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7 GP

中島Ki-84四式戰鬥機「疾風」

作者:華倫斯塔湖畔的灰雲│2014-10-31 21:02:01│巴幣:14│人氣:2440
先來欣賞一下Ki-84一型甲在1971年的飛行英姿,現在這一架戰鬥機因為被偷零件已經飛不起來了


請從四分三十九秒觀看。



現在展示於知覽特攻平會館的Ki-84一型甲,正是影片中飛行的那一架。


再來看一下介紹。

中島Ki-84「疾風」一型甲(對戰鬥機用)性能

翼展 總長 總高 配重 引擎 最高速度 最大航程 武裝 承載重量 乘員
11.238m 9.74m 3.385m 3890kg 中島Ha-45氣冷18汽缸星型引擎(離昇出力2000hp,公稱第一速在高度2400m為1670hp,公稱第二速在高度6550m為1500hp) 624km/hr 1600km 12.7mmHo-103機砲X2(各350發)、20mmHo-5機砲X2(各50發),或20mmHo-5機砲X4(各50發) 30kgX2或60kgX2或250kgX1
實用昇限為12400m,最大速度於6500m飛出,上昇至5000m需要6分26秒,螺旋槳採用住友金屬公司的四翅VDM定速金屬螺旋槳(直徑3.1m)。

此外裝有惰速齒輪的「Ha-45」稱為「Ha-45-11」,其公稱馬力不變;「Ha-45-21」為十八汽缸「譽」之量產版本。從昭和十八年(1943)八月到十九年(1944年)三月間的Ki-84百架試作機中的八十三架裝有「Ha-45-21」,離昇出力為2000hp,公稱1750m為1860hp。

一型乙
裝設20mmHo-5機砲4門,出場編號為3000以後。

一型丙
機身20mmHo-5機砲2門,主翼30mmHo-1552門,對B-29效果不明(資料被銷毀),只有試作兩架。

一型改
主翼30mmHo-155II型兩門或20mmHo-5兩門,機首Ho-5一門或12.7mmHo-102兩門,引擎換裝為Ha-345(「Ha-45」四四型的陸軍稱呼)主翼面積提升為22.5㎡,螺旋槳直徑提升為3.5m,此型裝備稱為W20、Y3。
主要生產地點為太田製作所,另外再昭和十九年(1944年)五月新成立的宇都宮製作所,以及在昭和二十年(1945年)五月成立的太田原分工廠都有生產;十九年末太田製作所月產500架,之後因為B-29轟炸工廠與材料不足而降低,爾後便計畫為每個工廠都生產十五分之一再組裝。宇都宮製作所生產數約750架。

二型
生產途中多次修改翼端形狀,這是和一型最大的不同之處。然而又因為此型的各量產批次均採用了不同的X、Y、W、V型裝備,因此各細節上都有不同之處。

三型
在昭和二十年(1945年)二月完成試作機,起因是為了Ki-84戰機在高空中不停發生故障而開始設計。是將裝有渦輪增壓器的「Ha-219」2400hp引擎(若無增壓器,則為「Ha-211」)裝備在Ki-84上,直到戰爭結束都還沒有具體方案。

四型
計畫上引擎預定換裝成Ha-345,但詳細計畫不得而知(資料已銷毀)。

Ki-106
Ki-84的木製化,由立川飛行機和王子製紙苫小牧工廠合作完成少數機,從未試飛。

Ki-113
Ki-84的鋼製化,於昭和十九年(1944年)九月下達試製指示,製作機直到戰爭結束前都沒有完成。

Ki-116
由於戰末引擎追求產量導致品質低下,便預計換裝成信賴度較高的「Ha-112」二型(此引擎皆由舊型飛機拆下,也沒有太大的品質問題),由滿州飛行機工廠試作。於昭和二十年(1945年)三月下達試作,將滿州飛行機生產的Ki-84四號機換為試作一號機,於七月下旬完成,戰爭結束時自行銷毀。

Ki-117
將引擎換裝成2400hp的「Ha-219」引擎,以對抗P-51為目的的計畫。主翼面積、螺旋槳直徑以及基礎設計和一型改相似。試驗直到終戰,有一說為該型為Ki-84二型的其中一種。

Ki-84複座練習機
由中島再設計,因為實戰部隊一直有需要該型教練機的需求。前後座艙皆可駕駛,防風玻璃的設計和「零戰」的練習機,海軍的二式戰鬥練習機是相同的。

  昭和十六年(1941年)十二月末,陸軍在連戰連勝的興奮感下,決定結束Ki-44III型的計畫,轉而開發最大速度680km,上昇至5000m只需要4分30秒的高性能戰機開發案。十二月二十七日,由森重信設計長與太田稔課長兩人前往技術研究所,接受Ki-84的基礎設計案。

  接受陸軍試作指示的中島,接收到了「這是重要的試作命令,在尚未測試之前就已經決定採用,所以絕對不允許失敗」。相對於陸軍,海軍也開始2000hp級戰機計畫-N1K1-J「紫電」的試作指示,將川西的水上戰鬥機「強風」陸上化。

  設計作業交由設計第一課負責基礎作業,由於空氣動力外型的負責人系川英夫在十一月時已經向中島請辭,所以這部分由技研所的近藤上尉與課長西村節朗技師來負責。

  近藤上尉對於機體基礎設計的指示,現在只能透過木村昇技師的日記來補足(計畫在戰敗時火銷了):

一、實用巡航高度在4000m,引擎每分鐘在速度440km時一千九百轉,大氣壓力位於百分之五十時,馬力必定能維持在590hp~550hp,行動半徑在400km以上於1.5小時內輕鬆完成,燃料消費量每小時167ml。

二、拋棄式油箱能夠增加一小時以上的航程。機體、主翼必須要有防火措施。

三、假設最高速度680km時襟翼效率在76%。軍方希望公司針對戰機時速660km以上要有良好的性能設計。

四、引擎預定搭載「Ha-45」。

五、研究電加熱裝置「防霧器」。

六、12.7mmHo-103將以彈倉的方式給彈,共三百發。主翼內部的20mmHo-5也以相同方式給彈,並裝上退至器。

七、主起落架輪胎尺寸為650mmX150mm。

八、光學瞄準鏡的瞄準距離在250m~300m之間,所以在測量器具與眼睛之間的距離要特別留意。

由於計畫所裝設的引擎「Ha-45」有2000hp的關係,所以襟翼的重量與航程可以增加,在翼面積與翼面負重的設計與Ki-44有些與雷同之處,也因此將著陸速度訂為130km。昭和十七年(1942年)六月三日,決定參考先前的Ki-44III計畫,但因為Ki-44與Ki-84計畫上的尺寸不同,導致諸多問題,從木村技師的日記來看這一段:

一、主翼斷面尚未決定,主翼面積在19㎡的話,計畫所預定的650ml油量勢必因為主翼容納不下而轉移一部分到機體身。

二、全配重量將近3250kg。

三、機砲從機翼上取放將非常困難。

  經過設計師們緊密的討論後,分作兩個設計課,並決定基礎數據如下:翼展11.238m,全長9.850m,全高3.405m,主翼面積為21㎡,縱橫比6.08,從主翼根部到翼端由2→0,上反角6度,正規重量為3560kg,引擎搭載「Ha-45改」(1800m輸出1890hp,6000m輸出1760hp),最大速度為658km,翼面負重170kg,3700m馬力負重1.9,6000m馬力負重2.09,採用住友金屬製4翅定速螺旋槳3000m/md。

  在最難設計的主翼上,近藤上尉將各式空氣動力學的計算結果與資料都收入「空力便覽」的書中,而設計部門從中決定採用NN翼型作為主翼斷面設計,這是小山悌技師的決定,沿用在九七戰上頭獲得成功的翼型。同時為了方便量產,前方機身的骨架與主翼樑一同組裝,後方機身則利用先前的九七戰生產模具,這是為了減少工時而想出來的創意。

  駕駛艙的部分則採用水滴型的防風玻璃,反映先前Ki-44的經驗,將其設計成一旦蓋上艙罩後便很難從內部推開,這是為了避免在高G力動作下,艙罩滑開的情形,但由於玻璃加工技藝不成熟,一體成形U字玻璃的左右部分強度很弱,使生產公司補強的非常辛苦。

  座椅後方預定安裝防彈鋼板,Ki-44時木村技師針對鋼板的材質、厚度、命中子彈的種類、射擊距離、角度的關係等做研究,結果Ki-44決定使用13mm的TAHARD浸碳鋼。到Ki-84時為了減少與減輕重量,使用ESD硬鋁做表面硬化,其測試結果為100m,入射角為90度時,可以承受三發命中。

  終於在昭和十八年(1943年)三月,在太田工場完成一號試作機,四月上旬馬不停蹄整備機體與試轉引擎,這是為了試飛前的準備。試飛員為昭和八年(1933年)第四十五期下士飛行官畢業的吉澤鶴壽,有十年的實戰經驗,是位九七戰培養出來的飛行員。

  在Ki-84開始地面滑行時,吉澤將節流閥全開,在引擎的怒吼下,機體逐漸浮了起來,達到3000m的預訂高度後,開始測試自動空戰襟翼的效果,在三十分鐘的飛行後,Ki-84放下後三點起落架,同時襟翼全開,吉澤對於首次平安的試飛,感想如下:「引擎和機體的配合很好,三舵(升降舵、空戰襟翼)的功不可沒,真的是非常的棒,是一架優秀的重型戰鬥機。但是,空戰襟翼需要改善。」吉澤對這架飛機,提出了三個建議:

一、翼端需要延長,翼面積增大。

二、尾翼面積需要增加。

三、垂直安定板太大,水平迴轉時覺得舵很沉。

  針對以上的修改,在昭和十八年(1943年)六月完成,並於九月十五日於福生飛行場接受航空審查部的正式審查,由岩橋讓三少校擔任審查主任,神保進少校、黑江保彥少校、伊藤高雄上尉做為審查員。岩橋讓三少校試飛時,完成了高度6400m的624km/hr最高速度紀錄,並測出上昇至5000m需要6分26秒,實用昇限在12400m。

  雖然對於當時陸海軍航空器的紀錄是最優秀的,但是爬升力並沒有達到陸軍在計畫上期待的5000m5分的要求,這是由於試作途中因為不停修改細部,使機體比當初計畫的重上10kg,更不用說馬力負重過重,離著陸性能會隨著自動空戰襟翼是否能發揮作用而有所好壞,操作性能與Ki-44差不多,這些是審查員們提出的意見。

  結果先前陸軍對Ki-84抱持高度的期待,甚至給予"大東亞決戰機"的稱呼,在試作期間就被採用為下一代戰鬥機,結果當然被第一線人員嘲諷為"夢幻"的"大東亞決戰機",以及發生引擎連續故障,這是因為螺旋槳轉軸溫度過高,導致汽缸破損,引擎與螺旋槳因此減速增溫,發生了引擎起火的事情,結果為了避免轉速過快,只用了齒輪限定其轉速的方式,不要讓引擎軸承轉速"過快"來解決。(變相降低引擎性能)

  在中島與飛行實驗部的努力下,大多數的問題已經解決,大本營在昭和十八年(1943年)決定編成Ki-84部隊,由岩橋讓三少校擔任隊長。昭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軍令陸甲一二一號正式下達,整編陸軍最精銳的(實際上是殘部整編)第一、十二飛行戰隊為第二十二飛行戰隊,加入第二十二飛行團,以及將制式機從一式戰「隼」改為四式戰「疾風」。

  第二十二飛行團常備機42架,本部人員10員,三個飛行中隊共40名人員,地勤人員180名,合計250員(包含其他任務人員),整編結束日為昭和十九年(1944年)三月五日。

參考資料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64135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戰爭|二戰

留言共 5 篇留言

紫色徘徊的執念
雖然被寄予厚望,但實際上跟盟軍同期的似乎還是有點差距?是性能方面還是人員素質?

10-31 21:13

華倫斯塔湖畔的灰雲
應該說都有,就人員來說,因為飛行員數量與素質不足(和海軍不同的是,陸軍的優秀飛行員幾乎都陣亡了,這和格鬥戰萬能論有關,這要怪明野飛行學校的教法)10-31 21:15
華倫斯塔湖畔的灰雲
另外,由於18汽缸引擎對日本來說過度複雜,整備起來都不方便,甚至有讓整備員"修理到哭"的講法10-31 21:17
華倫斯塔湖畔的灰雲
總之,日本不能大量生產高性能引擎,因為其做工複雜無法大量生產(義大利表示:),性能來說,因為日本開始燒松根油,這讓疾風的性能更糟糕了10-31 21:18
華倫斯塔湖畔的灰雲
當然,最後的總結是,日本在技術上的差距在1940年以後就漸漸被美國甩開了,不管是陸地上還是天上的10-31 21:19
NaN
可惜現在疾風已經飛不起來了....

10-31 21:14

華倫斯塔湖畔的灰雲
超級可惜,因為當時還有所謂"戰敗激進分子",不能親眼目睹二戰飛機飛降真是遺憾)轉頭看自己國家...10-31 21:20
NaN
話說國民黨的那批疾風也是...不過讓被侵略國保存侵略國的戰鬥機作紀念或許非常困難吧
而且日本戰末的品質非常差,難怪連做二線機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拿去做罐頭了

10-31 21:25

華倫斯塔湖畔的灰雲
而且不是中島生產的戰機,在第一線使用時會自行解體,看看岩橋的下場)汗10-31 21:30
華倫斯塔湖畔的灰雲
做罐頭的故事我倒是第一次聽過,還蠻感興趣的10-31 21:30
NaN
因為是蒙皮是鋁嘛,於是就有做罐頭的傳說....真假就不知了,不過我覺得直接報廢比較可能

10-31 21:40

華倫斯塔湖畔的灰雲
呵呵,我去查查看,說不定會有啥結果。[e12]10-31 21:43
鶴×
還能看到日本二戰飛機飛翔的影片真棒[e16]

10-31 23:00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7喜歡★bme882005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中島Ki-44二式戰鬥機... 後一篇:川崎Ki-61三式戰鬥機...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colanncolann
【繪圖創作】【科嵐工作室】11週年! 2024/4/1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5909405看更多我要大聲說9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