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五年級生上凱道踢正步」活動,共計由陸軍官校專科班退伍軍官,及曾經在凱道參加國慶閱兵的士官兵,同組成三個閱兵連。 聯合報系資料照
日前有500位大叔聚集凱道同踢正步,震天響的口號絲毫不顯老態,連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都大讚:這就是中華民國軍魂。然而看在某些人眼裡,
踢正步背後所象徵的政治意涵,可能遠比「熱血」兩字要來的濃烈許多。
「正步」源起於中世紀民間舞蹈,真正被採用至軍隊要追溯至18世紀普魯士軍隊。當時腓特烈大帝承襲父親的軍國主義,
透過擴軍強健普魯士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踢正步就成了紀律與服從命令的符碼。對平民,正步是震懾的工具;對敵人,正步是軍力的展示。
但踢正步又是何時為中華民國國軍所用呢?1933年國民政府與德國納粹合作,由納粹派遣大量軍事顧問協助,踢正步正是在此時受到希特勒所推崇,成了納粹黨衛軍和德國國防軍的步法,進而被蔣中正納入國民軍。兩國合作則是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告終。
也因此,
踢正步被西方民主國家標誌為威權的象徵,例如北韓。因此有網友就諷刺,
曾經遭受黨國軍國主義荼毒的退伍軍人,到了2016年仍為那段「瘋狂」歲月懷念,錯把法西斯當成光榮精實的表現。有網友則認為,這些退伍軍人在長期獨裁統治的洗禮下,不過是自然地流露出難以改變的真性情。倒是洪秀柱跑去跟風,到底是要跟這些退伍軍人致歉過去獨裁統治下的所作所為,還是想藉此宣誓黨國一體永不消失?令人不解。

![]()
來源:聯合報
----------------------
別再用外國人的觀點來看自己!
踢正步不是法西斯,而是軍隊凝聚向心展現軍容的精神戰力
沒有精神戰力的軍隊,是無法踢好正步的!
在那些被洗腦洗到想當日本人到瘋了的眼裡
只要是關於中華民國的,都是餘毒,嚴格說來,這群人心裡是不存在中華民國的
不管是國家或是軍隊文化的形成都有其背景,沒人說不可以改變
但中心思想該是甚麼?
軍人就是該以某種形式表現軍人魂魄與堅毅精神,對自己同胞表現保家衛國的決心、對外展示威嚇不可侵犯的有形力量
這群五年級生挺著啤酒肚也要踢給你看的退伍軍人,這樣的情操,絕對比那些酸民,要高尚的多得多
對於愛當逃兵、不認同自己國家、沒種捍衛國家主權的人來說
是絕對無法理解這種情操、悸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