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 GP

研究報告-使用者分析結果與參考文獻

作者:石川大魚│2008-06-29 01:45:05│巴幣:4│人氣:875
受訪者分析
大樣本
男女比約 2.5 : 1
每七人中有五男兩女,男生較多
雙親者佔七成五,單親者也有一成三
多在16~25歲間[七成四],26~35歲者佔一成四
未婚者居都多,未婚卻有固定對象者佔將近一成,因此推估母體巴哈姆特電玩網站使用者組成並不以單身者居多,
有配偶和有固定對象者仍上此電玩網站,且佔使用者的主體
使用者多為大專院校與高職,頗符合年紀統計居多數的16~25歲年齡層

小樣本
男生佔2/3,女生佔1/3
六成三為雙親,並有二成五為單親(父母離異或其中一方歿)六成樣本年齡層分部在16~25歲(高中生與大學生年紀),26~35歲之成人也有將近兩成,而老年人(56歲以上)也有一個。
以未婚者居多數,再者是有固定對象。
教育程度以大專院校佔六成、其次是高中職。


分析結果-因為篇幅問題,僅提供結果不提供數據
結果主要有以下四點:
1.版規的效用不大.使用者多半不會關注版規,而是憑本身良知行動,或是恣意違規.

2.知道自己犯規卻沒有受罰的人特別容易再犯:
基於利計害計算的觀點,行動者會考量達成的目標的成本或是作出行動的付出,若衡量發現成本大於利益(好處)則會降低此行為的發生機率。運用在偏差行為上則可推論出由於處罰機制的嚴厲而使得偏差行為的發生率減少故依據版上使用者對於利害得失的計算,時常違規卻沒被抓到,那麼依照功利主義觀點,就可能增加他們的偏差行為程度。

3.版主的管理對使用者為不違規沒有影響.
[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這兩個版常換版主以及講談版版主基本上不太需要管的關係]

4.當使用者看到離題文(文章內容不符主題)的時候,許多的使用者(18.2%)會選擇跟著一起鬧,一起離題,讓情況更糟。[也就是說有很多人會跟著離題]

5. 當使用者發現有人違反版規,但版主卻沒有作為時,此處要注意題目有可能予填答者認為是重大違規 ,大多數人除了抱持隔案觀火,置身事外,如
1.不關我事(惹到我才檢舉) (21.2%)
2. 覺得不爽,但是沒有行動 (15.2%)
3. 嚴重違規如---才檢舉 (18.2%)
便是透過體制內檢舉。 如
叫版主或議事堂處理(36.4%)

6.續上題,如果使用者叫版主處理,版主反而罰使用者,使用者大多會鬧版(66.7%)而非遵循體制內解決。
顯示若無法信任網站體制(發現其執法未必正義),大部分的人會用自己(鄉民鬧版)的方式解決。而 Conovsky&Pugh在1994年研究中發現:真實工作組織成員的行為與確切受罰正義機制的信任感有關。

7.現實生活中社交情形越好的人,在場外版的偏差行為程度越強。此點倒是不同於霸凌(bullying)研究的說法,因為研究中指出現實生活中社交不理想的人,可能會透過網路體制來宣洩不滿,進而導致偏差行為。但是我們的研究結果不同於他們的說法。

8.網路社群關係越好的人在場外版越有偏差行為,這也是一項重要的研究發現,可能在網路空間裡,也有所為的霸凌行為。一群社群關係良好的人一起在場外版上違規,可能是欺負一個使用者,或是批鬥版主。

9.現實中越不守法,在場外版越有偏差行為。 符合直觀推斷。


結論與討論:
隨著網路工具的快速傳播,現代人越來越依賴網路資訊的方便和無遠弗屆,漸漸地的建立起網路虛擬世界,個人透過虛擬的ID身分可以輕易地和來自各地、不同生活形態、各式各樣的的網友互動,甚至這樣遠距離、非面對面的互動溝通方式已經成了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本研究站在社會學的觀點想要探討在這樣一個虛擬世界中,網路世界的規範是否能透過一些處罰方式來維持網路秩序的存在。小組在經驗世界中觀察到大多數的網路社群或討論版都有著版規的制定,參與討論的板友或是社群的成員基本上有著板規的限制,但小白者(對違反網路版規者的俗稱)卻又不斷出現,因此小組想問:究竟懲罰機制是否有其功能性存在?還能發揮和真實世界中一樣的嚇阻偏差行為的效果嗎?
根據初步研究結果發現在講談版(版規寬鬆到幾乎沒有限制性)和場外版(版規較嚴)的偏差行為程度差異性並不明顯,且雖然場外版的分數的確是較講談版低,但其實兩版偏差行為的分數都偏低,表示巴哈姆特使用者基本上都算是遵守版規的。因此並無法支持嚇阻理論學說或稱防禦圍堵理論(Deterrence Theory)所提的觀點,即是透過嚴厲的懲罰或加強執法的程度可有效的降低成員們偏差行為的發生。小組認為這可能是由於樣本無法完全區分為兩版使用者所造成的交叉影響的結果,因此無法如預期得知自變項(兩版場域不同)對應變項(偏差行為)的影響是否具有顯著性的差異。於是小組根據問卷所得的資訊,修改了研究假設,以中介變項(包含規範認知、過去懲罰經驗、執法正義的認知、被懲罰的感受、主動了解規範的程度共5個變項)做為自變項,想知道受到兩版規範嚴厲程度不同的這5個自變項,對各自對兩版的偏差行為的影響,透過相關性分析,小組發現幾乎沒有顯著的相關性,唯一在場外版下過去懲罰經驗越少者其偏差行為就越多,在信賴水準為.01下相關性為顯著。此外小組觀察到在現實人際關係和在場外版的偏差行為在信賴水準.01下有顯著正向相關,表示現實社交生活越好者,其網路偏差行為程度越高,這點和以往的經驗研究呈現矛盾結果。根據Raskauskas, Juliana;及Stoltz, Ann D(2007)的研究結果顯示,在現實生活中被欺凌的受害者(人際關係不好)透過網路匿名性的管道,可能成為網路世界的霸凌者,以發洩在現實世界的不滿,彌補在現實世界受到的權力不平衡的痛苦,著實和本研究結果有相反之處,有可能是因為樣本所造成的差異,也有可能是偏差行為的定義和研究者霸凌定義有所不同。基本上小組定義的偏差行為並不全然是霸凌行為,且多為個人性的,例如:一行文、灌水、離題文、火星文等等,是針對違反版規的行為。另外從情境題的分析發現,有不少的受測者(約66%)在受到版主不合理的懲罰時會循體制外的方式(鬧板)表達抗議和不滿,而並非尋求較高的執罰者(議事堂)的審理,此結果符合Conovsky&Pugh在1994年研究中發現:在現實的工作組織中,成員們的行為會明顯受到其對組織機構的信任感所影響,意謂著弱成員們對執法正義的信任感降低或喪失時,其行為相對的就不會符合體制內的規範,而尋求體制外解決管道的可能性會增加。控制理論學者赫西也提到,若一個人對團體的信念減弱,可能導致其偏差行為的產生。Debbie O. B. Lam and Arthur W. H. Liu(2007)所作的質性研究發現,受訪者都曾看過同班同學受到霸凌的經驗,且認為學校老師或是校方並不能有效處理或是抑制霸凌事件的發生,因此為了不想成為被欺凌者,於是就選擇成為施暴者。
本研究有一些研究法上面的限制。為了研究方便,且考量巴哈姆特社群的年齡層、性別、學歷應該和其他網路社群的樣本分佈相似。但經由問卷統計結果發現樣本大多集中於男性、16~35的青少年或中少年、及大專大學畢業程度,可能使得樣本造成偏誤,且巴哈使用者本身可能也有一定的社群特色(大多是喜愛電玩遊戲的人共同組成的論壇版),研究結果難以推論到其他網路社群。此外,抽樣的方式以四個月期間(從一月到四月),收集有發言紀錄的使用者,排除重複者,即為我們的研究樣本。如果要更客觀的收取樣本, 應該將收集時間拉長或是在另一時間點再做一次相同的研究。此外,應盡量客觀選取有一定發言次數的使用者,並區分兩版使用者,先寄分簡單問卷(例如性別、兩版是否都使用過、對兩版版規的認知等),先得知樣本名單的情況,再寄完整問卷。但小組認為這在實作上有一定的困難程度,無法做到,但也因此小組的所抽出的樣本隱含較大的偏誤,樣本的代表性是有疑慮的。網路問卷的回收率較低也是一大限制,因此我們的觀察樣本屬於小樣本,容易受到樣本特性的影響。
網路議題研究近年來蓬勃發展,學者想了解網路空間有何特性,而這些特性和現實社會有何差異,又是如何運作影響個人行為。小組針對懲罰機制的作用探討網路社群是否也有和真實社會同樣的嚇阻效果及維持/增強版規的效力。但礙於抽樣和一些實作上的困難,本組研究結果較難推論到其他社群空間。若對網路懲罰機制效用、匿名性、網路空間和經驗世界差異有興趣的人可以再進一步的研究,並驗證是否防禦嚇阻理論(Deterrence Theory)也適用於網路場域中。例如:再進行其他有版規且有在執行板規的網路社群並和本研究比較,且可以嘗試分成兩組樣本來進行研究分析。在議題的關注面上可以討論懲罰機制在網路社群的角色定位、使用者對於懲罰機制的回應和感受認知,甚至該不該有無實質懲戒效用(和真實世界中相較而言)的懲法機制的設置。此外在熟及經驗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近年來霸凌的議題也成為學者關注的焦點,除了探討真實世界的霸凌經驗外,延伸的網路霸凌議題也有進一步探討的空間。本研究定位的偏差行為是對一些違反版規,專屬特定社群且相對較輕的偏差行為,而網路霸凌則是對他人有著攻擊性的行為(包含口語、揭人隱私方面),處於犯罪邊緣的地帶,是否網路世界的規範能否有效嚇阻或減少霸凌事件的發生仍有待研究。

以上是我們的研究結果,多謝各位費神觀看
以下是參考書目
楊書成,2006,《從社會交換理論觀點探討團體成員內隱知識取得與分享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陳銘薰、方妙齡,2004,〈組織中員工懲罰的社會效果-個體知覺觀點〉。《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004春季號》4(1):127-153。
李三益,2006,〈國三學生網路偏差行為罪刑認知對減少網路偏差行為的主張之影響〉。《犯罪學期刊》9(2):53-68---第九卷第二期PP 53-68
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承翰,2000,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團體及個人增權(empowerment)關係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秀華 曾中蓮 周惠文,2007,網路匿名性及人格特質分組對群體討論發言廣度之影響,資訊管理學報第十四卷第三期 1-17頁
巫喜瑞 陳皇嘩,2007,網路消費者道德決策研究—道德強度道德哲學與匿名性之影響,管理學報第24卷第5期531-550頁
葉勇助、羅家德,2001,〈Are Virtual Social Relationships independent from Reality?〉。《資訊社會研究》(1):33-35
余泰魁,鄭時宜,2004,〈虛擬社群線上聊天行為模式之研究〉。《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2(2):117-136

Susan Keith and Michelle E. Martin,2004,〈Cyber-Bulling:Creat a culture of respect in a cyber world〉。《Reclaiming Children and Youth》13(4):224-228

Deirdre A. Torrance, 2000, Qualitative studies into bullying within special schools,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John A. Bargh, Katelyn Y. A. McKenna, and Grainne M. Fitzsimons, 2002,
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 58, No. 1, pp. 33-48
Prashant Bordia &Nicholas Difonzo, 2004, Problem Solving in Social Interactions
on the Internet: Rumor As Social Cognition, Social Quarterly Vol.67, No.1, 33-49

De Lara, Pablo Zoghbi Manrique,2006,“Fear In Organizations: Does
Intimidation by Formal Punishment Medit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action Justice and Workplace Internet Deviance?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Vol. 21 Issue6, p580-592

Mitchell, Kimberly J.; Finkelhor, David; Becker-Blease, Kathryn A,2007,“Classification of Adults with Problematic Internet Experiences: Linking Internet and Conventional Problems from a Clinical Perspectiv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7, Vol. 10 Issue 3, p381-392

Raskauskas, Juliana; Stoltz, Ann D.,2007,“Involvement In Traditional And Electronic BullyingAmong Adolesc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 43(3). pp. 564-575.

Kirk R. Williams and Nancy G. Guerra, 2007,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Internet Bullying.”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1:s14-s21

Robert Sainabury, Richard Baskerville, Distributing Online: Social Deviance
in Virtual Teamwork, Preceeding of the 39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Artonio Ramirez Jr, Schuangyue Zhang,When Online Meets Offline: The Effect of Modality Switching on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Vol.74, No.3, September 2007.

John J. Kerbs & Jennifer M. Jolley,The Joy of Violence: What about Violence
is Fun in Middle-School ?,Am J Crime Just(2007)32:12-29

Debbie O. B. Lam and Arthur W. H. Liu,〈The Path through Bullying—A Process
Model from the InsideStory of Bullies in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s〉
February, 2007,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Vol. 24, No. 1

Susan Keith and Michelle E. Martin,Cyber-Bulling:Creat a culture of respect in a cyber world,2004,Susan Keith and Michelle E. Martin ,2005,“ Cyber-Bulling:Creat a culture of respect in a cyber world” pg. 224-228 ,in Reclaiming Children and Youth ; 13, 4;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34492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喜歡★r19870411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研究報告-研究動機至研究... 後一篇:千萬別去的店...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flys8028大家
遊戲介紹的小部落格,有空可以逛逛歐 https://www.rocksugarcat.com/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0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