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2 GP

【轉貼】史記趙世家(白話版)

作者: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2013-04-07 23:59:41│巴幣:44│人氣:4863
趙國,後來一度是中原的脊梁,秦國鞭策天下的最主要對手。

趙國人的種族最早和秦人是同宗的。
從前,伯益的後代中有叫飛廉的,事奉紂王,給紂王作官,
飛廉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惡來,也事奉紂王,後來為周人所殺,
惡來的後人就是秦國君主的祖先了。

而惡來的弟弟叫季勝,季勝一直傳下去,成為趙氏的祖先。

具體來講,季勝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造父到了當時周朝週穆王的駕駛員。
這位駕駛員造父,是古代第一馴馬家,當時周穆王的座駕是用八匹馬拉的,
造父能開著這“八匹馬力”的車在梅花樁之間亂轉,讓三十二個馬蹄步調一致。

後來造父曾經給周穆王趕過馬車,跑到遙遠的中亞草原去泡妞,
還從王母娘娘那裡討回了崑崙山玉酒杯。

造父因為有功,被周穆王賜給了一個趙城做封地,於是就有了趙姓。
造父以下傳了六代就是奄父,奄父的兒子是叔帶。

叔帶這時候不再為周王室幫忙了,因為覺得當時的周幽王很無道,
於是改去事奉了諸侯晉國,具體是晉文侯。

再往下傳了五代就是趙夙。
趙夙曾經幫著晉獻公攻打其它諸侯,被賜予了封地,封地是耿。
趙夙的兒子就是趙衰。

趙衰做了一下占卜,問老天事奉晉獻公或者他的諸個公子,
事奉他們的話,吉不吉呢?龜骨上的顯示,都是不吉。

又卜問事奉其中的二公子重耳呢,則回答是吉的。
於是,趙衰就按占卜的告知,跑去事奉重耳。
重耳因為驪姬之亂而出奔去了翟國,趙衰也跟著跑去了。
並且在翟國娶了媳婦,這媳婦給他生下趙盾。

隨後趙衰接著跟隨重耳流量,總計十九年,
最後得以返國,重耳還當上了國君,是為晉文公。
晉文公之所以能夠返國並且很快當上了霸主,多是趙衰的計策,具體說在《晉世家》裡。

趙衰死後,趙盾擔任了晉國執政官,
不久晉襄公死去(重耳的兒子),太子夷皋歲數很小。
趙盾怕諸侯列國欺負自己的小主子,就想立晉襄公的弟弟當國君。
並且派人到秦國迎接這個弟弟。

這時候,太子的母親就抱著太子日夜啼哭,
給趙盾頓首說:“先君有什麼罪過阿,你為什麼不立他的太子,而另換別人阿。”
趙盾沒辦法,於是立了太子,這就是晉靈公。

晉靈公繼位後,趙盾越發專國內之政。
晉靈公第十四年的時候,晉靈公變得越發驕縱,趙盾屢次進諫,晉靈公都不聽。

有一次,晉靈公叫廚師給煮熊掌,半天沒煮熟,他一怒之下,就把大廚師殺了。
把屍體拉出去,被趙盾看見了。

晉靈公怕趙盾又來責管自己,就打算乾脆也殺了趙盾。
趙盾這個人,素來仁愛,曾經施捨救濟一個桑下的餓人,
所以,在晉靈公對趙盾的刺殺現場上,這個餓人護救趙盾,趙盾得以逃脫。

但是他逃跑沒有跑出國境,隨後他的堂弟趙穿殺了晉靈公,
而立了晉襄公的弟弟,是為晉成公。
趙盾因此也就回國,繼續任國政。

晉國史官董狐譏諷趙盾“作為國家正卿,
出亡沒有逃出國境,回來也不討伐賊人(趙穿)”,
於是董狐就在史書中寫“趙盾弒其君”。

此後,晉成公混了沒幾年(六年)就死了,其兒子晉景公繼位。

晉景公的時候,趙盾已經死了,兒子趙朔接替了他的封地,繼續為卿。
趙朔還娶了晉景公的姐姐當夫人。

孰料,在這晉景公第三年的時候,
從前晉靈公的一個寵臣要向趙盾的兒子及弟弟們發難了。
這個寵臣就是屠岸賈,他從前受晉靈公寵愛,現在發誓要給晉靈公報仇。

屠岸賈當時當了司寇,於是翻出“趙盾軾其君”的歷史遺留問題,
遍告晉國諸將,說:
趙盾弒君,子孫在朝,這還成個體統嗎?
你們跟著我一起殺滅了他們。

於是屠岸賈也不請示當朝國君晉景公,
帶著諸將們,以及諸將的兵甲,去攻趙氏各家,
殺了趙盾的兒子趙朔,以及趙盾的三個弟弟趙同、趙括、趙嬰齊。
並且把他們全部滅族。

那趙朔(也就是趙盾的兒子),事先聽說了這一消息,
人家(韓厥)還勸他逃跑,但是趙朔卻不肯逃跑,於是,也全家被滅族了。

趙朔被幹掉了,他的媳婦懷著孕(她是晉景公的姐姐,被稱作趙莊姬),
跑到晉景公的宮院裡,藏了下來。

不久生下了兒子趙武(即戲台上說的趙氏孤兒)。
屠岸賈聽說了,就跑進宮裡來搜查,
最後趙媽媽急中生智,把兒子藏在她褲子裡,僥倖逃脫了搜查。

於是,趙家的兩個忠義門客出來了,一個叫杵臼,一個叫程嬰,
他倆說:這次搜查不果,下次保不齊還要來搜查。

於是,倆人找了一個別人家的嬰兒,
給穿上富貴人家的襁褓,給帶著,送到山里藏起來。

程嬰則跑回來,對諸將說:
誰給我一千斤金子啊,我知道趙氏孤兒藏哪兒了!

諸將都樂了,答應了他,於是帶著兵,由程嬰領著,跑進山里,
見到杵臼正抱著這孩子呢,於是殺了杵臼和這假孩子。
遂不再追殺和搜查真的趙氏孤兒了。

真孩子,大名趙武——趙家最後這點兒骨血,
由程嬰想辦法給弄出了宮院,一起藏到山里,撫養成人。

趙武長大之後,到了他十五歲的時候,晉景公就得病了,還做了個夢,
夢見秦國始祖伯益的後代變成了鬼祟在折磨他,所以才鬧的病,
問執政官韓厥怎麼辦,韓厥趁機說:
伯益的後代,有秦國的嬴姓,也有趙姓,趙姓在晉國被絕了香火,所以大業在鬧您呢?

晉景公說:
趙家一個都不剩了嗎?
還有活著的子孫嗎?

於是趕緊把民間的趙武給召來了,恢復趙武貴族身份,歸還封邑。
晉景公又幫著趙武,去殺死了屠岸賈給他報仇。

過了兩年,搭救和撫養趙武的忠義門客程嬰,
在趙武行了加冠禮成人並且同時當了大夫以後,
心滿意足的程嬰也不想再活了,就自殺了,去天堂追隨他的老哥們杵臼去了。
最後,這個故事也就完了。
(不過,司馬遷說的這個故事中,有五六個重大的疑點:

第一,  司馬遷說,屠岸賈在未經向晉景公匯報的情況下,就帶領了幾家諸將,去攻殺趙氏。
“屠岸賈不請而擅與諸將攻趙氏於下宮。”
那麼,屠岸賈未經國君允許,敢這麼做嗎?這不是叛亂嗎?
即便敢,他有沒有能力竟然攻滅趙同、趙括、趙嬰齊、趙朔四家晉國之卿。
而且,趙嬰齊當時實際已經不在晉國了。

第二,  韓厥事先得到消息,勸趙朔逃跑,趙朔不跑,寧可等死。
如果是國君來殺,他為了表示忠貞,當然要不跑。
但這裡是屠岸賈要來殺趙朔家,而且未經請示國君,並不是國君要殺,他何以不跑呢?

第三,  屠岸賈既然要給晉靈公報仇,而趙穿實際是殺晉靈公的直接兇手,
為什麼他卻沒有屠殺趙穿家族。
趙穿的兒子趙旃當時也是卿,安然無事,直到孫子趙午都是晉國大夫。

第四, 趙莊姬在晉景公宮中生下嬰兒,屠岸賈居然敢衝進宮中去搜捕。        
    
第五, 程嬰跑去舉報,帶著諸將跑到山里,隨便指著一個叫杵臼的人,
說他懷裡抱著的就是趙武,你們快殺了吧,並且,你們還給我一千金作為賞賜吧。
諸將就信這是真趙武?
隨後屠岸賈也信這是真趙武?
      
第六,  程嬰幹嗎不把假嬰兒放在趙莊姬的居宮中,
然後帶屠岸賈來,說這是趙武,你快殺了吧。
這樣是不是還更可信一些,而且還可以免得他的老哥們杵臼一死。
所以,這個故事是徹頭徹尾不可信的。)

《左傳》上則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版本。
《左傳》是比司馬遷的《史記》更早的書,
《左傳》上說,趙盾的仨弟弟趙同、趙括、趙嬰齊作為卿,都比較霸道,
跟晉國各家卿關係不好,而且也族大逼君。
剛好,趙嬰齊又跟趙盾的兒子趙朔的媳婦(即趙莊姬私通),
事敗後,被他的倆哥哥趙同、趙括給驅逐了,跑去了齊國。

趙莊姬因為沒了老情人,分外憤怒,就恨了大叔二叔趙同、趙括倆人。
於是向他弟弟晉景公告狀,誣告說“趙同、趙括”要謀反。

晉景公本來就忌憚趙家,
於是,與眾卿聯手,發出各家甲士,
把趙同、趙括都給滅族了。

至於趙莊姬和趙朔生的兒子——趙武,則被媽媽帶著,去到晉景公的宮裡生活。
隨後,晉景公叫他繼承趙家的掌門人地位,成了趙家的主子,
隨後慢慢由大夫做到了卿,乃至晉國未來的執政官。
整個過程並不什麼驚心動魄,也沒有屠岸賈這個人。

客觀上講,因為趙莊姬的誣告,
其兒子趙武反倒取代了趙同、趙括的趙家掌門人地位,而成為家族的族長,
地位抬升,隨後走入政壇。

相比較而言,司馬遷說的版本,就並不可信。
後代元朝雜劇家根據司馬遷的這個故事,就排演了《趙氏孤兒》這齣戲,
到現在還在演,但是因為是根據司馬遷的版本的,因此也不可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就是不要信一些成名人物的話。
這些成名的人物,或者成功人士,或者政治明星,在回憶起自己的祖宗的時候,
有時候會故意編造一些對祖宗有利的美麗故事。
趙武家族後來因為最終成了戰國七雄中的趙國的祖先,
所以當權的趙國人,就不由自主把祖宗是怎麼當上趙家掌門人的故事,
給修改和美化了,去掉了趙莊姬誣告這些事情,
免得給人感覺我們的老祖宗趙武的媽媽是這樣的人,
趙武是因此才成為家族掌門人的。

趙國政府把這個美化後的版本,寫在自己的史料裡,給後來司馬遷看了,
司馬遷就也採納到自己的大作裡去了。

所以,我們對於有權勢的、持有輿論力量者的話,總要慎重和謹慎地聽。

接著說趙武的事,趙武作為趙氏唯一的新的掌門人,
於是也一步一步地在政壇上發展,從大夫升為新軍將,慢慢到了上軍將,
最後在晉平公的時代,當上了晉國的正卿,主晉國之政。

趙武的主要政績是促成了晉楚南北的百年爭霸之結束,宣布南北弭兵,
此後,晉國主要關注的是國內的矛盾了,
也就是君族和卿族的矛盾,以及各卿族之間的矛盾。

趙武死後,兒子景叔接替家族掌門人地位,接著當大夫。
景叔死後,兒子趙鞅接家族的班,也就是趙簡子(他的諡號)。
這時候已是晉頃公第九年,晉國君權已經甚弱,
趙氏、魏氏、韓氏、范氏、中行氏、智氏,作為晉國的六家卿族,
依靠私人封地積蓄起瞭如火如荼的經濟軍事實力,分掌國權。

到了晉定公十五年,趙簡子並且成為了晉國的執政官。

趙簡子對邯鄲城的主子邯鄲大夫趙午說:
把我寄放在邯鄲的五百家人送給我吧,我要把他們放在晉陽。

從前,趙簡子率兵攻打衛國,衛國人無奈,就把五百戶人家給了趙簡子,
被寄放在邯鄲,趙午就是從前弒君的趙穿的後人,跟趙簡子同宗不同系。
現在趙簡子修了一個新的晉陽城,要把這五百家人移民過去。
趙午當即答應,但是回去跟自己的父兄一說,
後者怕讓這些人去到晉陽(山西中部,屬於邊地),背井離鄉地,衛國會不高興,
於是就建議不要讓他們走。

趙簡子看趙午出爾反爾,於是把趙午招來晉陽,殺死了。

於是邯鄲城的趙午的兒子趙稷就宣布以邯鄲舉城叛亂,跟執政官趙簡子對抗。
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說:
范氏和中行氏(兩家也是卿),都是趙午家的姻親,
如果他們在都城(新絳)突然對您發起襲擊,您就不好辦了,不如先對兩家下手。

趙簡子說:
不好,國君曾經說過,始禍者死,帶頭挑事的要處死。
咱先動手,就算犯罪了。咱還是後動手比較好。

董安於說:
後動手的話,打起來,老百姓就跟著倒霉了。
不如先動手,國君怪責了,您就殺了我來解說。

趙簡子不同意。
果然,沒過多久,范氏、中行氏在都城率領家族部隊猛攻趙簡子,
趙簡子倉皇逃跑,北上去了自己的晉陽城龜縮起來。

二氏追來圍攻。

這時,“魏氏”、“韓氏”,各自跟“范氏”、“中行氏”有過節,
而“智氏”則想驅逐中行氏,以自己寵愛的人取代中行氏做卿。

於是,智氏的掌門人“智躒”跑去對晉定公講:
您曾經下過令始禍者死,挑起禍亂的人必須處死,
現在范氏、中行氏、趙氏三家始禍,唯獨趙氏被驅逐跑了,這樣刑罰不均啊。
我們請求把范氏、中行氏也驅逐了!

范氏、中行氏是先動手,固然是始禍者,趙氏怎麼也成始禍者了呢?
大約因為董安於勸趙簡子先對范氏、中行氏動手,
這話已經傳到了民間,有激起范氏、中行氏動武的嫌疑,於是趙氏也被定為了始禍者。

晉定公應允。
於是智、魏、韓三家率兵去攻范氏、中行氏。
但是這三家不肯齊心協力,
雖說聯合征討范氏、中行氏,並且打著國君旗號,卻勞而無功。

范氏、中行氏樂了,利令智昏,反而起兵攻打晉定公,因為是晉定公批准三家來打自己的。

中行氏的家臣,從齊國跑來的流亡大夫“高強”(這人淨挑好詞兒當名字)
是個經驗豐富的上侵君權者,忙來勸阻這二氏說:
三折肱知為良醫(成語出處,久病成醫)。唯獨國君是不可以打的。
我就是因為從前討伐我們國君才鬧得流亡到你們這裡來。
現在三家並不和睦,您可以各個擊破。
打敗了他們三家,國君自然就依賴您了。
現在先打國君,三家怕您控制了國君,擅了晉國之政,就威脅了他們,反而會更加團結。

范氏、中行氏一貫覺得自己牛氣,總想擅晉國之政,
覺得搶來國君這個“軍旗”就主動了,偏起兵去打晉定公,激起國人反對。
國人都幫著晉定公打他倆。范氏、中行氏被迫逃亡去了自己的封地朝歌。
隨後魏韓兩氏向晉定公說情,請求寬赦趙氏。
趙簡子這才得以從晉陽放了出來,回到都城絳城。

但是,到了次年,智氏的掌門人智躒覺得董安於是個聰明的人,
有他作為家臣幫著趙簡子,趙家力量會越來越強大,將來晉國就是趙家的,
於是,於是他就又對趙簡子說:
這次內亂雖然是范氏、中行氏先動手,
但也是董安於想對范氏、中行氏下手,才鬧起來的。
咱國君說了,挑起內亂的人死路一條。
現在,范氏中行氏已經逃亡,但是董安於卻什麼事都沒有,這合適嗎?
你看著辦吧。

趙簡子沒辦法,假如智躒以此為理由,禀明了國君,
又聯合了韓魏來打自己,自己就受不了了。
他心中七上八下。

董安於於是說:
我死了話,趙家能得到安寧,晉國也不致再鬧內訌,那我值得啊。

於是自殺。
趙簡子把這個告訴了智氏,智躒這才沒話,趙氏也才安寧。

隨後,趙簡子又聯絡韓魏智各家,
連續三年對逃跑在朝歌的范氏、中行氏用兵,
終於把他倆打跑了出國,逃去了齊國。
從此,范氏、中行氏從晉國舞台上消失。

原本六卿(范氏、中行氏、趙、魏、韓、智)的晉國政壇,就剩四卿了。
晉國的權力被進一步集中在這四卿的手中。

趙簡子能夠取得消滅范氏、中行氏兩氏的成功,也是因為自己善於用人和管理封邑。
他有個臣子叫周舍,喜歡直諫。

但是周舍沒多久就死了,
趙簡子每次家族開會,就悶悶不樂,大夫們問什麼意思啊。

趙簡子說:
你們沒什麼過錯,我聽說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你們跟我開會說事,我只聽見唯唯之聲,不聞從前週舍之鄂鄂,所以我心憂啊。

鄂鄂就是耿直直諫的意思。
趙簡子善於管人和聽諫可見一斑。

趙簡子的車右叫“少室週”,是他戰車上的保鏢,
為了保衛主子的安全,就犧牲個人休息時間出去打架,
尋師訪友切磋武藝,提高自己的摔跤技術。

晉陽城有一個叫牛談的傢伙,摔跤本領高強。
少室週與他進行了一場摔跤比賽。
少室週第一跤就被牛談摔了個臉朝天,第二跤又被摔了個肩背著地。
一連幾場都輸了。

少室週十分佩服牛談的摔跤本領,便向趙簡子推薦,把自己車右的職位讓給牛談。
趙簡子當即提拔少室週做了自己的家宰(家臣長,王熙鳳的角色),說:
遇上賢人你能讓位給他,應該提拔你,讓別人知道我看重你這樣的作法。

趙簡子知道通過賞賜、懲罰等行動,
把符合他的企業文化(要謙讓)的人進行提拔,
來讓大家都知道在主子看來這樣做是對的,於是都這樣做、這樣認為,
於是建立起一種主子想要的“企業文化”。

據說袁紹對自己認同和不認同的人都無動於衷,於是建不出什麼企業文化,
而郭嘉認為曹操在這個方面則做得好。

趙簡子還和范氏、中行氏角逐的過程中還擊破了與該二氏相親的邯鄲趙氏,
從而佔據富庶的邯鄲。

邯鄲人民過“正旦”(就是正月初一),
那時候沒有鞭炮,老百姓就送給趙簡子一籠斑鳩,讓他放生。
趙簡子大悅。

別人說:
老百姓為了送鳥讓您放生,競相捕鳥,斑鳩都快絕種了,豈不是傷生。

趙簡子大悟,取消了這個娛樂項目。

看來,趙簡子有剛狠的一面(比如殺趙午),也有仁愛的一面,
這種仁力並舉,確實和曹操有點接近了,這也是成功者必備的素質。
而袁紹則只用仁。

趙簡子死後,他的兒子趙無恤嗣立,當了家族的掌門人和卿。
這時候,四卿之中,其中智氏的實力最強,
智氏目前的掌門人智瑤(從前智躒的孫子)做了晉國的執政官。
智瑤又被稱為智伯,這個人非要驕傲,
很想把另外三卿也就是趙氏魏氏韓氏兼併了,
自己一通晉國政壇乃至取代晉國國君。

於是智伯找藉口跟趙魏韓三家要土地,
韓魏都惹不起,只好劃了些封邑給了他。
但是趙無恤不肯給。

於是智伯就發兵來打趙家,並且聯絡了韓魏兩家都幫著自己,
這兩家出於對智氏的懼怕,以及說滅掉趙氏之後就能三分趙氏的地的誘惑,於是一起去了。
三家共同來打趙氏。

趙無恤趕緊向北又跑到自己的晉陽(今太原),
智、魏、韓三家大兵追來,把晉陽團團圍住。

三家大兵把晉陽圍了一年多,然後引來汾河水來灌晉陽城。
城內被水淹得老百姓只能把鍋吊起來做飯,其實也沒什麼飯可以做的了,
大家易子而食,鍋裡煮的都是孩子。

趙無恤害怕了,於是夜裡派出張孟談,私下跑出城去,去找韓、魏兩家遊說。

告訴他們:
所謂唇亡齒寒,如今智伯滅了我們趙氏,接下來,就輪你們倆了。

張孟談靈牙利齒,一番鼓動,韓魏兩家竟也覺得有理,
覺得不如和趙聯手,趙魏韓三家一起努力,滅了智伯,分智氏的地更好。

於是,三家聯手,突然對智伯發起進攻,
智伯倉皇無措,四周又都是大水,竟被殺敗,自己也做了俘虜。
趙無恤非常恨智伯,就把智伯的腦袋用漆塗了,做成了漆器,具體是一個尿壺。

所謂漆器,就說用植​​物漆在木片的器皿外塗上厚厚幾層,上面花上鬼怪鳥獸,
這也是貴族人家的心愛,比青銅器更加輕便美觀。
現在你去日本飯館還可以看見漆器的碗杯。

1500年後,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評說:
智伯的滅亡,在於他才有餘而德不足。

司馬光認為,官員的績效考核,應該考核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兩維坐標,
而且態度要給更大的權重。
才有餘而德不足是“小人”,德有餘而才不足是“君子”,才德兼備是“聖人”。
才德兼無,那就罪該萬死了。

不過司馬光說的也相對迂遠片面,若說有德,
趙簡子攻滅了范氏、中行氏,趙簡子是多有德嗎?
智伯要攻趙氏,怎麼就是多無德呢?
其實智伯只要毛病還是過於傲氣,對敵人和盟友都估計不足不充份,
這不是道德的問題,更接近冷靜理智的問題。

趙無恤隨後跟韓魏兩家分了智氏的地,趙無恤在二十五年後死去。
接班的趙氏掌門人是趙獻侯。
隨後是其子趙烈侯。

在趙列侯第六年的時候,趙魏韓的勢力已經極大,而晉國君只剩區區兩個城而已。
於是這一年,經過天子批准,趙魏韓三家正式成為諸侯。
趙列侯追認他爸爸為趙獻侯。

趙列侯死後,隨後是趙敬侯、趙成侯,這時候,
趙國定都在邯鄲,覺得往北發展所得土地油水不大,
遂主要向南發展,目標挺進中原(河南)。

而魏國則佔有河南大片土地,都城定在河南中東部的大樑(開封),
所以,趙的南下正與魏的利益矛盾,雙方多次展開交戰。

趙成侯趙成侯二十一年,公元前354年,
趙國出兵進攻衛國,攻取河南長垣、富丘。
魏國出兵救助衛國,以龐涓為將,先在三梁打敗了趙國十萬大軍,
接著很快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邯鄲頓時陷於危急之中。
邯鄲攻守的持久戰開始了。

邯鄲被圍三年,不得不向東方齊國求救,
齊國用軍事孫臏的圍魏救趙之策,解了邯鄲之圍,
並且在桂陵大敗龐涓​​回國路上的軍隊。
但是趙國經過這次打擊,國力頗受影響。

趙成侯二十五年,趙成侯死,兒子趙肅侯繼位。

趙肅侯十七年,南下又進攻圍擊圍攻的黃城,但是沒能攻克。
十八年,齊、魏聯合伐趙,趙軍絕黃河水去灌齊、魏聯軍,後者方才退去。
二十二年,秦軍攻取趙國藺、離石二城(在山西)。

二十四年,趙肅侯死,年少的兒子趙武靈王繼位。
年少的趙武靈王接手的趙國這時候可以說是已是一個半死不活的國家,
在以往的三四十年裡除了邯鄲被魏國圍了一次以外,
幾乎沒怎麼參與國際競爭和事務。

趙武靈王八年,秦國張儀和魏國公孫衍大搞“連橫、合縱”對抗遊戲。
趙武靈王以一個半熟少年的身份湊熱鬧,
參加了公孫衍(並非蘇秦)串連組織的第一次五國合縱攻秦之戰。
不料五國聯合部隊,初戰失利,只得從函谷關後撤,
結果魏、韓、趙三家在“成皋”被追來的秦軍大敗,被殺得血流成河。
三家主力合計被秦人斬首八萬之多。

同年,東方強國齊國趁火打劫,在河南濮陽(古名觀澤)再敗趙軍。

次年,西邊的秦人又來犯趙國本土,攻下山西西部“離石”地區的中陽,
並東進山西腹地,佔領平遙地區的中都,近逼晉陽僅100公里。

趙武靈王第十二年,
秦人再攻趙,攻取離石地區的重要城邑“藺”,虜趙將趙莊,趙軍被斬殺甚多。

趙武靈王第十九年時,
面對一連串的戰敗,趙武靈王準備大搞軍事變革。
當時,中原國家的軍隊主要突擊力量是戰車。
戰車屬於裝甲部隊,馬匹身上配置了馬冑、馬甲,
馬冑保護馬頭,馬甲保護馬身,戰車車身關鍵部位也包有青銅。
依托馬拉雙輪戰車這個運載平台,車上的兩名武士使用搏殺兵器矛戟,
錯車交輪而戰,是摧敵主力。

戰車的衝擊力十分可歡,加上車體份量,慣性比騎兵要大得多。
但是戰車也有它的弱點,就是太過笨重,在山地就完全沒有了平原上的優勢。
遇到壕溝和障礙,也很是頭疼。
戰車受地形限制厲害,一旦車列隊伍混亂,就失去其集團效應。

而乘馬作戰的話,也就是騎兵,可以更加靈活,
騎兵通常擔負正面突擊、迂迴包圍、追擊、奔襲等任務。
其行動輕捷,受地形、氣象影響較小。
但是當時列國沒有騎兵,只有北方的胡人使用騎兵。

於是趙武靈王打算胡服騎射,向胡人學習,組建一隻騎兵部隊,
從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車、騎、步多軍種配合作戰的整體戰鬥能力。

但是,向胡人學習,穿胡人的衣服,騎著馬這種古怪的動物,
在中原衣冠文化里邊,還沒有這樣的先例,
中原的衣服,包括軍人的衣服,都是大袍子,也不適合騎馬。
總之,這太反傳統了。

這一年的秋天,趙武靈王到北方邊境巡遊了一次,帶著軍隊和他的群臣。
趙武靈王也冷著臉孔,坐著戰車,在邊地奔馳。
群臣都已預感到異乎尋常的事情將要發生,正在拭目以待。

趙武靈王一行人最後駐足於黃華之山,然後他終於開口了:
我們趙國——大家一路都看到了,東邊有強敵中山,是我們的腹心之疾;
東北有燕國、東胡,人多勢眾;西北有林胡、樓煩,精於騎射;
正西有強秦,虎狼之國。如此強鄰環伺,我們是首選的俎上之物。
可我們卻沒有強兵以自救,社稷危亡,朝夕之間啊。

眾臣聽了,危急倒是危急了,但都心懷鬼胎,皆不作響。

趙武靈王吐出石破天驚的一語:
強兵是當務之急,寡人——要——胡服!

胡服?你是說上下兩截穿衣,細腳零丁的褲子,
腦袋上兩個又粗又長的白貂尾巴,太生番了!

群臣們全部閉嘴,不肯接話,以沉默對抗離經叛道的主子。
大臣們都不同意!
只有“樓緩”一個人站出來稱“善”。
但是他的“善”聲也立刻被瑟瑟寒風和群眾的白眼兒打得七零八落。

看見群眾不支持,回到邯鄲後的趙武靈王變得唉聲嘆氣。

趙武靈王向前朝貴臣“肥義”抱怨道:
我看手底下這班人,真是沒辦法!
我真要胡服騎射,他們非用唾沫星子淹死我不可。
見解獨到的人,總是被白痴嘲笑,被世俗議論。
老肥啊,你說,在咱們趙國,怎麼辦點事這麼難!

肥義給趙武靈王打氣說:
我聽說,要辦大事不能猶豫,猶豫就辦不成大事。
您既然覺著對,何必怕天下譏笑?
從前大舜也做過這樣的改革啊:
為了籠絡三苗,朝堂上他竟大跳苗人的野性桑巴舞。
大禹治水到達裸國,為了讓裸人配合治水,他也脫光了前去談判。
大禹脫光了不是為了好玩兒或者扮酷,而是成就治水的大功,
大舜大跳桑巴舞不是下流,未來準備滅苗。
'愚者暗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
愚蠢的人啊,人家都大功告成了,他還搞不懂為什麼告成。
聰明的人呢,事態未萌發之前,就想好解決對​​策啦。
所以您沒必要跟他們討論。
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我看您就這麼辦吧。立刻下令吧!

趙武靈王:
好!哪怕舉世之人都要笑話我,我也豁出去把白貂尾巴插在腦後啦,
只要最後胡地、中山能歸我所有,他們愛怎麼笑話我,就笑話我吧!

於是,趙武靈王硬著頭皮,不怕被國內和國際諸侯笑話,
頒布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胡服令”:
要求政府機關幹部全體、功臣貴戚、全軍指揮員、戰鬥員(但不包括老百姓)
像胡人同志學習,穿胡人衣裳。

趙武靈王又派人對自己的叔叔公子成說:
希望您這穿胡服啊,起個表率作用。

公子成是個老腦筋,嘴上振振有詞:
臣聞中國者,蓋聰明徇智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
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
異敏技能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

意思說,中國是世界的中心,我們不求別人,
都是別人大老遠跑到這兒來學習取經。
我們卻捨此高級文明不用,而因襲遠方野蠻之服,
更易古人的教導,背離中國的傳統!
總之,不可以!

趙武靈王聞言,親自跑到叔叔家裡,
作了叔叔“公子成”大量細心耐致的說服工作,陳之以利害。
你不要小看這叔叔,在分封制餘緒的時代裡,
國君的親族都受封為官,公子成就是一個朝中顯貴。

趙武靈王說:
叔父啊,衣服,是為了方便穿的的;
禮儀,是為了利國而設的。
胡服騎射能夠利國,有什麼不好呢?
我們的開國先人趙簡子修建晉陽,為的就是向開拓胡地;
他的兒子趙無恤立馬常山,兼併諸戎盤踞的代國,
他們二人的大願,就是開闢北疆千里,以胡人之地為我用哦。
可惜後來者沒有繼承,裹足不前,寸土未增,
也沒發展出一套北向作戰的利器,導致中山狄人依仗齊國大兵,
侵掠我們邊邑,水灌我們鄗城(河北高邑),燒殺我們邊民,仇怨至今未報,
先主在天之靈,今猶忿之。
現在,我們胡服騎射,遠可以備三胡,近可以報中山之怨,上可以雪先王之恥。
您作為親貴老臣,不能體會開國先主的苦心,
卻順應中國之陋俗,違逆先主北向驅胡的大願,忘記國家之大恥,
這不是寡人所期望於您的呀!

一席動情的話,說得“公子成”騰地從床上爬起來,連拜兩次,說道:
老臣愚蠢,不能通達先主之意,妄出世俗淺言,干擾新政。
從今以後,簡主、襄主(趙無恤)之遺志,老臣不敢不聽命!!

趙武靈王也很激動,抓住他的手,趕緊賜他一套胡服穿上。

趙武靈王二十一年,胡服騎射後第三年,趙軍分兩路大舉進攻中山國。
南路軍由趙武靈王總領,從邯鄲一路北上。
北路軍以新訓練的騎兵和戰車為主,牛翦、趙希為統帥,從河北北部代地等處南下。
兩路軍形成南北夾擊中山之勢。

中山國位於今天的河北保定、石家莊一帶,
在邯鄲以北,趙武靈王這次車、騎、步聯合軍種作戰,取得一定成效,
奪得中山國四個城邑,中山戰敗,又獻出四個城邑講和,趙軍遂退去。

趙武靈王二十三年,再攻中山。
二十六年,又攻中山。
但這兩次都沒有取得多少果。

趙武靈王二十七年,暫時中止對中山的攻擊。

趙武靈王常有心血來潮的標新立異之舉,
他在這一年把位子傳給自己的小兒子,然後自稱“主父”,
這在諸侯世界中似乎沒有先例。
接下來的時間,他開始設計新的戰爭路線圖。

趙主父打算做一次冒險行軍:
從趙國向北行軍,一直進入“內蒙古”地區,
再向西迂迴,進入陝西省北部,依靠騎兵輕捷而長於運動的特點,
從陝北虛弱地區南下,直扣秦人的關中平原。
這段一千公里的路程,騎兵大約30天可以完成。
這麼重大的軍事冒險,當然得先去勘察地形,趙主父打算自己去。
當時只要兩國結好,國君互訪是正常的。
但是趙武靈王大概覺得正式出訪,不能走內蒙古、陝北路線,
而且官方活動範圍狹小,享宴酬酢頻繁,
不如喬裝改扮去逛,更便於蒐集第一手材料。

於是趙武靈王改了個名字,喬裝以使臣身份入秦,
身邊只帶幾名保鏢,按心血來潮的方向迂迴入秦。
沿途他觀察了解秦國風土民情,對山川形勢,尤其留心。

陝西中部北部,是平坦的黃土高原與低緩丘陵,
人跡較少,形勢便利,急行軍可以穿插南下。
但是到了逼近關中平原的時候,卻陡然聳起連綿高山。
秦人在這裡依險峻而設要塞,國防堅固,未必比東部的函谷關易於打通。

趙武靈王再向南進入關中平原後,
看見渭水兩岸土地肥沃,林川優美,氣候合宜。
進了咸陽以後,只見咸陽道寬闊筆直,兩側高牆大瓦,飛簷斗拱。

趙主父轉了一圈,對商鞅變法以來秦國政治、生活的變化,
有了一些感性知識,頗有耳目一新之感。
感覺秦國法家政府把諾大的疆土管控得像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
每個齒輪、每個零件的功能都全效發揮,毫釐不爽。

趙主父深深感嘆道:
秦國自孝公四代國君以來,攻無不勝,佔無不克,真不是僥​​倖的啊。

趙主父住進賓館,在等候安排會見秦昭王的短暫時間內,
他微服筒從,在咸陽城中走街串巷。

只見秦國老百姓神色淳樸,著裝穩重,走在路上熙熙攘攘,甚是規矩。
軍人受到了普遍的尊重,而做買賣的則抬不起頭來。
路上有乘車的,有坐轎的,人人臉上喜氣洋洋,
甚至連抬轎子的也頗顯輕鬆,喜氣地笑。

大家都很高興,人生都已被政府安排得井井有條。
政府職能高效運轉,從咸陽城優異的衛生條件也可以看得出。
(假如一個城市的政府瀆職,你只要一看它亂七八糟的市面就知道了。收了稅,卻不干活。)

趙主父到處觀察,深有感觸,
他間或進入茶館酒肆,諦聽周圍坐客閒聊,
把很多心得,都認真詳細做了筆記,交給身邊的秘書處理。

最後,他不得不承認,
秦國先有秦孝公、商鞅內立法度,教民耕戰,外修守具,
後有張儀因利乘便,連橫於中原,為深化改革創造良好平定的外部環境。
繼孝公以後,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三代固守,
割據要害,鞭策巴楚,並取漢中,收地千里,有發憤東向之勢,成為列國最兇惡的對手。

列國雖有公孫衍、孟嘗君合縱締交,相與為一,
終於奈何不了秦人,這不是偶然的和不可理解的。

趙主父懂的了什麼叫做“戰勝於朝廷”,深刻意識到所謂富國強兵之道,
首先在於政府自身效能的提高和官僚機制改革上。
列國之間,差距明顯啊。

我們趙國,還是很多王親貴族,世代門閥家族,在那裡氣指頤使,
興之所至,隨情恣意地、人治地管著我們的國家。

幾天之後,秦昭王接見並宴請趙國來使。
秦昭王正處於青壯之年,氣宇軒昂。
他看趙國使者也是中年,身材魁梧,神采奕奕。
席間,“趙使”一方面代表新立的趙惠文王向秦昭王致意,
同時也轉達了“主父”——趙武靈王的問候。
這自然引起秦昭王極大興趣,
問他:“為什麼趙主父尚健在而將王位禪讓給太子。”

“趙使”回答解釋中,大大宣揚“主父”超凡出俗的考慮,
傳、幫、帶下一任國家領導人的深謀遠慮。

“趙使”並為從前公孫衍聯合五國合縱攻秦事辯解,
說明主其事的並非趙國,趙國主力也沒有參加,
希望與秦國保持和加強雙邊合作,
維護秦昭王繼位以來的兩國邦交良好氛圍。

“趙使”還巧妙地從秦昭王口中了解到,
秦國近期內的主攻方向是齊國,因為齊國自馬陵之戰之後,
已經取代魏國成為山東列國中的第一強國。
“趙使”提著的心放立刻下了,主攻方向不是我們趙國就好了,
回去以後,我們可以放心繼續北攻中山了。

秦昭王之所以願意與趙國繼續建設和保持良好邦交,
也是因為要和齊國抗衡的話,自己最好籠絡上趙國,才免得身單力孤。
一旦秦人與齊國對抗的時候,趙武靈王不會從北方撫秦國項背,乘機毆打秦國,
所以這裡要秦、趙結好。

宴罷,秦昭王回去休息。

他躺在床上,越睡卻睡不好,
腦子裡像放電影一樣(對不起,那時候還沒有)
回想起白天的“趙使”形象來,以及他的音容笑貌。
“趙使”身上散發出來的強烈的非同常人的電磁波,
深深刺激著年輕的秦昭王——這個人好像比我還想王。

“我感覺他其狀甚偉,非人臣之度。”
秦昭王自己對自己說。
他翻來覆去想著白天的對話,直到糊里糊塗睡去。
幾天之後,秦昭王越想越不放心,傳令再此召見“趙使”面談。

哪裡去找啊,趙使者已經不見了。
趙主父圓滿執行了窺秦計劃,脫身離開秦境,已從函谷關走東線回國了。
秦昭王事後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到,
所謂“趙使”,其實就是趙武靈王自己!
秦昭王聞訊,無限嗟訝。

趙主父回來之後,齊國相國孟嘗君發起了齊、韓、魏與秦國的三年戰爭。

趙國信守結秦承諾,
沒有幫著合縱的齊、韓、魏三國打秦國,秦國應該很感謝他。
趙秦關係繼續保持良好,並且趙主父利用齊、秦倆大陣營對抗的時機,
對中山發起“終結”性總攻,並在齊、韓、魏與秦國的三年戰爭末尾,攻滅中山。
這時已是趙主父傳位後的第三年了。

趙主父傳位後的第四年,大朝群臣。

這時候,他已經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了,後者稱為趙惠文王。
但實際上趙惠文王是趙主父的小兒子。
趙主父還有一個大兒子,是趙主父娶自韓國的夫人生的,被定為了太子。
但是,後來這韓國夫人死了,趙主父又娶了一個叫吳娃的美女,生下了這小兒子公子何。

趙主父因為愛這吳娃,就把大兒子從太子的位子上給撤下來了,
改小兒子公子何上去當太子,如今則提前繼位當了趙惠文王。

這次大會群臣,大兒子(名叫公子章)也來了,
他是被封為了安陽君(也有封地,封地是代),
趙主父看見這大兒子公子章向上面的弟弟公子何(趙惠文王)縮著脖子磕頭施禮,
不禁心裡可憐他。

心想,這老大,本來是要做王的,現在卻向弟​​弟北面磕頭。
趙武靈王不禁對這老大產生聯繫,
他對於這兩個孩子都很疼愛,覺得不如分國為二,讓倆孩子都當王,分割而治。
趙主父對自己的大膽設想表現出震驚——他這一輩子,淨是稀奇古怪的想法了。

但分國而治,會不會削弱國力呢,趙主父手持兩端,猶豫不絕。
趙主父還在猶豫,但會議已經結束了。

趙主父不顧會議疲勞,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傳統,
與部分與會人員驅車到邯鄲郊外八十里一處歷史名勝——沙丘,度假療養。
沙丘這裡,是從前紂王命男女裸奔其中的地方,
到處都是紂王留下的廢池喬木,是一處古代的“圓明園”。

大兒子公子章和小兒子公子何(趙惠文王)也跟隨來到這裡住下,
和趙主父都分住在不同的宮裡。

公子章為了奪回本屬於自己的王位,於是準備帶著自己的人作亂。
他派人化妝成趙主父的使者,到公子何(趙惠文王)的宮裡,說趙主父要他來見。

公子何的老師正是前朝貴臣肥義——改革的支持者,
他素來知道公子章心懷叵測,生怕公子何中計,於是說:
那我先到主父那裡去看看,必要的話你在去。

於是肥義先出去了​​,到了門外,走不多遠,被撲上來的公子章之黨,亂刃殺死。

公子章之徒乾脆武裝進攻公子何(趙惠文王)的宮室,
公子何的安全保衛幹部高信帶著人和他們搏鬥。
那從前的王叔公子成以及大臣李兌,聽說了這個消息,
說沙丘那裡打起來了,立刻帶著四個縣的士兵跑來維和。

他們看見公子章正和公子何的人打呢,於是衝上去,把公子章的徒眾全部消滅。
公子章隻身逃跑,想想沒處去,就往老爸趙主父的宮院跑去。
趙主父看見大公子慌慌張張,滿臉是血地跑來,趕忙把他放進宮院。
公子成、李兌乾脆就把趙主父的院子給圍起來了。

公子章最終還是死掉了。

公子成和李兌互相商議:
咱們因為公子章的緣故,圍了趙主父的院子,
即便咱們現在趕緊撤圍,這也是犯君大罪啊,咱們全家都活不了啊。不
如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主父困死在裡邊好了。

公子成本來就對胡服騎射非常討厭,嫌趙主父改革變易祖宗之禮大逆不道。
索性,乾脆讓軍隊把趙主父的宮院繼續圍起來。
並且朝里邊喊:裡邊所有人員,趕緊都出來,後出來者夷滅全家。
於是,宮中的人全出來了。

趙主父於是在裡邊就沒飯吃了。
只好在房子角的鳥窩裡,抓了小鳥來吃。
小鳥也很快吃光了。
趙主父奄奄待斃,他的心中充滿了怒火,
但是隨即轉為平靜,他躺在那裡,越來越把自己和世界遺忘。
這樣,整整一百天后,趙主父竟被餓死在這離宮中。

“趙武靈王”的“靈”字,是公子成、李兌之徒,在趙主父死後給他定的諡號。
“武”字是好字,代表著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東滅中山,十年改革,使趙國強大起來,
而“靈”字,則是公子成、李兌之徒對他的貶損,“靈”不是一個好字,
從前晉國曾有“晉靈公不君”,被趙盾弒掉,“靈”字意思是不走正路,
代表著當時趙國——包括趙王家族內部頗多一批人——對趙武靈王的否定看法:
不尊古道,心血來潮,荒唐任性,鬼靈鬼靈的。

趙武靈王被圍困那麼久,居然沒有任何大臣挺身而出,
沒有任何援助勢力前來干預,這固然說明了公子成一黨的強大,
也反映了當時多數人對趙武靈王持著趨於否定的態度,
至少是不理解、看笑話、畏懼。

而且這種人為數眾多,代表著朝堂上的一大批人的立場。
他們自卑、保守,排斥趙武靈王的變革,
在戰國策上,他們做了很多的發言,批評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之死,可以說是他們共同投票的選擇,而不是一場“驚變”式的意外。
自古改革者,是不落好的。

後人也許能從改革中受益從而修正自己的觀點,
但時人不能忍受改革者的高遠、行徑的奇異,
這就是趙武靈王為什麼鬧了個“靈”的貶號——不走正路,靈動乖張。
是啊,“造化常為庸人設計”啊。

而趙惠文王這時候年少,對公子成、李兌這樣做,並不能製止。

趙惠文王十四年的時候,國際上又出現了一件大​​事。
二十年前,燕國發生“子之之難”:
燕王噲鬼迷心竅,把王位傳給相國子之,
燕王噲的兒子不服,跟子之打起來了,國內大亂,
齊國趁機襲擊燕國,一舉滅掉燕國。
後來在列國的干預下,燕國復國。

燕昭王登上王位時,正是滿目瘡痍,
土地荒蕪,人民離散,一派戰後的淒涼景象。

於是他高築黃金台,招賢納士,
以收拾殘局,振興燕國,報仇雪恨,以齊人為血海世仇。

於是在今年,燕昭王以名將樂毅為將,
帶領聯絡到的趙、秦、韓、魏、燕五國之兵,攻齊,奪取齊國靈丘。

燕國這種報復齊國的行動,
對於西方的秦國能在勢力上壓倒東方的齊國,意義頗大,
所以秦昭王對於伐齊非常熱心,
次年,趙惠文王十六年,秦昭王趙惠文王會面,
希望與燕韓魏等國,加大攻齊力度。

秦、趙、燕大舉合縱攻齊之勢,已經箭在弦上,
齊國君臣危為燃眉,當時在齊國做相國的蘇秦,有責任為之化解,
於是蘇秦上書趙惠文王,說服趙惠文王脫離趙秦聯盟,不要為虎作倀。

蘇秦在信中說:
秦國的根本用心,不在於遙遠的齊國,而在於吞佔鄰近的韓國,
兼併韓國領域內的東周、西周兩國小國。
秦國先出聲於天下,嚷嚷著要伐齊,是分散轉移列國的注意力。
等你們趙國和魏國跟齊國打起來了,秦人兵出函谷關,直取韓國,再侵魏國。
農貿市場的早市還不及散掉功夫,秦人就順勢摸到你們趙國身後了,大禍及於趙國。
你們還樂呵呵地去攻齊國呢,豈不可悲。
你們跟著秦國久伐齊國,我恐怕你們的災禍正將出於此。

接著,蘇秦描述了秦國摸三晉(特別是趙國)后腰的可能的行軍路線,
使趙惠文王不得不起雞皮疙瘩。

接著,蘇秦又建議:
如今您不如與齊國交好。
齊國傾其社稷以結好趙國,天下必重趙國,
一個時代的命運,就全可以握在您趙王手中了。
請您三思!

儘管這封信講的很有情理,卻不能起什麼作用。
事實上,不但趙國沒有退出隨秦伐齊的陣營,
到了次一年,趙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4年),
合縱伐齊的諸侯國,從秦趙兩個,
激增為秦、趙、魏、韓、燕,五個。

趙與秦、韓、魏、燕再次共同擊齊,齊王敗走,
燕國樂毅獨自率領燕軍深入齊國,攻占了臨淄,
在隨後五年之內拔取齊國七十餘城,幾乎滅亡了齊國。

齊國國力大屈,方便了秦人對列國的兼併。
而趙國和韓魏卻逐漸成為秦攻擊的重點目標,一切就如蘇秦所料。
而趙國因為兵力在三晉中最強,成為抗秦的主力。

趙惠文王二十五年,
趙國試圖與韓魏建立聯合,以自固防秦。
魏國同意,與趙取得聯合。
但是韓國在中原西部,靠近秦國,長期依附於秦,不敢過來聯盟。
趙魏遂聯合伐韓,韓向秦國求救,
秦將白起急行軍趕到韓國境內,擊敗趙魏聯軍,斬首十五萬。

趙惠文王二十九年,
秦攻韓,圍住閼與。
趙派趙奢為將,前往解救,趙奢大破秦軍於閼與之下,被賜號馬服君。

趙惠文王三十三年,
趙惠文王卒,兒子趙孝成王繼位。

趙孝成王元年,
秦伐趙,拔趙三城。
趙孝成王年少,母親趙太后(趙惠文王的媳婦)管理國事。
見到秦國急攻自己,趙國祇好向齊國求救。
齊國前面被燕國等五國聯兵打得幾乎滅亡,
靠著田單的火牛陣收復失地,打跑了燕軍,重新復國了。

但是齊國說:
幫可以,但必須以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入齊為人質,齊兵才可發出。

趙太后當然捨不得小兒子去。
群臣聚在門口強諫,趙太后被諫急了,怒道:
有再敢瞎諫的,老婦必唾其面!

這時候,一個退休老幹部叫做“觸龍”的,
顛著個腰,邁著小碎步一跛一跛的進來了。

對趙太后說道:
太后身體還好吧,老臣腳也老鬧毛病,走不快了。您的腿腳怎麼樣?

趙太后說:
也不太利索,出門就做輦​​。

觸龍問:
太后胃口還好吧?

太后一看這人怎麼這麼羅嗦,答道:
也只能吃些稀粥之類的軟食了。

觸龍自己沒話找話說:
老臣近來食慾也不好,就每天走三四里,多少還能提高一點食慾。

太后的顏色稍解,來興趣了,說:
這老婦倒是做不到。

觸龍看太后情緒轉好一點了,說:
我來是為了給我兒子找個工作。
老臣有一個沒出息的孩子舒祺(不是香港版的),年紀最小,在家呆著呢。
您能給他在王宮里安排個正經事兒乾嗎?

趙太后說:
這小事跟辦公室的人說一下就行了。

說完她覺得這老傢伙觸龍有點好笑,就抿嘴笑著說:
你們這些男同志也這麼關心孩子啊?

那當然了,其實比比你們女同志更會關心孩子。
老臣私下說一句話,我覺得太后您對燕王后的關心比對長安君強。

燕王后也是趙太后的女兒,嫁給燕王當媳婦了。
趙太后不解:我對長安君愛死了,對燕後比對他差許多了。

非也,非也。
當年,您送燕王后去燕國。
臨出嫁,這孩子都上了車了,您還拽著她的腳脖子哭,捨不得啊。
可是後年您每每祝愿,說都不要她回來。
怕她被婆家攆回來。
您希望她世世代代在燕國為後,子子孫孫為王,寧可您不要見到她了。
這是父母真正關心孩子啊。
父母關心孩子,就為他們計深遠。

趙太后覺得觸龍說得娓娓動聽,不覺得向前膝移。

觸龍接著說:
可是,您對長安君就沒這麼深遠了。
您說,趙國自建國以來,一百多年來,王室子孫中那些被封君的,
有幾個把封君的位子一直傳下來的嗎?

太后說:
沒有。都完蛋啦。
政治鬥爭險惡,富貴不過三代嘛,還不是都被後來人褫奪了。

是啊。不光趙國如此,列國都是如此。
是這些君王的子孫不賢嗎?
不是,他們地位尊貴而沒有建樹,俸祿優厚而沒有功勞,佔有貴重寶器又那麼多。
當然無法服眾,遲早被褫奪封君之位了。
您雖然愛長安君,封給他長安的膏腴之地,
但是不令他有機會立功於國,遲早┅┅,一旦您老像山陵那樣駕崩了,
誰還能罩著他不出事啊,永久富貴啊。

趙太后至此被說得一點詞都沒有了,幡然動容,嘆口氣道:
唉!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真是沒辦法,隨便你們安排吧。​​

於是,觸龍為小孩子長安君約車百乘,
把能想到的一切吃穿用度好東西都給他帶上了。
長安君辭別母親趙太后,千里東行,到齊國當人質,為國家“立功”去了。
齊兵因此發出,秦軍也就撤退了。

趙孝成王四年,
年輕的趙孝成王(趙惠文王和趙太后的兒子)夢見自己穿著一件左右異色的衣服,
高高興興地乘飛龍飛向天空。但突然又墜了下來。
趙孝成王摔到地上,看見兩旁堆積如山的金玉珠寶。

趙國的史官把這個夢解得亂七八糟:
您穿著左右異色的衣服,預示著財產將被割裂。
乘龍上天但不能到達,說明您要事業徒有其氣,而無其實。
看見金玉堆積如山,卻無法取用,我們的國家恐怕要有巨大的憂患了!

趙孝成王不以為然。

這個夢確實難解,弗洛伊德說:
男人飛行的夢是具有肉慾意義的。
這種飛行的夢都是勃起的夢,因為都是反重力的。
而從空中跌落,則常具有焦慮的特徵,是勃起後的必然。

至於游泳的夢,並且在夢中划水,弗洛伊德說:那是尿床。

總之,即使弗洛伊德大師也說不出什麼有意義的東西。
我們只能認為趙孝成王的青春期已經來到了,
不過他有​​些變態,是個同性戀者,甚至把自己的男朋友封為“建信君”,
擔任了當時趙國的相國,有出土的矛上銘文為證。
趙國國事的糜爛,就是從年輕的趙孝成王開始的。

與此同時,距離趙國都城邯鄲以西一百五十公里,
上黨地區的十幾座城池正處在一片混亂之中,官民都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
上黨位於山西南部的長治地區,屬於韓國的地盤。

秦國為了得到上黨,秦昭王煞費苦心,
派出手中的王牌大將武安君白起,與韓國苦戰三年,
斬首五萬,得城十數,才總算把上黨向南穿越太行山的孔道堵住,
使上黨無法與韓國在河南的本土相連。
上黨成了韓國遺留在山西南部的一塊飛地。

上黨人明白,自己作為韓國臣民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
韓國領袖“韓桓惠王”已經命令他們就地向秦軍投降。
但是上黨郡守馮亭大人想負隅頑抗。

為了尋求太行山以東趙國的援助,馮亭就在絞盡腦汁之後,想出一個歪點子:
讓趙國和秦國互相打起來,等秦趙兩個大國互相疲於戰鬥,自己再乘隙另求生存之路。
怎麼才能挑撥秦趙互相打起來呢,馮亭決定投降趙國,
以此激怒秦國,促使秦趙互鬥,從而使秦人的火力從自己身上轉移開。
這種救亡的路子,是古今中外常見的。

趙孝成王的青春夢作完後的第三天,就在邯鄲接待了馮亭的使者。
密談之後,趙孝成王精神狀態大為亢奮,趕緊喊來朝中重臣商議。

平陽君趙豹,是趙孝成王的爹趙惠文王的弟弟。
趙孝成王滿面春風地對他說:
王叔,剛才上黨那邊來人說,上黨的十七座韓國城邑,
願意全部無條件獻給我國,您以為如何?

平陽君想了想,把臉一沉說:
韓國人之所以不願意直接投降秦國,不過是想嫁禍於趙而已。
秦國辛苦攻韓了三年,而趙坐收其利,
這種便宜,連強國都不容易從弱國身上占到,弱國怎麼能從強國那裡獲得呢?

趙孝成王卻反駁說:
往年我們發百萬大軍進攻,也很難能打下一座城來。
現在不費一兵一卒可以得十七城,豈不是飛來橫利?
寡人聽說,上天送來禮品而不去拿,是對神靈的冒犯。

平陽君趙豹說服不了趙孝成王,只好告辭離去。

接著,平原君趙勝(也是趙惠文王的弟弟,戰國四君子之一)和趙禹一起來了。
兩人回答得相當草率:
大王說得太對了,往年發百萬大軍進攻,也很難能打下一座城來。
現在坐收十七個城邑,機不可失。

趙孝成王聽了大喜,命令平原君前往上黨接收土地。
這三位與趙孝成王討論國家大事的重臣:
平陽君趙豹、平原君趙勝、趙禹,三個人都姓趙,是趙王族的自家人。

這正是趙國政治糜爛的地方,重用肉食者鄙的宗室貴族而不信布衣賢能。
這哥仨討論了半天,也沒拿出什麼高明的方案,只把趙國引入了危險的境地。
他們當官憑的是出身而不是能力。

後來,廉頗也被趙姓的趙括替掉,大約也出於此,
趙姓的人比異姓的人值得信任啊。

相比之下,秦國則任用異姓賢能,
從范雎到未來的呂不韋、李斯一脈下來,
都是從布衣打拼出來的卿相,要進步的多。

平原君到了上黨以後,並沒有讓馮亭脫離崗位,
事實上趙人封他為三倍的萬戶侯——把三個萬戶的城邑封給馮亭,
繼續鎮守上黨,號為華陽君。

於此同時,五十歲左右的趙將廉頗率趙國大軍趕至上黨南部的長平駐防,
以堵塞秦軍從其局部佔領的中原地區(如河南沁陽)
北上穿越太行山而來威脅山西南部的上黨。
趙國由此正式捲入了一場噩夢似的戰爭。

趙國是否應該接收上黨郡,司馬遷認為不應該。
趙人後來敗了,所以司馬遷歸咎於接收上黨,貪“無故之利”,故趙人有長平之禍。
但是我們說,趙國進占上黨,其實帶有積極防禦的色彩。

秦國近年來遠交近攻,連續取得韓國在太行山以南的中原地區,
若秦人再佔據太行山以西的上黨,則可形成由西、南兩面夾擊邯鄲的態勢。

上黨地勢高拔,處於山西的黃土高原,秦國占領這裡,
可以向東俯衝下太行山,入河北邯鄲。

所以秦人絞盡腦汁先切斷上黨與南邊韓國本土的聯繫,再謀取上黨,
除了貪圖上黨的土地肥沃,
更也為了能在這裡建立一個用以進攻趙國的前進基地。
趙人與其聽任秦人佔領上黨然後居高臨下直攻邯鄲,不如先據上黨以自禦。

但是,佔領別人的土地——比如進占上黨,也會產生一些削弱趙軍軍力的不利因素:

1、趙軍需要分散駐守被佔領區,於是戰鬥力被削弱。
2、隨著軍隊的推進趙軍會越來越遠離自己的物資供應地,
使趙軍不能補充已消耗的作戰力。
後來趙軍的困頓正是因為如此。

3、每一支軍隊都有戰略側翼,也就是其交通線兩側。
軍隊越離開本土,深入敵國,其交通線的側翼就越長。
對一個很長的、只有很少兵力保護或完全沒有保護的交通線來說,
敵人一次很小的進攻都會獲得一定的戰果。
趙軍遠離河北本土,去韓屬地區的上黨作戰,其交通線漫長,被敵人進攻的機會增加。
一旦它喪失了交通線,後果是很嚴重的。
趙國後來的失敗也正是始於這一點。

當然,被佔領地區(上黨)的財富也可以用來抵消趙軍交通線斷絕導致的給養困難。
但也不能完全抵消,因為一些東西是必須要從本國提供的,特別是人員。
在一般情況下,由新被佔領區提供的東西,
不如由本國提供東西那樣迅速可靠,各種誤解和錯誤也影響保障的及時性和質量。

事實上,上黨地區在戰爭爆發初期,很快就被窩囊的廉頗給弄丟失了。
趙軍連這個可憐的供給地都失去了。
後來接班的倒霉蛋趙括,被餓了四十六天,原因就在這裡。

果然,上黨歸化趙國的消息傳來,
秦昭王多年的苦心謀劃,在一日之內化作了泡影,他的憤慨可想而知,
命令秦軍大舉進攻上黨的趙軍。

到了七月,趙括替代廉頗擔任上黨前線的總指揮,而秦軍偷著換上了白起,
終於秦軍包圍了趙軍,趙括以趙軍投降,趙卒四十餘萬被坑殺。
趙孝成王不聽趙豹的意見,所以有這次長平之禍。

隨即,秦軍繼續挺進,圍攻邯鄲。

趙孝成王八年,派平原君趙勝到楚國求救兵,楚軍來救,
魏國的魏公子信陵君魏無忌也竊符救趙,發魏軍來救邯鄲。
秦對邯鄲的包圍方才解開。

十五年,燕王喜派出間諜到趙國查看,回來說:
趙國的青壯年都在長平之戰死光了,剩下的都是孩子還沒長大。
趁機可以伐他們啊。

燕國昌國君樂間(樂毅的兒子)不同意,說:
趙國是四戰之地(指東西南北四向都受兵),
所以他的民眾都習於軍戰,很難打過他啊!

燕王喜說:
我以兩倍的人打他,二伐一,行嗎?

樂間說:
那也打不過。

燕王喜說:
我五伐一呢?

樂間說:
也不行。

燕王喜終於喜不了,大怒,一腳把樂間踢倒,
派出據說四十萬大軍,斬車二千乘,以栗腹為將,南攻趙國鄗城。

趙國以廉頗為將,北上迎擊,破殺栗腹,遂圍燕國都城。

燕國與趙國互相割易土地求和,廉頗方才退去。
但是,趁著燕趙大交兵,秦軍又趁機出動,拔取趙國榆次地區三十七城。

趙孝成王二十年,秦王政繼位。

二十一年,孝成王死,兒子趙悼襄王立。
趙悼襄王以樂乘取代廉頗為趙國大將,廉頗怒,攻樂乘,
樂乘敗走,廉頗這也屬於造反,被迫逃亡去了楚國,從此再未能回國。

趙悼襄王二年,
以李牧為將,又去攻燕國,拔取燕國武遂、方城。

三年,以龐暖為將,又攻燕國,擒燕將劇辛。

趙國多次又攻燕,也不能視為六國之間互相掐和搞內訌,
實際上,只有打敗了燕國,劫持了燕國,
使得燕國不敢再親秦,才能以趙燕之力,去合縱攻秦。

果然,次年,趙悼襄王四年,
趙將龐暖帶領趙、楚、魏、燕四國大軍,西向合縱攻秦,
攻到函谷關以內的蕞城,未能攻克,遂撤退。

趙悼襄王九年,趙又攻燕,取貍陽城。
這時候,秦軍趁趙軍主力北上,攻擊趙國的鄴城(在邯鄲南),拔取之。
同年,趙悼襄王死,兒子趙王遷繼位。

趙王遷二年,
秦軍又攻趙國國武城,趙將扈輒率兵營救,結果大敗而死。

趙王遷三年,
秦軍來攻赤麗、宜安(在邯鄲北,可見趙國的國土現在只剩邯鄲地區了),
趙將李牧率領趙軍與秦軍合戰,打退秦軍。

趙王遷四年,
秦軍又來攻番吾,李牧再次迎戰,又打退秦軍。

李牧雖然對秦作戰取得一定戰果,
但是趙軍在這些戰鬥中自身傷亡也不小,
以趙國目前的國力和所剩不多的土地面積,
這些軍事傷亡,對趙國就已經是致命的了。

趙王遷五年,
趙國北方的代地大地震,房屋大半倒塌。
次年,趙王遷六年,趙國爆發大饑荒。

趙王遷七年,秦人大舉攻趙,趙將李牧、司馬尚引趙軍迎擊。
趙王遷聽信寵臣的讒言,誅殺李牧,罷免司馬尚免,以趙怱、顏聚替代二人。

在接下來與秦軍的交戰中,趙怱戰敗,顏聚敗逃。
趙國遂將亡兵盡,趙王遷只得投降。

趙王遷八年十月,趙國邯鄲成為秦國的地盤。


太史公曰:我聽馮王孫說:
趙王遷的媽媽是個妓女(倡),被趙悼襄王寵愛。
趙悼襄王廢掉了太子趙嘉,而立了趙王遷。
趙王遷這人素來無行,聽信讒言,所以誅殺了他的良將李牧,而聽信郭開。
這豈不是真荒謬啊。
秦軍俘虜了趙王遷之後,趙國大夫逃跑到北邊的代地,
立太子趙嘉為代王,堅持了六年,最終還是被秦滅掉。
趙遂成為秦國的郡縣。

瀟水曰:
趙王遷此人,真可謂是那誰說的“婊子養的”,殘害了棟樑之才的李牧。
不過,即便李牧不死,趙國也難逃惡運。

趙國人地處偏北,趙國人性情卞急、直悍,好氣而輕於發作,非常生猛直悍。
大約也是受其北方胡人影響吧。
所謂燕​​趙古來多慷慨悲歌之士。

據說趙武靈王向胡人學習,於是對趙人更加放縱,
趙人的不羈和逞能放縱違法的行動和風氣,經過趙武靈王的拐帶,就變得更嚴重了。
法令被肆意破壞。

這固然是使得趙人的個人有了強悍氣,
但是國家的法令和法制則不行,國家法令體制不行,肆意破壞,
終於使得趙國不能強大,雖然趙卒勇悍善戰,
終於還是節節走下坡路,終於被秦所滅。

趙多用趙姓宗室貴族,也是敗壞法令國家不能強的原因了。

大約體制還是致國於強的根本,而人的體質則非也。

趙武靈王是個軍事家,但政治上不行,為人也心血來潮過於個性乖張,
終於在政治體制建設方面沒有為子孫打好基礎,
反倒大大咧咧地放縱趙人違法蔑律,不重國法體系的建設,打下了消極的基礎。

舉例來講,廉頗和藺相如在大街上別車互相鬥,也是趙人放縱蔑法的體現吧。

--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96598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春秋戰國

留言共 9 篇留言

月巴豆頁 楊伐善
太長了 我改天看0..0

04-08 00:08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04-10 23:30
夏侯
乎 終於看完了
這是骨灰大自己翻的嗎?
還蠻精彩的
跟我之前看的(不論文言白話)水準相當
雖然有少許錯字
但是整體來說很流暢
也讓我對趙國更加了解了
感謝[e16]

04-08 00:49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就有人知道我在製作遊戲,所以轉貼給我看的,不是我寫的04-10 23:28
秘密影
慢慢看,謝謝大大[e38]

04-08 08:07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恩恩,看看吧04-10 23:28
任孤行
趙氏孤兒

04-08 16:19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是啊,就是取材這的04-10 23:29
齊格琳德
不過我對趙盾的事感到無奈
這又是中國人愚忠思想的禍害
昏君為何不能殺?
雖然禮法很重要 但國家社稷更為重要

04-08 16:27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以前君權至上咩04-10 23:29
佐駒成澤
文很長[e28]我從凌晨兩點半看到三點[e22]
不過看到趙武靈王時我怎麼想到了織田信長....
行為大膽 思想創新 就連下場都差不了多少[e20]

04-08 18:28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這麼一聽,好像真的跟信長有些相似04-10 23:29
遊馬崎
城樸之戰非常戲劇化,蠻精彩的
趙國認識的人不多,只知道武靈王、廉頗、藺相如、李牧等,但下場都不怎麼好...

04-08 19:52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名將大都不得善終,造化弄人04-10 23:26
幻影.風
總覺得翻譯中夾雜不少譯者個人意見...而且不見得對

05-29 21:03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是有不少個人意見,尤其是武靈王那一段08-02 16:17
PC011630
總算看完了~大概花了一個鐘頭多,感覺趙國也很努力擴大,只是成長到上黨後就被強秦給減了。

08-02 09:43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只能說長平之戰敗得太慘了。08-02 16:18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2喜歡★ss701110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更新】新增頭像與BUG... 後一篇:【資料】趙國的戰蹟 - ...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86189642祝福
看到的人會變得幸福哦!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08:54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