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常見皮膚癌分三種 黑色素細胞癌致死率高

作者:強運│2014-05-16 12:17:58│巴幣:0│人氣:738

常見皮膚癌分三種 黑色素細胞癌致死率高

常見皮膚癌分三種 黑色素細胞癌致死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 2014/05/16
身上若是出現奇奇怪怪的痣可得要小心,有可能是皮膚癌!皮膚科醫師指出,常見的皮膚癌分三種,其中以黑色素細胞癌致死率高,一旦有懷疑的皮膚病灶,可以用ABCDE檢查法,來排除是否為黑色素細胞癌,並可用相機紀錄病灶,觀察是否有所變化,以期能及早就醫診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陳建宇表示,常見皮膚癌分成基底細胞癌、麟狀細胞癌以及黑色素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約僅佔台灣皮膚癌8%,因惡性度最高容易轉移,致死率很高,約佔台灣因皮膚癌死亡總人數的六成。
 
黑色素細胞癌在亞洲人常出現在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處;因此,在肢端出現的黑痣更要特別注意其變化。
 
臨床上,常以ABCDE檢查法來區分是否為黑色素細胞癌,A(Asymmetry):痣的外觀是否不對稱 ,B(Border):邊緣是否不規則或模糊不清,C(Color):色調是否不均勻、多色調、深淺不一 ,D(Diameter):大小是否超過六公釐以上或有短期間變大的情形,E(Elevation):表面是否有不規則的隆起現象,若有上述這幾種情形,應就醫作進一步的確認或及早接受皮膚切片檢查。
 
陳建宇醫師強調,最容易造成皮膚癌的原因就是紫外線過度照射,因此應時常檢查臉部、前胸及手臂等陽光易曝曬處是否有不正常斑塊;其次,年紀大、傷口長期難癒合、放射線治療部位、常接觸化學物質等,都是危險因子,這些人更要小心謹慎注意自己身上的皮膚病徵。



四準則觀察黑痣 及早發現癌化現象

四準則觀察黑痣 及早發現癌化現象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2014/01/04
黑痣是痣細胞的聚集,會生長在身體任何的部位,先天和後天都有可能形成;開業皮膚科診所醫師蔡旻倩指出,大多數的痣在20歲以前就會出現,且每顆都有自己的生長模式,甚至也會隨著年齡變大、顏色變淡等,也可能漸漸消失。
 
尤其青春期、懷孕以及曬太陽等因素,都會促使痣的顏色產生變化,甚至長出新的痣,通常出現癌化現象機率較低;不過,蔡旻倩說,黑痣分為接合痣、複合痣以及真皮痣,但若發現是黑色素細胞癌所導致,就必須提早接受治療去除。
 
但要怎麼區分是否為黑色素細胞癌呢?蔡旻倩進一步說明,包括是否為不對稱性、不規則或模糊不清、顏色不均以及直徑大於6公釐等四個準則來判斷,若外觀上和一般痣不同,甚至出現出血、疼痛等現象,就應盡快就醫檢查,較為妥當。
 
尤其長在長期摩擦刺激部位的痣、指甲溝的痣或較大的先天痣等,誘發惡性黑色素瘤的機率較高,應接受密集觀察,甚至應及早去除;蔡旻倩提醒,其實大多數的痣多不須處理,除非是有家族史,或本人曾有不典型的母斑或罹患黑色素細胞癌等,就必須定期觀察,才能確保健康無礙。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866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44196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tsst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天天吃速食 4年罹大腸癌... 後一篇:婦人肌肉不自主跳動 竟變...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ricky112277長篇小說更新
《畫槌錄》今晚八點準時更新!另外,新作將於八月初旬同步放上各平台!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5:58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