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2 GP

自己的高中數學整理 -1 - 向量配物理公式的歷史演變

作者:侵略!花枝丸│2014-06-11 01:06:16│巴幣:32│人氣:9198
此篇是我在學到向量之後,突然起了一些好奇心,到網路上吸取知識後,把自己的理解和猜測整理出來,畢竟不是大學數學或物理系,一些說法看來可能會十分可笑。

(內文參考以下網站文章:
內文統稱以上文章為 見文)

向量是一個新的概念、工具
不僅是對於高二下的學生,同時對歷史也是。

在高二上課本,我們首先學到平面向量,它作為推廣到空間向量的一個開始。
平面向量平常看起來,就是一副熟悉的樣子
(a,b)
數對有時只是把幾個數字寫在一起,而平常當做是點座標,但是在向量裡,它作為一種同時表達大小和方向的東西,
我們用它來做加減、係數積(乘以一個常數)、內積,
我們被告知不可以用平面向量來外積,但是可以計算行列式,得出兩個非平行平面向量形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其實也就是外積的絕對值。
有了向量這工具,就可以更簡單推導出一些公式,
分點公式三角形重心座標公式點到直線距離柯西不等式.....
看起來的確是很好用,不過歷史不是這樣走的。

向量也用在物理,而兩向量和的圖形就有三角形法和平行四邊形法,最為人所知像是用在合力上。這種箭頭表示法其實不是向量發明出來之後才有的,古希臘人就已經會用這種圖形來計算了,向量重要的意義其實是它可以像數字一樣直接進行加減。

歷史演進並不是先有平面向量,之後推廣到三次元空間向量,
廣義一點說,向量或許可以說是從四次元簡化到三次元的。這個歷史和向量前身四元數有關
歷史上沒有平面向量,那是為了準備學空間向量創造的章節。我們原本用的是更好用的東西,

就是複數
a+bi   被推廣成複數平面(橫軸表示實部,縱軸是虛部),它可以拿來加減乘除,甚至當做指數,就和平常的數字一樣,
這些性質完全不是平面向量可以比得上的,平面向量不僅不能做除法,連乘法也很奇怪,更不能當做指數。
比起複數,這看來殘缺不全的平面向量難怪當初沒有人要用,更何況複數有更多美妙的性質和等式也是向量不會有的。

複數之後,有人想把複數推廣成三次元可以用的形式,例如可能是a+bi+cj但是不成功
直到一個著名事件,William Rowan Hamilton(漢彌爾頓 或翻 哈密頓)一天在一座橋上突然想通,寫出了有四個項的 四元數
u+ai+bj+ck
它表示了一個四次元的量,前面u是純量部,後面i j k虛數部分又叫向量部。
這樣就創造了一個和複數一樣,可以加減乘除,也可以當指數的數字。
但是,它有奇怪的一點,就是它的向量部並不滿足交換律
補充
   
也就是 ij = k 但是 ji = -k ,這叫做反交換律
交換律在現在的向量外積還留著,另外還有不適用交換律的像是矩陣乘法。
他花了很多年發展各種四元數的性質,最後可惜的是,可能因為它用法太複雜,
把複數加了兩項,複雜性可能增加不只一倍,而且又是在四次元的數字,或許還是需要找到在三次元行得通的東西。

在見文4.5 中,一名叫Peter Tait的物理學家,向著名的James Maxwell(馬克士威)介紹四元數,但是馬克士威並不喜歡(太麻煩了),很多數學和物理學家也是,但是還是在著作中提到,因此讓其他物理學家認識到四元數,並改進了四元數,擷取出向量部,形成空間向量
向量部的加減沒問題,但是乘法被分成了兩個部分,變成現在的內積和外積

兩個向量部相乘 A = ai+bj+ck 乘以 B = xi+yj+zk
ij = kjk = iki = j(不滿足交換律)
因此等於

後面部分又可以寫成

最後用現在的寫法就是

兩種乘法都出現了,但是最後向量不好看的地方,就是把它拆成內積和外積時,
內積最後沒有出現虛數,也就是純量,兩個向量內積變成了正常的數字,
而且兩種乘法都沒有逆運算,同一個向量和不同的兩個向量可以乘出同一個結果,也就是不會有除法

我在學向量內外積時,數學老師曾經問過我們一個問題,
內積和外積到底是物理先發明,還是數學先發明?
      (這個問題也就是驅使我寫這篇整理的最初原因)
因為向量雖然看來是數學工具,但是和物理也融合得如此的好。

根據見文5,向量一開始或許真的是物理學家發明的,甚至內外積也是為了物理應用而從四元數中拆出來的,這樣就可以解釋它們為何跟物理如此融洽。
而如果真的是如此,那麼應該可以大膽假設,向量一開始只在物理界使用,直到數學界發現這東西後,就交回給數學家,去發展研究向量在純數學上更深的性質。

見文3 提到一個有趣的故事,那就是拉格朗日在1773年就已經把外積的性質都寫出來了,
只是當時並沒有向量概念,純粹只是座標幾何和行列式之間的連結,
也就是只有性質,而沒有特別想要求兩個向量的公垂向量

外積感覺的確很特別,因為不但它保留了反交換律,而且乘完還是向量,
性質和算法上同時關係到二階行列式、面積、三階行列式,而且三階行列式本身也代表體積。
課本上告訴我們,兩向量A = (a,b,c)B = (x,y,z)外積的答案(定義)是

課本上為了算出這個答案,用到了克拉瑪公式,和原本就會的內積。
事實上,上面這個向量等價於

往上幾段講到向量部相乘時,曾經也有得出類似上式的樣子
但是這裡的 i j k 代表的還是四元數的虛數,而上面外積的 i j k 則是單位向量,所以有一個小帽子(Hat)的寫法差別。

而上面等價的式子事實上是一個三階行列式餘因子降階寫法

所以這就是最後的外積計算式了。

不過三階行列式應該也代表三向量平行六面體的體積,但是我無法想通
代表的是什麼向量
因為單位向量各自代表(1,0,0) (0,1,0) (0,0,1),所以這向量是...

這是什麼向量?
而顯然不會是(1,1,1)因為若是這樣,外積(三階行列式)算出來就會是一個沒用的體積,
是(1,1,1)、A、B形成的六面體體積,而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東西。

上面講到了餘因子降階這東西,其實這是在學三階行列式時都會學到的東西,是把三階降為二階的算法,不過這東西我想要等之後整理到矩陣乘法時再來講多一點~


物理課本在學到 時,都有說過功的定義(甚至數學課本在教內積時,也先講了物理上功的算法)

而當F為固定常數時,可簡化成

最上面的式子同時有積分路徑積分)和內積,但有趣的是,這兩個東西出現的時間,一個在牛頓(1700年)年代,一個在1870年代。
同時我們可想而知,功的概念和算法肯定在1870年之前就出現了,當時絕對沒有內積這種講法,甚至連向量都還沒出現,
當時的人到底如何用純量和積分來完整定義出功的定義,我目前可能很難知道了。

其實我發現這種事情很多,課本上不會告訴我們一個概念和公式在歷史上如何演變,而教學順序也為了顯得合理而違反歷史發展順序。

在平面向量之後學到的公式,像是一開始提到的四個公式
分點公式三角形重心座標公式點到直線距離柯西不等式
以下就抓分點柯西來講一下

分點公式本來就可以不用向量來推導,結果和用向量算的是一模一樣,既然純量算得出來(而且一個高中生稍微用直覺寫一下就算完了),這就表示它肯定是一個在向量出現之前廣為人知的公式(我想可能早了好幾百年,甚至千年)。

分點公式(聽說這叫做內分點公式,不過我在學的時候沒有特別分成內外分點)
在平面上(可以多一個 z 座標推廣到空間,也可以少一個 y 座標變成數線)
假設兩個點A(a,b) B(x,y)形成的直線或線段,線上 A B 之間有一個點 P
AP距離 比 PB距離 為 m:n

P 點座標為

用向量證明的話,往前一步驟的式子長成下面這樣
一開始我用的是最上面的樣子,後來看到下面這個形式後,我就一直用這個形式,數對和向量使表達和計算更簡潔也更系統化。

這個公式也可以不用向量算出來,有很多種算法,
下面是我的算法,雖然有點缺陷,不過結果是一樣的。
因為二三次元同理,所以下面直接用一次元(數線)來算。
兩個點 A(a) B(x)P點座標就是

A的座標a加上AB長度(x-a)乘以APAB的長度比例,也就是

經過結合律和通分後,前後對調得到

最後加在一起am會消去得

和一開始的X座標一模一樣
把這結果分別用在空間的三個座標,就可以得出內分點的座標。
我猜想,當初在寫出這個座標計算公式後,或許有人想到要把AB的點座標用數對寫在一起,這樣整個公式就會更簡潔,但是這在當時只是一個寫法上的技巧,還沒有人知道這種數字乘以點座標的真正數學意涵是什麼。一直到向量出現,這個技巧才得以合理解釋。

不過在我的推導裡有個缺陷,因為AB長度也可以是(a-x),若這樣結果就會不一樣
其實或許我應該把(x-a)看做是AB向量;這是我高一時還沒學向量所做的計算,所以無法完美,網路上也有其他的證明法,總之我要表達的就是向量在這公式證明裡並不是最重要的主角


柯西不等式更為有趣,我們在高二上先學了平面向量後,才教柯西不等式。
柯西(Augustin Louis Cauchy),1789-1857年。
先假設柯西不等式確實是由柯西發明,而不是紀念性質的命名,
這代表柯西在向量出現(1870年)之前就已經寫出柯西不等式,我目前無從得知他當初是如何得出這個不等式,但是肯定沒有用到向量長度或內積,頂多是幾何和座標
因此又一個例子顯示課本為了方便教學,將柯西不等式與向量連結在一起,導致現在可能幾乎所有高中生都覺得,柯西不等式完全由向量推導而出。

是學生最早接觸到向量的科目,比數學還早,因此在數學真正教到向量之前,我們已經有一個概念,向量是同時有方向和大小的量。
從見文4 5可以推測,電磁學是最早用到向量的地方,這表示,其他地方從運動或動力學到天文學,在1870年之前所有的物理學和數學完全沒有用到向量,甚至連向量這個字都還不是向量Vector見文1 裡面是說1840年代),
也就是說,向量是從電磁學開始,擴散到整個物理學和滲透進數學。

電磁學著名的馬克士威方程組,一開始是由20條公式組成,馬克士威雖然已經知道四元數,他先前的一些公式也的確有試過用四元數來表達,但是他在寫這個方程組時還是偏向 x y z分別表示的方法(維基百科說,其實他也有試過用四元數表達,但沒有成功),
所以20條方程式裡,有18條方程式可以每三條一組合成6條向量方程式,總計8條,
後來由自學成才的英國物理學家黑維塞(Oliver Heaviside)用向量分析的方法重新整理組合,變成現在的四條方程式。

例如裡面的一條方程式(以下資料來自維基百科,可信度不保證,而畢竟我也不是大學物理系,正確性也不保證..)

這條方程式表示不會有磁單極存在。

原本是一種微分算子,似乎唸作Nabla(那布拉),英文又名Del
叫做散度,它代表一個向量場傾向於源於一點的程度

B 有很多名字,磁通量密度、磁感應強度或直接叫磁場,是一個向量,代表單位面積通過的磁力線數量

所以,此方程式是指「磁場B源於一點的程度為0」,
我們都知道,磁場是由兩個極組成,磁力線則是連接兩個極的封閉圓圈,因此它沒有傾向於從哪一點發射出來,
否則當NS極分開後,磁力線就會是從極點往外無限延伸的射線。

我們只是為了方便而訂出磁場方向(磁力線)是由S指向N(南指向北),從N出發繞一圈回到S所以安培右手定則裡,四隻手指表示環路電流方向,拇指則是指向N的方向,而不是S
這點電場也一樣,正負電是我們用來分開兩種電荷的標示,而方向也是我們定成從正射到負。


現在連牛頓第二定律這個當初絕不可能用到向量的公式,都已經被向量化

其實這公式原本的版本是
或是
也就是動量 mv 衝量 Ft 的關係
牛頓當時有微分(還是他自己發明的),但是絕對沒想到F和P頭上會被加上箭頭,
因此這公式也可以化成數對來計算,像是

用(3,3,3)的力對一個質量3kg的物體施力會造成(1,1,1)的加速度,
這樣就變成向量的係數積了。
但是一般我們確實很少用數對來計算,因為只用純量和一點方向判斷就可以得出答案,
這可能從這公式出現開始就一直這樣做的,直到向量給了我們另一條路,另一種可以同時計算方向和大小的算法。

其他像是 位移、速度、加速度、動量、力矩、角動量、向心力、功的定義 等等
都已經被賦予向量意義,而像力矩和角動量,可以用外積算出,功則是內積,
為何身為後生晚輩的向量可以在不到50年裡佔據整個物理界(我們都聽過,1900年的物理學家以為所有的物理問題都已經被解決,直到量子論出現,雖然這不怎麼代表整個物理界都用了向量),
原因或許是因為,其實物理學家本來就清楚,很多物理量不只需要知道大小,同時方向也需要知道,也就是一個量本身就會有大小和方向,但是當時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同時表達計算大小和方向,只能先算出大小,然後判定方向,
我並不知道當時物理界是否有借用複數這種類似向量的數字來用,這也許是一個解決辦法,但是複數始終只能應用在平面,而我相信當時物理界的研究肯定已經超越平面了。
也可能是,當時的電磁學是物理學開創以來,最需要有個東西可以同時有大小和方向的時候,也就是最複雜的難題,所以當時馬克士威找不到東西可以表達他的想法,
因此當向量從四元數被提取出來後,電磁學以至整個物理界終於找到一個東西可以解決一直以來的問題,可以用更精簡的語言表達方程式的意涵,
之後物理學家在研究新問題之餘,也將所有以前的方程式重新修正成用向量表達,

最終物理就成了向量最大宗的使用者,現在所有高中物理課本、講義,全部都寫著向量方程式,彷彿向量這東西是和那些方程式一樣歷史悠久的東西。

另外向量最後也回到了數學界,數學界當時可能也發現了,原本的一些純量等式和計算,居然會和向量計算不謀而合,所以也開始使用向量和推廣向量的性質,現在數學的向量定義有一個向量空間,所有符合定義的均可當做向量處理,甚至是多項式
而像是高二下點線面的關係和法向量的應用,和各種公式的向量證明,都讓人摸不清楚到底向量是數學界的發明還是物理界的發明。

古人把數學引進物理,讓數學新發現的漣漪也開始會讓物理界出現變動,四元數的發明就是這樣,但經由物理界依照自己需求去蕪存菁後產生的向量,卻逆流回去影響數學,
有時語言也是這樣,經由其他國家改造後的詞彙,也會逆流回本國,進而影響本國人的詞彙使用,日本就是很著名的例子,世界兩大語言,中文和英文,被日本改造後,傳回本國,開始讓本國語言者也會使用這些日本人發明的新詞,或許是因為其他國家的人,因為人文的不同,使用一個語言時的想法會是本國人不會有的想法,因此創造出新奇的詞彙。
這種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知道這些歷史演變也不會讓自己在數學或物理有研究上的突破,
但是向量的歷史如此戲劇性,倒是很適合當做下午茶的話題,展現自己與他人不同的知識。

(一切順利的話,下一篇預定是矩陣乘法的整理~)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47153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向量|物理|行列式|複數|四元數|電磁|內積|外積

留言共 6 篇留言

★神來惹ღ~ 快拜!❤
好喔[e15]

10-26 15:19

為什麼要演奏春日影
厲害! 四元數我還是第一次聽到[e17]
之前也沒聽過向量的歷史這塊
現在想想 好像學到的都只是被刻意安排或限制過的

04-26 08:42

為什麼要演奏春日影
整理一下我的想法
交換律與反交換律 感覺有點像對稱式和交錯式的關係?

分點公式那邊其實不算是不一樣喔,用長度算的話 應該是恆用大減小
改成a-x 那其實是a與x的位置互換了,整個公式a跟x的角色要完全對調
或是說,還是把a看成比較小 再加上比例算出的長度,只是x-a外要加絕對值
以上個人淺見@@

我覺得可能還是用有+-號的量而非長度比較好
(但其實這樣就變向量啦XD)

柯西我知道的是用二次式證,好處是可以證到n項
不過歷史上是怎麼證就不清楚了[e29]

04-26 09:05

李兒諳
哦,這篇是在讀高二時寫的嗎?
你們的老師程度蠻好的哦
該不會是寫程式出身的吧
因為只要有接觸過四元數的
大概就會知道這段歷史(像Maxwell方程組一開始是用四元數寫的)

11-13 19:53

侵略!花枝丸
這些完全是從網路和見文看到的,我的高中數學或物理老師都沒有講過,他們也不會寫程式11-13 20:21
無念
你好:
請問你的這篇文章可以分享到FB嗎?

12-29 11:20

侵略!花枝丸
可以啊,小註記出處就好12-29 17:56
無念
謝謝你

12-30 11:34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2喜歡★ericlee0602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信耶穌不合科學 完整版(... 後一篇:修正和補充-自己的數學整...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shan790126悠露
我愛會長的推 愛公會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8:27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