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24 新增冷卻回復速度公式。
2019/7/24 新增3.7版攻速公式。
2019/3/27 新增『等同能盾公式』及『附加能盾公式』。
2019/3/10 完善『附加傷害效用』說明。
2019/3/9 更新暴率上限。(3.6)2019/3/9 基本傷害公式,新增『傷害加成%』(Multiplier)。(3.5)
2019/2/2 新增烙印附著施速公式。
2017/10/30 完善暴擊期望值公式及其相關說明。
2016/5/21 完善各項公式。
2015/6/2 新增能盾自動回復時間公式。(2.0Beta)
2015/6/2 新增能盾自動回復量公式。(2.0Beta)
※專有名詞釋疑:【POE】傷害類型(Damage Types)及增減益狀態(Buffs/Debuffs)※更多%(more)、更少%(less)皆為相異複數累乘。
◆基本傷害公式:【【(((基礎傷害 *傷害係數[倍率,Hit] *(1±傷害%總和) *(1±傷害加成%總和) *(1+更多傷害%) *(1-更少傷害%))
*(1+((基礎暴傷50%+暴傷%總和[≧0]) *(1+更多暴傷%) *(1-更少暴傷%)
*(1±承受暴傷%總和) *(1+承受更多暴傷%) *(1-承受更少暴傷%)))[Min=100%]
*傷害轉移%[電甲,火衣,太陽衣])
*(1-物理減傷% or元素抗性% or混沌抗性%))
±定值傷害[Hit,承受點傷]】
*(1±承受傷害%總和)
*(1+承受更多傷害%) *(1-承受更少傷害%)】
◇基礎傷害=點傷 ,(最大傷[Max dmg]+最小傷[Min dmg])/2
附加A傷害→B傷害、傷害轉化及中毒,流血,點燃等異常狀態的點傷
◇傷害轉化=基礎傷害*附加%*傷轉%
,先附加後轉傷
,複數相異傷轉%加總超過100%時 ,技能石本身傷轉%固定不變,其餘傷轉%按等比例分配 Wiki ,轉化前的原傷害相關加成(標籤)對轉化後的傷害有效 ◇傷害係數[倍率,Hit]=用於平衡各技能傷害形式的傷害效用(Damage Effectiveness)
,譯為「附加傷害效用%」(攻擊同為「基本傷害%」),無顯示則為1(100%),影響附加傷害倍率
,除技能本身自帶點傷(通常為該法術基傷及持續傷不受影響)外的所有附加傷害皆須乘此倍率
,對攻擊技能而言,若係數為1.2(效用120%),可視作內建20%更多傷害
◇±傷害加成%總和=冰冷持續傷害加成%及非異常混沌持續傷害加成%[此項位置暫為初估]
◇(基礎暴傷50%+暴傷%總和)[≧0]=暴傷加成的最低下限為100%
◇±承受暴傷%總和=天賦不動如山及狡徒束腰
◇承受更多暴傷%=刺客印記,暴擊有命中判定,DPS須考慮命中計算期望值
◇物理減傷%=護甲物理減傷%[Hit,效益依據傷害量變動]+額外物理減傷%總和[紅球,石化,魔像]≦90%
◇±定值傷害[Hit,承受點傷]=刺棘寶甲,拂燼及均衡
◇±承受傷害%總和=感電,脆弱,自殺頭,追獵及暴徒昇華天賦
◇承受更少傷害%=極地裝甲[Hit],護體[Hit]
◇魔力減傷%總和=心靈昇華[MoM],衛道之袍;3.0後,魔力減傷對無擊中判定的持續傷[DoT]有效
◆攻方DPS(暴擊期望)=基本傷害[攻方全加成]*命中%*攻速%[施速]*(1+暴率%*命中%*(暴傷%-1))
※此期望值忽視守方護甲,減傷,閃避,躲避及格擋,仍非真實DPS Wiki ※法術內定命中率100%,命中該項無視(暴擊命中判定亦同),惟攻擊須考慮命中
詞綴「攻擊和法術[正確應譯"擊中時"]無法被閃避(Hits can't be Evaded)」為命中率100%
武器攻擊可無視閃避(Evade)及暴擊時的命中判定,但仍會被格擋(Block)及躲避(Dodge)
◆生命公式:基礎生命*(1±生命%總和)*(1+更多生命%)*(1-更少生命%)
◆魔力公式:基礎魔力*(1±魔力%總和)*(1+更多魔力%)*(1-更少魔力%)
◆能盾公式:基礎能盾*(1±能盾%總和)*(1+更多能盾%)*(1-更少能盾%)
◇生命每秒回復量公式:(最大生命*生命秒回%總和)±定值生命秒回
◇魔力每秒回復量公式:(最大魔力*1.75%±額外定值魔力秒回)*(1±魔力秒回%總和)
◇能盾每秒回復量公式(ZO):(最大能盾*生命秒回%總和)±定值生命秒回
◇能盾自動回復量公式:(最大能盾/3)*(1±能盾回復%總和) ,1.3
◇能盾自動回復量公式:(最大能盾/5)*(1±能盾回復%總和) ,2.0Beta
◇能盾自動回復量公式:(最大能盾/5)*(1±能盾回復%總和) ,2.0
◇能盾自動回復時間公式(秒):6/(1±比平常快回復能盾%總和) ,1.3
◇能盾自動回復時間公式(秒):3/(1±比平常快回復能盾%總和) ,2.0Beta
◇能盾自動回復時間公式(秒):2/(1±比平常快回復能盾%總和) ,2.0
◆等同能盾公式:魔力保留值*n%等同*(1±能盾%總和)*(1+更多能盾%)*(1-更少能盾%)
※相關詞綴:守護者-信念之輝『等同15%魔力保留的能盾』
◆附加能盾公式:基礎魔力*n%附加*(1±魔力%±能盾%總和)
*(1+更多魔力%)*(1-更少魔力%)*(1+更多能盾%)*(1-更少能盾%)
※相關詞綴:聖宗-意識聖殿『附加30%魔力的能盾』
◆護甲公式:基礎護甲*(1+護甲%總和)*(1+更多護甲%)*(1-更少護甲%)
◆物理減傷公式:護甲/(護甲+傷害*12)+額外物理減傷%總和 [物傷減免%,Max=90%]
◆面板命中率公式:基礎命中率[±]*(1±命中%總和)*(1+更多命中%)*(1-更少命中%)
◆面板閃避率公式:基礎閃避率[±]*(1±閃避%總和)*(1+更多閃避%)*(1-更少閃避%)
◇實際閃避率公式:1-命中值/(命中值+(閃避值/4)^0.8)
◇閃避率及躲避率公式(聯集):1-((1-閃避%)*(1-躲避%)) [躲避率,Max=75%]
◆格檔率公式:格檔%總和*(1+更多格檔%)*(1-更少格檔%)
◆法格率公式:(法格%總和+(格檔%*轉法格%總和))*(1+更多法格%)*(1-更少法格%)
◇格檔時間回復公式(秒):0.35/(1±格檔時間回復%總和)
◆暴率公式:(基礎暴率*(1+武器區域暴率%)*(1±暴率%總和)
*(1+更多暴率%)*(1-更少暴率%))±額外暴率%總和 [暴率,Max=95%]
◆暴率公式:(基礎暴率*(1+武器區域暴率%)*(1±暴率%總和)
*(1+更多暴率%)*(1-更少暴率%))±額外暴率%總和 [暴率,Max=100%] (v3.6)
◆暴傷公式:(1+基礎暴傷50%)*(1±暴傷%總和)
,1+(暴傷%-1)*(1+更多暴傷%)*(1-更少暴傷%) [暴傷,Min=100%]
◆暴傷公式:1+(基礎暴傷50%±暴傷%總和)*(1+更多暴傷%)*(1-更少暴傷%)
[暴傷,Min=100%] (v2.2)
◇暴傷降低公式(%):100+(暴傷[%]-100)*(1-降低暴傷[%]總和/100)
※角色基礎暴傷150%,怪物基礎暴傷130%
◆攻速公式:基礎攻速*(1+武器區域攻速%)*(1±攻速%總和)*(1+更多攻速%)*(1-更少攻速%)
◆攻速公式:武器基礎攻速*(1+武器區域攻速%)*技能係數*(1±攻速%總和)
*(1+更多攻速%)*(1-更少攻速%) (v3.7)
◆施速公式:1/技能基礎施速*(1±施速%總和)*(1+更多施速%)*(1-更少施速%)
◇烙印附著施速公式:1/(烙印基礎施速/施放%總和)
※施放%總和=施速%+烙印發動頻率% [效益:1%施速=1%烙印頻率]
◆投射速度公式:(1±射速%總和)*(1+更多射速%)*(1-更少射速%)
◆冷卻回復速度公式(秒):基礎時間/(1±冷卻回復速度%總和)
◆範圍半徑公式:基礎範圍[武器,技能]*(1±範圍%總和)*(1+更大範圍%)*(1-更小範圍%)
◆持續時間公式:基礎持續時間*(1±持續時間%總和)
*(1+更多持續時間%)*(1-更少持續時間%)
◆魔力保留公式:魔力保留%*技能消耗倍率%[複數累乘]*(1±魔力保留%總和)
*(1+更多魔力保留%)*(1-更少魔力保留%)
◆暈眩時間公式(秒):0.35*(1±暈眩時間%總和)/(1±暈眩時間回復%總和)
◆暈眩機率公式:200*傷害/最大生命
◆降低暈眩門檻公式:
◇降低暈眩門檻0~75%時:暈眩門檻*(1-降低門檻%總和)
◇降低暈眩門檻超過75%時:暈眩門檻*(1-(75+(降低門檻總和-75)*25/(降低門檻總和-50))%
※3.11後,地圖王被暈眩後免暈2秒,高階地圖王免暈4秒
暈眩門檻比例表(純屬玩樂性質,實際下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