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次介紹的主題又是光榮的遊戲了,
不過說真的算一算這幾期的熱血談好像都是談光榮的作品。
除上一期介紹的那個發生在河邊的故事「水滸傳之天命之誓」。
還有上上期的那個為後宮征戰的故事「蒼狼與白鹿‧元朝秘史」。
更早之前介紹的二個男人搶女人的故事「項劉記」之外。
在介紹下去,這裡可能會被誤會是光榮的老遊戲推廣小屋了。ORZ…
不過本小屋以介紹SLG為主流,當然就不可免俗的介紹一些光榮的老作品。
這次的主題就是「英傑傳系列」,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光榮遊戲。
其實我玩的是SFC版,多數人都是玩PC版居多吧。
這裡就一樣廢話不多說,帶各位來一遊三國志英傑傳吧…
PC版畫面
==================================
三國志英傑傳
年份:1995.2
平台:PC、SFC、PS、SS、GBA
模式:SRPG
==================================
關於本系列的二三事
這系列從1995年發售第一作至今已經有十五年的歴史了。
而期間共產出五款作品,除了一代外每一作都有個傳奇的人物當副標題。
三國志英傑傳
1995年2月,發售在PC上的PC-98版。
三國志孔明傳
1996年4月,發售在PC上的Windows版。
英傑傳之毛利元就──三矢之訓
1997年5月,發售在PC上的Windows版。
英傑傳之織田信長傳
1998年9月,發售在PC上的Windows版。
三國志曹操傳
1998年12月,發售在PC上的Windows版。
由於本系列最大的特色,
就是主人公大都是採用歴史上壯志未成身先死的風雲人物。
這樣的選角是很有意思的,這些人物不但一生過的精采,並且極富戲劇性,
加上未成的霸業令這幾位人兄也極具話題性,
也因此在大多數的作品遊戲的前中期大都照重要歴史故事走,
但遊戲後半部往往都是讓玩家一統天下,一解夙願。XD
所以該系列在選擇誰當主人公就顯得非常的重要,會影響到買氣與知名度。
像毛利元就傳在當年發售時,國內可以說根本沒啥人玩過,現在也是一樣。
而每一代的玩法也都大同小異,是相當標準的SRPG類遊戲。
本作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一代的《三國志英傑傳》,
並不是依主人公劉備為副標,
因此系列迷們大都會認為KOEI當時並沒有將這遊戲當作系列作的打算。
其中的一項主因是當時的光榮主軸大都是放在SLG上,而非SRPG。
加上本作算是實驗性的作品,會這樣推測是不無道理的,
只是光榮的製作小組沒出來說明過而已。
而英傑傳的故事,大部分的人都以為是依據三國演義改編而成,
但其實應該是依吉川英治的「三國志」改編而成才對。
-----------------------------------
關於吉川英治這邊說明一下吉川英治的事好了。
一般日本人說到三國志,並不是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
更不是陳壽的《三國志》,大都是指吉川英治的小說《三國志》。
吉川英治“少年時熟讀久保天隨的演義三國志”(全稱是《新譯演義三國志》,
至誠堂書店,一九一二年),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三年他依據《通俗三國志》等譯本,
用現代感覺進行再創造,把中國的古典名著改寫成日本人所喜聞樂見的大眾小說,
連載於《中外商業新報》,再由講談社出版單行本。
從此以後日本人讀“三國志”就大抵是這個“國民文學”了。
中國文學研究家立間祥介講過一則笑話:
他翻譯了《三國志演義》,有讀者來信斥責他不忠實于原典,
因為跟吉川英治的完全不一樣, 這位讀者猛點張飛,
由此可見,吉川英治的“翻譯”是和原典《三國志通俗演義》大不相同的。
吉川英治在“序”中說:我並不做略譯或摘抄,而要把它寫成適合於長篇執筆的報紙連載小說。劉玄德、曹操、關羽、張飛等主要人物,都加上自己的解釋和獨創來寫。隨處可見的原本上所沒有的詞句、會話等也是我的點描。於是,我們讀到了這樣的開篇:
後漢建甯元年。 距今約一千七百八十年前。 有一個旅行者。除腰間佩掛一劍之外,渾身襤褸不堪,但唇紅眉清,更雙眸聰慧,兩頰豐腴,時時隱含微笑,總之,絕無猥瑣低賤之相。這就是劉備。後面出場的還有一個叫鴻芙蓉的姑娘,還有劉老太太。
這位“親孝行”的劉備為買母親所嗜好的茶葉,遭遇“黃巾亂賊”,
多虧張飛搭救,便以家傳寶劍相贈,
惹得劉老太太摔壺教子,教訓他立志再興漢統。
看到這幾段是不是聯想到橫山光輝三國志,與大都數的日式三國志都有上述劇情,
其實就是為啥日式三國志總是與我們認識的三國演義的內容不太相同的原因了。
中式的三國志的世界是男人們的世界,而日式的三國志還有個女人的世界。
在吉川英治的《三國志》故事中的女人也都跑到前臺來,
這也影響了日式三國志裡女性故事性比中式來得豐富許多。
全書分桃園、群星、草莽、臣道、空明、赤壁、望蜀、圖南、出師、五丈原十卷,
最後還有一卷“篇外餘錄”。
最後提一下英傑傳系列武將的能力設置與早期的光榮作品,
也大都是參考吉川版的三國志而成的,
所以部分人物的能力與個性,和我們在認知上是有所不同的。
==================================
遊戲的特色與玩法其實這遊戲雖然玩法簡單,但是遊戲的內容還算是豐富。
遊戲的流程與一般的SRPG一樣,
先看劇情,隨著故事的進展,進行一關又一關的戰鬥。
而光榮在關卡與故事上也的確下了不少功夫,
不但關卡數量多,還有多重支線可以讓玩家多打幾遍。
每關的開頭都會有詳細的故事介紹
故事是從董卓之亂開始
遊戲中的關卡非常多,可以讓玩家打的很爽
像袁紹與公孫讚的界橋之戰,
劉備要救公孫之前還要先打兩關前哨戰,
而二個前哨戰還有分成二條不同的攻略路線,
後來成為徐州之主的時侯,還得先掃賊,光是打流賊就分成三關。
還像長阪坡這樣的大逃亡,
居然還分上下兩集,上集打完我們下集繼續逃,
只是兵力值與兵法值是續上集,敵人卻是全部重新登場。
當然也有像荊南四郡的前三郡零陵、桂陽、武陵,可親自挑其中一座打,
其餘兩座就由趙雲、張飛幫你打下,這樣的選關設計。
而每個支線除了故事上略有不同外,連能收到的同伴也會有影響,
還有些關卡可以決定要打不打,可供玩家選擇。
也因此有所謂的最速關卡攻略,以最少的關卡選擇來破關的玩法。
由於關卡設計的綿密,且分支又多,所以可以讓玩家破個二三次。
==================================
武將與兵種這種過關斬將的SRPG遊戲中,最重要的當然是武將與兵種。
不過本作有些地方與其他同類的SRPG不同,就是他的武將能力是固定值。
我找二張圖來當範例說明好了,下圖是關二哥跟張三爺,
二人的等級一樣,兵種一樣,但是能力值卻不相同。
關二哥
三爺
名稱 |
關羽 |
張飛 |
兵種 |
輕騎兵 |
輕騎兵 |
耐久(兵數) |
250 |
250 |
攻擊(武力) |
123(98) |
125(99) |
防禦(統率) |
120(100) |
98(83) |
策略(知力) |
15(80) |
15(42) |
由表中可以看得出來,
在同等級的情況下,基本能力決定了一個武將的強弱。
轉變為不同的兵種,最大的影響是攻防的基礎加成值不同。
而兵數與策略值的影響就與個人能力無關了。
這種設計的好處是同兵種的情況下,
90能力以上強將與普通武將的實力落差大約在三成。
就遊戲難度與平衡設計上是比較好控制的。
與其他升級時,全能力會無限段成長的遊戲來說,
是比較不會造成戰力過強的問題,是很優的系統。
而採用這種能力與兵種設計的遊戲其實不多見,
就我的印象也只有光榮的封神演義用一樣的設計方式而已。
也因為設計方式上的不同,本作的武器與防具是提升武力值與統率值,
因為提升的量不多,大都在9~1之間,
導致一般玩家在玩的時侯,其實很難感受到武具的實用性。
加上本作並無技能的設計,同兵種,但能力相距不遠的人物,
除了頭象外,其實看不出來有啥不一樣,這算是遊戲設計上的缺點。
不過因為是早期作品,沒辨法說遊戲不細緻,
因為武將之間的強弱關系抓的不錯,令本作在遊戲難度上平衡性相當的好。
另外這遊戲在兵種平衡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採用剪刀、石頭、布的方式來制定基礎作戰能力。
主力兵種中的步兵克弓兵、弓兵克騎兵、騎兵克步兵。
也有像山賊之類依地型作戰得以發揮實力的特殊兵種。
有趣的是除了輸送隊這類的輔助兵種外,
居然還有像軍樂隊與訓獸師、武鬥家之類的怪兵種出現。
雖然不符合遊戲背景,但是卻足以令人會心一笑。XDDD
==================================
戰術地圖本作的戰場設定看似簡單,但卻又下了不少的功夫,
畫面雖然與同時期的SRPG來比較稱不上華麗。
但在戰術地圖的攻防點與行軍路線上的安排,
還是比大多數的SRPG遊戲來得優秀。
大多數的地點都有設定出能靠地型與大量部隊作戰的地勢,
這方面來說算是可圈可點。
比較令我意外的是,居然有ZOC系統,這系統在當時採用的遊戲並不多。
所謂的ZOC就是當有敵人擋在我方部隊前的時侯,會形成所謂的軍勢影響。
讓我方的部隊無法自由移動到該部隊的左右一格之後的地方。
注意看劉備的移動範圍
上面劉備的移動距離就因弓兵的存在,
導致該部隊無法正常移動,少了一格的移動距離。
另外一項令我比較驚奇的設定是攻擊範圍,步兵居然可以斜砍。
這種玩法就真的應該是首創了,讓步兵的攻擊面顯得非常的全面。
步兵的攻擊方式可以斜砍
這種另類攻擊設計並沒有被英傑傳發揚光大,
反而後來成了PS上妖精戰士二代的戰鬥賣點,
召喚夜系列的攻擊面設計也有向這邊取材的走向。
不過妖精戰士的兵器設計可豐富多了,
除了斜砍兵器外,還有像來福槍打前三格,棍是前三格,
等等不同攻擊面積的武器玩法。
當然這遊戲也有類似魔法效果的策略可用,讓這遊戲有了點魔幻元素。
本作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無回避普攻的設計,也就是說攻擊一定會中,
只能靠血撐,這也成了關卡難度上的一個賣點。
==================================
單挑這遊戲比較令人津津樂道的地方,其實應該是有趣的單挑畫面吧。
由於全照故事設定來走,所以單挑的勝負是內定的,
不過當年那個Q版的單挑真的作的很可愛。
其酒尚溫,關二哥成了系列作第一個單挑霸王,華雄也因此大放異采?
==================================
各版本的不同之處其實各版本沒啥不同,最多就是只有畫面修一下,數值微調一下。
變動比較大的應該是PC版,部分兵種能力與其他版本完全不同,
如步兵不能斜砍,還得升級到第三階的戰車才有斜砍的能力,
但在SFC版與其他的版本,卻是第一級就有此攻擊能力了。
另外出產的年份,沒意外PC版是第一作,超任版是PC的移植作,
這是逛一些網站上面說的,不過個人覺得有同時製作的可能。
單挑畫面的變動比較大,SFC是Q版對決,
PS版與SS版是3D畫面不過作的很差完全沒有SFC的有趣。
最後是GBA版只用文字帶過。>"<
PC版的單挑我沒看過,看有沒有高人可以指點一二。
而頭象GBA改成三國戰記系列的頭象,個人是覺得沒原來的經典。
戰場的話,PS版與SS版比較立體點,地圖斜15度左右。
另外GBA版的部隊模組除了劉備外,
部分主要大將的模組有重制,如:關羽、張飛。
版友補充說明:
1. PC 版跟 SFC 版的發售年月,分別是 '95 年 2 月跟同年 12 月。
2. GBA 版的角色頭像取自《三國志戰記》。
3. PC 版單挑與 SFC 版相似,都是 Q 版造型。
下面就放一下各版的畫面給大家看看。
1995年的PC版
1995年的SFC版
1996年的PS版與SS版是其實算是同一個版本,內容一樣。
2005年的GBA版
==================================
結語這篇欠很久了,一直沒時間打,這次的介紹其實我也算趕的很急,
也有很多地方跟細節可能沒提到,這裡就先說一下不好意思了。
本作雖然畫面上雖看似陽春,
但其實關卡與系統的設定下卻也頗具內涵。
其他SRPG來比較可說在遊戲性上毫不遜色。
不過可能現在的玩家看到畫面就玩不下去了吧。>"<
另外一件比較有趣的事,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侯,
才發現這遊戲玩的人雖然多,但大都是攻略的心得文,
對遊戲的內容與背景解析的文章卻少的可憐,這就不知是何故了,
也許大多數的玩家,顧著破關就沒時間了吧。XD
最後說一下封面那張張飛鬥呂布是正子公也所畫,
補幾張他畫的三國插圖給各位瞧瞧,我們下期見。
三英鬥呂布
關二哥大戰黃老頭
孔明像
關羽夜讀
三爺單騎守長板
==================================
適合玩家:
喜歡三國題材的遊戲
喜歡玩SRPG
能忍受不賣畫面的遊戲
能找的找到遊戲
只要符合以上四點,就能盡情的享受遊戲樂趣。
骨灰分說、不分說、不由分說:
光榮硬派精神:10
三國志:
08SRPG玩法:
08
音樂:
07 ==================================
參考資料:
光榮官方網站
維基百科
日本人的三國文化:吉川英治與《三國志》 -------------------------------------
圖片與資料為網上收集而成,有不妥歡迎來信通知。
本文發佈於在下的巴哈小屋、欲轉貼請附記出處。
-------------------------------------
覺得這篇介紹的不錯的話,歡迎按下訂閱,本小屋每星期會出一篇戰棋遊戲介紹。
如果是戰棋類遊戲的同好的話,歡迎加好友,布布迷優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