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電影】《我不是潘金莲》

陸坡 | 2017-01-17 14:40:42 | 巴幣 20 | 人氣 2180

小蝦米抗大鯨魚,兵來了將擋不了
因中國《水滸傳》小說,讓世俗對於行為不檢點的女人往往用潘金蓮詮釋,對於女人實有貶抑。而除《水滸傳》潘金蓮最為出名的其實是於《金瓶梅》一書描寫她荒蕪淫蕩與善忌心狠手辣的行徑。而《我不是潘金莲》雖借了潘金蓮但卻實質與小說的潘金蓮無關,故事敘述一位中國農村婦女李雪蓮與丈夫為了假離婚的事情鬧上地方法院打官司,在敗訴之後李雪蓮向各級官員告狀都無效,而氣不過的李雪蓮開始她的訴狀,一路從小鄉告上到了北京,這一打就打了十年,讓地方官員十分頭疼,但在十年之後李雪蓮事件卻出現意外的轉變。



幽默諷刺劇向來引人注意,也頗受好評。而且不知道為何每當中國出品的國產諷刺劇,都讓人有些許共鳴,而雖說諷刺的幽默引起觀眾的喜感,但過了頭可就不好笑了,這也是喜劇片必須拿捏之處,畢竟幽默和笑料,說穿了都有點微微建立在嘲笑和諷刺上頭,不管是刻意還是意外的滑稽事件,總是會讓人覺得好玩,甚至自我解嘲。而有趣的是,當越是悲觀的時候,有時諷刺的黑色幽默作品,卻在這節骨眼上,大放光彩。

《我不是潘金莲》雖說是以潘金蓮這中國小說《水滸傳》和《金瓶梅》中深植人心的三寶狠毒蕩婦形象人物為題,但其重點並非在潘金蓮身上,而是放在中國官僚體性的可笑,與官員不擔當的上下腐敗深植民眾人心的形象。很有趣的一點裡頭官員越是說的頭頭是道,卻越顯諷刺,不館好說歹說怎聽起,都只是在乎自己烏紗帽與前程的推託之辭,誰能想到一位小小的農家婦人,讓向來飛黃騰達的上位官嘗到苦頭,卻又奈何不了這不照牌理的事情發展。



電影《我不是潘金莲》的故事相當有趣,以原先一位因丈夫假離婚變成真離婚而不服,鬧上縣法院的農村婦人李雪蓮,因被法院判定敗訴,想翻案,而找上縣長、市長,但卻始終得不到滿意的答覆,又因前夫一句話給激上,就一路從小村告上北京的領導,這樣來來回回好幾年,李雪蓮每年都攔轎攔車的告,弄得地方院長到市長每個人雞犬不寧,而在第十年又怕李雪蓮上京告狀的眾人卻得知一個消息,李雪蓮今年不告了?究竟這農婦打著甚麼主意,天翻地覆的故事才正要開始。

這部諷刺電影《我不是潘金莲》裡,鄉下婦人李雪蓮打官司的形象,不免總讓人聯想到一九九二年的中國電影《秋菊打官司》裡頭的秋菊,也碰巧兩部電影都是文字作品改編,雖類似也分別有著不同樣貌的結局。而《我不是潘金莲》更增添許多中國至今當代的元素性,其中影片使用圓形、方形、寬銀幕三種鏡頭語言講述劇情,圓於人情、方明事理、寬至當代,隨著鏡頭轉變代出中國情理法之間的三種轉變,但不管如何合情合理,也無法翻轉中國官員在人民中的形象。



而這也是導演與書籍作者第四度合作的作品,同樣還是以黑色幽默的方式來詮釋快速發達中,中國社會的荒謬。《我不是潘金蓮》不是一個悲劇,也絕非笑過就算的喜劇,而是一種中式的諷刺,一探在中國這土地上社會中荒誕與諷刺的底線在哪裡?而事情背後那黑色幽默。但不免要說此部電影,最後還是不免流落出濃厚的說教味,加上華人觀眾其實對於這樣的事件都心知肚明,雖說是對現實批判反思,但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個無法一夕變遷的現實。

而雖說中國需要有「自覺擔當」的官員,但現實不如電影,雖說《我不是潘金莲》幽默的用一段故事表現中國人情社會的矛盾,與法治社會的不完善。但如政治如此單純,那也非得需要那麼多的明爭暗鬥與改革。法律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就如同李雪蓮的真假結婚案,真相只有當事人知,其他人卻是霧裡看花,官員們只顧門前雪,禍到臨頭才想計策,沒人真正關心過李雪蓮想要什麼,就像是秋菊的官司,只是需要一個道歉爾爾。




文章原址:
電影-《我不是潘金莲》
更多動漫畫電影書籍資訊請參照個人網站
可以點選網站內廣告給予作者小小的支持
喜歡的話請到粉絲團電影書籍回收桶按讚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gameguy
法律只供參考的國家,無言。國家要進步,法治才是唯一的一條道路。很可惜秦朝走法家居然失敗了,慘 淒淒慘慘戚戚。
2017-01-17 19:01:39
荒唐放浪的-唐浪
秦代法家敗在權力集中後,反而轉成獨裁,又對官員失去良好的規範,卻被官員把持權力…
2017-01-17 21:24:20
小熊娃娃
官官相護好難過阿QQ
還好現在網路發達,可以把這些腐敗的事情給透明化!!
知道真相才會更加進步的!!
2017-01-18 02:17:32
任孤行
廠廠
就像有中國人貼返校的文章
結果被刪了好幾次才貼成一樣
2017-01-18 06:43:10
狐狸祭司
因為中國長期只重律,不重法。
2017-01-18 06:54:51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