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皮囊下,是最極致的黑暗......
電影『渴望』無捏觀後心得
渴望為2014年9月12日上映的日本電影,導演為先前執導過告白的中島哲也。
本片上映後的評價非常兩極化,認為好看的都說讚,認為難看的則把本片批的一文不值。實際上我光是看他預告就知道這部肯定不是爆屌就是爆死,導演個人風格太強烈,暴力大叔、中二屁孩、純淨少女與惡魔人格的極大反差,加上極度反社會的內容,一看就知道是兒童不宜的邪門歪道,不過觀影完後,其實我獲得的感受不是讚或爛,而是一種胸悶、暈眩、噁心,彷彿腦髓快被撕裂,心臟快要炸裂一般......
──很難受......
正如尼采所說:「當你窺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窺視著你」
動畫PSYCHO PASS某個橋段也有提到,有的人下潛至黑暗深淵之後還能全身而退,但有的人下潛後就永遠浮不起來了......我想我大概是屬於後者吧?
電影預告:
日本電影有個特色,那就是無論是情緒還是動作都會以非常誇張的方式呈現,可能是受長期受到特攝片影響,也可能是日本壓抑的民族性而造就了日本電影的獨特性,負面情緒爆發時往往都是天崩地裂。
而本片雖然強打告白的名聲,導演也是同一人,但這次的風格與精神獵奇的告白可以說是截然不同,本片是一部表現非常暴力的電影,直接稱呼它為『暴力』根本一點都不為過,霸凌、強暴、毒品、未成年援交、私刑、報復、殘殺,所有你想得到的負面元素都在裡面了,而且更可怕的,是導演居然還企圖在如此黑暗的氛圍中展現“愛”的本質,根本是瘋了,正如同它的廣告標語般──『理性崩壞』
魔鬼因瘋狂而生
隨著時代進步,人們連繫了世界,卻也疏遠了彼此,我們在十字路口上擦身而過,卻不曾聽見對方心中的悲鳴,就連本該是避風港的家,在如激流般快速變遷的社會下,也成了河面上看不見的黑暗旋渦……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率高速攀升,連續殺害孩童的酒鬼薔薇聖斗、一邊下毒給母親一邊寫日記記錄狀況的少女、11歲女童將同班同學割喉殺害......本該是純真可愛的小孩子,為何會犯下如怪獸般的滔天大罪?而為何在這些孩子犯罪之後,父母親的回答又一律都是「我不知道他為何會做這種事?」、「平常他很乖,一定是被同學帶壞了。」呢?
本片的主旨正是在探討這種現象,在劇中,女主角藤島加奈子失蹤後,主角父親到處詢問與她交集過的人,得到的答案卻總是「我不知道」、「我跟她不是朋友」之類的話,甚至連主角與他妻子也都對自己的女兒一知半解,隨著劇情的進行,主角才開始慢慢從各種突發事件中了解自己的女兒到底是甚麼樣的人,也才開始對她產生了『愛』,這是何等的諷刺?為何自己會把家庭搞得一團糟?明明滿嘴說深愛家人,卻從來沒有去關心家人一次呢?
其實不要說電影,就連現實本身也是一樣,我們對我們的朋友、家人真的都了解嗎?而要了解到甚麼程度才算是真正的友情,又要愛到甚麼程度才算是真正的親情?這就是本世紀給人類最大的一個考驗。
現代社會利益與欲望充斥,人不得不變得瘋狂才有辦法融入社會,殊不知已經造成了惡性感染,就連無辜的人都被捲入這瘋狂又絕望的泥沼之中,但這就是現實,本片之所以如此驚悚又恐怖,正是因為他很坦然地將現實給表現出來,讓人窒息,無法呼吸,因為我們身處的世界就是這副德性。
看到最後,其實劇情甚麼的都已經無所謂了,我覺得導演在其中表達的想法很明確,就算他整片時間軸排列有點亂,可是只要能讓觀眾感受到其中的意義,這就夠了,最後的結局算是相當諷刺,同時也符合本片的名稱......
──渴望。
附上劇中的插曲:
雖然劇中有登場很多首配樂,不過這首的旋律我覺得最能代表女主角藤島加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