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不能連網對戰
圍棋是中國的國粹,相傳是堯為了其子丹朱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他縝密的思考力,但圍棋看天份的,丹朱最後還是不太行。
後來圍棋傳到日本,大受歡迎,甚至被發揚光大。以至於到今天,很多不明究裏的外國人常把圍棋、書法、針灸等都當成日本文化。這也難怪,中國人向來對傳統文化不太在乎,這年頭的中國人,沒有數典忘祖就謝天謝地了,發揚中華文化什麼的,我想都不敢想。
我大約從小學一、二年級開始下圍棋,看書自學,學到一定程度就找我父親下棋,一開始輸得很慘啊。後來我爸帶我到棋社,好幾張桌子,很多人捉對廝殺,只要付茶資就能參戰,在場不盡是君子之爭,也有賭棋的,有的是一盤一百,有的是一子五元或十元。別以為十元很小,我小一小二的時候,一碗陽春麫十元就能吃到,加滷蛋二元。那時新台幣很大的。
後來我爸帶我到應昌期圍棋基金會參加比賽,那時我大約小五小六吧,對手是一位日本老先生,自稱二段,名字記不得了。我從來也沒檢定過,初生之犢不畏虎,一陣纏鬥,居然中押勝,下贏他了。老先生輸了也很和氣,想跟我聊天,可我不會日語,他就寫漢字外加畫圖和我筆談。他說他家在東京,家裏有院子,院子裏很多樹……我只記得這些了。
在日本,圍棋最後分勝負的方式是計空地,所吃掉對方的子要回填到對方的地盤上,最後看誰的地盤大。但應昌期先生提倡「子空皆地」,這是比較方便而且合理的計數法,《銀星圍棋DX》裏也是採用子空皆地的計數法。
圍棋的原理簡單,但變化極度複雜,棋類之中,圍棋一直是AI難攻不落的要塞,不料去年 (2018) 演算法有了很大進展,人類再也不是AI的對手了。銀星圍棋DX的AI號稱最高二段,我還沒跟二段的下過,只跟二級的下過,贏了一百多目,我的感覺,AI確實有一定水平,不是胡亂下的,在複雜的攻殺之中,我若不思考憑直覺投子,一不小心也會被吃掉大龍的。
這片的對戰除了人對人,就是人對AI,不能上網對戰是一大敗筆。不過我買這片的主要目的還是訓練我家女兒,她現在大約十級吧,會基本的死活和圍地,用這片來訓練棋力再好不過。
這是和我女兒下的一盤,她的本事只能下10x10的小棋盤,19x19對她來說太吃力了。用NS下圍棋的好處是最後不用算子,只要點右下的「地合表示」,就會把彼此地盤大小算得清清楚楚,貼目也自動算進去,非常方便。
這遊戲有相當一部份是教學用。
因為是日文,有些問題問的是「定石」,這是「和製漢詞」,就是「常規下法」的意思,比方下面這個型叫什麼?答案是大馬步飛(大ゲイマジマリ)。這對不懂日文的人就是障礙了,沒辦法。
「手筋」也是「和製漢詞」,意思就是「妙著」,可不懂的人是難以聯想的。「コウ的死活」指的就是「角落的死活」,這是初學圍棋一定要精的東西了。
比方下面這個圖,黑先,要如何殺白?黑子左邊兩格是正解。角落的死活攻防要很熟練,對於圍殺敵方大龍或己方大龍的死中求活很有幫助。
簡評:
教學內容豐富,但因為教材是日文,不懂日文就不推薦了。對戰AI不笨的,有一定實力,但不能上網對戰是一大敗筆。想上網和人對戰的也不推薦。
可攜的便利性是一大優點,話說今年跨年我和一堆人到山上露營,有個孩子看到我在玩銀星圍棋就湊過來看,看他看得出神我就知道他會下,當場兩人就在群山環抱的大自然中對戰,不用棋盤也不用棋子,一台NS就夠了,很方便的。
父:「對妳而言圍棋的意義是?」
女:「.......」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