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0年莒光號開行以來,在2017年的現在已過了47個年頭,這期間座椅配置有幾種不同的變化,在這邊以52人座的標準客車為對象做了些整理,附圖的尺寸單位均為mm:
1969年末自日本進口的初代莒光號客車SP32850型,使用1米8的大窗,窗間距為50公分,搭配的座椅間距為115公分,座椅間之中心均對準窗戶或窗間柱中心,室內放置座椅的實用長度為15公尺又58公分。
自1978年代由唐榮製造的FP10000型開始,室內放置座椅的實用長度不變,但座椅間距縮短為114公分,不過相對的安全門附近的空間增大一些,此時座椅與窗戶間的關係雖已不是均等分配,但座椅沒有對到窗間柱的問題,之後的FP1000、FP10100等均採用同樣的座椅間距。
1985年左右生產的FPK10200型莒光採用輕量化車體,並將上下車門增為兩處,也因此壓縮到室內空間,室內放置座椅的實用長度縮減為15公尺又14公分,座椅間距縮短為111公分,不過車體的窗間柱仍採用舊莒光50公分(大窗間)的尺寸,再加上窗戶本身的位置配置失當,使得座椅完全無法均等分配到窗戶,部分座位會對到窗間柱,窗間柱應縮短為42公分才有辦法使座椅均等分配到窗戶,另外1999年由使用相同車體的車頂冷氣復興 (SPK2200、20200型) 改造而來的FPK10500型莒光,因上下車門採用寬度較寬的自動拉門,使得室內放置座椅的實用長度再縮減為15公尺又11.2公分,不過座椅間距較FPK10200多出1公釐,但兩端靠牆的座位空間則縮小,因大窗間的窗間柱仍為50公分寬,所以座椅一樣完全無法均等分配到窗戶。
1995年左右製造的FPK10400型莒光其座椅間距為110公分,室內放置座椅的實用長度為14公尺又92公分,為所有52人座莒光號最短者,不過大窗的配置有配合座椅間距採用40公分的窗間柱,使得座椅間之中心又能對準窗戶或窗間柱中心,座椅不會對到柱子,可惜在這之後就不再新製莒光號車體,而以更新窗間柱50公分的舊莒光為主,使得後來的新莒光又有座椅對到窗間柱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