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記的在高中時課文上有關於韓愈講述伯樂識馬,當初韓愈是闡述希望當權者能重用他,就像伯樂發掘千里馬的長處一樣。
我在馬說看到了我認為很悲哀的狀況。
當一個人要選擇娛樂作品很容易就因為刻版印象或人云也云就有偏見,就算那個人有去看這個動漫或去玩這個遊戲,往往也因為已經戴了有色眼鏡,而沒有深刻的體會。
舉例來說,某個作品被認為是麥可貝式的爆破大動作場面和美式英雄主義的結合,事實上這部作品的確也有爆破場面和美式英雄主義,但還有描繪反派的心境和同袍之間或父子之間的互動也不錯,整個劇情主要在揭發戰爭和冷戰的黑暗面。
如果有人已經認為這是一個麥可貝式的爆破大動作場面和美式英雄主義的作品話,那很抱歉,就算他玩了這部作品,也只會看到他想看到的部份,也只是更讓他加深這個作品的刻板印象而已。
在巴哈我經常看到是有人會說:某某作品只是賣萌的後宮作。其實說這種話的我看都沒有去追那部作品吧! 就算他有去追,也只會看到賣萌的部分,因為這部作品已經被他定型了。
在韓愈的馬說裡提到,照顧千里馬必須餵牠一石的糧草,但照顧馬的人只把千里馬當普通的馬看待,只餵牠普通的糧草而已,如此一來,千里馬就不能發揮牠的正常實力,日行千里的能力就這樣沒了。
其實我個人替這些作品感到悲哀,因為這些作品沒有辦法發揮出它的意義,就像千里馬被糟蹋一樣,就算這個作品很紅人氣很高,大家給他的印象卻不是這個作品要表達的,那也沒有意義。
就好像赤兔馬知名於搬負重物,就算赤兔馬很知名,但日行千里的能力卻不會有人知道。
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隨便貼一張進擊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