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小說讓我對台灣的奇幻作品遠超期待並感到有信心。
這個系列筆記有三篇,這一篇分享我對奇幻作品的看法還有對這本小說稍微有點失落的部分。
我不認為這是硬奇幻
雖然作者說這是一部硬奇幻,但是自來到巴哈首度接觸「軟」「硬」概念後,我開始形成一套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稱得上「硬」的奇幻作品果然還是只有《魔戒》、《冰與火之歌》、《哈利波特》和《精靈守護者》,硬與否跟易讀性無關,我認為功力爐火純青者如羅琳阿姨和上橋太太這種神主牌級別的作家,文字反而平易且行雲流水。真正硬的是作品背後根植於深厚西方基督教文明、南島語族海洋文明與東亞大陸文明的文化沃土。
我忘記曾在哪個批踢踢版看過有神人從基督教文明分析《魔戒》的文化底蘊。羅琳阿姨本身就是英語文學大師,信手捻來上自希羅古典傳說下至中世紀魔術、鍊金術、神秘主義奇聞軼事被她架構成一個完整的魔法世界。更不要說上橋太太除了對自己母文化研究完全看得出來充分的掌握(人家是教授捏),她還在紐西蘭研究毛利人蹲田野至少十年啊,夭壽,就不說馬汀不管是政治制度、封建禮制、庶民生活和國際關係哪一個都是滿滿的歐洲中世紀的影子。
越能品味出文化厚度的作品才越硬
這些文化沃土才是紮紮實實的硬,他的硬不是難以下嚥,而是已經融入讀者的五感之中,無須刻意去感覺自然存在並且足以雄渾的撐起整個舞台,你只需要呼吸就好。我甚至認為田中芳樹的《亞爾斯蘭戰記》也做不到這一點,即便看的出來他的作品做足考察,不具備那個文化底蘊確實很難把故事的根基打那麼深,就如同大仲馬絕對寫不出金庸武俠,總之社會文化脈絡和累積的素養,厚度就是不一樣。
但不硬只是不能成為經典,並不會減損一個好作品的價值,就像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同意《鋼之鍊金術師》當得起神作之名(靠杯啦跳跳三本柱全盛期牛媽鋼鍊人氣還能跟他們比肩我不管誰說鋼鍊不神的出來戰),其中的差別也就只是在作者本身是否擁有所屬文化體系千錘百鍊又相當博雜的深厚功力罷了。除了我上述所列幾位堪稱經典的作品,其他傑作我們不能否認各自吸取不同文化的養分,只不過是更零碎的揀選嫁接作品堪用的素材而已。
所以在我個人的分類上,我不認為這部作品是硬奇幻,反而是兼具平易近人和故事深度的軟奇幻,他的傑出之處不在故事的文化厚度,而在故事本身和人物魅力。
我的遺憾
講到這裡我就忍不住想再多嘴我的失落,我在讚嘆《Sdorica:Before Sunset》作為本土創作者的傑出奇幻作品之餘,我無法在這部作品中找到台灣本土文化養分的醍醐味,這不是創作者的責任,只是我過多且無謂的個人期待。
少了台灣養分的奇幻並非缺點,不過我會將之和其他優秀本土奇幻作品如霖羯《退休勇者》、澈總《我是獨角獸》歸類在我的大腦圖書館同一櫃格子,這兩部都是適合青少年調劑課業的舒壓好作品,前者對奇幻套路的翻轉相當有創意,後者通篇是輕鬆幽默的基調,最讓我驚艷之處則是竟然去處理一般輕小說、少年少女漫畫不會碰的現實問題。 魯夫遇到政治迫害和種族歧視衝突,他會有面對的方式,把壞的那邊打飛就對了。這是少年漫畫不去碰現實問題的做法,這些都只是故事素材,問題本身只是過場,自然點到即可無需更深層的探討,魯夫也沒有兩難沒有困境。但《我是獨角獸》既碰生死無常,也碰性傾向認同,更碰認知症,尤其最新連載那個麒麟姐弟篇,非常動人QQ。 雖然我這樣介紹看起來很嚴肅,但不要懷疑這兩部真的是搞笑漫畫,而兩位優秀作者也非常擅長用豐富的人物情態,既表現趣味,又深入淺出地拉出對現實問題的深刻觀察與關懷。
![]()
![]()
你說我心目中的台灣奇幻經典?當然是《魔法阿嬤》啊!!!幹好想得金馬獎RRRRRRR!!!!!QQQQQQQ
![]()
用阿嬤來結束這個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