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謬誤:語境去除 Contextomy

作者:自說自話沙發馬鈴薯叔│2018-10-22 08:56:51│巴幣:0│人氣:251
前言:這篇文章可能在舉例中會讓閱讀者感到文章支持某種特定政治立場,或者因為對特定職業等存在之既定印象,而認為這篇文章是一種詭辯。 然而馬鈴薯叔在這裡還是鼓勵大家避免去預設立場、用既定印象直接訴諸厭惡。 因為謬誤從不分立場,在任何立場裡都看得到它的存在。


語境去除脫離語境的引用 (quoting out of context) 是一種非形式謬誤,與大家都知道的「斷章取義」屬於同一類謬誤。 但若要細分的話,它會是比斷章取義更加難以發現或更容易被忽略掉的一種謬誤。 新聞時事議題裡比較常見的情況就是將某人講的話給去掉上下文,改變當事人所表達的意思。 或者是透過擷取跟編輯畫面等來改變原始狀況的呈現,這些都在斷章取義的範疇內。 不如就讓我們先隨取過去一時事議題來當斷章取義的例子好了。


這新聞時事議題在當時被一些民眾認為如此政策想法是愚昧的。 因為若這麼做,那不就會波及到超商店員嗎? 畢竟超商也都有賣酒。 然而在文中,府方其實是有提到對象範圍的:

內政部在治安會報報告「警察機關防制酒駕現況與成效」。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解釋,所謂要販酒業者負擔一定責任,是要求內政部與相關部會參考各國立法,讓酒店、酒廊或有提供顧客飲酒的餐廳有責任協助飲酒的顧客能夠順利平安返家,以避免酒駕肇事的憾事發生。

在這個例子中,閱讀者若無視內文裡提到的對象範圍,而一昧認為責任有包括超商店員,那麼就會形成所謂的斷章取義。 至於媒體給的這個新聞標題是否存在刻意誤導,在無足夠證據的情況下難以去證明做法上是否存在刻意。 但這樣的標題確實讓不愛閱讀內文之人產生不符合事實的誤會。 有改進之必要,可能也不符合媒體專業。 其他像是責任的部分,相關細則並沒有提到,所以閱讀者其實也沒必要放入過多想像與解讀。 在這裡順便建議關心時事之人,要養成多看內文的習慣。 先確認詳細資訊與事實,是討論議題前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若沒確認,那也不要帶有肯定意見或抱有特定看法會比較好。


斷章取義的部分就先講到這裡,回到本篇要談的「語境去除」,它則又包含了提出該談話或文字內容的時間點、情境、對象、前提等多項要素。 在不去除上下文的情況下,或許被引用的那幾段話確實是由當事人從嘴巴裡講出來的,單就句子本身的意思也並沒有被扭曲。 但當事人是在哪種情況下說出那樣的話,卻有必要去探究跟暸解當時的時空背景來審視其言論引用上的合理性。 讓我們用一個比較不會起爭議的實際歷史範例來談談此謬誤吧。

紫式部與清少納言之間的關係

不知道大家對日本文學史有多少暸解呢? 這裡要講的是日本平安時代知名的兩位女性文學作家ーーー紫式部(源氏物語的作者)以及清少納言(枕草子的作者)之間的關係。 大概是因為創作的蓬勃發展,加上這兩位女性在日本上古文學中較顯為人知,因此不知不覺地在現代一些人的印象中,兩人之間的關係設定已經變成了勁敵。 同時又因為紫式部死後所留下來的批判訊息較多,因此她也被後人認為是出了名地毒舌之人。 當然後人會這麼認為其實也不是完全沒來由的。 根據歷史文獻,在紫式部的「紫日記」中,當事人確實在裡面寫過清少納言的壞話:

清少納言こそ、したり顔にいみじう侍りける人。
さばかりさかしだち、真名書き散らして侍るほども、よく見ればまだいと足らぬこと多かり。
かく人に異ならんと思ひ好める人は、かならず見劣りし、行末うたてのみ侍れば。
艶になりぬる人は、いとすごうすずろなる折も、もののあはれにすすみ、
をかしきことも見過ぐさぬほどに、おのづから、さるまじくあだなるさまにもなるに侍るべし。
そのあだになりぬる人の果て、いかでかはよく侍らん。

以上內容大致就是形容清少納言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之人。 指她在(作品中)試圖用一堆漢字來表現自己的聰明,但其創作中其實有不少的缺失。 如此刻意凸顯自己與他人不一樣之人,性格應該也不會好到哪去,未來也只會變得更糟。 也就是一些講她只求表面、不誠實、缺乏真誠心等批評。

然而,這兩個人從來沒見過面的可能性卻是很大的。 因為清少納言以女房的身份於宮廷出仕的年份為西曆993年到1000年,而紫式部則是西曆1006年到1012年,兩人出仕的年份有整整6年的間隔。 進入宮廷的前後也無見過面的歷史記載。 紫式部較為可能是透過清少納言留下的作品,而知道清少納言這號人物。 至於清少納言在1000年因主人藤原定子逝世,而出宮並出家為尼,所以可能並不知道紫式部這個後來入宮的女房。 而且對這件事有更進一步暸解之人,會知道紫式部批判的對象其實不只一位。 在「紫日記」裡至少有三位是被當事人批判的。除「清少納言」外,還有「和泉式部」跟「赤染衛門」這兩位女性文學創作者。 顯然紫式部在寫日記心得時,是會以其他作者的創作文筆來判定跟評價對方的。 結合前面提到的種種理由,兩人之間屬於勁敵關係這說法是背離事實相當遙遠的。

以上是釐清可能之事實的部分,接下來我們來到了「語境去除」這一謬誤。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要去暸解的是「日記的性質」。 日記是一種個人透過書寫表達心得感想與心情抒發、一種具有高隱私的物品。 這種東西一般是都不會想給其他人看的,更何況是拿給自己批評過的對象看。 所以就算紫式部不喜歡這些人或他們的創作,當時的當事人也不會知道,那也就沒辦法稱上是勁敵關係了。 另外,未公開之批評是否稱得上是毒舌也是有待討論。

因此以日記裡面這幾段文字記載作為人際關係的依據是薄弱的。 除非日記裡直白地寫到今天跟誰碰面,因爲某些事情而吵架等內容,否則最終也只是後世人們的自我想像大過於事實。 至於後世創作是否出於無知,還是為讓創作更具戲劇性效果,理由只能說是因人而異。 但不管說者是否出於無心,聽者總會有意。 非事實或仍舊帶有疑點之事也將變成大眾所認定的事實。


愛因斯坦的種族歧視

同樣的邏輯,用在前陣子一則新聞報導愛因斯坦的日記裡帶有種族歧視的內容也是適用的。

馬鈴薯叔常覺得一個人「對外」表現理性,是否連寫日記都還是會維持理性,其實是可以打上一個問號的。 在日記裡寫當時所見所聞之個人心情感想,當事人這麼一段未公開的言論,搞不好連他自己都不一定會認同那樣的說法。 因為知道該段言論不妥,所以不以公開的方式表現出來也是可能的。 日記被後世的人給公開,讓人們看到當事人如此言論,若單就言論本身我們自然可以不認同這段具有一定程度歧視之言論。 但是否要以此來認定當事人就是認同自己日記的歧視言論,那又是另一回事。 語境有無去除的差別性就在於此。

這麼講可能對直腸子或表裡如一的人來說會比較難以體會。 這裡我們要去打破既有觀念的一點就是「表裡不一是否就一定要負面解讀?」 除了解讀成虛偽外,其實表裡不一也可以是一個個體的理性與情緒之間的對抗所產生的一種結果。 如果我們認同理性與感性、無私與自私、利己與利他等,皆可同時並存在於一個個體裡的話,那其實也就沒啥不合理的了。 很多大道理、政治正確的事,我想不少人其實也都懂。 只不過懂歸懂,一個人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既有觀念、性格,或者是情緒上有沒有辦法去處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因自己情緒產生波動而衝動,事後回想又感到後悔,像人類這種一時情緒化又突然理性的情況並非少見之事。 那麼能夠將它寫在日記裡反而是一種更好的處理方式。

若閱讀此文者認同以上說法,那麼單靠日記來去評斷愛因斯坦有種族歧視這一點就會相對薄弱。 但馬鈴薯叔也不是在講他就沒有歧視,而是如果有其他更有力的證據顯示愛因斯坦先生對外也是採取如日記內同樣的言論或行為,那也就能夠證明他確實有著種族歧視觀念。 一個人若認為自己的特定言論有很高的正確性,其實就算想隱藏也容易會自己不小心露餡。 像是在公開場所發表其歧視論點,或以該論點而付出行動等。 因此在一個人從未露餡的情況下,比起歧視我會更偏向定調為個人內心的喜惡。

(關於上面這例子,我到時候會另外寫一篇極短文談談相類似的心境。)


牽動人們情緒的平均薪資統計

內政部統計處官網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有不少統計資料。 基於單一統計本身往往需要更近一步的分析與細節統計,統計出來的數據有些時候其實是沒辦法證明什麼,充其量就當作是一種參考。 而作為統計的工作人員,他們就是固定一段時間進行統計然後交出報告 (連結為107 年 7 月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結果)。 報告裡其實並不會對該統計結果亂下任何結論,然而這些東西一但被端到檯面上卻往往會被胡亂下註解、進行過度的解讀與推論。 濫用或濫解讀數據之人視每一個個案的不同,有時候會是新聞媒體、有時候會是政治人物、有時候會是民眾,一切就看是誰先隨隨便便下了結論。

舉例來說,當我們單從新聞標題看到「OOO表示:本月平均薪資達到五萬一」時,其實單就這一句就可能存在兩種以上不同的語境與實際狀況:

狀況一、官員只拿這麼一個數據出來表達自己的施政成績有多棒。 如果實際狀況就是如此,那就明顯是這個官員自己的問題,被罵其實是活該。 因為平均薪資有成長自然是好,但一般我們可能都還會參考消費者物價指數等數據。

狀況二、官員單純只是依慣例在國會向立委做施政報告裡敘述一系列薪資統計的數字而沒有下任何結論,但新聞媒體標題卻只引用當事人在報告平均薪資時的那一段話,那麼這就會產生斷章取義以及語境去除的效果。 如果實際狀況是如此,那就很難講是官員白目講幹話。 更進一步地,若有民眾只單看到新聞標題就立刻批判官員的話,那麼就算是在打稻草人。 打稻草人(straw man) 的意思就是攻擊對方根本就沒提過的論點,不論刻意還是無心。 因此也可以說「打稻草人」是當事人話語被斷章取義或語境去除後,讓他人產生誤解或有所刻意而形成的謬誤。

以上兩種狀況在現實中都有發生過,另外也有過官員尚未口頭報告就有人先把統計處的例行性報告拿出來先套到政府嘴巴上的。 明明狀況皆不同,但只要被去除了語境,責難往往會是指向政府官員。 不少官員確實討人厭,但對馬鈴薯叔來說我們不該因為討厭而在還沒搞清楚狀況時,就先認定對方就是如你心裡想的那個意思。


結語

每次在寫謬誤的文章時,常常會讓我覺得探討議題並不單單只是在談論表面上的對錯。 有時候單從字面或表面上的解讀,我們確實是有一定程度的正確性。 但也正因為如此,反而容易使得自己在未有足夠的證據開始進行不當的推論,產生過度解讀或過度延伸(Overextended Outrage)的情形。 像是在未有證據的情況下,單就一人之錯而擴及到該整個族群; 以單一事件原因來判定其他相類似事件也出於同樣理由; 或是以他人單一言論來判定一個人人格的全部等等。 談論「語境去除」這一謬誤,就是要讓我們試著學習在發表評論前可以先審視自己的想法是否存在過度延伸或者過度解讀。 我們對許多事情都可以去質疑,但有時候自認為肯定的事,其實並不是那麼絕對。 希望大家能夠藉此來有效提升自己的思考與邏輯素質,看事情的角度也就會有所不同。

--
離上一次發長文大概也超過兩個月有了。 說實在這篇長文我個人覺得還是有可以再調整的空間,但大致上都還算完善就是。 下一篇長篇文章一樣會以另一個非行式謬誤為主題,並與「語境去除」做一定程度的連結。 不過要花多久時間才會張貼上來,就不清楚了。 謝謝大家的點閱。


其他相關文章: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1697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謬誤|語境去除|斷章取義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SofaPotato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極短文(9)立場... 後一篇:極短文(10)虛偽與自我...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tyu15826大家
蓋婭薔薇—亞獸之戰已更新,面對911的威脅,貝歐等人開始聚集並團結對抗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6:03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