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7 GP

中國道教對日本文化的影響——道教文化

作者:靜之│2016-09-03 02:00:19│巴幣:14│人氣:1078

    中國道教對日本文化的影響——道教文化



    • 中國道教在日本的傳播與發展,對日本文化諸方面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上至日本的天皇制,中至日本的文學、宗教、醫藥學,下至日本的民間信仰、風俗習慣等,都可以看到道教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1.道教與日本的天皇信仰
      中國道教思想與信仰的傳入對日本宗教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作為日本古代宗教思想核心的天皇思想或信仰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
      日本學者很早就注意到道教與天皇制的關系,津田左右吉就指出:「天皇御號之所以被我國采用,是因為它包含著宗教學的意義。它的直接出處在道教,根據上述考察,殆無可疑。」日本學者還指出,不僅天皇稱號,連天王、神道、惟神、神宮、神社等詞語皆來自道教。對道教與天皇制關系研究的總結性論文是福永光司於1981年做的研究報告《日本文化與道教——從以天皇為思想信仰談起》。該論文從7個方面系統地總結了道教神學對天皇思想或信仰所給予的巨大影響:
      (1)「天皇」、「真人」的詞語來自中國。日本古代史上首次出現「天皇」一詞,是在公元607年,此後,天皇一詞便在日本文獻中經常出現,關於天皇思想和信仰也逐漸發展起來,並確立了它的地位。與「天皇」一詞關系密切的「真人」一詞,從7世紀後半葉起出現於日本文獻上,如天武帝十三年(公元684年)將地方豪族劃分為八色之姓:真人、朝臣、宿彌、忌寸、道師、臣、連、稻置,其中位於首位的「真人」姓,只授予天皇家族。天武帝的謚號為「天亭中原瀛真人天皇」。在中國宗教思想史上,「天皇」作為宇宙最高神的意思,首次出現是在公元前1世紀,比日本早700年。中國的「天皇」概念是把北極星神格化,是宇宙最高神,亦稱「天皇大帝」。東漢以來,把在紫宮中服侍天皇大帝的仙界高級官僚稱為「真人」。
      (2)象征天皇地位的兩種神器——鏡和劍來自道教。據《日本書紀》《養老令》等載,象征天皇地位的鏡和劍兩種神器在天皇傳位時作為玉璽授予新天皇(後來加上八尺瓊勾玉,遂成為三種神器,至今在日本皇室中仍為最主要的寶物)。關於天皇大帝神聖權威的象征是鏡與劍兩種神器的記述,最早見於中國梁朝道教大師陶弘景的著作中,後來唐代道士司馬承幀在《含象劍鑑圖》中詳細論述了這兩種神器所具有的宗教哲學的意義。
      (3)日本天皇和皇室重視紫色是受道教的影響。天皇宮殿的門稱為紫門,只有最上位的官吏才能穿紫色的衣服,紫色在現在的日本皇室中仍受尊重。這和中國古代認為天皇上帝住在天上神仙世界的紫宮中以及道家將紫色視為正色的思想是一致的。
      (4)皇室的祖先是天上世界降臨的,天皇是現人神的思想和信仰很顯然是受中國道教「神人」宗教哲學的影響。在中國道教教義學中,有奉天皇大帝之命的神仙或真人、神人,從天上世界降臨到地上世界,以拯救生民,並傳授實現地上世界大和的告誡。如在漢天師張道陵的傳記裡,就記載著道教神仙太上老君從天上神仙世界降臨到地上世界的故事,並且授予道士張道陵以「天師」的稱號和「正一明威之道」的教義。太上老君就被稱做「神人」,既是人又是神的存在,也就是所謂的「現人神」。可見日本古代把天皇當做現人神的思想是受中國道教的影響。
      (5)祈願天皇長壽的祝詞是移植中國道教的祝文。日本古代宮廷每年6月和12月舉行「大拔」的儀式,宣讀祈禱天皇長壽的祝詞。記載在公元10世紀成書的《延喜式》卷八裡的祝詞的內容如下:「謹請皇天上帝、三極太君、日月星辰、八方諸神、司命司籍、左東王父、有西王母、五方五帝、四時四氣,捧以銀人,請除禍災,捧以金刀,請延帝柞。咒曰:東至扶桑,西至虞淵,南至炎光,北至弱水,干城百國,精治萬歲,萬歲,萬歲。」祝詞中出現的皇天上帝、三極太君、東王父、西王母等神名,全都來自中國道教的神譜。
      (6)天皇在宮廷中舉行四方拜的儀式,是原封不動地引入了中國道教的宗教儀禮。如在圓融天皇天祿四年(公元974年)舉行的元旦四方拜儀式上,天皇在朝北遙拜了自己的本命星後,念咒文曰:「賊寇之中,過度我身,毒魔之中,過度我身……厭魅之中,過度我身,萬病除愈,所欲隨心。急急如律令。」文中采用的「……之中,過度我身」的格式,是道教咒文最基本的格式之一,意即平安地經過我身、無害我身。「急急如律令」更是道士們在念咒文時常用的術語。其中拜本命星的理論和儀式在道教經典《北斗本命延生真經》《北斗二十八章經》《七星移度經》中可以看到具體的敘述。
      (7)日本神道和神道學與中國道教神學有密切的關系。「神道」一詞在中國思想史上首次出現是在《易經》中,後來道教承襲了這一概念,用來指「神明之道」或「清明之神道」,作為宗教世界的一般真理。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神道之教作為中國固有的宗教信仰或思想,用於與外來的「佛道之教」相抗衡。從宗教上說,中國古文化中的神道,便是對道教教義和儀禮的總攝,日本借用神道一詞,最早出現在《日本書紀》中,當時作為與外來的「佛法」一詞相對置的概念,這時的「神道」不再是中國道教的總攝,而是指在佛教傳入日本以前已在日本本土流傳的咒術性宗教信仰或思想的總稱。可以說,日本神道是有意識地采納了中國道教自古以來所用的「神道」一詞。此後,日本神道哲學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大量地引進了中國道教的教義學。
      以上7個方面所總結的是中國道教與日本天皇制的關系,實際上也反映了中國道教對日本的政治制度、宗教思想及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響。
      2.道教與日本文學
      道家思想與道教的傳入,對日本早期的文學創作影響至深。在7世紀時,日本有一種用漢字創作的文人作品稱為「漢文傳奇」,其中以《浦島子傳》為代表,其在創作意識中便包含了濃厚的道家思想的底蘊。《浦島子傳》描寫了一位日本的青年漁夫與蓬萊龜女之間的愛情故事。作者把故事場景安排在中國道家文化所建構的蓬萊仙境上,這一選景意識便是道家情結的表現。故事中所出現的蓬萊、金庭、仙洞、羽容等語詞以及紫煙升騰、飛升上天等情景都是道教的語匯及模式。
      在10世紀,日本古文學中出現了一種新的文學樣式「物語」,其中《竹取物語》是公認的第一部。作者以女主人公赫映姬最終回歸月亮作為結局,這是以中國秦漢時代以來道家方士的「日月神客體論」作為構思的基礎。在各國的原始神話中,太陽、月亮是被幻化為與人一樣具有生命力的日神和月神,這屬於「日月神本體論」。但自戰國以來,中國文化以追求人在現世的永生為目標,於是發展出方士與方術,但他們也無力在人世間達到這一目標,於是便逐漸構思出讓人飛升月亮,在宇宙中完成這一夢想。這便形成了以嫦娥奔月為代表的「日月神客體論」。「日月神客體論」是完全中國道家形態的新神話,在世界其他民族尚未見有同一類型的神話。《竹取物語》中描繪的赫映姬原系月都之人,將於八月十五日返歸本籍月亮之國,那天,女主人公穿上「羽衣」,吃了「不死之仙藥」,登上「雲車」,在百人的簇擁之下,飛向月亮。這樣,《竹取物語》的作者為女主人公設計的本籍完全基於「日月神客體論」的觀念,進而運用羽衣、仙藥、雲車創造回歸月亮的場面,使用的也是中國道教常用的模式。
      奈良、平安時代以後,隨著中國道教在日本傳播的廣泛和深入,以及大量的道經、善書等頻繁地傳到日本並出版刊行,中國道教在日本社會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其中對文學領域的滲透和影響就更深入了。
      3.道教與日本醫藥學
      日本的醫藥學與中國道教有著更為密切的關系。早在公元733年,日本著名詩人山上憶良在疾病纏身時寫有《沉痾自哀文》,就反映了當時日本人對中國道教醫藥學的向往。山上憶良曾作為遣唐使出訪中國,他信仰佛教,也深受道教思想的影響。不過,在他渴望解脫疾病時,文中卻一字未提佛教醫學,而是向往扁鵲、張仲景、華倫、葛洪、陶弘景等中國良醫。以此為例,一些日本學者認為,包括神話時代在內的日本古代醫藥學是和吸收中國道教醫藥學一起開始的,並以道教醫藥學為中心而發展。
      奈良、平安時代以來,在日本出現了不少深受道教影響而成書的醫學著作。公元984年丹波康頓上獻的《醫心方》30卷,是根據隋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編寫的,書中引用了許多道教經典。丹波康頓認為,醫學的理念與道教所主張的養生是一致的,而且作為養生之道的最日常、最基本內容的「房中術」很重要。《醫心方》中引用的道教經典有:《千金方》《病源論》《內經太素》《太清經》《玉房秘訣》《玉房指南》《玄女經》《嵇康養性論》《招魂丹方》《本草注》《抱朴子》《道機經》《太極經》《老子中經》《元陽經》《服氣經》《延壽經》等等。此外,在《長生療養方》(公元1184年)中也記載有「辟谷法」和「去三屍法」。道教的服食等術還為當時的日本人親身實踐以運用於延年益壽,如在一條天皇年問(公元987-1011年)撰寫的《政事要略》中收錄有65良藥駐老驗記》,其中記載了竹田干繼等人因服食枸杞而長壽壯健的故事。
      4.道教與日本的民間信仰、風俗習慣
      日本的很多民間信仰和風俗習慣是來自中國的道教,或者深受道教的影響。
      中國道教的三屍信仰和守庚申的習俗早在奈良時期就已傳到了日本。慈覺大師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承和五年(公元838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條記有:「夜,人咸不睡,與本國正月庚申之夜同也。」這是最早關於日本守庚申的記錄,說明在9世紀時日本已有守庚申的做法了。如在營原道真(公元837-903年)的《營家文集》中就有「守庚申」詩,並使用了「三屍」一詞。在《日本紀略》後篇「朱雀天皇天慶二年(公元939年)八月二十二日庚申」中有「內裡有庚申御游,侍臣獻和歌」的記載。另外頭藤原篤茂的詩《冬夜守庚申:同賦修竹冬青,應教》反映了日本人守庚申的情況,詩中寫道:「其守庚申者,玄元聖祖之微言也。世,揚其余波。人,傳其道跡。或至此夜,不眠而達明。」這說明庚申信仰在日本的實際流行情況。在日本,以天皇為中心的守庚申被稱為御庚申、御庚申之游,而宮廷貴族、女官的守庚申,稱之為守庚申、守三屍。守庚申活動在日本一直盛行不衰,至15世紀後期興起了佛教的庚申信仰,到江戶時代佛教的庚申信仰普及到全國,庚申堂、庚申塔在各處相繼建立,還成立了庚申講的組織。
      道教的泰山府君信仰是由慈覺大師圓仁(公元794-864年)請進日本的,後來於仁和四年(公元888年)由延歷寺座主安慧供奉在修學院村,此後,泰山府君成為對日本社會影響最大的一個道教神靈,上至天皇,下至平民,都崇拜泰山府君。如《朝野群載》卷十五陰陽之部中收錄有後冷泉天皇(公元1050年)以及藤原為隆(公元1114年)的兩份《泰山府君都狀》,都狀的內容是請求泰山府君祐助國祚綿長,延年增算,長生久視。此外,在《續詞花集》卷十中收有如下一首詩:「有女長時病纏身,驟然辭世謝親人;雙親祈乞泰山府,願赴黃泉換兒魂。」這反映了一般民眾對於泰山府君的信仰。
      日本民間信仰的諸神中還有很多是來自中國的道教,如灶神、門神、鐘馗、關帝、雷神、土地神等等。
      在日本有一種古老的、著名的護符稱為蘇民將來護符,其背面都寫有「急急如律令」的字樣,顯然是受道教符籙的影響。
      在日本眾多的神道派別中,修驗道是道教特征最明顯的一個。修驗道是融合密教、神道、民族的宗教觀念和山岳信仰、巫和咒術信仰,以及以道教為中心的中國信仰和習俗而形成的宗教。其教旨是本人入山修行成仙得道,並以符籙等方術為人治病驅邪。修驗道許多護符的末尾有「急急如律令」的字句,是仿自中國的道教。修驗道的許多方術如辟谷法、調息法、煉丹術、入火不燒等以及他們施行的祝咒、佔卜、祈禳、預言、驅邪、掐訣、定方位、看風水等,都與道教方術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有的日本學者認為,修驗道就是日本版的道教。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331070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1 篇留言

齊格菲奇恩・高雄尼克
GP

09-03 04:06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7喜歡★lijingzhi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昇玄經-經籙傳授研究... 後一篇:《東離劍遊紀》便當超度功...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happy545晚上好~
最近一直嘗試跟家人溝通,可惜今天也失敗了XD看更多我要大聲說2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