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0 GP

【心得】畫質太好的電影看起來很怪?

作者:半瓶醋│2013-04-19 20:36:21│巴幣:40│人氣:5773



這篇文章是在2013年4月18日發表在PTT電影版
作為回覆以下的問題而寫的一篇長文。

我後來在4月19日做了一些修正和補充,在和版友elfguard討論過後,修改了關於底片這邊的說法。

另外,我寫這篇文的宗旨,其實是希望更多不熟悉這些知識的朋友能夠沒有壓力的瞭解,所以我在解答當中,儘量排除使用專有名詞來解釋,如果真的有需要用到專有名詞的情況,也會解釋這個名詞,因為我個人的認知當中,文章寫出來就是要淺顯易懂,而不是賣弄詞藻故弄玄虛的~所以一些有專業背景的朋友們如果覺得我使用的形容太過簡單的話還請見諒。

另外,因為我自己的工作是剪接師與編導,媒體業事實上分工很細,所以我並不見得一定會非常了解攝影或是動畫等所有的影音工程,目前這裡的解釋有很多是來自於平日工作時遇到的情況以及一些專業人士所提供的說法,坦白說我自己並不敢保證自己全都是對的,如果有人要指正我的錯誤,歡迎提出,我會回去詢問影音工程專業人士,並且隨時修正我在小屋的那篇本文。


引述《yor73275roy (黑豬)》之銘言:
有時候看電視轉到一些電影台都已經改放高畫質的電影,雖然真的是超級清楚,可是看起來就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怪,很清楚但很不真實,反而看一些以前的電影,像教父之類的,雖然有一點糊糊 但卻很自然,不知道有沒有人有跟小弟一樣的感覺?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小複雜,有幾種可能

1.先天性的底片的化學反應方式與電子攝影機的差異
首先,底片這種東西是類比的,而電子攝影機則是數位的。

底片的原理,是在一張焦片上頭塗數層化學藥劑,就像蛋糕一樣一層一層的,每一層藥水產生化學反應的時候就會顯現出不同的顏色,當拍攝的時候,鏡頭的光跑進攝影機裡頭裝好的底片,光線照到那些塗層就會起反應,所以底片本身在感光的時候,由於感光是用化學反應的關係,人物的輪廓就有一種像水墨一樣醞開的感覺,而數位則是使用像素一點一點的排起來的,數位好像階梯,而類比就好像斜坡,中間過渡的部份當然是底片比較自然,而數位的容易比較乾淨清楚,底片好比水彩畫,人物的輪廓邊緣是醞開的,數位則好比剪紙畫,人物邊緣則是像刀一樣地切開的。

另外,根據一位業界攝影師提供給我的另一個說法(我自己並不清楚這個說法的正確性)由於底片本身藥水的塗層反應有高低差,如果我們用顯微鏡來看底片,看起來會凹凸不平,所以底片拍攝出來的影片所顯現出來的立體感會比數位攝影機來得好,這也是為什麼那位堅持使用底片拍攝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面對記者詢問會不會拍攝3D電影的時候,曾經回應過-我現在拍的電影本來就是3D了。

不過以上的這些特點,其實現代即使使用數位攝影拍攝,在後製的時候想要這種感覺還是可以加上去的,並不是非要底片才能辦到。

過去這些特點其實是一些導演覺得底片攝影會產生的缺點,然而到了現在,很多導演反而會覺得這是底片的獨特美感。而有些導演並不在乎這一點,於是電影就不會有那些復古的問題,像是星際大戰二部曲就非常明顯的完全可以看出來是用電子攝影機拍的。

另外,因為現在大家看電影的媒體已經很少在用焦卷放映了,所以即使電影本來是用焦卷拍的,也會轉到數位檔案裡頭,在這個過程當中一些過去的電影會經過數位修復,而數位修復的結果也會造成一些影片的人物輪廓邊緣看起來會比原來的還要銳利,尤其是一些壓縮過的電影DVD當中,這一點會很明顯。


【教父】的片段


【星際大戰二部曲】的片段


但是這樣比其實並沒有很公平,因為星際大戰是在籃幕拍的,他們的邊緣銳利主要還有因為是在籃幕底下的結果。

2.格率不同的結果

過去一般電影的拍攝一秒只有24格(也就是一秒會有24張連續的照片的意思),台灣地區的電視播送系統則是30格(或是29.97格),所以觀眾一直都很習慣在看電影會有點頓頓的感覺,可是當進了電影院之後,如果看到像電視般格率就會覺得自己好像在看電視,其實這是挺有趣的矛盾,就算現在,我們工作的時候有時候製作所謂微電影這類的商品之時,也會為了讓客戶覺得作品更像電影,而採用24格來拍攝或是剪輯。這道理其實就像我們看到16:9的寬螢幕和4:3的全螢幕時,會自然而然的認為前者才是電影的判斷。


哈比人 意外旅程預告片


看魔戒前傳就會很明顯的有這種感覺,因為他的每秒格率是48格。

導演麥可曼恩在2009年的作品頭號公敵,在最後一場警方圍勦的戲的格率和銳利度實在太過現代化,導致我對該片的觀感直線下降,因為在我的認知裡頭,那個年代是沒有電視這種東西的,這種過於清晰銳利的畫面完全是破壞該片的時代感。這道理就和搶救雷恩大兵為何要故意把顏色調得很淡的道理,很多時候影片本身不是真實就是王道,作者要選擇的攝影方式也應該考慮到是否符合故事的氛圍。

頭號公敵片段



然後有一些LCD電視或是放映機會有一個很機婆的動態補償功能,這也會讓原本24格的影片看起來像30格,我的PS3在放映電影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現象,坦白說我也很討厭這樣。

這邊有一段影片可以看到24格和29.97格的不同


24PVS29.97P


這段影片可能更清楚一點,把24格和60格(隔行掃描)做比較,後者就是平常再看運動節目或是格鬥遊戲時比較會使用到的憑率,一秒大約有60格或是59.97格。


24PVS60i




這邊有一張動態圖,很簡明的表示了50格、25格和12.5格的視覺差異



3.景深不同

所謂的景深,簡單的來說就是畫面的模糊度

像這張照片



貓咪的臉只有面孔的部位清楚而已,所以他的景深相對來說比較淺

這張照片的景深也是屬於相對比較淺的



而這張照片的景深就比前面那張還要深



當然其中牽涉到一些攝影光圈 相對距離的原理,這邊就不詳述了

台灣的電視連續劇所使用的攝影機,基本上沿用了原本設計來拍攝新聞用的攝影機鏡頭,這種鏡頭是為了要快速抓到畫面的焦距而設計,所以拍出淺景深的條件比較嚴苛。


國內一般業務採用的Digital BETACAM



有的時候人物的邊緣就會很銳利,其實國外很多高成本的影集(像是HERO】、H羅馬的榮耀】或【權力的遊戲】)都是掛上電影鏡頭的HD電子攝影機,所以就可以比較容易出現比較淺的景深,甚至還能夠像電影那樣將換焦當做一種戲劇的表達(像是兩個人一前一後說話,前面的人說話的時候,後面的人就失焦,輪到後頭的人說話的時候,前面的人就失焦)


【權力的遊戲】片段


【波吉亞家族】片段


諾曼第大空降】片段


【權力的遊戲】所使用的攝影機 ALEXA





如圖所示~其實接成這樣大家應該也知道機動性並不好,所以拍這種影集是需要慢慢磨的

然而,如果是趕時間的現場節目或是成本較低劇集(像是名模生死鬥、六人行、wwe摔角狂熱、流言終結者這類或是現場脫口秀的節目) 就沒有辦法一直換鏡頭拍,景深自然就是全焦(或者說是背景沒有焦,但不會這麼不清楚)



歐美較簡單攝影的範例

【老爸老媽的浪漫史】片段


美國的情境喜劇其實很像舞台劇,現場會有觀眾觀賞,很多笑聲也是即時的,一場三十分鐘的表演個兩三次,一次用三機拍攝,現場也會有導播會即使CUE畫面,然後再把這些片段剪輯起來
國內的範例

【時尚玩家】


這類行腳類或是旅遊類節目其實都還是以全焦鏡頭為主,大家應該可以發現旁邊的背景幾乎都是一清二楚的
夜市人生


夜市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每天都要演個90分鐘,幾乎是沒有時間多來幾次NG鏡頭,更不要提下燈光雕琢場景這類問題了,都是固定幾個既成場景,一搭好就不會再動
後宮甄嬛傳


其實這已算是大製作了,但是其實在攝影上頭由於此片的劇集實在太多,在美術製作上頭,他依舊沒有辦法和歐美影集的製作比。


這種處理方式是有道理的,因為當景深一淺,通常在攝影上頭就得多一個人力去做跟焦的工作(這在台灣叫做大助或是跟焦師),而且還不一定會跟得到,所以這種拍攝是沒有辦法很順暢的進行的,多半都要拍個幾次才行,所以那種趕時間的拍攝方式多半不會出現淺景深的鏡頭(當然也是有例外,如果場景非常的大,通常不需要換淺焦鏡也可出現淺景深,像是三立的鄉土劇只要一出外景到公園去大部分都有辦法出現淺景深,然而他們的景深也只限於人和背景的差異,沒有辦法像電影裡頭那樣,焦可以只在臉的部份,耳朵都可以沒焦)--當然啦,淺景深出現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要讓主體明確,讓觀眾能夠專心的看著主角而不會被雜七雜八的雜景干擾,所以很多時候為了達到主體明確的目的,那些節目或是低成本劇集會採用另外一招--就是背景要乾淨單純,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夜市人生的角色出現大特寫的時候,背景多半都是白色的緣故。


事後的一些提問

newilly:讚!幫我解答想很久的"電影感"問題 另外打光是不是也有差?

打光這種東西是另一個學問了,你要注意的是去看電影和看電視的環境是不一樣的。看電影時是全黑的環境,所以光線的細節可以很多,但是看電視的時候大家卻通常都是在一個很亮的環境底下看一個小框框,所以你應該會發現電影在電視裡頭放的時候,細節會很多,然後觀眾可能沒有辦法像在電影院一樣很專注的看著螢幕,這也是為什麼電視劇的場景光線多半都很明亮,而像雷利史考特那種很注重畫面的導演的作品有的時候在電視裡頭看會很痛苦。


【謊言對決】的片段


可以發現裡頭有多光源是很講究的,羅素克洛的特寫的面頰幾乎都是黑的。這種極度風格化打光的方法在電影當中會比較常出現。

【賽德克巴萊】的片段


台灣的打光習慣光源基本上仍舊是全都看得很清楚為準

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預告片


要看情境,愛情偶像電影的打光方法和史詩的打光大大的不一樣

啄木鳥與雨】預告片



當然,這也是台灣拍攝習慣的問題,國外的人其實並不會避諱高反差的的打光,再加上他們輪廓深,隨便打光都很有立體感,而台灣的習慣和日本比較像,就是三面光,而且都要很亮,就算有陰影也是只有一點點而已。

當然啦,有的時候光線的打法也要看影片的需求,像是黑色電影裡頭的人都很憂鬱,所以他們的光看起來都會打得很性格,可是這種打光方法就不會出現在保養品廣告裡頭。另外台灣過去少數幾部懸疑電影,像是雙瞳也曾經做過類似的嘗試。只是我自己覺得不是很成功就是了。


【雙瞳】預告片




neo5277:那我再請問有些像機跟後置可以變景深他是靠攝影的時候對素材的捕捉,還是純粹是程式模擬效果呢?              

大半的相機,這種功能都是程式模擬出來的高斯模糊特效而已,有個ios的app叫做big lens,就可以讓你簡易幫照片做淺景深效果而且還可以選擇各種光圈底下會產生的模糊度,其實也可以立刻了解各種不同的光圈狀態之下模糊度也會不一樣(我承認我自己也是玩到這個軟體之後才有那種感覺)

不過最近市面上有出一款相機是可以事後隨意改變焦距景深,叫做光場相機,已經商品化了,不過現在還在玩具的階段,仍舊沒有進入專業的攝影領域。

光場相機的維基條目


FairyBomb:能順便請教一下香港和台灣的差別嗎?因為每次看香港或韓國電影的時候,都會覺得台灣電影拍的畫面表現出來有點糟(近年有改善),但我朋友都說我太敏感。

這一點有兩種可能

1.香港和南韓的電影預算比台灣高,再加上他們的電影工業環境成熟,所以拍攝的時候風格化的場景與打光很多,甚至後製調色也都會下猛藥,台灣的電影(尤其是80與90年代左右)的電影比較講究自然風,這也和電影題材有關係,因為台灣之前的電影很少類型電影所以不容易出現像科幻片那樣高度色偏的畫面,再加上那個時期的電影預算不高,所以無論是花在拍攝與調色的預算也不高,即使是到了這幾年,其實電影的色調也都不會偏的太過誇張,不過這並不表示台灣的影視工作做不到,通常高度風格化的影像都會出現在廣告片裡頭,像是汽車廣告的畫面就都被調得很精緻。

2.台灣的數位化保存做得不好,坦白說我之前也是一直以為台灣的電影拍的畫面都不好但是在我看到侯孝賢的戀戀風塵1080P數位重製版才發現我一直都錯怪侯導了。

opsddb:另外《戀戀風塵》數位修復版的色調不是侯導要的...中影有心修復很好,但卻沒找電影原班底來監督,很不專業


dabombz:請問為何每部電影的色調都不一樣 這是創作者的選擇嗎?

電影的色調的確是創作的選擇,最簡單的來說就是色溫的變幻,一般的傻瓜相機拍照的,時候調整白平衡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達到簡易的色溫變幻,像是偏藍與偏黃。

電影攝影早年基本上就是利用不同色溫的設定以及不同色溫的燈光來達到一些特殊的色調效果,像赤色風暴裡頭這場戲裡頭,雨果莫天森的房間光線就很有趣。


【赤色風暴】片段


電影裡頭他是被夾在艦長與副艦長的兩個不同命令,所以有幾個雨果的特寫鏡頭會顯示兩道不同顏色的光打在他的臉上,暗示他的兩難。

另外像是駭客任務也會用不同的色溫來表達他們身處環境的不同,像是綠色調底下就是在母體裡頭~偏藍色調則是在真實世界


【駭客任務】中的母體內


駭客任務】中的真實世界



另外,電影其實在拍完之後後製過程也都會調色因為以前底片是有紅綠藍等顏色的顯色層(開頭有說了,就是每一層的藥劑可以顯示不同顏色以達到彩色的效果),所以就可以做出增感~或是讓某個顏色特別突出的效果,這些東西延伸到數位化時代,就是今天我們在使用PHOTOSHOP後製時會出現的各種調色的選項。

在90年代末~21世紀初期開始電腦調色開始出現,所以影片顏色風格化的情況就越來越盛。

比較簡單顯著的案例~就是像【辛德勒的名單】或是【萬惡城市】都是,他們都是黑白影片,可是有些部位會故意有顏色,讓觀眾知道那是影片的的重點。


萬惡城市】片段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97949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電影|多媒體|電視

留言共 5 篇留言

月巴豆頁 楊伐善
好複雜

04-20 12:10

wizard
專業帖必頂!我不是學這行的,所以只能看懂訴求的目的和實現的方法。

04-20 18:51

~明風破~
很多導演都喜歡玩光線遊戲,利用光線或色彩來凸顯出影片的特色

例如像黑暗騎士最後一幕蝙蝠俠衝向光明的一幕,或著像英雄的不同色彩代表著不同的故事

不過我不太認同你說的全民公敵銳利度的問題,我覺得這段強調的是槍戰的猛烈,所以你可以發現鏡頭一直在拍攝槍枝的火光,而在一片黑暗的樹林中,又要強調槍口的火光,所以才會有銳利度的問題出現,我認為這是非戰之罪。

04-21 01:25

半瓶醋
我自己的觀感覺得在1930年代的影片出現了現代警匪電視節目的格率與銳利感,讓我有之種在看探索頻道的低成本模擬畫面的感覺,那讓我覺得很不舒服啊~04-22 22:56
里歐貝萊
此文超絕!!!借分享至FB讓大家更了解電影!!!感謝!!

04-22 09:12

半瓶醋
感謝了~04-22 22:48
霍恩
想問一下,我家換新電視,看藍光電影感覺畫面有些許快轉,這狀況也是你所講的這樣!?

01-19 13:19

半瓶醋
那就是電視螢幕補格的結果~你如果用電腦接螢幕看沒有這個現象的話,那就是藍光機內建功能或是螢幕本身的補償功能01-19 14:08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0喜歡★bpf1980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影評】失去太多自我特色... 後一篇:【影評】英雄的定義與辯證...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lin881205大家
小屋不定期更新冷門西洋歌曲推廣與Reddit鬼故事翻譯唷!看更多我要大聲說6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