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 GP

專訪/《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當悲劇用喜劇呈現,那才是真正的悲劇

作者:小嵐酢漿草│2017-10-14 20:24:24│巴幣:6│人氣:629
                                                                                                                                           

專訪/《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當悲劇用喜劇呈現,那才是真正的悲劇
2017-10-13

如果悲劇可以用喜劇呈現,那才是悲劇。

「對我而言,電影裡頭的這些事情,就是會在現實生活裡真實發生。」





當問到片中的喜劇元素,黃信堯直接表示,雖然《大佛普拉斯》被列為喜劇,但電影其實沒有故意要搞笑。導演以電影一開始,菜埔荒腔走板的樂隊演出為例,表示這是根據實際案例去做改動。「像出殯這種事情些可能人想要搞排場需要比較大的樂隊但會樂器的人沒有那麼多裡頭就會有些人是湊人數的。只是一般會是喇叭手,這樣可以假裝吹但實際上沒有聲音,電影裡改成打鼓的,這樣才聽得出效果,也比較荒謬。」同樣的,《大佛》與《大佛普拉斯》裡主角啟文董事長/凱文(Kevin)的笑料,也來自於導演生活中聽到的室內設計師和木工師傅互動,皆有其現實裡頭的來源。

由此看來,《大佛普拉斯》的笑料並非來自導演刻意設計,而是觀察日常生活之後,忠實出來反映的內容:「像電影裡面兩個人看 A 書討論原來內褲可以咬喔這種話平常生活就會講,只是覺得有點好笑,就把它放進電影裡。」


黃信堯進一步解釋「中下階層本來就會鬥嘴鼓」,當生活已經夠苦了,還是得想辦法找到出口。

在黃信堯眼中,底層多半是比較能夠自我調侃的人,中產階級則相對比較拘謹:「底層的人會自己開自己玩笑把自己的短處講出來給人笑。既然自己就是這樣,重點還是怎麼自我調適。」在導演眼中,許不了或卓别林的喜劇都很好笑,但都是採用底層人生自我調侃的視角,所謂可笑其實是來自生活的可悲:「《摩登時代》裡面,工人有自動餵食器,連吃飯時間都沒有。觀眾看了覺得很荒謬很好笑,但或許底層人生在老闆眼中就是這樣,找不到休息的機會。」也因此,對黃信堯來說喜劇就像是在一定距離之外,對自身處境的調劑,無論是寵物過世、親人離開,剛開始時總是非常悲痛,但之後釋懷了,才會漸漸看到美好的那一面:「就像年輕人失戀之後,一開始會很難過,但時間久了會覺得自己很蠢很好笑,事過境遷後還能當笑話看。」

在黃信堯眼中,如果悲劇可以用喜劇呈現,那才是悲劇:「上帝就是愛跟人開玩笑」。他另外也舉了《內布拉斯加》為例:「像電影裡頭的老人堅持說自己中了樂透,整件事情很荒謬但是又很好笑,但在生活裡,或許我們就像是那些在酒吧裡頭嘲笑他的人。」



從日常細節中濃縮出戲劇

既然《大佛普拉斯》是來自於現實,要如何拿捏現實經歷與劇情電影虛構本質之間的距離,便成為黃信堯創作的重心。

同樣的美學也延伸到片中讓人臉紅心跳的情慾場面。相較於過往台灣電影裡頭對此藝術化或保持距離的處理,《大佛普拉斯》的性愛戲反而讓人感覺直接、生活甚至庶民。對此黃信堯直接了當地說到,大家都有各種幻想,寫劇本的時候有些人可能會寫得很含蓄或很文雅,但男女雙方都赤裸了,彼此一定會調情,甚至出現更刺激的對話:「電影就是要直接生猛,反正生活是怎樣就是怎樣。也是要感謝雷婕熙很放得開,導戲的時候跟她說,台詞意思大概就是這樣,讓他們自由發揮。這才是比較真實也比較生猛有力的。有些人會覺得性很含蓄,彼此穿著衣服坐在對面是很含蓄但晚上脫了衣服就很難說」黃信堯笑著說。



風格是由別人定義,不是你自己

黃信堯並不是任何特定風格的信奉者。

如果說針對創作想法上的種種回答,讓人覺得黃信堯對於個人風格有著強烈的自我認知,問起片中的後設成分與旁白,黃信堯反而將此歸功於本片的幕後推手之一鍾孟宏:「我自己不是學電影的,那時候電影放完映後座談,有人說這部電影「打破第四道牆」,我還不知道那是什麼… 只是鍾導會鼓勵我說你想幹嘛就幹嘛,那我也只想提醒觀眾,他們自己在看一部電影。那時候短片《大佛》用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讓觀眾想像自己是透過貨櫃屋的窗框看兩個人透過透過螢幕上的行車記錄器偷窺老闆,長片則想用不一樣的風格,提醒觀眾不要掉到(電影)裡面去也問觀眾是佛在看眾生還是我們在看佛?」





台灣是什麼?

從紀錄片到現在的《大佛普拉斯》,在黃信堯眼中,關心的主題還是台灣。

聊起現在在做的其中一個企劃,阿堯導演不改直率本色,提到自己想做一部關於台灣究竟是什麼的紀錄片:「我覺得台灣是一個蠻假掰的地方從中央到地方都是。我之前看到新聞報導說高鐵站有個土堆,議會質詢的時候問官員要不要移走,官員說暫時不想移走… 但是之前又找德國的 Instagram 紅人來宣傳台灣,把台灣拍得美美的… 同樣是亂,香港就是可以亂出自己的特色,但台灣亂就是沒有美感,反而我們搞出什麼水晶教堂、希臘風情,香港有香港的樣子,台灣為什麼樣搞得不像台灣,那台灣是什麼?」

類似的怒火也成為《大佛普拉斯》的燃料,在戲裡戲外對於英文的偏執上頭引爆。黃信堯回憶起先前台南的垃圾車,把〈少女的祈禱〉改成每日一句英文:「市長覺得這是自己的創舉,我只覺得這件事很很煩,在那裡教什麼 Impossible,如果改成拎杯怕西某(台語發音)還比較好記。」同樣讓導演發火的,還有在賣場裡遇到父親訓斥孩子:「他整個用英文罵小孩,講英文好像是國外回來的一樣,但看教小孩的方式就知道不是外國人。我們教的不應該是英文而是應該教看世界的方式。」這樣的想法進入電影裡,就成為片中的主角工作的場域:「角色上班的地方叫做葛洛伯,說什麼葛洛伯與世界接軌。仿冒就仿冒還說什麼自己是文創。」

一路走來,黃信堯電影裡最關心的,還是台灣這個島嶼,以及裡頭的小人物:「台灣新電影之後,很少有電影真的碰觸這些人,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覺得有點不切實際。」就連在關於日本沖繩與那國島的《雲之國》,或關於吐瓦魯的《沈沒(ㄕㄣˇ ㄇㄟˊ)之島》,他都仍會想辦法讓故事扣回台灣,思考台灣如何自己對待自己這樣一個小島嶼:「我們就住在這裡,不可能去講美國講日本,我們也不懂。」看來對黃信堯而言,他想說的台灣故事,還是 To Be Continued。

======《分隔線》======


出處:娛樂重擊

作者:採訪、撰文/菲利浦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375522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2 篇留言


我覺得台灣是一個蠻假掰的地方+1

10-14 20:33

Àikhùn龜台文
勿寫錯字、無法表達台語發音ê華語音譯台語火星文,台語文有其書寫方式
當然,先怪中(ㄏ殖民)囯。
補足台灣語言文化脈絡,許多從夢中醒來的掙扎,應該只有台灣人通(能)體會?
https://goo.gl/NeV3K4

10-17 04:45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喜歡★dreamnice921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國際】您最近常聽到的「... 後一篇:檢舉不法前,先考慮後果...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s6s8s6s詩詞與詞牌
看更多我要大聲說3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