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偶然看到這則情報:
イタリア艦は波乱万丈な艦歴を持つ艦で、最後は日本で……
潜水艦コマンダンテ・カッペリーニ?![]()
上圖引用自b775232000(喵哈哈)的小屋,曲折的艦歷
![]()
上圖引用自b775232000(喵哈哈)的小屋,『卡佩里尼司令』『球磨』
賀!坂崎老師介紹過的義大利潛水艦於《艦これ》實裝!
關於這位即將與各位提督見面的潛水艦娘,手上正好有這份簡短而有趣的資料,遂決定翻出來與各位共賞^_^
※ ※ ※ ※
![]()
卡爾‧鄧尼茲(Karl Dönitz,1891年9月16日~1980年12月24日),納粹德國海軍元帥、聯邦大總統
1943年2月20日,新任海軍總司令鄧尼茲在海軍會議上,就運用已蒙受不可接受之巨大損失的水面艦,向遠東輸入/輸出戰爭物資一事,向元首『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匯報時表示:
義大利大型潛水艦不適合在大西洋作戰,應將其改造後用於遠東輸送行動。譯註:1943年1月,鄧尼茲接替『埃里希‧雷德爾(Erich Johann Albert Raeder,1876年4月24日~1960年11月6日)』擔任海軍總司令,同年被授予海軍元帥軍階
該建議獲希特勒採納,隨後鄧尼茲提出具體計畫:
機密代號:天鷹(Codenamed Aquila)按照計畫,10艘義大利潛水艦將陸續前往法國西南部商港波爾多(Bordeaux),接受為期6週的改裝工程,成為擁有約150噸載貨能力的『輸送潛水艦(Transport submarine)』,搭乘者仍為原來的義大利乘員。為了交換這10艘大西洋艦艇,希特勒授意德軍向義大利海軍提供10艘新型的『Type VIIC』U艇。
但這10艘義大利潛水艦在航行途中沉了2艘:『阿基米德』(Archimede,1943年4月16日,地點:巴西海岸);『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943年5月24日,地點:比斯開灣)
1943年5月,前3艘出航,後有2艘以上在6月出發。每艘潛水艦都載滿軍需品,包括備用魚雷、設計圖與其他用來建造U艇基地的必要資材。作為德軍遠東U艇計畫的第一波,這批潛水艦比『季風集團艦隊』更早出航,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給前述艦隊提供必要的補給。
![]()
季風集團艦隊(Monsun Gruppe)原計畫航路
Ⅰ 第一加油點,『U-462』負責,巴西海岸(Brazilian coast)附近
Ⅱ 第二加油點,水上油輪負責,模里西斯(Mauritius)附近
Ⅲ 阿拉伯海進攻行動
Ⅳ 遠東友軍(IJN)據點,檳城(Penang Island,或稱:檳榔嶼、檳島,英國統治期間稱作:威爾士親王島)
另2艘義大利潛水艦準備離開波爾多,義大利投降時,最後1艘尚在海上。隨著義大利投降,計畫更名為……
機密代號:麥卡托(Codenamed Merkator)這8艘輸送潛水艦,僅3艘抵達新加坡。她們的使命是將物資運回德國,但全體任務失敗。因為任務進行中,德國就戰敗投降了……以下簡述其始末:
1943年5~6月,5艘潛水艦離開波爾多,成員如下:
雷吉納多‧朱利安尼(Reginaldo Giuliani,天鷹Ⅱ/Aquila II)
卡佩里尼司令(Commandante Cappellini,天鷹Ⅲ/Aquila III)
路易吉‧托雷利(Luigi Torelli,天鷹Ⅵ/Aquila VI)
巴爾巴里戈(Barbarigo,天鷹Ⅴ/Aquila V)
恩里科‧塔佐利(Enrico Tazzoli,天鷹Ⅰ/Aquila I)
5艘當中有3艘在途中沉沒:
1943年6月19日,巴爾巴里戈沈沒,擊沉她的可能是來自亞速爾群島(Azores)的飛機。
1943年5月22日,塔佐利失蹤,原因不明,沉沒地點至今未知。
1943年7~8月期間,倖存的3艘潛水艦抵達新加坡。由於義大利似乎眼看就要投降,日軍遂扣押了這3艘潛水艦。
另2艘準備離開波爾多的義大利潛水艦:
朱塞佩‧芬齊(Giuseppe Finzi)
阿爾皮諾‧巴尼奧利尼(Alpino Bagnolini)
……遭德軍扣押,義大利也在這時投降。
1943年9月9日,義大利投降。最後1艘要去接受德軍改裝的『卡格尼海軍上將(Ammiraglio Cagni)』還在海上,義大利乘員立即向南非、德班(Durban)的英軍投降。日軍在新加坡捕獲的3艘潛水艦,經過一番談判後移交給德國。
由於義大利投降,德軍將行動代號改為『麥卡托』,潛水艦則被賦予新的名稱。新加坡的3艘改稱:
UIT-23(原:朱利安尼)
UIT-24(原:卡佩里尼司令)
UIT-25(原:托雷利)
波爾多的2艘改稱:
UIT-21(原:芬齊)
UIT-22(原:巴尼奧利尼)
波爾多的2艘試圖航向遠東,但『UIT-21』發動機問題叢生,最終在1944年8月被淘汰,因此她從未離開波爾多。
1944年1月26日,『UIT-22』離開波爾多。通過好望角途中,她遭來自阿森松群島(Ascension Islands)的飛機打傷,損失大量燃料。為此,返航法國的『U-178』受命去跟『UIT-22』會合,在好望角西南約600海哩處加油。
才剛自油輪『夏洛特‧施里曼(Charlotte Schliemann)』處洋上補給油料的『U-178』,也從『UIT-22』處收到1組新的雷達告警裝置與恩尼格瑪金鑰。
英軍破解了德軍的密碼,通過攔截的信息得知所有會合行動,但由於擔心引起德軍懷疑通信密碼的安全性而猶豫不決。
可是,『U-178』在3月5日發出長時間無線電信息時,遭南非的海軍陸戰隊截獲並被定位,讓英軍確認發動攻擊是安全的。
1944年3月8日,英國與南非的飛機尋獲並襲擊『U-178』,但她設法避開了攻擊。3月11日,英軍1架PBY卡特琳娜(PBY Catalina)在尋找『U-178』時發現了『UIT-22』。
另幾架卡特琳娜被引導到現場並聯手攻擊,『UIT-22』遂命喪開普敦(Cape Town)。
至此,一開始的8艘義大利潛水艦中,僅存留在新加坡的3艘『UIT-23』『UIT-24』『UIT-25』。
下一位受害者是『UIT-23』。
1944年2月13日,她離開新加坡,前往檳城。次日(2月14日),英軍潛水艦『泰利何(HMS Tallyho)』在馬來半島旁的馬六甲海峽,以魚雷將她擊沉。
最後2艘倖存的義大利潛水艦,『UIT-24』『UIT-25』擁有最引人入勝的經歷,她們與乘員一同開過半個地球來到日本,卻無路返家。
1944年2月8日,『UIT-24』試圖返回歐洲。她載著115噸橡膠、55噸錫與10噸包括奎寧在內的其他資材,計劃在印度洋上從『夏洛特‧施里曼』處補給油料後,經由非洲、開普敦返回歐洲。
可是『夏洛特‧施里曼』已於3月11日遭擊沉,接替任務的下一艘油輪『布拉克(Brake)』也在3月12日沉沒,隨後『U-532』受命去接應,但也沒有成功。
油料不足,加上發動機問題,『UIT-24』被迫折返檳城,並於1944年5月4日抵達。卸下搭載物資後,她前往日本的神戶接受大檢修。不久後,『UIT-25』也跟過來了。
1944年8月,檢修完成。但隨著德軍的洋上補給網路被毀,乘員們發現自己沒辦法回家了。滯留亞洲的2艦只好幫日本打工,憑著自身特化的搭載能力,在東南亞與日本之間輸送各種物資。
譯註:《艦これ》會按照這段事蹟,給義大利潛水艦像『大鷹』一樣可編入輸送護衛部隊的特權嗎?
1945年5月10日,她們正在日本神戶檢修時,德國投降了。指揮塔上的德國國旗旋即被降下,並升上日本國旗。『UIT-24』被編入日本海軍成為『伊503』、『UIT-25』成為『伊504』。二戰期間,她們是唯二在軸心三國皆有服役的潛水艦。
1946年4月16日,她們命運的最終時刻,遭USN在紀伊水道海沒處分。
===================================
相關文章:
【翻譯】殘光、落日:晴嵐未竟之役===================================
參考資料:
Italian Transport Submarines - Aquila and Merkator(原文)Italian submarine Comandante Cappellini,WikiItalian submarine Luigi Torelli,WikiMonsun Gruppe,WikiKarl Dönitz,WikiAdolf Hitler,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