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6 大法官 電影觀後感 - 曾經的那陣暖的風
(安心不太會劇透)(所有圖片皆取自網路)
![]()
今天跟老哥去看了個早場的大法官,
一開始看預告片的時候,
看到主角各種嘴砲因此對這部感興趣了,
個人覺得這部的重點根本不在什麼嘴砲、法律攻防戰,
反而更是著重在親情。
我相信大家的爸爸或媽媽,
都曾經為了教育子女而嚴厲對待,
使得兒女產生反感,又因為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
而去堅持自己的想法,懷抱著革命情感去奉行自己的主張,
其過程必定與父母產生不少摩擦,我想也有很多最後弄到決裂的例子,
我必須說,這不完全是子女的不對,
我相信大家不會否定這個論點,畢竟父母也不是聖人,
也會因為受到各種情緒上的刺激而情緒失控進而導致最後決裂的結果。
有沒有看過父母用言語刺激子女的,我想在座各位或多或少都有吧,
被父母酸、父母跟人言談中總是拿你來消遣給人聽還故意讓你聽到之類的。
然後也有些父母真的是很固執,握緊一個點,而失去其他的點,
但是仍抱持著堅毅的意志力,這使子女不滿、不解,
事實上有些事情也真的不需要太堅持的,
只是還沒想出辦法處理而已,肯去想的話總是有機會解決問題的,
不用弄到最後誰受委屈然後還要硬吞下痛苦給人看,
對,那種情操很偉大,但是務實層面來看,也很蠢。
然而,對父母有著恨意的人們,
逐漸的被仇恨的情緒充滿著記憶,慢慢的也遺忘了過去父母與自己共同歡笑的回憶,
不管多還是少,但總是有,只是往往不小心的就忽略掉了,
當自己學校畢了業,出了社會,在外面工作也有了自己的住處,
慢慢比較少回家(相對的也少了跟父母摩擦的機會)了,
也慢慢把仇恨淡忘了,
畢竟從事實層面來看,對父母的仇恨,終究是比更深層的愛,還來的少的。
慢慢的也開始想家,主動的偶爾打個電話回家關心家中近況。
以前在家,
儘管不見得甘願,但還是幫忙處理一些家事,
重的東西理所當然也是自己去搬,但出了社會,
家中也剩父母了,可能自己搬的過程中受了傷還怎樣的,
這些是你電話中關切問不出來的,
當然問不出來,除非輾轉聽其他人說,不然自己永遠不會知道。
父母會老,慢慢的,身體會開始有病痛,
可能潛藏在身體裡的癌細胞開始擴散,
然後也沒有檢查出來,就這樣一天過一天,越來越嚴重。
等發現的時候通常也來不及了,通常怎樣發現?
不外乎就是某天突然倒下或者出現嚴重不適,
也或者出了車禍受了傷送到醫院診斷才順便發現。
很多事情自己會慢慢遇到,父母記憶力開始衰退,
開始忘東忘西,也因為忘東忘西,產生了各種誤會,想當然這些都會伴隨著爭吵,
就算事實上是父母自己因為遺忘而造成誤會,但爭吵還是這樣發生了。
然後可能父母開始無法自己打理生活,
不自覺的大號在自己褲子上流到地上,拿餐具手會抖。
做子女的得開始來照顧父母,過程中才慢慢開始體會自己兒時是怎麼被養大的,
那種麻煩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然後自己得去處理,
可能處理的過程中又有新的麻煩事發生,
在處理弄髒的床單時餐廳又有碗盤打破的聲音,
隨時考驗著自己的耐性跟脾氣,
也慢慢開始深刻體會到養育之恩的深層道理。
不管怎麼樣,認清事實,到了這樣的地步,
就不再可能看到當初父母英氣勃勃的模樣了,
不再罵你、不再酸你、不再管你,因為沒辦法了,沒力氣、沒精神了。
父母那樣的姿態,永遠只存在在自己的記憶中了。
看著眼前望著窗外癡呆的老人,
眼眶逐漸溼了、鼻子逐漸酸了,
歲月為什麼這麼殘酷,為什麼要變成這樣,
但是我就算抓著頭髮大吼著不要,有用嗎?沒用的吧...。
那個東管西管的爸爸、媽媽....你們...在哪裡....?
這讓我想到我看過一篇中國大陸的文章,
有個男人,他的爸爸過世了,哭得死去活來,
為了得到父愛甚至在街上喊著要「租一個會管教他的爸爸」,路人個個看了都不忍了...。
真的不要以為父母離開時,還有一個感人的離別橋段,通常,是沒有的,
有的,也只有一通讓你拿著話筒遲遲無法反應過來的電話,
對,大部分,等到的,都只是一通電話。
這篇其實也不太能稱上觀後感了,比較像在與自己的對話,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