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電影「魔球」觀後感

Lee~ | 2015-12-04 01:17:46 | 巴幣 126 | 人氣 3377

「魔球」這部電影已經是一部非常舊的電影了,之所以被我翻出來看,只是因為覺得自己對棒球的了解,已經到了差不多夠資格接觸這一類電影的階段了。

而且,聽說這部電影的寓意非常的深、非常的廣,有的人將這部電影當作是商業哲學,也有的人從中獲得了人生的啟發。究竟一部棒球電影,它用了什麼樣的方式,帶給每個人不一樣的感動?這讓我非常好奇。





簡單的提一下這部電影的故事大綱。

2001年,球季結束後,輸掉季後賽分區系列賽的運動家隊總經理Billy Beane來到球團老闆的辦公室,希望球團老闆來年能加碼運動家隊團隊薪資,因為運動家隊的三名球星-Jason Giambi(38HR、120RBI、.342AVG、2001年美國聯盟最多的四壞球保送)、Johnny Damon(9HR、49RBI、.256AVG、那年他在運動家隊的表現並不是很好)、Jason Isringhausen(4W3L、2.65ERA、34SV)已經離隊,投入了能給他們更大份合約的球隊的懷抱,故運動家隊勢必也要在團隊薪資方面跟進,否則的話球隊的戰績墊底將不會是意料之外的事。

運動家隊的老闆以運動家隊是「小市場」球隊為由,小市場球隊是拿不出高額薪資去和其他支豪門球隊競爭明星球員的,以此拒絕了總經理Billy Beane調高團隊薪資的要求,這讓Billy Beane非常的頭痛,因為這代表著,他得用便宜的價錢,去找到能夠穩定輸出安打的打者,以及表現良好的終結者,更不用提單季能夠為球隊敲出30支全壘打、打回100分打點的球員。

在某次Billy Beane前往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的辦公室洽談交易球員一事時,他在那裏遇見了Peter Brand,在深度的攀談過後,Billy發現Peter是個對數字非常有觀念的奇才,只可惜懷才不遇,若是Peter的數據理論在印地安人隊裡向球團高層、教練團和球探提出來,肯定沒有人願意接納,因為這是一個從來沒有人使用過的、嶄新的理論,但Billy卻認為,這個新興的數據理論不僅可以為運動家隊現在的窘境找到出口,更可能翻轉整個自由市場裡的所有球員的身價,並且還可以顛覆整個棒球圈!

所有球員的各項數據在經過繁瑣的數學公式重新計算過後,可以發現某些高薪球員,他們的實際貢獻程度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高,而某些被「意識派」球探淘汰的球員,他們在球場上能發揮的價值或許是被嚴重低估的,這正是Peter的球員分析方式獨特之處。

在Billy將Peter挖角至運動家隊球團後,兩人便開始著手研究,自由市場裡有哪些仍是可用之兵,卻因為傳統印象派球探的舊觀念而無球可打的球員?然後兩人帶著這幾位球員的名單,在和教練團及球探的會議中將這幾名球員提了出來,他們分別是Scott Hatteberg(無法再傳球的捕手)、David Justice(年事已高的待退老將)和Chad Bradford(球速遠低於大聯盟平均值的下勾投手),他們認為,如果讓失去阻殺能力的Scott Hatteberg轉守只需要接球的一壘、借重David Justice的經驗和選球能力以及Chad Bradford的潛力,將可以以較低的薪資,維持和其他豪門球隊抗衡的戰力。

想當然爾,這樣子的提議當然把整個會議事搞得「槍聲作響」,沒有人願意看到運動家隊的戰績一落千丈,當然如果不簽下Billy和Peter所提議的球員,要看到運動家隊慘澹的戰績機率還小一些,教練團和球探是這樣認為的。

但Billy仍然用他總經理的身分,武斷的決定簽下這三名球員,卻也讓球隊與高層間出現了嫌隙。

球季開始之後,運動家隊的戰績果然不出眾人所料的,「穩坐」美聯西區的爐主,打從一開始運動家隊決定簽下三名不被看好的球員時,就已經讓全世界的棒球迷摸不清頭緒了,如今再看到這樣的戰績,不禁讓人覺得運動家隊已經放棄了2002年的球季,準備拚來年的「狀元籤」。

但事後發現,球隊的總教練並沒有依照總經理心目中理想的先發九人名單來比賽,而是總教練自己以個人的「傳統印象派」論點來排定比賽時出場的先發九人,Billy也不是省油的燈,在他知道這件事情後,隨即將那些卡住Scott Hatteberg、David Justice、Chad Bradford這三人守備位置的球員交易出去,並且向總教練說明,這三個人非上場不可!

運動家隊的休息室裡,Billy面對球隊裡的球員,一個個親自叮嚀囑咐每個人在球場上的任務是什麼?千萬不要浪費一場比賽27個出局數裡的其中一個,由誰負責選球上壘?什麼情況下可以出棒攻擊?投捕的配球策略在某幾局時可以如何配球等等……而David Justice的部分,Billy更是希望他發揮老將安定軍心的價值,多多關心球員的心理狀況,並且適時給予安慰。

終於,運動家隊打出了石破天驚的美國聯盟20場連勝紀錄,從爐主地位鹹魚翻身,球季結束後,運動家隊更以103勝59敗的傲人戰績,成為美聯西區的霸主,順利晉級2002年的季後賽,值得一提的是,美聯東區的豪門球隊洋基隊該年的勝場數也是103勝,但他們的團隊薪資將近是運動家隊的三倍之多。

最後,運動家隊在分區系列賽遭到印地安人隊的淘汰,只摸著了晉級的邊,卻無緣與同分區的天使隊爭取美聯冠軍隊的頭銜。

Billy不禁開始懷疑,這個新興的理論究竟是不是成功的?它畢竟只帶給了運動家隊一整年例行賽的驚艷,但為何最後還是輸了季後賽?

Billy究竟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後來,Billy受到了紅襪隊老闆的邀請,請他去紅襪隊的主場「芬威球場」一敘,Billy對芬威球場的硬體設備讚不絕口,直說:「這樣子的球場才叫做球場啊!」(的確有傳聞運動家隊球員不太滿意主場O.co Coliseum的硬體設備),
而這一次會面,其實不只Billy自己知道紅襪隊的老闆找他想做什麼?相信觀眾看到這裡心中也會有答案……就是挖角!

紅襪隊老闆開了一張就球團「制服組」來說非常昂貴的合約,希望Billy能夠用他今年球季幫助運動家隊打出奇蹟的方法來領導紅襪隊。

就連Peter看過支票後,也直說這會是一張「運動史上球隊總經理最高金額的合約!」

但Billy深知,在運動家隊奪下世界大賽冠軍戒之前,他的任務不算完成,所以他還不能離開!因此他拒絕了這份合約。





這部電影之於我而言,並不像是一部棒球電影,它讓我看到了一場沒有血腥的革命!這是一場「維新派」挑戰「守舊派」地位的戰爭。

堅持傳統的球探、教練團等等並沒有錯,在他們看見數據派的成功之前,他們絕對有理由為自己的舊派思維做辯駁,不管他們是害怕改變、害怕跟不上時代、害怕學習新的事物,而導致自己最終飯碗不保,他們都沒有錯!

對於一個已經五、六十歲的人來說,被大環境逼迫著去學習新的東西並不像年輕人一樣的說學就學來的容易,他們面對「學習」的壓力遠比年輕人還來得大,尤其當自己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時,你就得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拋棄自己對於棒球這三、四十年來的認知,一切重新開始。

在過去那個沒有大量精細數據輔助教練團作判斷的年代,也出了不少恐怖的名將。Barry Bonds(生涯762HR、2558BB,皆為美國職棒史上最多。)、Randy Johnson(生涯五度榮獲賽揚獎、四次自責分率王、一次勝投王、九次三振王、2002年更包辦投手三冠王)、Mark McGwire(生涯12度入選明星賽、累計583HR,但於2010年坦承其於球員期間服用禁藥)、Nolan Ryan(383次奪三振為美國職棒至今最高的單季紀錄、生涯7場無安打比賽、12場1安打比賽、5714次奪三振為美國職棒紀錄保持人、生涯被打擊率史上最低)、Greg Maddux(8次入選全明星賽、4次賽揚獎得主、18次投手金手套獎為大聯盟最多)等人……這些超級怪物在美國職棒一百多年來的歷史裡從來也沒少過,所以我們可想而知,Billy和Peter當時所面臨守舊派給予的壓力,肯定超乎一般人的想像,若是運動家隊沒有在季中飆出驚人的20連勝、球季最後沒有以和洋基相同的勝場數作收、並且沒有擠掉天使隊坐上美聯西區的王座,這一切複雜繁瑣的數學公式,都將成為世界棒球史上天大的笑話。

Billy在高中畢業那年,也曾經被球探評為是一名「五拍子」球員,當時大都會隊的球探希望Billy放棄就讀史丹佛大學的機會,接受大都會隊所開出的合約,四年後升上了大聯盟,卻在大聯盟流浪了六年,前後共待過四支球隊,最後因為始終無法繳出對球隊有所貢獻的成績而開始學習當球探。

他非常了解球探的一句話對一個球員的生涯有多麼大的影響,當初的自己如果選擇升學,讓自己再多一些歷練,或許今日的古柏鎮會有Billy Beane的一席之地,這樣的遺憾是支持著Billy持續對抗守舊派最大的動力來源。

最後,他們用數據證明了,一個半殘的捕手可以藉由轉守一壘來持續他的棒球生涯、一個屆退老兵仍然能在球場上發揮影響力和號召力,帶給球隊正面能量!一個直球均速不到85英里、投球姿勢又怪異的投手居然能成為球隊最可靠的中繼投手之一?

並且因為守舊派對這些人的不賞識,而讓這些人的身價非常之便宜,這正好符合了Billy的期望,所以在2002年讓運動家隊創造了奇蹟。

而「魔球」(Money Ball)這本書的問世,更是改變了全世界的棒球生態,開始讓人探討運動場上的數據、迷戀運動員間的數據,所以即便時至今日,Billy拒絕了紅襪隊的合約,仍然和運動家隊全員盼望著那一枚屬於「魔球勝利」的冠軍戒指到來,但在這一場革命當中,Billy仍然是個成功的人!

人往往在被逼到絕境時有了改變的想法,如果因為害怕改變而失去更多,那頂多也就是讓情況更加糟糕而以,但如果改變能讓你逆轉勝,你又為何不去做呢?

20151203-睪蝦





後記:

Billy Beane的近況-
目前仍於運動家隊球團任職,並於今年十月升任「棒球事務部執行副總裁」,原總經理一職由Davis Forst接任。

Peter的近況-
本名Paul DePodesta,因為某些因素拒絕讓電影在片中使用他的本名。網路上關於此人的最後消息是2004年被道奇隊挖去當道奇隊總經理,就在Paul看似將道奇隊的拖油瓶一一剷除後,道奇隊於2005年將他解約了。

2002年運動家隊先發9人陣容-

捕手-Ramon Hernandez (該年成績:7HR、42RBI、打擊三圍:.233/.313/.335)
一壘手-Scott Hatteberg(該年成績:15HR、61RBI、打擊三圍:.280/.374/.433)
二壘手-Mark Ellis(該年成績:6HR、35RBI、打擊三圍:.272/.359/.394)

三壘手-Eric Chavez(該年成績:34HR、109RBI、打擊三圍:.275/.348/.513)
該年的年度三壘金手套、銀棒獎得主。

游擊手-Miguel Tejada (34HR、131 RBI、打擊三圍:.308/.354/.508)
該年入選美聯明星隊,並且拿下美聯年度MVP,但電影中卻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影……


左外野手-David Justice(該年成績:11HR、49RBI、打擊三圍:.266/.376/.410)
2002年球季後退休。

中外野手-Terrence Long(該年成績:16HR、67RBI、打擊三圍:.240/.298/.390)
右外野手-Jermaine Dye (該年成績:24HR、86RBI、打擊三圍:.252/.333/.459)
指定打擊-Ray Durham (該年成績:15HR、70RBI、打擊三圍.289/.374/.450)

先發投手五人-
Tim Hudson (該年成績:15W9L、2.98ERA、238.1IP、152 SO、1.26WHIP)
運動家隊三本柱之一。

Barry Zito (該年成績:23W5L、2.75ERA、229.1IP、182 SO、1.13WHIP)
該年擊敗「神之右手」Pedro Martinez拿下美聯賽揚獎,運動家隊三本柱之一。

Mark Mulder (該年成績:19W7L、3.47ERA、207.1IP、159 SO、1.14WHIP)
運動家隊三本柱之一。

Cory Lidle(該年成績:8W10L、3.89ERA、192IP、111SO、1.20WHIP)

Aaron Harang(該年成績:5W4L、4.83ERA、78.1IP、64SO、1.57WHIP)

牛棚投手-
Chad Bradford (該年成績:4W2L、3.11ERA、75.1IP、56SO、1.15WHIP)
Jim MecirJ (該年成績:6W4L、4.26ERA、67.2IP、53SO、1.43WHIP)
Jeff Tam (該年成績:1W2L、5.13ERA、40.1IP、14SO、1.71WHIP)
Mike Venafro (該年成績:2W2L、4.62ERA、37IP、16SO、1.60WHIP)

終結者
Billy Koch (該年成績:11W4L、3.27ERA、93.2IP、93SO、1.27WHIP、44SV)

2002年世界大賽冠軍隊為洛杉磯安納罕天使隊,與運動家隊同為美聯西區球隊,天使隊在季後賽取得外卡資格進入分區系列賽,最後在世界大賽上演「老八傳奇」,奪下隊史至今的唯一一冠,該年的美聯西區競爭力不輸砲聲隆隆的美聯東區。

紅襪隊於2004年打破了「貝比魯斯魔咒」,終結了自1918年以來,長達86年未嚐冠軍碩果的命運,拿下世界大賽冠軍,據說這便是運用了Billy Beane的理論而達到的結果。

2002年的魔球軍團當中的「運動家隊投手三本柱」、Miguel Tejada 等人……,憑當年的成績來看,絕對有拿到千萬年薪複數年合約的條件,這點只能算運動家隊運氣好吧……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Penny / The UnderDog
比起電影,我反而比較喜歡原著小說,電影把運動家隊形容成一支靠著一群不起眼球員打敗豪門球隊的隊伍
但是運動家隊的陣容其實沒那麼差,不只有先發三巨頭,還有強打三壘手、年度MVP游擊手,可是電影卻把這些主力球員忽略掉,只注重在那些不被看好的球員
2015-12-06 01:10:23
Lee~
小說告訴我們:如何用便宜的價錢填補先發空缺。
電影告訴我們:如何用便宜的價錢打出魔球神話。
這可能是電影的商業考量吧!
2015-12-09 06:45:27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