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回應部份批評「萬人考大學」網友的答辯

作者:百式吞龍│2008-04-15 18:17:00│巴幣:0│人氣:580
「萬人考大學」BLOG:
萬人考大學行動BLOG





自從萬人考大學為媒體報導以來,
受到了許多朋友的支持與鼓勵,
當然也受到了批評和質疑,
那麼我在這裡回應三個比較常見的批評或質疑。



第一個批評,
很多朋友質疑萬人考大學是憑什麼決定哪些校系是應該被打擊的?

基本上萬人考大學的目標基準是教育部的大學評鑑「不通過」的校系,
只要教育部的評鑑結果為「通過」或「待觀察」,
便絕對不是萬人考大學的目標。
這時有的朋友就問了,
有的朋友認為教育部的評鑑是一部有問題的評鑑,
以此做基準適當嗎?
關於這點,在下完全同意這樣的疑問,
只要是現役大學生,都可以明白現在的教育部評鑑根本是放水和套招,
比如說你要準備什麼東西、我要什麼時候去評鑑你…etc.都事先講好,
這根本是上下交相賊的放水和套招,
也許評鑑通過的校系不一定真的是好校系,
但是都已經這樣放水和套招了,你評鑑還不通過,
可見評鑑不通過的鐵定是爛校系。

好比考試前,老師都已經洩題了,
還讓你OPEN BOOK,結果你還沒考過,
這不是混蛋還會是什麼?





第二個問題,有的朋友會批評,
要去念哪所學校哪所系是學生的自由,我們怎麼可以干涉學生的自由?
在下只能說,必須要以「考生完全明白自己的選擇」為前提,
這樣對萬人考大學的指控才能成立。

通常來說,應屆考生大多未成年,再加上高中又讀了3年的死書,
翻開密密麻麻的大學分發入學簡章,考生真的了解每所校系的實際情況嗎?
通常來說,一般應屆考生比較熟悉的是像台、清、交、成、政、師大這類名校,
可能再加上些比較有名的私校,如東吳、東海、輔仁、淡江等等,
或者是有特殊專長而知名的私校,如實踐的設計、輔仁和文藻的外語等等。
然而整個台灣卻有超過100所的大學,
很多考生填下的很可能有很多都是自己都不清楚的校系,
密密麻麻的分發簡章上也不會註明該校系的評鑑有沒有通過,
就算現在評鑑的資料已經公開在網路上,知道、又會去看的學生有多少?
(而且評鑑資料是由官腔寫成,讀來實在很吃力,因為我讀過)
如果沒有萬人考大學的衝撞,
在下可以保證光是要做到資訊完全公開化,10年也不可能。

另外,讀大學可不同於買東西吃餐廳,
相對於翻開大學簡章,半天摸不著頭緒,不曉得學校的葫蘆裡賣什麼藥?
觀察商店的內容和餐廳的衛生可說是容易得多了,
如果不幸買到問題商品或餐廳吃壞肚子,
頂多是花個小錢學到教訓,以後不再消費就是了,
比較有消費者意識的,還可以尋求法律途徑、消基會也會站出來幫你,
只要是確實的指控,業者通常是不能不補償消費者的,甚至商品可以下架。

但是有問題的大學呢?
當一個學生發現自己考進了一個有問題的大學校系,
大學可以說換就換嗎?
還得等半年好幾個月以後的大學重考或轉學轉系,
這樣的代價,包括時間和金錢的花費,都是很可觀的。
再加上現在有沒有一個機制、一個確立的管道和規範,
如果學生發現到自己進了有問題的校系,
有沒有類似的「消費者申訴管道」、「保護消費者的法律」、「消基會」等等機制,
去保護學生?
沒有!
如果沒有萬人考大學的出現,10年內都不會有!





第三個批評,有的朋友會認為,
萬人考大學傷害到了考生的權益,
讓那些考生沒有學校可以讀,
而且沒有學校可以讀的是那些學生,
不是參加或支持萬人考大學的朋友,
這些傷害對支持者來說根本無所謂,
因為風險和後果不是支持者去承擔。

對於這個批評,在下的看法是這樣的批評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
批評的朋友認為,這個活動的選項是「參加或支持萬人考大學」和
「不參加或反對萬人考大學」這兩個選項,
而且當你選擇「參加或支持萬人考大學」這個選項時,
會造成對考生的直接傷害、剝奪考生的權益。

在下認為這樣的批評是偏頗的,
對於萬人考大學,真正的選項是「行動」與「旁觀」,
批評的朋友提出了「行動」所帶來的破壞和成本。
難道「旁觀」就不會造成傷害和成本嗎?
「行動」的代價是「打破不公義的現狀所帶來的混亂」,
「旁觀」的代價是「不公義的現狀持續造成的傷害」,
行動的代價是顯而易見的,
然而旁觀的代價往往是隱藏的,傷害又更大。

再者,任何的政策或方案,一定都會有代價和成本,
在下實在是想不太出來有例外,就像是當政府編列社會福利預算時,
勢必會排擠到其他項目是同樣的道理。

台灣的教育問題眾所周知,又罄竹難書,
然而可悲的是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就算大聲疾呼、走上街頭,
政府官員和問題學校的校方總是拿「從長計議」或「溫和漸進」敷衍了事,
在下可以說,「旁觀」正是造成今天台灣教育問題的共犯結構之一。

批評的朋友,你們不認同萬人考大學的理念或手段,
那麼,希望反對的朋友能夠對於台灣教育問題提出比萬人考大學更有效、
更有創意的方法,一起來解決台灣的教育問題,
如果能有成本更低、又更有效的方法,萬人考大學欣然放棄自己的方法。

還是說反對的朋友雖然寫文章批評萬人考大學,
但依然是「旁觀」台灣教育問題的共犯結構的一部分?

現在台灣的大學教育所造成的問題當中,
最能計算的傷害就是44億的助學貸款的呆帳(或稱「壞帳」),
也就是說有1萬1千個同學畢業後還不出助學貸款。
(以私立大學4年共40萬學費計算)

哈囉!我說「旁觀」啊,這44億學貸黑洞,你承受了多少呢?
還有其他一語道不盡的代價,「旁觀」你又負擔了其中的多少呢?

再者,前面便提到,萬人考大學的基準是「放水評鑑都沒過的校系」,
連這樣百般放水套招的評鑑都過不了的校系,
在下實在不相信這樣的校系能夠給學生什麼東西,
萬人考大學擠掉了那些考生的名額,
對那些考生來說,可能不見得是什麼傷害。


如果各界公民團體和媒體朋友們,能夠不計成本、時間、金錢,
為台灣的教育進行更有效率和公正的把關和「評鑑」,
而且所有的意見都能直達天聽,為政府採納或議論,並且有效的執行,
如此一片和樂融融的光景。
是不會有朋友會在舉步維艱的情況下發起萬人考大學的,
在下也不會支持和參加。
(這段話參考於http://dreambox.why3s.tw/viewthread.php?tid=253&page=1#pid3182)

現在的現實是,
教育部和辦學有問題的校方就像推也推不動、叫也叫不動的神豬,
既然推不動,
我們就把神豬的轎子給踢翻!看你動不動!
台灣的教育問題需要的是「行動」!

「萬人考大學」BLOG:
萬人考大學行動BLOG





(補充:其實在下在想說用「神豬」來比喻教育部和問題校方到底合不合適?
畢竟以動物保護的觀點來看,神豬其實很可憐,
被人類用極端不正常的方式飼養,成長為極端不健康的肥胖體格,
死後還要嘴巴塞橘子、屍體被拿來炫耀和展示,實在是非常不人道。
反觀教育部和辦學不力的校方,完全不值得同情)

==========

媽呀,
在下的電腦超過8歲,
巴哈姆特還用這麼華麗的動畫廣告,
電腦快當機啦!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91160
Some rights reserve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5 台灣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萬人考大學|教育|社會運動|教育改革|

留言共 1 篇留言

絕零
不好意思~
在下對閣下所提的第二個問題和第三個問題都有意見(舉手)

首先是第二個問題
要以「考生完全明白自己的選擇」為前提
這樣對萬人考大學的指控才能成立?
就如同閣下所言
面對這麼多科系可讀的情形下
考生很難選擇辨別這校系是否有通過評鑑
不過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現實層面上的問題
閣下何以認為那些會唸到冷門科系的學生會去關心這種事情?
只怕他們會想的是"有學校唸就好了吧"(笑)
況且會去唸所謂爛科系的學生
他們所就讀的校系好壞
相信他們自己心裡大概都有個譜了
但是即使如此他們也仍然進去就讀了
不管他們是否有深思熟慮
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點要求在下認為並不為過
閣下單方面怪校系
卻忽略了學生本身素質的問題
再說就算他們真的是抱持著有學校唸就好
而不是有著明確選擇的想法
閣下也沒有去剝奪他們升學機會的立場
有需求才有供應
或許那些爛校系閣下不屑一顧
但總是有人會想要那張文憑的


再來是第三個問題
在下可以在這裡說一句
閣下此等舉動是毫無實質意義可言的
不好的校系會收到素質差的學生
在下相信普遍的情形就是如此
那麼讓那些程度低的學生進不了大學
他們的程度就會變高了嗎
答案顯而易見
恕在下無法理解對於一程度差的學生來說
"高中畢業"和"大學畢業"有何不同
就算因為閣下的舉動而不上大學
依然無法改變他們水準差的事實
如果閣下只是希望"台灣大學生素質低落"這句話能獲得改善
而不是為了後進學子的程度著想
那麼在下無話可說
但若真是如此
閣下也毋需打著"打破不公義現狀"此大義之名
直接以"看不慣那些爛校系"行動即可
閣下想以假考之方式去佔別人名額
在下不想阻止
畢竟這也是閣下擁有的權益
但是佔別人名額終究是不道德的行為

以上為在下個人淺見
望屋主指教
謝謝

04-18 23:15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keroroplatoo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謝謝J.C.大送的圖 &... 後一篇:最高蘇維埃最新指示:夜貓...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h5770355Everybody
小屋久違更新翻唱:崩壞星穹鐵道-知更鳥-希望有羽毛和翅膀;歡迎來聽:D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2:49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