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 GP

文學寫實主義(Literary Realism)的支派與模式(一):英國與法國

作者:幻月│2017-04-13 10:19:45│巴幣:6│人氣:3400

上一次的文學浪漫主義(Literary Romanticism)系列的文章之後,這次帶來的文章,就是屬於文學寫實主義(Literary Realism)的文章了。

*這系列的文章同樣以歷史為重,而且也會帶有強烈的主觀意見,如有冒犯還望請見諒。*

<緒論>

工業的發達、交通與溝通技術的進步、殖民帝國的海外擴張,都是這個世界在十九世紀的時候逐漸轉變的原因。

不過也是因為這樣,十九世紀的時候,才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文風-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

相較於從感覺與心性出發的浪漫主義,寫實主義著重的是「事實的呈現」-換言之,寫實主義著重的是表現出平凡人與平凡人的生活。

而且正是因為以此為出發點,寫實主義以小說和短篇故事的形式展開,也因此成為了小說在十九世紀之後開始發達的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基礎上,寫實主義出現了幾個共通點:

1.      對於平凡人與平凡人生活在細節上的描述。
2.      著重於中下階層的人們在形象上的描繪。
3.      盡可能表現出社會的真實面目(例如:社會的黑暗面)。

當然了,寫實主義作家也是有著各自的寫作模式,也有一些部分的作家會自己研發寫作技巧。

正如文學寫實主義因為各詩人有不同的模式,而被區分為不同的流派與支派,文學寫實主義同樣也有針對流派與支派來進行區分。

而這篇文章中的文學寫實主義,將會依照四個國家來進行區分-英國、法國、美國、與沙俄。

而這篇文章的主軸,將首先帶來被稱為文學寫實主義作品的發源地的兩個國家-英國與法國-的文學寫實主義。






<英國寫實主義>

雖然英國的浪漫主義起源於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而工業革命也間接促成了浪漫主義的誕生,但是英國寫實主義的誕生卻是在維多利亞時期。



{*附註1:英國的維多利亞時期(Victorian Age),顧名思義就是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那段時期(西元1837年-1901年)。這段期間,可說體現了英國逐漸轉變為世界霸權的過程。}

維多利亞時期的時候,英國展開了快速的工業化與海外軍事擴張,讓英國在三分之二個世紀內成為統御世界四分之一個國家。



本身就是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的英國,讓資本家利用了工業的優勢,在英國境內大量的建立了工廠與礦場。

這些工廠與礦場的工作環境之惡劣,成為了恩格斯與馬克思的研究對象,也成為了被批判的對象。

除此之外,由於受到了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派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的主張,英國的資本家也利用自由放任的主張,作為其規避政府取締與約束的藉口。

{*附註2:所謂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是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派的論點之一,其主張越是不管經濟社會的政府,便是越好的政府。}

而鐵路的開通與擴張、汽船與電報的使用、帝國的海外擴張,也大幅改變了英國的社會階級-當上流社會沉浸於茶會與舞會的時候,工人們卻連生活的下一步該怎麼走都不曉得。

也因此,當英國的資本家快速的累積財富的時候,英國底層的工人們卻只能拚死拚活的像是牛馬牲畜一般工作-這讓法國的政治家托克瓦爾所為之驚愕,而馬克思與恩格斯也以此做為批判資本主義的素材。

從這樣的趨勢誕生的,便是我們大多都聽過,耳熟能詳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小說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艾略特(George Eliot)、吉辛(George Gissing)、摩爾(George Moore)、與薩克萊(Thomas Makepeace Thackeray)。

{*附註3:要注意的是,艾略特(George Eliot)的本名是愛文斯(Mary Ann Evans)。艾略特其實是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性作家,但是卻為自己取了一個男性筆名。說到底,其實也是肇因於當時的女性作家並不是那麼受歡迎。}

不過這些英國寫實主義作家之中,我們最常聽到的兩位,大概就是狄更斯與艾略特了。

曾經有在哪裡看到一個比喻,說狄更斯是英國底層社會與黑暗面的描繪者-從某些程度來說,這一點都不假。



如果有看過狄更斯的《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荒涼山莊》(Bleak House)、或是《塊肉餘生錄》(David Copperfield)的話,應該都能夠感受到這樣的色彩。

而狄更斯的《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更是接露英國上流社會極為難看而黑暗的一面-矯情而虛偽者、沉迷於財富者、追求名利者,可說是躍然紙上。

雖然最後我們所看到的是好結局,不過狄更斯對於英國上流社會的批判,在這個作品中已經是很足夠的了。

相較於狄更斯,艾略特所著作的《佛羅斯河畔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鐵工瑪南傳》(Silas Marner)與《米德爾馬契》(Middlemarch),則是偏向於以社會階級作為主題。



其中《米德爾馬契》則是這些作品中,較為獨特的一個作品-《米德爾馬契》所描繪的不只是階級差異,更是男性對於女性的壓迫。

由於《米德爾馬契》所描繪的,是一個對女主角有極度強烈控制欲的老學者,以及女主角企圖反抗老學者的過程,因此這套作品多少也有女性主義色彩。

<法國寫實主義>

相較於英國寫實主義,法國寫實主義的誕生,可以說是同時受到兩種主要因素的影響-工業化與兩度的拿破崙帝制

[I.1800-1815,拿破崙帝制的興衰]

在法國大革命剛爆發的時候,法國的人們原本都抱持著想要建立新國的理想,但是法國大革命最後卻變成了不折不扣的暴民政治。

從法國大革命的混亂之中崛起的,正是提倡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並且拿破崙很快就在崛起後取得政治力量。

接下來,拿破崙更是以法國人的救世之星的姿態,成為了法國人的英雄,並且自行稱帝-至此,法蘭西第一帝國誕生了。



在拿破崙稱帝之後,拿破崙接連擊垮了普魯士王國(Kingdom of Prussia)與奧地利帝國(Empire of Austria)、將神聖羅馬帝國解散,並且隨之建立了橫跨將近半個歐洲的大帝國。

但是拿破崙在面對英國海軍的時候接連失利,甚至在1807年的特拉法爾加海戰面臨慘敗,導致拿破崙被迫取消武力對付英國的方針。

後來拿破崙更是因為要封鎖英國的貿易,而強迫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的國家禁止跟英國有商業往來,導致歐洲的商業一瞬間陷入凋敝。

更甚者,拿破崙在封鎖英國的共乘中,還與企圖跟英國做生意的俄羅斯帝國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Tsar Alexander I)撕破臉。

拿破崙在攻打沙俄的時候,因為西伯利亞BUFF沙俄軍團與亞歷山大一世大玩焦土戰術,結果導致拿破崙自己被沙俄給滅團。

最後英國更是趁著拿破崙羸弱之際,再次地組成了反拿破崙聯軍,並且接連兩次擊倒拿破崙-最後宣告敗北的拿破崙,從此被英國流放到聖赫勒那島。

至此,拿破崙帝制變成了滑鐵盧噩夢,但是法國人接下來要面對的,卻是帶來了將近三十年的混亂的波旁復辟。

[II.1815-1848,波旁復辟]

拿破崙被擊敗之後,奧地利想要藉由維也納會議,讓法國再次回歸到由波旁家族所領導的傳統的帝制國家。

然而帶著波旁復辟的任務,先後成為了法國皇帝的路易十八(Louis XVIII)與查理十世(Charles X),雖然比被處死的路易十六還要聰明,卻也都好不到哪裡去。

法國的群眾再次陷入了以暴力推翻政府的模式,在1830年的時候將查理十世推翻,並且讓路易.菲力(Louis Philippe)成為新的皇帝。



承諾治而不理(Reign but not to rule)並且採取中庸路線的路易.菲力,雖然表現出了比他前幾個波旁親戚開明而自由的一面,卻也毫無疑問只是個…庸才。

由於群眾不滿路易.菲力推動的改革,認為路易.菲力只是獨厚資本家,因此群眾們再次於1848年走上了街頭。

而毫不意外的,路易.菲力還真的因為1848年的這場革命被請下台,法蘭西第二共和誕生了。

[III.1848-1870,拿破崙三世的成與敗]

隨著路易菲力被罷黜,法蘭西第二共和也於焉誕生,但是在這混亂之中崛起的,卻是另外一個拿破崙老兄-路易.拿破崙(Louis Napoleon),也就是後來的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

經過將近三十年的混亂之後,法國人已經厭倦了波旁復辟,而處於羸弱狀態的法國也毫不意外的,再次企盼救世之星的降臨。

本身有投機分子傾向的路易.拿破崙,依照自己的叔父(拿破崙)的模式,展現自己的武力值,並且以法國救世之星的姿態出現在法國人面前。

{*附註4:很有趣的是,假如以拿破崙為中心的話,那麼路易.拿破崙其實就是拿破崙的姪子;但是如果以拿破崙之妻.約瑟芬為中心的話,路易.拿破崙反而會變成孫子。至於為何會如此,也請千萬不要問我。}

曾經讓法國人引以為傲的拿破崙神話,再次地迷惑了法國人,而路易.拿破崙也將自己打造成法國救世之星,順勢成為了拿破崙三世。



{*附註5:其實兩度拿破崙帝制都能成功,是肇因於法國人在國家最為渾沌且羸弱的時候,總是會祈求救世之星的民族性(但是當祈求的對象不對的時候,就會變成致命的民族心理弱點)。而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能夠在WWII之後再度執政帶領法國,也是肇因於這樣的民族性。}

在後來的英法聯軍戰爭與克里米亞戰爭中,拿破崙三世複製了拿破崙的模式,利用海外戰爭的勝利鞏固自己的帝制道路。

除此之外,拿破崙三世也藉由侵入非洲,奪取了阿爾及利亞等地,並且藉此擴大了法國殖民帝國的版圖。

而曾經流亡英國與歐洲其他國家的拿破崙三世,也藉由自己在海外的所見,在法國的境內大規模的推動工業化,讓法國也成為了19世紀的先進工業國家之一。

在經過三十年的混亂之後,二度拿破崙帝制讓法國的情勢終於能夠穩定下來,並且也讓法國開始晉身歐洲列強的成員。

然而在二度拿破崙帝制光輝亮麗的外表之下的,卻是法國自由派份子不滿的聲浪與情緒,以及對於拿破崙三世破壞共和成諾的抗議與諷刺。

在對外的外交上,拿破崙三世雖然支持義大利進行統一運動,但是卻又暗中阻撓義大利的統一,甚至還在1861年的時候臨時放生義大利-這樣的舉動讓義大利推動統一運動的人們感到悲憤,也導致法國境內天主教徒的不滿。

{*附註6:事實上,拿破崙雖然很關心其他國家的民族主義,但是他在性格上卻又同時有著壓抑民族主義矛盾的一面。}

而且拿破崙三世因為洛琳一帶的領土爭議,而與普魯士王國發生衝突的時候,更是因為中了對方的挑釁,而爆發了普法戰爭。

雖然當時的法國已經擁有了強力的軍隊,但是法國人卻也開始厭倦二度拿破崙帝制,而且法國的軍隊也早就失去了過往維護「自由、平等、博愛」的信念。

結果在俾斯麥與威廉一世的帶領下,普魯士在色當戰役(Battle of Sedan)徹底擊潰了拿破崙三世的法國軍隊,而法國本土的革命也葬送了法蘭西第二帝國。

揮軍直入巴黎的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的鏡廳之中嘉勉成為德意志皇帝,並且宣告了德國第二帝國的誕生。

至此,二度拿破崙帝制再次為法國帶來了慘烈的敗北,而法國在普法戰爭中被普魯士/德國打臉,更是等於再次的羞辱了法國。

法國人兩度期盼的救世之星,最後都只為法國帶來無盡的苦澀與災難,而法國寫實主義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

[IV.法國寫實主義:支派與模式]

當法國大革命開始興起的時候,浪漫主義的文風一度稱霸了法國文壇,並且法國人當時也對未來充滿希望。

然而,隨著法國大革命最後演變成暴民政治,兩度的拿破崙帝制變成了兩場只帶來苦澀與災難的噩夢後,法國文壇逐漸改變了。

早就已經失去了浪漫主義理想的法國文壇,似乎也因為兩度拿破崙帝制與波旁復辟,就連「自由、平等、博愛」的信念都尋不著了。

於是法國的作家轉而尋求不同的文風,而在這個尋覓的過程中,法國寫實主義誕生了-而如今的西洋文學歷史,法國寫實主義與英國寫實主義,都被並列為歐洲的寫實主義的鼻祖。

法國寫實主義作家中,最為我們所熟悉的,大概就是三個作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與雨果(Victor Hugo)。

不過在這三個寫實主義作家(以及大多數法國寫實主義作家中),我們最常聽到的兩個名字,莫屬福樓拜與雨果。

提到福樓拜,就一定、必須、鐵定要提及19世紀的時候,內容最狂的法文小說之一的《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了。



《包法利夫人》講述一個嫁給普通醫師的包法利夫人,因為厭倦了平常的生活而且也想要尋找真正的幸福,結果在過程中紅杏出牆。

最後包法利夫人接連被兩個外遇對象背叛(沒記錯的話),惹出了大麻煩的包法利夫人最後只能為了保全丈夫的名譽,服藥自殺而完結她的人生。

雖然以結局來說,對女性其實十分的不公平,不過從那個年代的風情來看,包法利夫人的確也沒有其他退路。(雖然某種程度上,這樣的結果是肇因於包法利夫人自作自受,但是如果包法利夫人是男性的話,或許結局又會不同吧)

至於雨果的話,那麼就必須要提到雨果所寫的最有名的作品-《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慘世界》所涵蓋的時間點,乃是從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開始,並且差不多在1830年代的時間點完結。

而《悲慘世界》的主角,正是獲釋的罪犯尚萬強贖罪的過程,並且也著重於描繪那個年代的社會。

基本上,這套作品生動而鮮明的描繪了那個年代的民情,不過卻也或多或少的摻入了一些浪漫主義的影子。

因此《悲慘世界》雖然在十九世紀的時候,被一些法國作家吐槽說是出現過度感傷(Sentimental)與不道德(Immoral)的作品,不過太爛的作品,基本上是不太可能撐過一百年的時光吧…我的觀察啦。

到目前為止,所提到的英國與法國寫實主義,其實可說是出產了歐洲寫實主義作品的兩個大宗國家。


在結束了寫實主義的歐洲部分之後,下一篇文章所提到的寫實主義,將會是美國寫實主義作家的支派與模式。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354253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喜歡★dragon41128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聖獸之歌 圖-機甲戰皇使... 後一篇:奧茲曼迪亞斯之劍:雄鷹們...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遊戲王同人]女武神的軌跡 (7)
女武神的軌跡 轉校篇 (42)
女武神的軌跡 繪圖+考察 (6)
女武神的軌跡 名詞與世界觀說明 (2)

雪國的雄鷹 (1)
雪國的雄鷹:黎明之劍 (26)
雪國的雄鷹:雷霆之翼 (29)
雪國的雄鷹:閃光圓舞曲 (25)
雪國的雄鷹 繪圖+考察 (14)

[遊戲王同人]華麗的蒼少女 (4)
華麗的蒼少女 豪門篇 (32)
華麗的蒼少女 印度教文物聯展篇 (27)
華麗的蒼少女 學院篇 (29)
華麗的蒼少女 第六天魔龍篇 (22)
華麗的蒼少女 名詞與世界觀說明 (7)
華麗的蒼少女 繪圖+考察 (21)

短篇作品 (7)

遊戲王同人作品 (已完結) (0)
碧藍詩篇 (67)
碧藍詩篇 繪圖+考察 (13)
鶴翼的龍姬 (45)
鶴翼的龍姬 繪圖+考察 (9)

已完結的作品 (0)
奧茲曼迪亞斯 (共四季) (94)
奧茲曼迪亞斯 小說故事設定與說明 (4)
孤挺花戰紀 (共四季) (73)
呼喚死神的雄鷹 (共兩季) (28)
呼喚死神的雄鷹 繪圖 (6)

一些知識性/學術性/文學性文章 (0)
一些(簡陋的)分析,比較,與探討 (49)
ACG相關區 (9)
作業翻譯(+部分改寫) (4)
權力的遊戲/冰與火之歌的(簡陋)探討 (4)
從ACG探索外文 (4)

廢棄與擱置專區 (6)
蒼穹戰霸 系列→等我以後有心情再說 (19)
萊茵河的雄鷹 系列 (已腰斬) (47)
萊茵河的雄鷹 小說故事設定與說明 (7)
萊茵河的雄鷹 繪圖 (16)
霸雄輪舞 系列(永久擱置) (41)
社會,文化,與文學的演變→休息 (14)

早期畫圖創作 (52)

早期遊戲王同人作品 (24)

未分類 (14)

shane8124各位帥哥美女們
新聞學院的戀愛預報 122#徐叔 更新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0:02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