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孟德爾,這位在下學期國中生物課本出現的重量級人物,上完課除了知道他的研究,還有他是奧地利的神父外,剩下的就幾乎沒有了! 原來孟德爾的家境十分窮困,但是他有個充滿愛的家庭,為了支撐孟德爾讀書,務農的父母親幾乎散盡家財,就連妹妹也說「將來,我能找到不在乎我有沒有嫁妝的丈夫」也把嫁妝基金全給了哥哥。 孟德爾在求學的過程非常的努力也很快樂,總是要求自己做得比別人的要求多一些,比別人修了更多的課程、高分畢業甚至跳級!只是這麼努力,並沒有讓他的生活變得更順遂。他名列前茅努力求學,可是曾經因病被迫休學;他充滿了教學熱誠,但是一輩子都沒有考取正式的教師資格;他細心地照顧豌豆,卻被豌豆象和戰爭啃食殆盡;他發表他的實驗,但完全不受重視沒有人能夠理解,甚至要他改種其他植物。他就這樣度過他默默無聞的科學家生活,就連他的葬禮上也少有科學家參加。許許多多的挫折,他藉著信仰度過種種不順遂,默默精準地進行分析他的研究,影響啟發了往後的科學家,開啟了近代重要的遺傳學。 讀後感想: 相較於前一本精彩的『法拉第的故事」,讀完本書不免有點失望,一開始預期可以看到滿滿的遺傳學之父奮鬥致力於科學的重要過程,了解很多他的日常奇聞軼事,雖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比起大概不到兩頁就讚揚上帝數次,以及對演化論的批判篇幅,主角的戲份就顯得比較少了,甚至書名若改成「造物主vs演化論的謬誤—由孟德爾的實驗談起」比較能讓我馬上掌握內容。 另外其中有一段內容描述摩根的實驗,敘述白眼的雌果蠅與紅眼雄果蠅交配,F1全為紅眼、F2白眼的全部都是雌果蠅,明顯和我所學的記憶不同,讓我有些訝異。 作者在書中匯集了很多與遺傳學相關的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內容相當豐富,但是看完以後深深的感到,生物的理論還是有圖片協助比較能夠容易理解阿,我是生物系本科的學生,但是對於書中描述的龐大研究卻不太能消化,甚至有與記憶不太相符的地方,看來自己真的該讀讀書了! 或許這本書推薦給有信仰的人比較適合,由我這沒有靈性的人來閱讀實在是浪費了! 喜歡的句子: 「當科學家因著外界的推崇成為權威時,他的思考就產生鈍性,永遠只落在自己熟悉的理論中。」 「大多數的科學家,總在追趕時代新興的潮流,僅可能的發表、僅可能地留在眾人注意的焦點中。這是理性科學中的不理性,是自由追求科學知識裡的不自由。」 「成為科學家有個重要的學習,即使他知道許多事情的黑暗面,但總是永存盼望。」 「自願比強迫更好,但有時候需要強迫一下。」 |
留言共 0 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