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中含有29個當時所認知的民族與他們各自的分布圖,由於這張圖年代久遠,有相當多的謬誤在裡面;例如最明顯的就是將整個東歐劃入斯拉夫民族之中,要知道斯拉夫民族在早期生活的範圍相當狹小,斯拉夫民族要開始佔據廣大的東歐已經是羅馬帝國衰亡的末期了;不過以下還是將簡單翻譯這29個族裔的名稱。
1:伊比利亞民族2:伊比利-利古里亞人3:塞爾特民族&分支4:利古里亞人5:伊特拉斯坎城邦6:翁布里亞人(拉丁人的一支)
7:拉丁民族(羅馬人)
8:奧帕奇人(拉丁人的一支)9:西西里民族10:威尼蒂11:日耳曼民族
12:波羅地-立陶宛民族13:芬蘭-達西亞-烏戈民族*114:東斯拉夫民族*215:西斯拉夫民族*316:伊利里亞-阿爾巴尼亞民族17:色雷斯民族18:希臘人19:高加索-卡巴可達民族
20:高加索諸邦21:奧塞梯-阿蘭人*422:托爾克-辛梅里安民族23:喬治亞民族24:米底(波斯)25:亞美尼亞人26:卡帕多奇亞民族(安納托利亞語族)27:阿拉伯-閃米民族*5
28:利比亞-柏柏爾民族29:薩米人
紅色:印歐語系--紫色:高加索語系--藍色:亞非語系--綠色:烏拉語系--黑色:其他語系
以上29個族裔看起來很多糊成一片,但整理下來其實都可以各自分門別類到各自所屬的語系、民族之下;首先簡單來說途中各族裔可以先分為5大族群,分別是印歐語系(阿利安人)、亞非語系(閃米人)、高加索語系、烏拉語系以及定位不明的其他語族。
從列表中可以明顯發現整個歐洲以及西亞幾乎被印歐語系所覆蓋,西起愛爾蘭東至伊朗、阿富汗都是以操印歐語的民族為主體,而烏拉語系跟他旗下的語言(芬蘭語、馬札爾語等)則是歐洲中的少數派,而其他的伊特拉斯坎語、安納托利亞語族等則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消亡殆盡,只能經由現世的語言學家透過文獻來進行復原。
會由語言來分類民族與血緣的關係主要是因為語言的轉變速率比起文字而言相當緩慢,且語言跟語言之間常常可以找的同樣字根的詞彙、字根等等,因此歷史學家可以透過語系的分布去推敲民族遷移的時間、方向。
搭配服用,現今世界的語系分布圖
這張1861年所出版的古代民族地圖搭配著現代語系分布圖可以發現有相當多的地方是以當代的觀點套到數千年前的歐洲中,其中幾個相當明顯的在上方列表的尾端皆有標註,而以下將會簡單說明。
1:烏拉語系現代大部分分布在歐亞大陸北緣,其最古老的祖先據信是從北亞地區逐漸往西北遷移並最終抵達歐洲,而匈牙利(馬札爾)人入侵歐洲時已是西元9世紀,當時居住在匈牙利平原上的斯拉夫民族在此次征伐之後被烏拉語系的馬札爾人一分為二,最終分別成為南斯拉夫、西斯拉夫人;而地圖當中將達西亞人歸類在烏拉語系之中並不合理,且現代考古學家依照民族遷移、文獻紀載等史料一般將達西亞人歸類為色雷斯人一支,同樣屬於印歐民族。
烏拉語系分布圖
2、3:斯拉夫人的擴張時間相當晚,要到西元6世紀左右才逐漸出現在歐俄平原之上,而早先時代居住在東歐、烏克蘭的民族則是斯基泰人(西徐亞人)、薩爾馬提亞人、阿蘭人等伊朗支系的印歐語系遊牧民族這些民族從前希臘時代就在大草原上奔馳數千年,直到後期逐漸衰落之後才被西方的日耳曼民族所征服。
4:奧塞梯-阿蘭人就是上述的古薩爾馬提亞人-阿蘭人的後裔,他們在歷史上多次被侵略,因此許多後裔只能遷移至高加索山南面來躲避諸如匈人、突厥人等東方遊牧民族的侵略。
![]()
印歐語系分布圖
綠色:斯拉夫語族
藍色:伊朗、印度語族
紅色:日耳曼語族
褐色:羅曼語族
黃色:希臘語
紫色:亞美尼亞語
青色:阿爾巴尼亞語(推測為伊利里亞語的後裔)
淺綠:波羅地語族
橘色(布列塔尼,威爾斯一帶):塞爾特語族
5:阿拉伯人遍布中東、北非也是要到伊斯蘭崛起之後,否則早期歷史上阿拉伯人的分布範圍基本上只侷限在阿拉伯半島一帶,其餘地區仍是由當地的土著民族或腓尼基人所管控,而非阿拉伯人。
亞非語系分布圖
綠色:閃米語族
橘色:奧摩語族
紫色:庫希特語族
藍色:查德語族
黃色:柏柏爾語族
閱讀歷史時地圖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地形、氣候、海象等等都是影響人類發展的關鍵,一張簡單的地圖就可以告訴我們很多不同的故事。當然這只是單純的興趣研究,如果有興趣的歡迎討論指教,文中有錯誤也還請各位不吝嗇地提出來,感激不盡:P
P.S:本人下禮拜就要出遠門了,我要到愛爾蘭工作2個半月左右,巴哈可能就會很少看了,當然還是一切看狀況而定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