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文章,要來個不一樣的主題。就是以傳統武術為主題。至於要介紹的傳統武術是哪一門?答案是:教門拳。教門拳是在中國大陸的穆斯林當中流傳的拳法。至於為什麼要介紹這門拳法?嗯...原因很多。
![]()
總之,就讓我們先把重點放在對這門武術的介紹上吧。
首先,得先跟各位說的是,中國的穆斯林,我們一般都通稱為回族。而在回族當中流傳的武術其實也不止只有教門拳。像大家所熟知的查拳、八極拳、心意拳、保定快跤等武術都是在回族中流傳,甚至還跟著傳承到漢族人乃至於世界各地的武術。
但是這個教門拳是在大陸央視舉辦的武林大會的相關影片被放到網路上後;並且有人撰寫相關條目到網路百科上,才為人所知。
上面這個影片就是節錄自武林大會當中,手法講解的片段當中的內容而來的。將這些手法內容與筆者自己過去所學的螳螂拳等拳法相比對。可以看出有部分相似之處;但又有更多是屬於回族文化當中的特色。可說是,如同太極拳一樣具有強烈的民族文化特色。
就相似之處來說,上面影片當中,自03:35開始介紹的一招「回回獻牲」是一種連拿帶踢的技法。這種技法跟下面這篇基本六路的影片當中0:22開始的摟手扁撞腳以及自0:52開始的斧刃腳衝捶一樣,都有出手去抓對方的手之後在用腿法攻擊對方的中下盤甚至是頭胸部的打法。
自02:48開始介紹的護心捶又跟簡易陳氏太極拳裡面的勾簍捶〈筆者以前學陳氏太極拳簡易版時,聽到的是這個稱呼〉又有些相似。如下面簡易陳太影片中,01:01開始到01:04結束的勾摟捶,看起來就有些相像。
在最前面的介紹影片當中,也不乏許多用摔法來破解腿法的技法。而且大多看起來跟下面的篇散打接腿摔的影片當中的動作頗為相似;但是又再更加細膩。
而其不同之處則是體現在最前面的影片當中所介紹的三個招式:抹頭式、洗肘式、湯瓶式。這三式又各別在05:20、06:22、07:51之處開始介紹。這三個招式當中,前兩個是由回族的禮儀所演變出來的。而最後一個湯瓶式則是由回族的生活器具之一─湯瓶所演變來的。這三個招式都有著明顯的回族的文化風格。
至於教門拳的歷史,是從大陸的寧夏那裏發源。在距今200多年前由一位名叫楊士鵬的回族武術宗師所創。後來傳入民間。由中國穆斯林當中的武師與懂得武藝的伊瑪目、阿訇所傳授,又因其長久傳承於回族當中的楊氏家族。又被稱之為楊氏教門拳。
而當時這位楊姓宗師,將他所學的武術與中國的穆斯林所特有的文化融會貫通之後,所創。因此,也就不僅僅只是有傳統北方拳當中所有的擒拿、腿法、摔法。更將回族的儀禮與生活器物等文化融會到其中。可說是一門少數民族文化特色非常強烈的拳法。
以上就是筆者對這門教門拳的大略介紹。基本上,寫的不算好。因為都是資料跟影片的堆積。0rz
又加上筆者自己也沒學過這門拳法。頂多是看過影片,外加自己大學時,學過幾年的北拳。所以解說上也不敢保證完全正確。也就請各位多多包涵。
筆者自己所知也差不多就如此了。如有任何謬誤,還請方家指正。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