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Robot,一部調性詭異的影集
節奏沉悶緩慢,色調冰冷卻富有反社會色彩
滿滿意識流,幾乎一整季都在演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不過我卻對它愛不釋手,算一算,已經重看這齣影集三次了
Mr.Robot是如此令人共鳴,編劇肯定非常了解邊緣人、憂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
主角艾略特是位患有憂鬱症、社交恐懼的工程師,他無法輕易融入人群
童年的創傷使他完全喪失自信,無法肯定自我
母親在兒時羞辱他的話,到現在都還盤旋在他耳邊
父親因無良企業的腐敗與貪婪而去世,更造成他對奉行資本主義的社會充滿恨意
無奈自己一個人是如此渺小又無力,無論有怎樣的理想與抱負,世界的廣大總是讓人退卻
主角曾提過自己一段故事
小時候他和父親去沙灘玩,回家後主角鞋子都是沙子
母親受不了主角把家裡弄髒而抓狂咆哮
父親卻對此不以為意,他說世界經過數十億年滄海桑田的變遷,才把一粒粒沙子從海底帶到沙灘上,然後卻被主角給帶回家了
「每一天,我們都會改變世界。」
主角聽完父親的說法,心情頓時變得很好
不過他又想到,如果要讓整個沙灘消失掉,他得花好幾輩子的時間在那邊挖沙,才會真正影響到其他人,就又很沮喪。
後來他得出了結論
「每一天,我們都會改變世界,但如果想做出任何有意義的改變,這需要大部分人沒有的時間,從不會一下子就辦到。這過程很慢,有條不紊,讓人疲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住。」
的確是如此
我們對這世界或多或少都會某種期望,比方說期望世人都敬重自己、期望自己的作品能長存於世、期望世上不要再有紛爭之類的
小時候長輩會對我們說,這世界充滿希望,有著無限可能
想做甚麼,放手去做就可以了
等到我們長大後,才知道世界雖然有著無限可能
但要得到這份「無限可能」卻已經足以讓我們耗盡全身精力遍體麟傷
隨著光陰逐漸消逝,前方目標卻依舊是模糊不清,才驚覺自己這段時間前進的距離是多麼狹短,才驚覺我們與目標之間的差距竟是萬水千山
而且,就算最後真的得到也未必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沒錯,無限可能乍聽下是很棒
但也因此充斥著各種失敗與不確定因素
看著他人的失敗,我們會對自己抱持懷疑
或是因為只有自己在努力,心靈逐漸敵不過孤獨而失去熱情,很容易半途就陣亡
Mr.Robot的主角不滿現行的社會制度
資本主義讓這個社會失去靈魂
物質蓋過心靈,不停向我們洗腦住豪宅買名牌才是最佳的生活方式
企業壟斷剝奪了我們的自由意志,現在很多公司追溯到源頭都可以發現是來自同一個集團
選擇只是一種幻象,我們背後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讓我們不斷買那些垃圾,最後就是被捆住
套用另一部主題相近的電影鬥陣俱樂部的台詞
「你擁有的物質最後反過頭來奴役了你。現實的社會和該死的廣告讓我們去追求汽車和時尚,嚮往那些名牌時裝、高檔家具、豪華寓所,讓我們做自己憎恨的工作,好讓自己有錢去買那些其實並不需要的狗屎。」
其實Mr.Robot算是鬥陣俱樂部的智慧型版本(鬥陣俱樂部主要是譴責90年代的社會)
也因為年代相近,更容易讓人有所共鳴
主角一直想改變這個世界,卻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不停向下沉淪
只能靠著毒品或是駭取一些社會敗類來發洩自己對社會的不滿,他還幻想自己有一個知心朋友,像個瘋子般自言自語,就是想逃避自己的軟弱與孤獨帶來的痛苦......
總之,Mr.Robot可以說是一部反映現實缺陷的作品,劇中時常丟出許多問題,就是想讓觀眾思考、深入其中,當然Mr.Robot不是從頭到尾都散發著負能量,它還是有許多振奮人心的地方,主角仍持續奮鬥著,只是劇情很貼近現實,讓人比較能夠理解自己為何會止步不前、無法振作,它提出了許多有意思的解釋跟理論,當然這些正不正確就要取決於觀眾本身了
基於對Mr.Robot的愛,我還私心幫它剪輯了一部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