下鴨神社本身占地不大,進入樓門之後有舞殿與拜殿等建築物,拜殿裡就是被列為國寶的本殿,但一般並未對外開放。
(圖:半木之道附近櫻花隧道)
       從下鴨神社的右側出口可前往賀茂川的沿岸,從沿岸往北走約1小時便可前往上賀茂神社,沿途全是櫻花,尤其靠近上賀茂神社的柏油路更宛如櫻花隧道,人潮也不多,非常適合拍照。
(圖:半木之道)
       賀茂川的沿岸中間有一段被稱為「半木之道」,名稱源自於附近京都府立植物園的半木神社,這路段沿路全是紅枝垂櫻,相當賞心悅目,但該櫻花的開花時間稍晚,行前最好上網注意花況。
(圖:上賀茂神社齋王櫻)
       上賀茂神社據傳建於678年,祭拜的同樣是賀茂氏的神明,境內比下鴨神社稍大,門口有一個被稱為「齋王櫻」的巨大枝垂櫻,樹齡據說超過150年,請別錯過。神社被同樣有舞殿、拜殿等主建築,最深處的本殿被列為國寶,如付費可以進入參觀。
(圖:京都府立植物園)
       從上賀茂神社出來沿者賀茂川沿岸走回北山通,可前往地下鐵北山站,京都府立植物園便在北山站旁。該園成立於1924年,據說是最早的公立植物園,園內占地相當廣大,其中櫻花的主要集中處在進入正門往右走約15分鐘可以到達,品種也是以紅枝垂櫻為主。園內也有其他櫻花,但比較分散,如果行有餘力再去園內其他地方參觀即可。
(圖:嵐山渡月橋附近)
6.嵐山.天龍寺.大覺寺
世界文化遺產:天龍寺
日本櫻花名所百選:嵐山
人氣度:★★★★★
推薦度:★★★
參考路線:自JR嵯峨嵐山站或阪急鐵道嵐山站下車→渡月橋→天龍寺→天龍寺後門的嵐山竹林小徑→從JR嵯峨嵐山站搭乘市巴士28號系統或徒步20分鐘前往大覺寺→大覺寺及大澤池
相關遊記:2014.京都.櫻花飛舞:嵐山周邊.天龍寺.大覺寺

       嵐山是位於京都市近郊的風景區,尤其以渡月橋為中心的地區相當熱鬧,也被列為「日本賞櫻百選」,由於有許多經典的景觀,因此是初次前來京都的遊客必要前來的路線。雖然嵐山的知名度極高,但也讓賞櫻季節以渡月橋為中心的遊客非常壅擠,櫻花數量比起前幾條路線偏少,賞櫻品質較差,如其他季節已前來者不必再來。天龍寺的主要參觀重點是曹福池與方丈,庭園中也有一些枝垂櫻。大覺寺雖然較為偏遠,但其境內的櫻花密集度高,尤其是大澤池周圍全為櫻花花海,遊客也較少,是最推薦的賞櫻秘境。

       嵐山是京都近郊最有名的風景區,由於這裡的桂川沿岸與周邊風景之優美,早自平安時代便是貴族的別墅所在地,並流傳許多描述此地的古典歌謠。嵐山的映象非「渡月橋」莫屬,渡月橋早在西元9世紀就已設橋,現存的渡月橋是於1934年完成,這裡也是欣賞嵐山山區櫻花景觀最好的地區,春天時櫻花會把山都染成白白一片。渡月橋的一端便是中之島公園,也是櫻花的集中地之一,其中幾顆白色枝垂櫻最為賞心悅目。
(圖:天龍寺方丈)
       天龍寺建於1339年,最早是後嵯峨天皇的離宮,並稱為「龜山殿」。成立室町幕府的足利尊氏與當時後醍醐天皇不合,足利尊氏便打敗天皇,而使後醍醐天皇逃到奈良縣的吉野成立另一個朝廷,開啟了日本歷史上的南北朝時代。後來醍醐天皇在吉野駕崩後,足利尊氏為了悼念該天皇,而將原本的龜山殿改建成寺院。該寺創建當時的建築都因戰亂焚毀,只有曹福池保存創建當時的遺跡,也最為有名。另外嵐山最有名的竹林小徑,便在該寺的後門,因此推薦參觀完後從後門離開,寺院內的櫻花也是在後門附近。
(圖:大覺寺大澤池)
       大覺寺創建於西元876年,前身是平安時代嵯峨天皇的離宮,鎌倉時代甚至有一些天皇在此處理政務,因此這裡又被稱為「舊嵯峨御所」,所以這寺院跟皇室歷史的淵源很深。大覺寺的入口附近櫻花相當密集以外,最值得稱道的便是寺院旁的大澤池,該池是平安時代嵯峨天皇所打造的人工湖,號稱日本最早的庭園式湖泊,據說仿造中國的洞爺湖而成,也是當時皇室的遊興場所,春天時該湖附近的櫻花把池邊都染成白色,讓人陶醉,而且觀光客不多,是京都最推薦的賞櫻私密景點。
(圖:二条城)
7.京都御所.京都御苑.二条城
世界文化遺產:二条城
人氣度:★★★★
推薦度:★★★
參考路線:搭乘地下鐵烏丸線在今出川站或丸太町站下車→京都御苑→京都御所→搭乘地下鐵自烏丸御池站轉乘東西線到二条城前下車→二条城。
相關遊記:2016京阪櫻花飛舞:京都御所.京都御苑.二条城

       本路線是充分利用地下鐵的路線。京都御所是日本皇室在京都的居所,在2016年已全年對外開放,京都御苑則是包圍京都御所的公園,有許多櫻花品種,主要集中在靠近今出川站附近。二条城是江戶幕府在京都的居城,以1867年「大政奉還」的舞台聞名,境內也有紅枝垂櫻等櫻花。本路線兩地占地都相當大(尤其是京都御苑,如體力不佳不必走完全境),但仍有體力的話,可以再前往路線6地下鐵北山站旁的京都府立植物園,或路線9京都車站附近的東寺。
(圖:京都御所紫宸殿)
       京都御所是1869年皇室由京都移居至東京前日本皇室的居所,2016年起已全年開放,但進入前必須作行李檢查。京都御所的主建築物包含紫宸殿、御常御殿等其他宮殿,紫宸殿是古時天皇即位、任命太子、舉行儀式等重要場所,御常御殿是室町幕府時代後天皇日常生活的場所,也是京都御所中最廣的建築物,直到明治天皇依然有使用本建築。
(圖:京都御苑)
       京都御苑包圍者京都御所,該地原本是京都御所外的公家住宅區,明治時期後因為天皇改住在東京,這裡失去了原本的功能而荒廢,後來為了保全御所避免失火就把周圍住宅全部剷除,改建為今天廣大的公園。京都御苑也有許多櫻花,且櫻花品種眾多,從早開到晚開品種都有,也有不少枝垂櫻。
(圖:二条城二之丸御殿)
       二条城是統治江戶幕府德川家在京都時的居所,1601年德川家康於關之原之戰勝利後,決定設置他在京都的居所,兩年後的1603年完工,並在此舉辦風光的就任大將軍的祝賀儀式。1867年被任命為江戶幕府最後一位將軍德川慶喜,在此城宣布將政權移交給明治天皇,從此結束了自12世紀末以來的幕府時代,史稱「大政奉還」,開啟了明治維新時期。至今二之丸御殿的房間中還利用雕像,重現當時「大政奉還」的情景。二条城的櫻花主要集中在城內的北側與西側,以染井吉野櫻與紅枝垂櫻為主。
(圖:平野神社)
8.平野神社.仁和寺.龍安寺.金閣寺
世界文化遺產:仁和寺、龍安寺、金閣寺
日本櫻花名所百選:仁和寺御室櫻
人氣度:★★★
推薦度:★★★
相關遊記:2016京阪櫻花飛舞:龍安寺.仁和寺御室櫻
2016京阪櫻花飛舞:平野神社.東寺

       本路線是同時可享受櫻花與三個世界遺產的路線,尤其平野神社是自古京都的賞櫻勝地,賞櫻期間務必要前來。仁和寺、龍安寺、金閣寺這三個世界遺產實質上都在同一條道路上,可以用市巴士59號系統輕鬆串連,以櫻花而言僅仁和寺御室櫻較為有名,也是日本櫻花名所百選之一,該櫻花也是京都最晚開的櫻花,滿開日通常比染井吉野櫻晚6-10天左右,因此如果錯過染井吉野櫻的滿開期,仁和寺絕對不能錯過。本路線各景點訴求不同,可選擇性參觀,尤其金閣寺雖然有名,但春天景緻普通,可選擇其他季節再來。

       平野神社位於京都市區西北部,創立據推測是遷都到京都不久之後,該神社就如同他的神紋「櫻花」一樣,自古以來就種植櫻花,江戶時代以來該寺就以夜櫻聞名,每年在櫻花季節還會舉辦櫻祭,白天夜晚都充滿賞櫻的遊客。平野神社的櫻花品種眾多,因此花期甚長,晚開櫻花甚至有到4月下旬者,也是晚櫻的另一選擇。
(圖:仁和寺御室櫻)
       仁和寺創立於888年,創立者為平安時代的宇多天皇,後來也在此剃度出家直到終老,該寺從此被又稱為「御室御所」,由於該寺所有的住持都由皇族擔任,因此曾具有崇高的地位。仁和寺伽藍旁約200株的御室櫻,特徵是樹種低矮,同時被指定為國家名勝與日本賞櫻名所百選。仁和寺是京都賞櫻景點中賞櫻期最晚的,滿開日通常比染井吉野櫻晚6-10天左右,因此是晚櫻中不可錯過的名所。
(圖:龍安寺庭園)
       龍安寺創建於1450年,創建者是室町幕府時代的武將細川勝元,他年輕時就深信佛教的禪宗,因此龍安寺是典型的禪宗寺院。龍安寺最有名的是方丈庭園,被認為是禪宗庭園的最高傑作,尤其庭園的神秘性極高,除了作庭者不明等「四大謎團」外,庭園的創作理念的說法更是豐富多樣。龍安寺境內也有櫻花,主要集中在入口附近的鏡容池與方丈後方的櫻花園。
(圖:金閣寺,非櫻花期)
       金閣寺創建於1397年,創建者是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當時他把這個地方興建豪華的寺院並在此出家,稱為「北山殿」,但後來因為應仁之亂被燒毀大半,僅被稱為「金閣」的舍利殿流傳至今,輝煌的金色建築讓人印象深刻,被稱為當時北山文化的最高傑作,其庭園也是當時的文化結晶。金閣寺沒有櫻花,但占地不大,參觀時間較少,第一次前來京都的遊客如有時間也可前來,不過建議至少搭配附近的平野神社參觀。
(圖:東寺五重塔及枝垂櫻)
9.東寺.涉成園.西本願寺
世界文化遺產:東寺、西本願寺
人氣度:★★
推薦度:★★
相關遊記:2016京阪櫻花飛舞:平野神社.東寺
2018西日本櫻花飛舞:京都山科疏水.毘沙門堂.高瀨川.白川.涉成園

       本路線嚴格說不算路線,主要是介紹京都車站附近的賞櫻景點。由於京都車站是旅客前往京都的最大入口,加上車站本身就是一個觀光景點,因此本路線的景點可以搭配京都車站一併參觀,但這些景點彼此之間距離較長,不必勉強都前往。以櫻花而言,位於京都車站後站約徒步15分鐘的東寺是最推薦的,包含知名的五重塔與枝垂櫻搭配的美景請勿錯過,晚上的夜櫻也很有看頭。涉成園距離車站前站約10分鐘路程,園內櫻花也不少。西本願寺雖然是世界遺產,但春天景觀普通。

       東寺又稱「教王護國寺」,創立於796的日本遷都至京都的初期時代,該寺與已成歷史名詞的「西寺」,曾在當時被指定為平安京的左右護法寺院,由於是官方寺院因此地位相當高。被列為國寶的五重塔建於1644年,高度55公尺據說是目前日本最高的古塔,搭配位於售票口附近的支垂櫻「不二櫻」,是春天特有的風景。
(圖:涉成園)
       涉成園是附近東本願寺的附屬庭園,建於江戶時代的1653年,自成立以來成為在該寺歸隱者的住所與招待所,今日的庭園是明治時期重建,仍是東本願寺的活動場所之一。除了售票口的支垂櫻外,園內櫻花也不少,也是京都車站附近最方便的賞櫻名所之一。
(圖:西本願寺,非櫻花季節)
       西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總本山,創立於1272年,後來在戰國時代後期因為內部紛爭而分家為東西兩派,但只有西本願寺被列為世界遺產。西本願寺的主建築物為御影堂與阿彌陀堂,都被認定為國寶,境內占地不大,如有時間可以與東本願寺與涉成園一併參觀。
(圖:圓山公園枝垂櫻)
夜櫻

       櫻花期間許多賞櫻景點晚上也開放,並利用燈光把櫻花呈現的更為燦爛,因此夜櫻也不要錯過。許多賞櫻景點的夜櫻會另外收費,但免費的夜櫻也不少,而且加上許多攤販,讓晚上有如臺灣的夜市一般熱鬧。

       如要欣賞夜櫻建議可先從免費的看起,在此特別推薦四条河原町與祇園一帶的夜櫻,包含路線4的圓山公園、高瀨川、白川等。圓山公園櫻花相當多,尤其位於中央的一顆枝垂櫻,又被稱為「祇園枝垂櫻」,晚上打燈之後成為遊客聚集的焦點,公園內攤販也相當多,相當熱鬧。
(圖:高瀨川)
       高瀨川嚴格說並不是河川,而是江戶時代為了便利運輸而開鑿的運河,由於水深僅數十公分,因此只有吃水很淺的小舟才能在此運行,被稱為「高瀨舟」。明治以後琵琶湖疏水完成,這個運河便失去功能,但種滿櫻花之後,成為市區中最好的櫻花步道,該步道長達1公里以上,晚上也會打上燈光,是這地帶最推薦的賞櫻景點。
(圖:白川)
       白川是流經京都市區的河流,流入琵琶湖疏水後,於平安神宮前再分開,後來流入鴨川之中,其中接近流入鴨川的「衹園白川」路段,也是相當具有古都風情的步道。該步道的櫻花以白支垂櫻為主,晚上的夜櫻也很有看頭。
(圖:東寺五重塔)
       以上所介紹的各寺院許多也有夜櫻,但都需要另外付費,優點是在夜櫻時往往會發揮寺院不同於白天的特色,例如路線9東寺的夜櫻時會把高度55公尺,也就是目前日本最高的五重塔打上燈光,讓該塔顯得金碧輝煌,配上櫻花更讓人奪目。不過要注意的是許多寺院在夜櫻時段會把部分區域關閉,因此如要參觀寺院全境仍要白天前來。
(圖:大覺寺大澤池)
結語

       本篇京都賞櫻景點及路線介紹如上,請讀者參考本文後,再依據天氣與花況,最後則是自己的喜好來決定遊程。另外在享受愉快的櫻花美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絕對不得攀折與搖晃花木。
2.有圍欄的區域請勿踏入。
3.賞櫻季節溫差大,晚上經常10度以下,請注意穿著。
4.除了攤販區以外,儘量不要邊走邊吃(有報導說錦市場邊走邊吃會開罰)。
5.在寺院請注意是否有禁止攝影的標示,神社拜殿內部請勿攝影。
6.如要鋪地墊請勿鋪在樹根上方,以免造成樹根傷害。
7.垃圾不落地,野餐時務必把垃圾帶走。
8.日本鐵道事故多,回機場時務必保留較多時間作為事故應變。

       最後感謝各位讀者看完本指南,祝賞櫻愉快!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32385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日本|旅遊|心得|櫻花|賞櫻

留言共 4 篇留言

uni
這個系列的文章真的是有誠意,整理的詳細又清楚,這可是要花很多時間精力的,很不容易的。
Good job. :)

03-14 00:43

高望半糖檸檬紅
感謝
這是用歷年三次京都賞櫻遊記整理而成的
所以本篇其實並沒有花很多時間
應該說是這是前三次京都賞櫻的累積03-17 19:30
河合艾梅莉
我想我會很喜歡"路線2(八幡市背割堤.宇治.平等院.宇治上神社)"挺喜歡宇治的ヽ(*´∀`)ノ

"滋賀縣(關西平地最晚的染井吉野櫻,包含近江八幡、彥根城、海津大崎等)"這條應該也會納入考量

"3.醍醐寺.山科疏水.毘沙門堂"這條也有點興趣...

總之今年是不可能去了,希望來年有機會(´;ω;`)
先收藏

03-14 10:04

高望半糖檸檬紅
如果還沒去京都賞櫻過
路線1是萬萬不能錯過的
我封面圖片都用路線1的哲學之道
顯示這條步道在我心中的分量
當然非假日早點去會比較好03-17 19:32
月巴豆頁 楊伐善
二條城有去過

03-14 16:35

高望半糖檸檬紅
日本歷史中很有地位的地方03-17 19:33
Joe
賞櫻真的首推京都
不光只是櫻花,再襯托著周遭的古老建築,完全展現出大和文化的雅緻內斂的美感

03-17 17:47

高望半糖檸檬紅
去年開始已經把賞櫻範圍移動到京都以外
但京都的櫻花無法取代03-17 19:36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7喜歡★k4851118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2019年版京都賞櫻初心... 後一篇:2018西日本櫻花飛舞:...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日本研究行旅 (0)
2023.10長崎くんち (1)
2023.8東海道新幹線 (12)
2023.4家族賞櫻 (1)
2023.2西日本 (3)
2023.2長崎 (1)
2022長崎 (1)
2022東京 (3)
自由行雜談 (2)

日本行旅 (0)
2020長崎東京之行 (6)
2019東京歷史人文之行 (10)
2019長崎人文之夏 (6)
2019關東櫻花飛舞 (12)
2019家族札幌 (1)
2018深秋京都紅葉之華 (8)
2018炎夏關西新遊 (6)
2018西日本櫻花飛舞 (12)
2018札幌冰雪之祭 (4)
2017東北初秋風情畫 (7)
2017初夏近鐵三縣橫貫 (9)
2017廣島冬季之行 (3)
2017北日本新幹線冬征 (7)
2016北九州人文之夏 (11)
2016京阪櫻花飛舞 (5)
2015日光東北紅葉之秋 (6)
2015岡姬神奈之夏 (6)
2015北陸京都冬之旅 (6)
2014關東趴趴走 (5)
2014京都櫻花飛舞 (6)
2013北海道九日自由行 (7)
2012關西五日自由行 (4)
2011東京五日自由行 (5)
自由行初心者教學 (3)
自由行雜談 (5)

日本歷史人文觀光指南 (0)
長崎市歷史篇 (6)
長崎市景點介紹篇 (17)

臺灣歷史人文觀光指南 (0)
花蓮市歷史篇 (6)
花蓮市景點介紹篇 (15)

長崎學 (0)
長崎的基督教 (0)
長崎與西洋的貿易與交流 (0)
長崎與東洋的貿易與交流 (0)
長崎近代的技術與科技 (1)
長崎原爆 (0)
研究資源與其他 (1)

遊山玩水 (63)

鐵道風情 (12)

偵探推理 (78)

文學之海 (7)

遊戲心得 (16)

太鼓新人 (9)

動漫心得 (10)

雜七雜八 (7)

未分類 (0)

zzz54872qw所有人
【第二種類的證明】新章節已更新!你眼裡的她,並非他眼裡容得下的他。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6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