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線網路的誕生下,也造就了許多不同的技術和規範
5GHZ? 2.4GHZ?
然而在許多購物商場上,或是電視廣告上,都會有許多廠商刻意提出自家產品能夠以5G的頻率連線,往往讓許多消費者傷透腦筋,然而這個所謂的5G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其實5G就是無線網路的其中一種頻率,其實跟2.4GHZ大同小異,穿透性還比2.4GHZ差,不過2.4GHZ有個致命性的缺點,就是使用的裝置太多,舉凡像是藍牙,遙控器等等,大多數都採用2.4GHZ。
也因為使用2.4GHZ的裝置太過於廣泛了,讓路由器常常被其他裝置干擾並影響到速度。這張圖有解釋到在裝置繁多的辦公室中,5GHZ和2.4GHZ的差異。
另外5GHZ並不是裝置隨隨便便就能夠支援,除了路由器端要能夠支援外,接收器也要具備接收5GHZ的能力才行,而在目前網路上能夠支援5GHZ的路由器清一色都是2000以上的機種,至於接收的網卡價格更是驚人。
802.11 b? g? n? ac?
其實802.11傳輸協議有許多種,多到把所有英文字母都用過了一遍,到現在的傳輸標準已經有ae了。制定這些傳輸標準的人真閒呢。 下面是個標準的圖,隨便看看就好
那有人會有疑問,既然有那麼多種傳輸標準,我是不是需要特意挑選擁有哪種傳輸標準的路由器?
其實雖然有非常多種的傳輸標準,不過在台灣廣泛使用的也只有 b,g,n和最近剛出的ac,而目前廠商最常使用的就是n,而b,g也會向下相容。至於ac則是有沒有購買的必要呢?
答案是沒有。雖然ac的速度比起來又比n來的提昇,但目前台灣的網路最高速率只有100m而已,n平均300MB的傳輸速率就很夠了。
而且因為ac是透過5GHZ來連接,所以如果你還需要具備擁有能夠接收5GHZ的接收器才行,另外由於現在具備ac標準的路由器價格也十分的硬,故不必特意換擁有ac標準的路由器。
最後附上目前常用的傳輸標準速度差異
文章到了這裡就差不多結束了,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