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個相當注重禮數的國家,連包個禮金學問都不小。記得第一次送禮金時,紅包袋還是請百貨公司的小姐幫忙寫的。事隔多年之後,現今的我總算有點概念了,就讓我在此告訴大家一些簡單規則吧。
本篇文章的圖片都是從日本雅虎搜尋來的。首先,先觀賞幾個漂亮的紅包袋。
是不是非常賞心悅目、美不勝收?但是,請注意!這麼華麗的紅包袋並非想用就能用,要是您包的是鉅額禮金,當然請便。要是您跟我一樣,包個一萬日幣左右,還是請您使用下面較為樸素、或是印刷的。
通常紅包袋包括三部分:外包紙、內袋、中間書寫的紙條。
外包紙上有「水引」,通常還附有「のし」。「水引」就是上圖的蝴蝶結部分,而這種蝴蝶結的「水引」,稱為「蝶結び」,意思是「不論有幾次都行」。從前人們習慣在賀禮上添贈鮑魚,「のし」便是由這個習慣所衍伸而來。一般都會附在外包紙右上方,但探病時,就只能單用「水引」。
還有一種稱為「結び切り」的「水引」(如下圖),意思是「只有一次」之意,用於結婚及探病時。請注意,婚禮的紅包袋必須使用「結び切り」的「水引」,否則可能會惹怒新人。
至於紅包袋寫法
,外包紙的「水引」上方書寫賀禮的名目(請寫在外包紙附帶的紙條上)。例如:結婚禮金寫「
寿」或「
御祝」;祝賀友人生產,便寫「
寿」、「
ご出産祝」或「
御祝」。「
御祝」,大概任何喜慶都能使用。「水引」的下方,則寫上自己的名字。
內袋的寫法是正面書寫禮金金額,背面則寫姓名及地址。
放入紙鈔時,必須正面朝上。由於是喜慶的緣故,一律採用新鈔。紙鈔放入之後,將內袋用外包紙包覆起來。婚禮之類的喜事,外包紙的背面得由下往上折才行。
終於大功告成了。那麼,究竟應該包多少金額呢?那又是另外一門大學問了...。
※ 本篇文章所有圖片均取自日本雅虎網,有興趣的朋友也可自行上網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