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受注目的台灣人自家品牌「犀牛盾RhinoShield」即將在本月七號結束KickStarter募款活動。
為了響應台灣的使用者們該團隊日前在台中舉辦了一場體驗會,筆者從台北跑下去參與了這次活動,就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體驗會的內容。
剛進到會場馬上看到了熟悉的小道具,撞玻璃的大鋼珠跟防雞蛋的測試。
雖然都有錄影,但結果理所當然的跟官網提供的一模一樣所以這邊就不重複貼了。
若有人覺得「官方影片都有剪輯過,唬爛成分高!」之類的想要看現場錄的東西的話再私下來跟我要吧。
開場客套話是不可免的,創辦人兄弟的弟弟是這次的主講。首先是感謝了大家在KickStarter上給予的支持。
接下來跑了了一段簡短的Keynote,介紹公司背景。
在這裡簡單的說明:
犀牛盾RhinoShield是兩年前兄弟倆成立的公司,兄弟倆在牛津研究所分別修了化學跟材料工學。不過做這行要訣並不是需要研發出甚麼破天荒的全新材料,而是如何搭配現有的材料做出良好的複合性材質。
現場的一段小影片,是當初最早的實驗,拿鐵球砸培養皿。這邊就只放靜態照片了。
在這裡用的是單層的防撞膜,也算是它們保護膜的核心技術,但是單憑這張膜是做不出符合市面上要求的手機保護膜的,還是得搭配其他層的材料。
在這邊就有介紹各層材質的特性,也提到說它們在英國(應該是在校時接到的合作案?)時
曾有幫英國的陸軍裝車輛系統防撞膜(常在上下車時被裝備尻到爆),以及運送衛星時的時候
用來遮蓋玻璃零件…等等的經驗。
最近則是上了澳洲的電視節目
弟弟有提到它們挺重視使用者體驗的部分,市面上產品雖然多,但混水摸魚的也不少。像是有些一個月噴一次的液態噴霧性保護材料其實很危險。因為一邊玩手機一邊用手抓零食吃一吃就全下肚啦!!
接下來是重點的殼,由於6/6+的殼才剛弄好模組量產,這次展出的只有5/5S用殼。
開場先用力摔一支給你看
蜂巢型的防衝擊設計其實有點噱頭的成分在,根據弟弟的供述,實際上對抗衝擊的性能提升大概在10%~15%,九成還是仰賴在材料本身上。
而他對抗衝擊自信的部分是來自以下兩點:
1、不是隨便的橡膠製品,市面上很多的橡膠產品都在一年後變形鬆脫劣化。他認為自家產品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2、 生產過程中他們是直接把複合材質用二次成形的方式結合在一起一體成形,不像市面上賣的多半為使用黏膠接合甚至是讓使用者自行組裝。現場舉出了某有名的Spxxxx廠的軟趴趴橡皮當範例XD。實際上那家s廠在我的印象裡也只能在亞馬遜開個五折價格騙騙小孩…這樣不需要多餘的組裝手續,沒有黏膠鬆脫的問題也不會因為拼裝造成結構上的弱點。
在保護套方面他認為自家產品的優點:
・如前面所提的耐用度高
・各個插孔都有預留足夠的空間不怕副廠產品插不進去
・按鈕的回饋感優良
・針對6/6plus它們也保留了iPhone原有弧度的邊緣設計的美觀感
・由於近年流行螢光色,配色上扣除傳統的黑白色外也盡量採用鮮豔的色彩來迎合流行
・套上去後類似外骨骼強化,對於垂直的力道算是相當有抵抗力,不容易被折彎
在這裡提供現場拍攝的照片跟把玩的影片
最下面那款試做型藍白拖目前在ptt似乎有聯署活動,犀牛盾礙於公司規模,要開模具跟量產上都必須要確保一定的人數才不會蝕本,有興趣的人就多多跟官方提意見開連署吧。
再來是保護膜的部分,老實說他的橫向面積跟日本最大廠Elecom賣的大小相當,這在日本網路上是被評為過窄的。不過由於玻璃材質容易損壞,而塑料複合性材質若要遷就於iPhone6的弧形設計,必得強化黏性。這對將來有必要移除保護膜的時候會造成不便,妥協的結果就是這個寬度了。值得欣慰的是在縱向面的保護面積則是比Elecom還要優秀。
最後引用網址部分附上犀牛盾的
官方部落格與
KickStarter網頁,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