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小說

【歷史】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小伽羅 | 2016-08-05 00:23:23 | 巴幣 158 | 人氣 834


曾經我問一位老教授,「理學」是什麼?

老教授笑了笑,擺了擺手說道:「我也不知道。」

「那心學呢?」
「我也不知道。」

可是....這位老教授可是出了名的理學大家,為什麼他會說不知道呢?這個疑問困惑了我很久,那時我年紀還小,甚至還未進入這學識的圈子,像極了隔著圍牆觀望院子的孩子,充滿著疑問。

今天我們來說個傻小子的故事。

大明成化十七年,當朝天子明憲宗是出了名的混,大事聽內閣,小事交六部,再不行還有九寺坦著,反正別來吵他增產報國便是,大臣們也明白,土木堡之事還歷歷在目,反正別鬧出大事,大家將就點,照這皇帝的金丹養生法,沒準幾年就可以準備換皇帝了。

在浙江餘姚,剛中狀元的王華正準備赴南京上任,他那十歲的兒子也隨行,這孩子是出了名的聰明,但私塾老師們卻向他告狀,說這孩子不愛念書,浪費了一顆聰明腦袋,王華也不明白,他們王家歷代為官,怎麼就出了個不愛念書的孩子。

一眨眼孩子十五歲了,他待不下書房,王華拗不過他,決定帶他出關外走走,憑著王家在官場的人脈,弄個兩張居庸關親子招待卷不成難事,結果這一玩卻玩出大事了。

那孩子自關外歸來,隨即將自己關進書房,王華警覺有異,進房查看時,卻看到孩子聚精會神的寫字,看著這渾小子寫字,做父親的自然滿心歡喜,問道「孩子阿,寫什麼讓父親瞧瞧?」

只見那小子正了正衣冠,向父親拱手「孩兒想上書皇上,為國靖難,掃平關外!」

王華沒說話,此時他已半昏了頭,怎麼出了關外玩個幾天,變成這樣.....

隔日,王華緊急召開家族會議,與會的王家大佬們一致認為,要替他討個老婆,有個女人坐鎮,這小子應該會安分點。

就這樣王華最後幫他挑了個江西洪都的一位官家小姐,聽到自己即將成親的消息,那小子倒沒多大反應,只見他不急不徐地向父親做揖,說道「父親,孩兒不想領兵打仗了」。

「孩兒想做聖人,欲成孔孟之事!」

「想做聖人!欲成孔孟之事!」

「聖人!孔孟!」

王華又一次被家人抬了出來。

五十幾歲的王華禁不起這孩子三番兩次的精神打擊,趕緊將這孩子送去了江西,還特別囑咐隨行的官差,「給我盯緊點!」

洪都自守城之王朱文正之後,就再也沒什麼大新聞了,這裡是連新聞記者都懶得搭理的小城市,不過這小子一來馬上就造成一股旋風,因為在結婚大典上,這小子鬧了個失蹤,三天後才在佛寺找到他,原來他冥想去了。

結婚後他鬧出的新聞還不少,大家都管他異想天開,沒多少人當真。

弘治二年,上頭的天子已換人當,現在是苦命郎明孝宗值班,題外話大明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剛滿十九歲,正以驚人速度累積花邊新聞。

十八歲的小子帶著漂亮老婆,一副人生勝利組的姿態回家,然後....沒有然後了,他就這樣丟著漂亮老婆,整天往外跑。

他不斷的想解開心中的疑惑,讀四書五經究竟有何意義?怎樣才能達到孔孟聖賢呢?

童年的聖賢大夢還繼續著,白日夢冒險王的人生還很長,故事還很多。

一日一位書生對他說「格物窮理,自然能通天地」

那小子樂歪了,趕緊回家翻書,抓了個關鍵字拼命尋找,何謂格物窮理。

原來格物窮理,是朱子理學的名言,朱子認為天地萬物皆有理,理在人心,理在天地,理在萬物道理之間,理無所不在,又無所遁形,理是萬物之本,既是萬物之本,那就從理解萬物開始吧。

所以今天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終能找到理之所在。

好了,上面打的也許你似懂非懂,反正故事中的那小子肯定不懂,他就這樣格來格去,一日他在狂風之中盯著院子裡的竹子瞧,王華趕來要他回房避雨,他說「且慢,我在格竹,參悟聖人之道」

休養多年的王華又一次被自己兒子擊倒了,然而這次這小子也病倒了,原因是淋雨感冒。

生病中的小子開始疑惑了,究竟朱子的話是對的嗎?他滿心疑惑,無從解決,一股壓力無處宣洩,他想參透天理,卻被理所困惑,他想成就聖賢,卻無門路可尋。

他非常沮喪,他的父親也很沮喪,灰心之餘他答應了父親的要求,去考試。

第一次參加鄉試,毫無準備的小子,就這樣輕鬆過關,摸了個舉人回來,王家樂歪了,怎麼書房沒進幾次還給他摸上,咱們王家歷代為官的基因不是蓋的。

王華終於樂了,他心想這小子中了舉人,應該可以放心了。

隔年會試,這小子落榜了,事實證明天份也是有極限的,平日讀書有一搭沒一搭的他,果然不是科舉戰士們的對手,這小子很失落,聖人當不成,結果連考試也沒考上。

回家再讀個三年,第二次又落榜了....

這一年這小子也二十七歲了,不再年輕了,傻小子把自己關在書房,這間書房打從他十歲起就天天被抓來這,他不喜歡這,但這是他唯一能靜下心來的地方。

他將自己關在房裡好幾日,某日早晨他出了房,找上了父親王華,他對父親說「孩兒明白了!落第不過小事,孩兒當效法文武韜略,方能報國!」

隨即飄飄然離去,自此以後天天抱著兵書嗑著。

至於王華呢?第三度的精神打擊,讓這老官僚只能整天向著同僚抱怨,養出個不肖子。

兩年後傻小子還是很給面子的上京趕考,結果給他胡搞個兩年,還居然考上了。

畢竟王家家大業大,傻小子一進官場就有人照,被分到油水最多的工部,然而所有的史料都一致的指出,這傢伙是出了名的混,他在工部連貪汙的興致都沒有,反倒跟了李夢陽研究起了文學。

就這樣兩位死公務員,領著國家薪水,整天遊手好閒,開起了文學俱樂部,一時在京城吸引無數同樣混水摸魚的同好。

然而這小子心中的疑惑還沒解決,他仍在尋找聖人之道,朱子理學「存天理,去人欲」,將理存於天地,去除人性的雜念和慾望,唯有如此才能參悟大道。

他就這樣不斷嘗試著「去人欲,存天理」,卻總也無法明白「理」從何來?

於是他陷入了長期的痛苦之中,每晚輾轉反側,究竟理字為何?又理為何物?

朱子認為唯有理能安天下,去人欲則天下太平,所以他想領悟聖人之道,才能達到天下太平。

是阿,天下太平,但如何能平?

此後他被調到刑部,到了刑部他還是老樣子,全國各地跑透透,美其名按訪治安,實際上是到處串門子找人話家常,納稅人的錢就這樣被這小子白花了五年。

國家治安不見好轉,倒是朝中出了個天下第一公公,當時司禮監公公劉謹當紅,一次一位言官被害,這群平日遊手好閒的官員,倒是挺有義氣的群起相救,這小子也沒閒著,除了上書參一腳外,還順便上了一封奏書,書上大字:

「司禮監劉謹,當朝權奸」

這下子劉謹氣瘋了,這響叮噹的封號是誰給的!

就這樣小夥子被貶到貴州龍場,從京城六品大員,一口氣貶去管驛站。

這驛站終年不見人影,小夥子在山裡悶著,他想不透自己正義之舉,為何換來如此對待,他就在杳無人煙的貴州待上了好幾年,過了年也不敢回家。

他認為愧對自己父親,但親情終究割捨不斷,一次年關將近,他悄悄回家,見著了白髮斑斑的父親,他潛然淚下的向著眼前的老人說道「孩兒不孝 孩兒不孝,失了功名,如今落魄至此...」

王華這次沒昏,他看著眼前落魄的兒子,給予了他一個擁抱。

「吾兒沒錯,無負我王家顏面,此舉天經地義,有守有德!為官之道,在於德!」

父親竟然笑了,王華看著眼前的傻孩子,他很欣慰,因為這孩子的內心是如此真誠。

小夥子聽完,心中放下了大石,原來父親是理解我的,走吧,回貴州管驛站。

貴州基本上根本沒人,除了鬧事的土著。

他在貴州將自己關在書房,何處格物,才能得理呢?

窮理、人欲
理、欲

何謂人欲?何謂窮理?
窮理為何?又為何去人欲?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人欲!

對阿!人欲本是天性!
為何要去人欲?

聖人之道,只差一步了。
就差一點了,他已看見一絲天機
在這條孤獨道路,徘迴二十年,這一年他已三十九歲。

剎那,他的內心翻騰,答案呼之欲出,我懂了!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一朝風月,萬古長空。

一聲大笑,自貴州深林傳來,他經歷千迴百轉,原來理就在身邊,理即是心性,心之本,本自善良,惡之體,為人欲之縱。

所以心之理,就是去除心中惡欲,方能窮理!窮理何須去人欲,人欲本是心之體,唯有不斷提升自我心性,才能真正達到人之善性。

天地人本是一體,又何必強求去人欲?

於是他頓悟了,中華史冊將載入他的一頁,心之學,去惡揚善之學!


悟道後第三年,他離開貴州,在老長官暗中協助下,做起了知縣,不過這縣太爺椅子還沒坐熱,他就被調去南京吏部,沒幾個月他又高升太僕寺少卿,然後咻一聲變成南京鴻臚寺卿,就這樣大明朝九寺被他轉過一輪,正德十一年他被調升左檢都御史。

就這樣從貴州掃地的到南京三品大員,他只花了五年,奇蹟,真是奇蹟,大明官場裡就屬他跌的最慘,升的最快。

他的父親王華在這一年過世了,離開時面帶微笑,因為他知道,他養了個好兒子,一個令他驕傲的孩子。

當起了御史,他這次幹得很勤勞,他已悟道,但這道還沒實際用過,第一刀就拿這群土匪開刀吧。

他江西奉命剿匪,可他不去剿匪,跑去了各地話家常,到處宣傳山裡太悶,不剿匪了!

土匪們個個樂歪了,卻見這御史,到處串門子,嚴格規定各家晚上熄燈,不準瞎晃,哪裡出事,十家連坐。

這招實在太狠,土匪們躲在山中哪也不敢去,少了城鎮的滋養,山裡的物資一天不比一天,最後土匪們決定先投了再說,這一投降很多人就掉了腦袋,一些案底差的土匪頭頭們就這麼見了閻王爺,這下子沒人敢反叛了,江西治安一夕好轉,十幾年搞不定的匪亂就這麼消停了好一陣子。

沒多久,這小子又被調去打土匪,這次他率領大軍駐紮在土匪窩的山下,哪也不去,就這樣整天吟詩作對,土匪們一時間摸不著頭緒,這巡撫怎麼打也不是,退也不是,於是決定摸黑來個夜襲,結果當土匪摸到邊上時,這才發現自己的老窩被人整碗端走了,原來巡撫大人早等這一天很久了,土匪就這樣自己從山裡跑出來,不需他自己動手,一個也沒少的被抓光了。

這下子巡撫大人威名大盛,朝廷覺得這人實在好用,又一次高升他贛南守。

到了贛南,這小子遇到生平最大危機,贛南就在江西境內,此時江西寧王正幹起王爺的傳統事業 叛變。

寧王暗地裡招兵買馬,到處送錢搞得這反叛行動,人人皆知,就皇帝不知,皇帝不知很正常,因為這時值星的皇帝正是玩樂天子朱厚照,這人可以憑著玩樂玩到載入史冊,可想而知他本事有多高了。

就這樣一沒錢、二沒兵的巡撫大人,被迫要單挑江西寧王。

眼見時機成熟,寧王拉起了布條公開反叛,沒錢又沒人的巡撫大人,此時卻往最亂的臨江跑,大夥兒疑惑著,巡撫究竟賣的什麼藥,此時平日花招百出的巡撫大人淡然的說了四個字:

「誓死報國!」

走吧,隨我誓死報國。

他徹夜振筆疾書,滿是憤怒和悲痛,因為寧王反叛導致了江西大量死傷,他的道要救人,要救國,要誓死報國!

臨江府內久仰巡撫大人,在他的號召下,聚集了八萬多人,扣掉打雜的平民還剩兩萬戰士,扣掉受傷的戰士還剩五千能打的,再扣掉三千臨時徵招的兵戶,只剩兩千士兵,對了這兩千人只有兩百人有馬。

這就是他的全部,心之道,亦是用兵之道,詭道也,能救國詭道又如何?

他對外宣稱三十萬勤王大軍即刻報到,寧王傻了,到處都有百變巡撫的斥候,抓了一天也抓不完,每次抓到的答案都一樣:咱們有三十萬人,怕你不成!

他又在大本營南昌搜到一堆軍令書,全是各地勤王軍的情報,少時不讀書的寧王這下真的凝亡了,他不曉得這仗該怎麼打。

十多天後,別說三十萬,三十人都沒有,他一聲怒吼「娘的,騙我!」

憤怒的他盡起大軍衝向了巡撫大人的根據地,正當他氣喘吁吁地到了臨江,這才發現臨江連隻羊也沒有,十多天來他就這樣傻傻的看著一座空城,幻想這裡面住了三十萬人!

他感覺尊嚴受到污辱,好歹他也是王爺,於是他準備進攻南京,卻收到了最新情報。

巡撫大人趁夜摸走了他的大本營南昌!

王爺怒了,這下子他連老本也沒了,於是他掉頭要殺了這巡撫,正當他抵達南昌,準備攻城之際,前鋒回報「別打了,巡撫跑了!」

天啊...怎麼這樣,被騙了十多天的王爺,又追了巡撫跑了十多天,馬不累人都累了,正當他準備紮營時,後軍來報「巡撫的軍隊奇襲,糧草損失大半!」

王爺只好帶著精銳趕赴戰場,正當他的戰馬奔馳而來,眼前的景象讓他差點吐血

「巡撫的軍隊跑到湖上去了!」

好吧...上輩子可能沒燒香,連造反都碰上了這混蛋,家大業大的王爺趕緊開了船過來,上百艘戰船一字排開,等著戰鼓一聲。

入夜,躊躇滿志的王爺正要就寢,親兵們衝了進來喊道「王爺,別睡了,火燒船了!」

那年頭三國演義剛出版,火燒連環船的故事還沒盛行,巡撫大人這一把火把王爺的戰船燒個一乾二淨。

就這樣其實仗沒打多少,幾萬民兵搞定了王爺的造反大軍。

巡撫的威名遠揚,別人問他「你這兵法哪學的?」

他說「心學,知行合一」

何謂知行合一?

言行與心性一同,言心性之道,行良善之舉。

後來,這位巡撫到處救火,五十幾歲就白髮斑斑,他的弟子問他「師傅您這是何苦呢?」

他說「心性之道,致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又幾年,巡撫老了,他病臥在榻上,弟子哭著問他「師傅還有甚麼話想說嗎?」

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他的名字光耀中華,他的心學成了明末以來最大流派。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他為官油條,不按牌理,用兵奸詭,混跡天下,
卻堅守光明,在一片烏煙瘴氣的大明官場,綻放人性最璀璨的一頁。

他是王守仁,一個高尚、純粹的聖哲。



487年後,在巴哈姆特,有一位巴友傳了封信給小伽羅,這時小伽羅正在化妝,因為她正急著要去一百五十公里外的成大,去參加朋友的晚會。

她沒有太多時間回覆,就在車上寫啊寫啊,這時她的思緒回到了幾年前,那個還未踏入那道門的小女孩,小女孩問了老師:何謂心學。

老師說:心學阿,善念增一分,則行為又高尚一分,知行合一也。

老師又說:妳懂這些就好了,剩下的要靠自己去領悟,對了先幫老師買碗辛辣麵先。

就這樣小女孩在買泡麵的同時,她看到地上有張紙屑,她撿起來轉身放入垃圾桶,然後心滿意足的說,知行合一 我知道了


創作回應

隱姓埋名
路過...有深度OAO
GP射w
2016-08-05 15:57:37
小伽羅
謝謝>"<
2016-08-05 19:28:01
伊爾
禮學的奠基者張載認為讀書人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王守仁(陽明兄的原名)應該就是這麼樣的一個人,想必他在明代應該是位極其重要的人物,當初在圖書館寒窗苦讀時,有幸摸到了一套「當年明月」所寫的「明朝那些事兒」,其中用了蠻大的篇幅在描述王守仁的一生,影響力之大,在日本還興起了陽明學,是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精神。看了你的寫作手法,感覺很像「當年明月」,就叫你「當年伽羅」好了![e19]
2016-08-05 22:58:37
小伽羅
說的真好,當年明月是我非常崇拜的作者喔。
他的那本《明朝那些事兒》,我看了整整十遍以上,真的非常非常喜歡他的作品,雖然一開始我有點無法接受,他把嚴謹的歷史寫成那樣,但後來漸漸的能理解他的做法,歷史無須高高在上,他能打入民間,成為眾人之學,需要的是更多的文字來包裝它,當年明月做到了。

題外話 它是很棒的明史研究員喔^^

至於我這篇,老實說就是自己寫著樂的,和當年明月先生功力差了太遠了,因為在巴哈,為了要讓讀者看得輕鬆,其實我也在慢慢調整文字,寫的太艱難不會顯得自己有多好,只會讓歷史更疏遠眾人而已^^
2016-08-06 08:56:41
冰靈
日本第一兵法家,我知道喔,是武田信玄對吧?這個人我也是很喜歡呢,在整個日本戰國史第二喜歡的,僅次於他的一生宿敵--上杉謙信(不知道是男是女的強者XD),不過信玄的騎兵團可是日本最強呢,要說他沒有做到那「風林火山」的真義嗎?我不是很敢確定啦,不過他的騎兵團應該很符合「疾如風」的信條,在他一生中最有名的戰役,也就是跟謙信的大戰役--川中島大會戰中,他的指揮,固守本部是守得很好的,應該至少也有做到「不動如山」啦,而後來回包的部隊也迫使謙信徹軍了,相信也有做到「侵略如火」才是(後來他打爆德川也應該算有)四條中至少有三條(徐如林我不是很確定,就不提了)做到,也是很不錯了啦。
2016-08-05 23:00:25
小伽羅
我一直很想好好看看《甲陽軍艦》這本書,雖然是本偽書。

信玄公是當代最傑出的軍事家,這無庸置疑,只是他實在不能算是好的政治家,如果他早個幾年將目光盯著天下,或許很多事都會改變了說不定。

他是一個有能力爭取天下的人,實在不該花太多時間在謙信身上。

話說我以前的偶像是上衫喔,哈哈。
2016-08-05 23:21:08
冰靈
我也很想看呢,只是我這些畢竟位處偏鄉,圖書資源雖然不錯,這麼冷門的書還是不會有的(勘助這個人也很有趣,雖然我朋友念成勘勘XD)
我覺得「他不是個好的政治家」這點可能有待商榷,因為在我的理解中,政治分成很多個部份,信玄公是個很傑出的軍事家,他的軍事才華無庸置疑,但他的內政也是很厲害的,他曾說出「人民是城牆」這句千古名言,在他治下的百姓一定很幸福吧,他之所以能連年征戰,便是在甲斐國內開採金礦,讓人民生活富足,水利部分他也很努力地做好了,但外交這塊就真的不算太強(就我所理解的部分啦),他身邊好像沒有多少善於辭令的外交人才,他如果早幾年「上洛」,我想天下很有可能就是他的,而不屬於德川。
但我還是很喜歡他和謙信之間的「激情碰撞」!我還有計畫要研究這一部分的歷史,來寫一部信玄公和如果謙信是女人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呢!(此人有病
我的偶像也是上杉=ˇ=,他有著一般政治家沒有的寡欲與熱情,他一生只行符合「義」之一字的行為,像是幫助領土被侵略的周邊小國抵擋信玄公的入侵,沒有人要提供鹽給甲斐國時,義無反顧地贈言給信玄,這些一點都不符合兵法,可是符合「義」!
2016-08-05 23:52:29
小伽羅
你說的真好,政治的確有很多種,但信玄公的侵略如火,卻沒能抓緊時機挑戰天下,結果而言挺令人惋惜的,信玄之後,日本的東北就退出歷史舞台了。

至於謙信呢,其實如果你會日文的話,可以翻翻一些日文作品,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謙信的義究竟該如何去定義他,又或者他的義該算大義還是屬於個人的小義呢?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地方,日本有不少人在探討這個問題,人是充滿複雜的,從不同角度可以看到許多面向,例如前幾年有份論文就在探討明智光秀的內心世界,看了真叫人拍手叫好。^^
2016-08-06 00:09:13
白涵渢
哇塞~遂覺自己面目可憎啊~
2016-08-06 09:38:54
小伽羅
別這麼說自己 你很棒的^^
2016-08-06 22:37:14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