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9/4/2013),
辦公室的印表機壞掉,打去維修中心,
客服小姐要我唸出我們那台的序號。
我看著那串某人寫完貼上去的 "VNC742ϕ96ϕ1",皺了皺眉,
努力回想那枚在數學教科書見過的希臘字母叫什麼來著......
theta?
不對,好像是 phi 吧。
於是回答:「V N C 7 4 2 phi 9 6 phi 1。」
(註:香港的辦公室通常是文件全部用英文來寫、對話全部用粵語來講,
所以這串裡面的數字,我也是用粵語唸出。)
這次輪到客服小姐頓了頓,
問我:「7 4 2 然後什麼的說?」
「phi。」我描述道:「就是一個圓圈,有一豎穿過它中間的那個符號。」
又停頓了兩秒,她恍然大悟說:
「那個是零字喔!」
零字?零字!零字.......
--我居然被連三歲小孩也知道的零字給耍了啊!(打擊)
↓
再次努力回想,很久很久以前,
確實好像曾經看見有人把零寫成這樣。
因為要把數字 0 跟英文字母 O 區分清楚,
便在想要表示數字時,特意添上那一豎。
而且為了起強調作用,還是穿到圓圈外面的一豎。
所以這從來就不是希臘字母裡的 ϕ 的意味嗎?
而剛才在唸的時候,
腦裡卻閃過【離開數學十年,我還記得它唸作 phi,真不錯呢】的念頭;
正如最近在工作上因為比較得心應手,就開始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開始有了點「太陽底下無新事」的老鳥心態。
真是蠢到了家。
其實也不是我本人有多蠢多「白目」。
畢竟撫心自問,當時我沒有半點炫耀知識的意圖,
只是除了唸成 phi 之外,想不到別的辦法而已,實屬無奈。
所以,應該這麼說:
原來我的社會經驗比自己想像中要淺。
原來我還很嫩。
要是之前沒唸大學、提早進社會多打滾幾年,
可能今天就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了。
心態要隨時歸零,更新,
常常保持三歲小孩的好奇心去虛心學習。
就像兩年前我跟 7 字的糾葛那樣--
【回憶展開】
從念幼稚園學寫數字到國小國中,我一直覺得
在數字 7 字上面添一小橫,看起來太「醜」了,
所以到了高中修會計課,要寫的數字密密麻麻,
我明知添那一橫會更容易跟 1 字區分,更方便老師批閱,
還是堅持不添,依然故我。
直到兩年前,當我出來工作已經一段日子了,
有一天盯著老闆那個龍飛鳳舞的、有豪邁一橫的 7 字,
看了很久,心想:
我是來適應社會的,不是來叫社會適應我的。
終於決心重新學習寫這個數字--
我絕不讓我的 7 字寫的像小時候所看見的那麼『醜』,
我要用最美的角度去添那屬於自己的一橫。
於是就像幼稚園生一樣,每天練習寫幾次。
【回憶結束】
到了今天,看著自己寫的 7 字上那道
從一橫演變成往右上微斜的一筆,
往往會想:那種角度真有個性。(笑)
沒錯,就懷著初生之犢的傻勁,
願意由零開始的毅力,
繼續當一塊盡情吸水的海綿吧。
同時也別忘了運用累積下來的經驗
去讓自己變得更加柔軟圓融;
懷著對於自身應變能力的信心,
帶著微笑接起話筒,
不管對面是誰,都流暢如水地應對著。
今天 (10/4/2013),下班之後,
阿 ◎ 每個月吐一次的職場苦水,
又給我上了一堂震撼教育課。
這次,關鍵句子是他下屬們在女廁悄聲說的『只怕餘波未了.....』
還有他上司在會議室外尖聲大罵的『我覺得你該引咎辭職!!』
是的,他終於因為沒有續約而自動離職了,從此音訊全無;
之後,他一人的職位由內外兩位新總管補上,
男主外(技術工程),女主內(會議紀錄)。
... makes any sense?....
Random acts of mindlessness.....
There's no way to turn around.
符號學 = semiology [sim/mi/`o/lo/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