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1 GP

【心得】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

作者:茶包卿│2014-08-28 01:50:58│巴幣:22│人氣:2588

前言:
此文可能還有劇透之成分,請自行斟酌是否觀看。
硫磺島首部曲《硫磺島的英雄們》筆者尚未觀看,故有關之心得與比較為閱過網路上之感想而統整出來的
忘記貼上的資料來源1 2 3|||
此外,由於近日有人反應敝人筆調過於艱澀,故本文會稍加調整

正文開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磺島,堪稱日本守住本土帝國的最後一道防線。隨著馬里亞納海戰與雷伊泰灣海戰的潰敗,日軍在太平洋上已經不足以構成戰略力量。唯一剩下的,僅存有幾座小島上的陸軍,一點空軍支援,以及為數不多的艦隊

  而硫磺島一役,正決定了這朝日帝國最後的成敗。硫磺島一旦失守,美軍就有極為接近日本本土的中途作戰基地,可以做為轟炸機起降的平台。而為了避免這一切發生,島上的兩萬三千名日軍,將在彈盡援絕,不但被本國放棄,且無海空軍支援的情況下,與擁有十一萬士兵,兩千架飛機以及四百艘軍艦的美軍作戰

  而最終的結局,自然是日軍的潰滅,也因此,本片的關注點不是日軍的精妙戰法,或是能否扭轉戰局,而是在生命的盡頭,在孤軍奮戰與絕望之中,士兵們最後選擇如何去面對必然的死亡

  
這座被戰爭洗禮過的小島,如今靜靜地躺在湛藍的洋中

  此片有趣的一點,是這部以日軍的角度看待硫磺島戰役的類紀錄片,是由一位美國導演Clint Eastwood所拍攝的,而在這部片的早些時候,其也拍攝了另一部片《硫磺島的英雄們》,是以美軍的角度來看待這場戰事。藉由這兩部電影,以雙方的眼睛,去重現這為了守護日本國土而上演的最終攻防

  在雙方的角度中,日軍認為,美國人都是野蠻人,不會醫治投降而受傷的日軍。美軍認為,日軍卑鄙而可憎,偷襲美軍並將其拖入地道內刺死。可是在本片中,一名日本士兵"清水"在投降美軍後,竟然因為被嫌麻煩而被射殺

  其實所謂戰爭,哪有所謂孰對孰錯呢,又如何去評價他人的是是非非呢,每個人的行為,多有他自己或是集體的考量,一旦我們抱持著民族的成見去看待事情,又哪能做出公正而不偏頗的判斷呢?

  在這兩部片中,也不乏交錯的情節。日軍在據點失守後,迫於上級的命令,恐懼的流下眼淚引爆手榴彈自盡,而美軍看到血肉模糊的洞穴後,卻驚恐於日本人的瘋狂。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些高喊"天皇萬歲"的士兵們,有多少是被逼著自殺,甚至是遭到上級槍殺呢。就算活下來,又會面臨多少譴責呢?

《硫磺島的英雄們》

  上片《硫磺島的英雄們》在此就先約略不提,而本片之中,沒有好萊塢式的緊張刺激,沒有英雄的熱血殺敵,沒有令人震懾的聲光特效或爆破場面。有的,只是忠於歷史的那份沉重與悲哀,蒼涼與無奈,矛盾與苦澀,煎熬與畏懼。還原了戰爭底下基層士兵的心理。本片沒有特別強調日軍成功延宕美軍進攻約莫一個半月,因為這是一部譴責戰爭的反戰電影。敘述著在山壁隧道裡躲避日復一日的空襲,斷水絕糧,只得玉碎與萬歲衝鋒的小卒們,無助而徬徨的,等待必將迎來的悲痛結局

  整部片敘述節奏緩慢(在此建議喜好大規模動作場面者,被好萊塢荼毒過深者就可以放棄本片了)有如拖著沉重步伐,在不見天日的絕望侵襲交逼下漫無止境等待的日軍,令人難受甚而有窒息感。畫面也多走暗色調,天是灰的,海是黑的,土是無生氣的,樹木是枯萎的。連最後的聚落也被遷回本島了。整座硫磺島彷彿已經死了一般,讓人無法燃起任何希望,只能面對自己的死亡

  而只有在個人回憶的畫面中,才出現了些許的暖色調,略為光明之意象卻也只能在坑道中回味,今昔對比,無限蒼涼

  


  全劇始以一群探勘者回到硫磺島蒐集二戰遺物開始,帶入有些悲壯卻有更深無奈的主旋律,接上許多二戰的遺物,令人不勝唏噓。探勘者們回到了昔日的洞穴,發現了土裡的一件遺物,自此時間拉回了1944年.....

  小兵西鄉正在灘頭挖著壕溝,一邊抱怨著這種草木不生的島送給美軍算了。的確,做為一介士兵不懂此島的戰略要圖是正常的,但是又有多少人,是連這場戰爭的目的都不明瞭,就被強迫送上了戰場呢?

  而此時,栗林中將也搭乘著飛機來到了硫磺島,而其在機上也仍念念不忘著自己的家人。一到硫磺島後,栗林便著手實地考察,思考美軍可能的登陸點,並構思反擊並延長戰事之手法。與墨守成規的一群海軍指揮官不同,栗林可說是個異類,他愛國,卻不被無謂的成見所束縛住。這是本片第一個對比

  栗林巡訪到壕溝之時,立刻下令停止壕溝的挖掘作業,並阻止其中一軍曹鞭打自己的手下,自此,這是栗林第一次救了西鄉在戰場上,多少所謂的"忠君愛國" ,是被自己的上級給鞭答出來的呢?

 隔日,西鄉打算給遠在家鄉等待伊人歸來的妻子寄信,而曾在東京郵務局工作的同袍,將信中可能有的反戰或不愛國句子刪除後才將其寄出,並對著西鄉說將來他一定會感謝自己的。也讓我們窺見了當時的日本控制思想之縝密,任何事的最高至上之真理,只有國家,而永不能違背國家

  在撤離島上居民時,栗林無意間瞥見了一個在地上玩著簡陋模型車的小孩,也不禁讓他回憶起自己的過往。栗林曾到美國參訪,在那裡她看見了美國的國力之雄厚,也因此他是極力反對日本對美國開戰的。而寄給自己長子的信中,也提到了美國有許多汽車,並繪上了一些車子的圖案(此為史實),比照戰爭的慘酷與過往平凡的幸福,凸顯了一份冷歛的悲哀

  而後,西竹一,一位日本的奧林匹亞馬術金牌,也來到了硫磺島,除了與栗林同對馬有認識外,他們也與其他人有所不同:都有親自拜訪過美國。對其他人來說,美國人或許是必須深惡痛絕的敵人,對他們來說,所面對的卻是自己昔日的朋友怎能不叫人興起無限感慨

  在營帳裡用晚餐時,西竹一也提到了聯合艦隊潰滅與空軍全員撤回本島防守之事實。對此栗林大感驚訝,日軍總部不僅欺瞞老百姓,也騙了許多在前線作戰的將士們。所謂戰爭,或許就是掌權者對底下的一場大騙局,打著民族主義之類的云云口號,試圖掩飾太平,讓人民們願意為了政府的利益赴湯蹈火,也不讓他們知道真相

  接著,一名自憲兵軍校畢業的士兵清水加入戰局,而受到了西鄉等人的猜忌,是否國家派遣憲兵前來監視他們的言行?而西鄉也在敘述自己的故事時,提到了憲兵常常來掠奪他們的麵包店,接著是烘焙工具,最後則是殘酷的徵兵令。但是他也藏起了滿腔憤慨,只是淡淡地說了句"早知道就當漁夫好了",或許也是對現實的一種妥協

  對西鄉而言,什麼天皇的恩澤,國家的榮耀,都比不上個人的幸福重要。或許這樣想很自私,的確,沒有國,家也難以維持。不是因國力衰落只能從事基層的工作領取微薄薪資,就是以二等公民的身分,過著被殖民般的生活但是,沒有了家,國,又有什麼意義呢?又是為了什麼要去誓死捍衛這個虛名呢?然而,當一群所謂「愛國婦女」義正辭嚴地對西鄉的妻子說:「我們的丈夫和兒子都為國捐軀了,妳憑什麼可以例外?」時,當下是令人感到戰慄而殘忍的,鏗鏘的字句刺入耳內,尖銳無比卻又令人無奈所謂國家主義,是不是只是一種集體式的洗腦,而當我們成為受害者時,是否也會如愛國婦人團一般,甘願為虎作倀成為下一個迫害人呢?

  而西鄉,也只能淡淡地說「能為國出征,我感到非常榮幸」,在環境壓迫下的無助與隨波逐流的悲哀,在此被凸顯出來

  緊接著,日軍內部的矛盾開始不斷的被凸顯出來,栗林與其他守舊派的老將間的對立開始被激化,甚至在據點失守後,即使接到撤退命令,老將們還是選擇自殺謝罪,做出了無謂的犧牲

  而據點內的日軍士兵,也被上級逼著一個個的引爆手榴彈自盡。其中大多數人雖然口中喊著萬歲,內心卻是恐懼而無助究竟有多少人,是迫於權力的指示下,只得自盡,放棄了為國奮戰甚至平安返家的可能性。而清水,在目睹了這一幕後,原本壓抑的情感也釋放出來,激動地拿槍指向想撤退的西鄉。而西鄉則說了究竟是在這裡無謂的犧牲,還是繼續奮戰下去,哪個才對祖國有幫助呢?於是清水也冷靜下來,兩人一同逃向北方的營地

  期間他們也目睹了日軍同袍被火焰放射器燒死,以及美軍被拖進地洞後遭刺刀刺死等場景。而西鄉依舊只是看著,縱然眼神無助,卻也不曾落淚。西鄉在內部的角色被軍中同伴視為是"懦夫""貪生怕死"等等,但是他並不是個膽小鬼,願隨便了結生命、不肯奮勇殺敵,只想活著與妻兒團聚。以及反抗那盲目的愛國主義,與栗林有著些許相似之處,但對比栗林那軍官身分,西鄉少了一份軍人的責任重擔。栗林,則是只有在與西鄉對話或是寫信時,才能流露出自己的感情。在部下面前,即使知道一定會死,也不能透漏一點膽怯與憂慮

  而西鄉,從頭到尾,也沒有被嚇得花枝亂顫,或是瑟縮恐懼只是他沒有找到,一個值得他奉獻生命的事物

  西鄉與清水兩人逃回北方營地後,接踵而來的是上級的指責,在即將被武士刀砍殺時,幸好栗林及時出現拯救二人,自此,這是栗林第二次救了西鄉

  而後伊藤上尉違抗軍令率令一小隊試圖奪回據點,但卻造成了重大傷亡。而伊藤上尉為了贖罪,帶著地雷準備等待經過的美軍戰車來自殺攻擊,諷刺的是,他卻苟活到了最後

  接著,全片的關鍵之一出現,一個美軍受傷了被日軍俘虜,眾人原本提議要將其處死,但西竹一卻要求醫護兵為其醫治。透過一些美語,西竹一與該美軍山姆交談,提到了家鄉,賽馬明星等等。幾天後,美軍山姆因為醫藥不足而死去,西竹一發現了他的一封家書,並將其翻譯出來給眾人聽,大家才知道,美軍並不是所謂野蠻人,不只在場的西鄉和清水等日本兵,觀眾也從中了解到,無論日軍也好,美軍也罷,背後都有一個關懷慈愛的母親,都有一個等著他們回去的家。歸結到底,戰場上的選擇其實無關乎國籍或立場,而是每一個個體的性格與觀念。而無論是哪國的母親,都同樣善良與為戰爭感到無奈與悲泯,不管是他們是日本還是美國人,比起戰爭的輸贏,他們都只想要他們在戰場上的兒子能夠平安地活著回去。
  
  而這裡也揭露了清水被派至硫磺島的原因.因為違抗上面的命令,不願涉殺無辜的犬隻,而遭到痛打"連狗也不敢殺!那要怎麼揪出共產黨!"最終被憲兵隊開除而外放,也呼應了最初的沉默與壓抑。清水在聽到美軍山姆的家書後,也回想起自己母親曾說過一樣的話,不禁有了投降的念頭。此處那無助心痛卻也無可奈何的哭泣聲,迴盪不已

  接著則是栗林的回憶,揭露出他那把白色槍托的配槍,其實是前往美國參訪時美方的友好禮物,在宴會上夫人曾問道若美軍與日本交戰會如何等等。縱使作為一名軍人,栗林得體的回答了,但是想不到今日竟一語成讖,也令人感到十分諷刺

  戰爭末期,西竹一因為受傷卻缺乏醫藥,自盡而死。清水則聽從西鄉建議,逃向美軍處投降,卻因美軍認為攜帶俘虜麻煩而遭射殺。被西鄉發現時,西鄉第一次痛哭,並將其母親親手織的防身腰布蓋在他臉上。哀哀悲戚,自始而終沒說一句話,也沒發出任何聲音,只是無聲地哭著。是因為自己的提議害死了朋友,還是因為朋友努力求生卻仍難逃一死的處境而感到哀傷呢?又或是與自己有相同想法的人就這麼死去而痛心呢?我們不得而知。而此等無聲的控訴,哀慟絕望,最最深入人心,令人難過,勝過仰天長嘯痛哭流涕,而流露一種古井無波的壯闊哀愁

  最終西鄉逃向了北方本營,遇到了指揮栗林。栗林曾誇讚西鄉是個好士兵,但西鄉卻說"我只是個麵包師傅"而當栗林問及其家人時,西鄉的表情瞬間變的複雜,但他仍強忍淚水說著家中情況,栗林聽後只感慨的說了句「真是諷刺……為了保護我的妻子兒女,我曾誓死捍衛硫磺島;但也因為有家人,信守承諾變得無比艱難。」

  自此原本盡力壓抑的情感,瞬間彷彿要傾洩而出。但他拚命眨著眼睛,別過頭去,不想讓栗林看見自己的眼淚,這種含蓄的場景,沒有過激的情緒,狗血的演出,誇張的表情,一切看似淡然,平靜,卻蘊含最深刻最強烈的情續,就像一杯回甘好茶,淺嘗即止,滋味反而盤據心頭,佔據喉嚨而哽咽,久久不散。

  而後本土透過廣播放送了栗林家鄉的小朋友們唱的《硫磺島》由童稚的聲音唱出了令人絕望的現實,透過廣播傳來的聲音也是這麼的虛假。或許就像栗林說的,這場戰爭,價值究竟是什麼?而這首歌,也隱喻著日方不希望硫磺島上的士兵歸來,而能壯烈為國犧牲

  片末,栗林帶著殘餘的日軍發起了最終總攻擊。這是一場回不去的戰爭,一個必死的行動。即使如此,栗林仍是堅守作為軍人的信念,第一個衝鋒,並要求西鄉留下,整理公文並燒毀一切,自此,這是栗林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拯救西鄉。但西鄉並沒有燒毀公文,而是與信件一起,裝進袋內後埋在地底

  而栗林傷重舉槍自盡時,也讓人感到諷刺,努力規勸士兵不要輕易自殺者,最終也只能以此了結自己的生命。西鄉目睹這一切時,也只是流下兩行清淚,眼神中似乎已經決定了什麼

  西鄉最終被活逮,但看到美軍握有栗林的白色配槍,顧不得手上只有鏟子,以及被幾名美軍包圍等等,仍然奮力一搏比起虛無縹緲的天皇,肆意掠奪的國家,虛偽的愛國主義,眼前的栗林才是值得尊敬與奉獻生命的人。為了維護敬愛的人的尊嚴,他不惜一切,這份愛戴與感念的情義,也令人為之動容

  而後西鄉被俘,最終躺在擔架上,看著潮起潮落與夕陽餘暉,似乎也象徵著日本的晚景。在他臉上,看不到一絲生還的喜悅,只是憔悴疲憊,而歷經滄桑。這雙眼看盡了生離死別,如今卻只望見了硫磺島的平靜潮水,彷彿雲過風輕,一切如夢,但這血淋淋的現實,卻是如此蕭瑟的襲上了心頭。所有是非成敗,也如同夕陽,一併沉入海底,迎向黑暗而深邃的夜

  

  鏡頭拉回現代,探勘隊挖到的正是當初西鄉所埋的信紙,隨著信紙散落,一個個人的聲音也迴盪了起來
這部片雖叫『來自硫磺島的信』,片中的信件,紀錄的卻都是些心情瑣事,日常生活,對親人的掛念等等,對劇情沒有關鍵性的影響,刪去似乎也無不可。但為什麼導演堅持要插入這些信件片段,並以之為電影命名呢?我想信件在此的作用,除了表現出軍士對平凡幸福的渴望、對比戰爭的殘酷無情,也象徵著反戰的意念。當生命即將結束,所能留下的,或許也只剩一些日常小事,這些信無法交給自己的家人,但卻也牽起了兩地間深刻的企盼。沒什麼至關緊要的事,反能彰顯了對平靜度日的渴望來自硫磺島的訊息所要傳達的,是戰爭的恐怖與不可取,以及諄諄告誡:千萬不要重蹈覆轍,再讓悲劇上演,以致唾手可得的日常幸福,竟成了遙不可及的夢。

  


  

最終,我想問的是,在國家與民族面前,所謂人性究竟可以被扭曲到什麼程度呢?
而所謂國家,民族,華夏大義等等,不也只是人類自己的分化嗎?
人類空有自詡的文明,卻反倒表現得比野生動物還愚蠢,不也令人感到可悲嗎?
這個世界上,什麼是恨,又有什麼是愛呢,何者為是,何者為非呢?
或許千年之後,將會有一個解答
而被遺忘在史冊的一角
直到我們再次重蹈覆轍
但是歷史的血淚不會消失,而是以血跡銘刻在
這片荒漠之中
永存


僅此紀念陣亡的將士們。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57099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悲哀

留言共 13 篇留言

鍵盤小妹
求好讀版

08-28 02:01

茶包卿
排版問題還是字太多啊?(?08-28 02:03
鍵盤小妹
顏色 手機版巴哈是白底

08-28 02:04

茶包卿
那...等用電腦在看吧(?)08-28 02:05
無糖綠茶
久違的創作呢

08-28 02:16

茶包卿
是阿...上篇不知道是啥時了|||08-28 10:18
噓豬也
你又改名…我還想是誰|||

08-28 08:32

茶包卿
改名乃常態....反正頭像不變(?08-28 10:19
凰月
我好像不知道昨天還是前天,我有在HBO看到這部片
是從西竹一到硫磺島的時候,不算是很後面,但也不前面

看完以後的感想就是,這跟搞政治沒甚麼差別
只是戰爭比較激進,但其實比較起來看,都差不多
底層士兵改成人民而已
至於其他感想你都講得差不多了,剩下覺得無聊的人應該是看不懂這部片XD

雖然沒有那種非常好的畫面,或是甚麼英雄場景和情節
但是看完以後,卻覺得這部片真的很好看阿
劇情可能有點虐,但那是史實,沒辦法 ((聳肩

08-28 08:47

茶包卿
戰爭基本上就是政治角力最終的結果阿......
不過一樣,衰小(?)的都是基層。

總覺得現在太多人被速食文化給洗腦了,喜歡看一些簡單不用思考的漂亮爆破場面或震撼畫面云云,卻多忽略了電影最重要之精髓乃其劇情裡所傳達之訊息。

而人們在看多了英雄與主角們的故事後,也漸漸忘記了平凡的自己,才是構築這血史的貢獻者。

終於我們自己,被自己變成了雜魚。08-28 10:28
噓豬也
自由自由 天下古今幾多之罪惡 假汝之名以行
這部片之前在社團課看過(?)
沉悶,戰爭的無奈充斥著整部電影
士兵的無奈更是小人物的無奈......
但比起反戰,我覺得此片對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的抨擊更多
用國家、民族欺騙許多人奔向名為戰場的地獄。

師父都發文了,看來我真的該提筆重振orz

08-28 09:36

茶包卿
真要說的話...應該還是對當時軍國主義的政府的諷刺吧
國家與民族主義,用在善的方面使人民團結共渡國難,又有何不可呢?
但是政府卻選擇用此掩飾自己的野心,盲目人民的雙眼,甘心以血去換取虛幻的"帝國"
看起來,無論是戰爭或是和平盛世,似乎都只是掌權者一念之間就可以扭轉的。
地獄與天堂,也只有一線之隔。

但是如今掌權者是人民了,世界有因此變得更好嗎?
戰事依舊頻傳,還多發生在所謂"民主"國家內。
是否當今的"民選政府",依舊在對人民進行洗腦?又或是其實所謂的人民,並沒有掌權者所需要的能力與素養?
史實證明了,所謂自由,是可以為了家庭溫飽而被出賣的。
如果人民都是一群蠢蛋(言重了),那民主真的有其必要性嗎?
如果舉國都被仇恨所蒙蔽了,那這種多數暴力依然是正確的嗎?

就如我文末所說的,這些隔閡,都是我們這個愚昧而可悲的物種自己分化的結果。

其實地獄不是被上帝所厭惡之人所去之處,而是我們這群"文明人"自己創造的居所。


快快提筆吧,不然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就糟了(X08-28 10:42
超級浮屍
從頭到尾只看黃色字的XDDD

08-28 10:45

茶包卿
懶人設計果然還是有用(?)08-28 10:45
無糖綠茶
對了 你怎又改名?
向咱這樣固定ID不好ㄇ?

08-28 11:53

茶包卿
你哪裡固定了|||08-28 12:46
無糖綠茶

Leonard Powers=哲學力量

08-28 12:48

茶包卿
這不大對|||08-28 14:20
✦AmaZinG✦
神奇偉大的茄子神!

08-28 19:02

茶包卿
快來膜拜我(X08-28 19:17
✦AmaZinG✦
寫了好多啊,雖然我都有看完就是了。

不過說起來注重場面,比較沒啥深刻劇情的電影也不能說不好就是了,畢竟都是娛樂。
看得爽也是一點啊~

08-28 19:03

茶包卿
是沒錯啦...不過有些太浮濫了我覺得
而且搞到最後似乎不少人認為這種寓教於樂的電影沒有看頭...而一旦商業化的結果...

自然就是這種電影會慢慢絕跡了吧,頂多剩幾個單純想拍而拍的導演會去製作了08-28 19:19
橘子色的一匹羊
本來只有隱約的印象,但你提起拿起手榴彈大喊「天皇萬歲」自爆那幕就豁然想起了,那幕真是太震撼了......

這兩部因為也是我偶然看到的,也沒完整看完,所以心得也斷斷續續的

在這兩部作品當中,當真是看到了美日雙方的各種無奈與悲哀,這讓我想起太平洋戰爭這部影集,雖然這是題外話了

清水的槍斃、西鄉的從軍、栗林的自盡...等,或許可以稱為戰爭的無奈,或者時勢的無奈巴,就如劇中婦人們所講的「我們的丈夫和兒子都為國捐軀了,妳憑什麼可以例外?」,當整個環境皆是如此了,有誰能夠置身事外?就算看過美國的強大,有著不被束縛的思想,栗林最終依然是「為國捐軀」

清水的槍斃雖然令人錯愕,不過也不難理解美軍的想法,自開戰以來,日本在作戰上就展現出一股殘忍、無情的態度,人肉炸彈、自殺攻擊時有耳聞,帶著他,是否隨時會被他從背後捅了一刀?而且帶著它到底該怎麼安置?各種不安與不信任,最終導致的結果雖然悲哀,但是這也是種時勢下的氛圍

兩部片都沒完整看完,所以就打個簡陋的心得拉

08-29 00:31

茶包卿
說實在對二戰日軍最深刻的印象...真的就是令人震撼的玉碎以及神風吧...

時勢嗎...所謂的時勢不也是人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嗎?
或許也如我文末所說,地獄其實是我們自己選擇造就的。儘管有人想逃離,但又有哪裡可以去呢?

至於栗林...至少他最後讓美軍不敢直接攻打日本本土,而讓戰爭提早結束了。
他的死去,或許在正史中比所有人都還發揮了更高的價值。
這位自始而終觀清大勢者,在生命的最後也選擇了有尊嚴地造福了一心想守護的事物。
也算是對其故事的一種慰藉吧。

是說這次應該筆風還可以吧?(?)08-29 00:50
星月-貓咪控
我認為,戰爭基本上就是人類無止盡的慾望的衍生物,沒有對的一方,只有錯的一方,而錯的那一方就就是人類自己

或許長官做的決定很殘忍、可笑,然而我們畢竟沒辦法感受在那種極端的環境下所造成的壓迫,還有各種信念、意志亦或理念的交戰,實在很難去評量對與錯,或者說已經不是對錯的問題了...

人性呐...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或許沒有說不定比較好(?)


最後是你要的好棒棒(?)

08-30 02:27

茶包卿
大家都是機器人雖然麻木,但也不會有人感覺到麻木

其實感覺所謂對錯也是人類一廂情願的認定而已,對於萬物來說,事情似乎也只是"發生"

耶~我好棒棒(X08-30 17:54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1喜歡★bill6120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分享】再訪美麗的新世界... 後一篇:望湖心記...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coopdar1345我的GP超人
「總有一天,人們會再度跨越障礙,再絕望的時刻,都存在著希望,只要妳如此深信著。」——《遙遠的星球》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7:47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