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冗長又不詼諧,看倌請自便XD
偶爾晃來這個版,總是覺得這個板很有意思。這裡很多人希望能透過分享,獲得一些理解和溫暖,我認為這是種很好的宣洩方式。
不難發現,有部分人求的其實也只是種認同。
我到底正常嗎?我這樣到底對不對?我為何要忍受別人的眼光?我這樣到底正不正常?
碰到這些自己能力難以判斷的問題時,有些人會選擇在這裡詢問,而且心裡也先預設,在這裡較容易會碰到和自己想法相近的人。
也許在生活中,自己的習慣或思想和別人不太相同,有時你難理解,有時你在心理不平。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多少都會碰到這樣的經驗:透過別人的意見,選擇要修正自己,或著維持現狀,這些人可以是家人,也可是朋友,甚至是網路;只不過網路也許不是這麼的可靠,因為你鮮少有興趣去了解那些意見來自何方。
你到底正不正常?其實很多情況下,你是可以靠自己解決這些煩惱的。
在談我的見解前,先來段文謅謅的定義:
1.在善意的前提下,所謂的「正常」,是指多數人因默契或強制而共同遵守某種行為,致使社會呈現穩定的狀態。
2.而普遍所說的「不正常」,指的是與多數人有異,且有害於整體利益。
3.在無損整體利益的前提下,頂多只該被稱作「不一樣」,而不是被冠以「不正常」之名。
舉幾個例有爭議的例子來說吧:
1.我吃西餐時習慣左刀右叉,該被叫做「不一樣」還是「不正常」?
2.我喜歡帶著真人比例抱枕去吃情侶餐算「不一樣」還是「不正常」?
3.我在台北捷運搭手扶梯時喜歡靠左邊算「不一樣」還是「不正常」?
4.我來自同性雙親家庭,我到底邊算「不一樣」,還是「不正常」?
你可以發現這些答案都是有前提的。
某個人獨自到小餐館拿反刀叉,這無礙他人,大夥頂多認為他不正常。但幾日後他參加了一個國際性的餐會中,國家代表我行我素拿反了刀叉,損及國面,這時候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說他不正常。
搭北捷手扶梯時站立於右方,讓道於趕時間的人,對群體來說是有益的習慣。今一非台北人沒這習慣,站在左方擋道,破壞了這個默契,惹來許多灼熱的視線,但這些憤慨的人都不知道,因長期靠右搭乘導致手扶梯載重不均,手扶梯壽命因此大幅縮短,每年要賠上許多自己的納稅錢來修繕。靠右搭乘真的正常嗎?
不正常還是不一樣,答案都是有前提的。你必須先了解你是否影響了他人,你才有能力判斷是否正確,進而了解自己到底是「不正常(確)」,還是「不一樣」。
你必需要考量的範圍可大可小,對象可以是身邊至親,可以是國家,甚至是社會福祉;你應該追求對彼此來說都具有意義的共同利益,這當然也包括了愉快的感情。
也許你曾因被人視為不正常而低落,經幾番思考後,如果你認為自己的確傷害了某種讓團體和諧的默契,那麼你該做的並不是一昧的尋找別人的認同(包括這裡),而是思考是否存在著某種方法,讓你自己在不認為受到委屈的同時,又能改善彼此的關係。
但同時也別忘了多數暴力的存在,這種暴力總是不講道理(像是捷運,我老認為沒道理),但也很妙的,這時你該做的仍然不是一昧的尋找認同,而是思考是否存在某種方法,讓自己有限度的維持自我,同時避免自己被這種暴力傷害(好比說我還是選擇乖乖靠右邊,但逮到場合就對人「機會教育」,心裡因此舒爽XD)。
你可以把這當成一種妥協,你可以把這當作一種選擇,你會發現透過這樣的調整,有時你甚至會得到額外的回饋。
當然,現實中存在著無法靠個人之力根決的問題,但這些問題攸關你生死的機會,一生中你會碰到幾次呢?就算不幸的,你碰到這種情況的機會比較多,但我亦相信你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會比無解的問題還要多很多,所以請不要小瞧你自己。
分享一句古樸的聆訊:你必須先尊重你自己,別人才會尊重你。你必須贏得別人的尊重,而不是要求別人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