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 GP

【讀書小記】《一顆頭顱的歷史》

作者:DML│2018-03-18 18:08:37│巴幣:4│人氣:464


《一顆頭顱的歷史》
 
由牛津大學人類博士法蘭西絲拉爾森所著
從歷史與現代來探討頭顱在多種面向的意義
也就是頭顱的「微物史觀」
今年來越來越多微物史觀的著作
簡單來說就是非傳統的線性歷史介紹
而是以某種人事物為主題
將古今文化社會串聯起來作全方位介紹
 
由於這本書的各章節有各自的主題
而敘述模式也有其差異
因此讀書小記的部分也是以章節來分段
其中序幕及引言就不談了
那些主要是為了使讀者熟悉「斷頭」的主題
畢竟內容還是有些許獵奇
某些讀者可能會不太習慣吧
那麼...開始囉!
 
=====
 
【第一章 乾製首級】
介紹獵頭與頭顱展示文化在過去殖民者的「文明社會」與被統治者的「野蠻社會」之間的關係。一般人往往認為原住民的獵頭文化是粗魯殘暴的,而觀看博物館中陳列的人頭是高雅的學術行為,但真相是因為當時殖民者的「以槍換頭」等收購行為,導致原住民原本具有宗教意義的獵頭儀式(如參薩,妥伊摩科)變為單純的商業行為,以動物,奴隸或外來人種所製成的商業用贗品反而佔了博物館館藏中的大多數。如今博物館陳列的頭顱只是象徵了殖民者的文化優越感,在那些原住民的文化中,殖民者才是真正的殘暴獵頭者。
 
【第二章 戰利品首級】
描述戰場上士兵將敵方頭顱作為飾品與紀念品的文化心理狀態。在戰場中那緊張與恐懼的環境下,收集敵方的身體部位不過是為了滿足憎恨情感或象徵個人力量的行為,有些士兵甚至會透過觀察斷肢與頭顱來思考自己與對方的人生,而當時有些軍人家屬也會要求寄些敵軍身體部位回去以留作紀念。在那樣的環境中,有些行為看似殘忍但其實沒有惡意,例如隨手將鵝卵石丟進士兵被炸開的腦袋裡,其實跟小孩朝水窪丟石頭是一樣的道理。當然,就算在戰爭時期,位於戰場外的安逸社會對於這些以敵軍身體作為紀念品的行為也是滿滿的道德批評。
 
【第三章 人頭落地】
 
這章節的主題是處決的戲劇效果與意義。除之前ISIS常用的網路影片外,也包含了中世紀「劊子手」的親手處決與之後發展出來的「斷頭台」處決方式。這章節的歷史敘述比例比較重,從劊子手的職業甘苦談到斷頭台的製作方式都有深刻描寫,總之主要在說的就是處刑就是一場表演,死刑犯與行刑者都有各自的角色,而群眾不論男女老少與年代地點,都會被這表演深深吸引。對,就是看熱鬧的心理。
 
【第四章 畫框裡的頭顱】
 
透過諸多藝術作品,例如繪畫、雕塑與相片等方式,說明藝術家看待頭顱或斷肢的心理。前半段比較多是針對美學的討論,不過每個人的美感本來就相差很多,有些人認為斷肢很美,有些人覺得很噁心,沒有太多討論價值。後半段是在說創作者在創作時所付出的龐大心力,如此的專注使他們必然對描繪對象產生情感,透過對頭顱或其他斷肢甚至是整具屍體的凝視觀察,藝術家會對死亡等哲學性議題進行思考,這是我們在觀看繪畫等藝術作品時無法體會到的感受。
 
【第五章 力量強大的頭顱】
 
主題十分明確,前半部是在談「聖髑」等聖人或天才的遺體對現世帶來的影響,包含各種聖人與相關階級的封聖條件以及歷史中聖人遺體所帶來的奇蹟(看這段時一直想到JOJO第七部…),其中有針對聖髑的保存方式與藝術美感也有更加描寫,對信徒來說,聖人遺體在「人」的成分上減少了,「物品」的成分增加了,華麗的神龕為訪客帶來了神祕的情感。後半段則是介紹以前的社會是如何將死者的部位視為藥物,例如指甲、牙齒、頭骨上的苔蘚或是直接飲用新鮮屍體的血液,在「醫學性食人主義」的社會下,藥用木乃伊在中古時代也頗為流行。
 
【第六章 骷髏頭】
 
在科學觀點中,人的意志是從何時由「心臟」轉到「腦袋」的呢?這章就是在講科學觀察法下的人頭,從最早完全無統一歸納理論的「顱相學(簡單來說就是現代的看面相,不過這是看頭骨)」到之後較有系統分類的「顱骨學(用頭骨將人類分類)」,歷史中頭骨研究者對於頭顱所做的各種測量真是五花八門,不過這些研究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沒有解決,就是「個體差異性」導致無法產生能成為理論的歸類方式(更不用說研究者使用的測量發法不一與樣品參考數量不一等問題)。雖然研究資料非常龐大,但以二十一世紀的科學來看,可以用的資料其實不多(我們不需要知道每個人的頭骨可以裝幾毫升的水)。
 
【第七章 解剖頭顱】
 
整章節都在描寫醫學系學生或是醫師在解剖課程與實作時的心理狀態,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章。不過由於這種心理狀態是很多面向的情感,這裡也不好多加描述,所以只做個簡單結論:解剖時的「去人性化」與「再人性化」會不斷發生,一反一般人常常認為動手術是絕對理性的作業,其實醫師在做大型手術(例如腦部手術)時,偶爾會與患者進行感性互動(當然患者必須是未睡著狀態)以減緩肌肉緊張或幫助手術進行。學生在進行解剖時,同時也會進行長時間的哲學省思。這些學生害怕的不是「自己必須解剖某位親人」,而是害怕「解剖的大體會使他們想到某個人(人類形體)」,同時也會對自身及周遭以平常心態進行「將頭顱切成兩半、除去臉孔、切除嘴唇、拉開皮膚」等作業感到恐懼。解剖相關的心理狀態描述真的太多了,實在無法在這邊統整,不好意思。這章節最後則是對醫學製備品(例如泡在福馬林裡的器官)做了些介紹,也包含了塑化處理的人頭藝術品。
 
【第八章 有生命的頭顱】
 
前半段是在討論「斷頭後的生命」,也就是意識消逝與死亡時間的討論,講幾個實驗就可明白是在做甚麼研究:對著剛被砍斷的頭顱對話看有無回應、刺穿舌頭看斷頭的肌肉反應、通電觀察屍體的肌肉運動(對,就像科學怪人那樣)。人的意識究竟何時消逝,而意識消逝是否可認定為死亡?這部分到現代都還沒有權威理論,目前是以腦死作為死亡認定,搞不好科技更發達後會有新的死亡認定方式也說不定。後半段則是「生命延續」的科學應用,例如早期的雙頭狗與猩猩頭部移植(這些都是成功案例)與現代用的整體或局部(頭部)冷凍保存,都是在討論轉換身體來獲得更長生命的可能性(個人相信是非常有可能做到的),主要會遇到的問題有二:倫理道德議題(科技力無法戰勝的因素)以及退化性症狀的避免(老年癡呆或癌症之類的),近代科學對這兩個問題還無解,但不得不說是很有發展潛力的學術議題。這章節的各種實驗都十分有趣,令人對生物科技有無限的遐想空間,二次元常見的合成獸其實在過去一百年間就成功製造出來了(當時被叫做「配製品」),不過壽命通常只有幾個星期(免疫與排斥問題)。排除掉各種道德問題,科學能做到的事情還真不少呢。
 
=====
 
呼~終於寫完了
這本書主題比較廣泛
能分享的內容特別多
其實書中還有非常多的內容值得一看
不過由於太雜了實在不好統整
所以無法在讀書小記中寫出來
希望不是每本微物史觀的書籍都有這種狀況
 
看過這本書之後
會對人類頭顱有全新的觀點呢!
很喜歡這種會增加看待事物角度的書籍
雖然讀的過程比較費時但是真的會有收獲
書中有實際頭顱與骷髏頭照片(不過完全沒血)
推薦所有對斷頭不反感又有閒暇時間的人觀看喔~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392475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喜歡★DMoonLight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讀書小記】《資訊分享,... 後一篇:【讀書小記】《屍者的帝國...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ss4456123巴友
想委託繪師嗎?新人委託人必須先了解的事情!寫了相關文章歡迎來看看唷看更多我要大聲說2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