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闇龍紀元:序章英文名稱:Dragon Age:Origins
主機平台:PC、Xbox360、PS3(本篇心得以PC為主)
遊戲類型:角色扮演
遊戲語言:英文 (有繁體補丁)
遊戲發售日期:2009-11-03
遊戲分級:限制級
製作廠商:BioWare
台灣代理:EA美商藝電
闇龍紀元是2009年讓所有美式角色扮演玩家迷讚不絕口的經典大作,
其系列發展在現今已經相當多元,
像是之後官方陸續推出多部DLC,以及一個資料片-邪靈甦醒(Awakening)
還有評價內容較差強人意的第二代。
同時還有推出漫畫,和日本合作的動畫-探索者的黎明(Dawn of the Seeker)
還有由熱愛遊戲的Felicia Day所主演的網路小型真人影集-Dragon Age: Redemption
![]()
↑↑↑
闇龍紀元:探索者的黎明(Dragon Age:Dawn of the Seeker)
![]()
↑↑↑
Dragon Age: Redemption
BioWare製作團隊本來就很擅長打造這種關於劍與魔法的史詩角色扮演鉅作,
他們採用了很多我們所認知的經典奇幻文學的元素,
加以改良,設計過後就成了風格出眾的闇龍紀元。
其內容也可以看到許多研發團隊的個性及影子,
像是不可或缺的夥伴,
強調一個小小的舉動,牽一髮動全身所造成的劇情後果發展,
和多線式,一定要讓你多玩幾輪才能把遊戲通通都體驗過的龐大劇情。
![]()
故事劇情絕對是闇龍紀元的重心,
雖然劇情的本質上是很簡單,
關於枯潮的來襲,灰袍守護者挺身對抗邪惡,
看似與一般的勇者打敗大魔王沒什麼兩樣,
實際上這段勇者踏上斬殺敵人的旅途中所發生的各種事件可多了,多到很複雜。
很多愛恨糾葛、關於情慾、背叛、道德倫理、人性的顯露都在遊戲劇情裡訴說的淋漓盡致,
擺明就告訴你這是一款專為成人所設計的魔幻故事。
還有許多由宗教、歷史、文化、政治所組成的一個龐大的架空世界觀,
小至連一把武器,鎧甲都有它的一段故事。
![]()
雖然故事劇情很複雜龐大,
可是整體的道德觀還是離不開善與惡,
不像那款沒有善良、沒有邪惡,只有抉擇與後果的
巫師(The Witcher)那樣,
模糊了正義與邪惡的觀念。
闇龍紀元沒有,它還是會在劇情中讓你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的對錯,黑與白的分明,
就像是你願不願意挺身保護一座村莊或是坐視不管看著它被毀滅這兩者之間的差別。
也因為遊戲的劇情發展就掌握在玩家主角身上,
因此這類型遊戲都會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原因為你可以扮演一遍關於一個大好人英雄鋤強扶弱的故事,
再來一遍則是當一個卑鄙的下流痞子,作惡多端,看著許多人受苦,
喪盡天良的叛逆感讓人十分過癮。
只不過我玩的過程時感受到壞蛋也是情有可原的,
它會醞釀出一種讓你覺得反派角色很值得同情的氣氛,於是你就不知道該幫哪邊才是正確的。
![]()
遊戲一開始你就能選擇性別、種族、職業、外型,
比較有趣的是種族及職業的部分,
每個種族和職業、身分的選擇都會讓你的主角一開始起源的故事、地點有所不同,
雖然主線劇情進展一陣子之後就大至上都一樣了,
不過在劇情對話上也會因玩家們的身分和性別而有不同的待遇,細微上也有不同的變化。
![]()
↑↑↑PC版滾一下滑鼠滾輪就可以使用上帝視角,
對於熱愛
博德之門(Baldur's Gate)等高級龍與地下城規則的角色扮演遊戲玩家,
一定會感到無比的懷念。
戰鬥是充滿戰略性的,
你可以選擇簡單模式來玩一場輕鬆無比,
一路上只要用你所熟知的角色扮演遊戲技巧就能輕鬆過關的旅途。
也可以選擇很困難的模式,
讓每一場戰鬥打起來都充滿刺激感,鋌而走險,技能不小心下錯了就穩滅團,
因此這時就要適時的按下空白鍵讓遊戲暫停,思考一下接下來要如何應對。
雖然遊戲沒有製作精美的CG動畫,
不過大量的即時演算過場動畫以及採用原本遊戲畫面播映的動畫都很優秀,
讓人很容易融入、沉浸在故事裡。
![]()
↑↑↑戰爭中,
一大群獵狗向前衝鋒。
![]()
↑↑↑即時演算的動畫,
人物的肢體與表情都有不錯的表現。
遊戲一大特色就是個性豐富多元的夥伴,
旅途中所結識的同伴就是有血有肉的人物,
分別來自不同的種族、職業等...。
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專屬的任務,甚至會和玩家發牢騷,
與其他同伴鬥嘴、聊天,如果你一直和同一名夥伴培養感情,
其他人還會眼紅忌妒吃醋。
送夥伴禮物絕對是快速提升好感度的方法之一,
(只不過也是要慎選禮物類型)
高好感度的夥伴能讓玩家的屬性有所加成,
最後同伴的影響力幾乎大到與遊戲的劇情發展、結局有所關連。
![]()
↑↑↑狗狗是最忠誠的朋友。
![]()
↑↑↑
女巫莫瑞根(Morrigan)是精通各種元素法術的魔法師。
![]()
↑↑↑
溫妮(Wynne)可以幫玩家們補血,
是不可或缺的夥伴。
![]()
↑↑↑石像夏爾在DLC劇情中才可以招募。
同伴培育到最後還會成為戀人,
這也是遊戲的一大重頭戲之一,
一些關係發展會視玩家本身所使用的人物性別而定,
如果你社交能力夠好,甚至還能發展出同性戀、多P等情形出現。
![]()
![]()
![]()
↑↑↑點到為止的親熱場面。
NPC們的造型也都相幫不錯,
全程的語音和磅礡的配樂讓人享受到視聽得極致。
![]()
↑↑↑雙馬尾小女孩。
![]()
↑↑↑森林女神。
![]()
↑↑↑紋面的
達利許(Dalish)精靈。
![]()
↑↑↑很多NPC的造型都是很酷又很特殊,
尤其是與他們對話的時候所呈現的肢體動作,視角等控制都是相當不錯。
世界中的各個區域地圖雖然沒有採用大家最喜歡得無接縫地圖,
不過每一個場景的設計都是特色鮮明,
除了那些較骯髒的地下城或建築物室內場景以外,
只要隨便在一個地方拍一張照片,你幾乎一眼就能認出這是甚麼地方。
![]()
↑↑↑
卡蘭特湖(Lake Calenhad)過湖後前方是
法師之環(The Circle of Magi)。
![]()
↑↑↑從
奧斯特加(Ostagar)高處眺望遠處森林,
這裡是玩家們成為灰袍守護者的地方。
![]()
↑↑↑夜晚,
主角的臉會隨著玩家們的視角而轉動。
![]()
↑↑↑
奧札瑪(Orzammar)是矮人們在地底下的城市。
![]()
↑↑↑營地是供玩家們休憩的地方,
如果在戰鬥中不幸死亡負傷了,
回到營地就能一次把死亡懲罰的負面效果清除。
營地同時也是和夥伴培養感情、做一些私密活動的好處所。
![]()
↑↑↑戰士峰為使用DLC的區域,
在此能體會更多的劇情,取得更強大的裝備。
本作的戰鬥動作步調略為緩慢,
近距離作戰通常都是一刀一劍慢慢砍,(尤其是拿雙手劍的角色,
攻擊速度慢到你會覺得遊戲中的雙手劍確實都很笨重。)
但是鮮血噴濺得滿身都是的野蠻、原始、血淋淋戰鬥大概能讓許多男性玩家眼睛為之一亮,
畢竟是限制級遊戲。
而使用近距離武器作戰的角色更有可能在給予敵人最後一擊時發動特殊的終結技動作,
面對人型的敵人大部分都是一劍刺近敵人腹部,接著砍頭,
但斬首的畫面早就在其他遊戲看得習以為常,不足為奇。
等到玩家們第一次打到高塔上食人魔的橋段,
對食人魔使出終結技,跳起來斬殺大型敵人一氣呵成的動作絕對讓人讚嘆。
![]()
↑↑↑砍頭的一瞬間。
![]()
![]()
↑↑↑缺點是砍頭的效果不怎麼完善,
砍下去敵人的頭就憑空消失,切斷面噴出鮮血,
沒有頭顱飛出去的效果。
![]()
↑↑↑跳起來斬殺食人魔。
![]()
↑↑↑最後倒地了還有割喉動作。
![]()
↑↑↑近距離作戰角色只要補到食人魔尾刀,
有很大的機率都會出現這種帥氣的終結技。
![]()
↑↑↑枯潮來襲的敵人較多都是
魔人/半獸人(Genlock)尤其是過場動畫戰爭場面中,在戰場上奔馳清一色都是魔人。
![]()
↑↑↑雖然遊戲名稱為闇龍紀元,
不過與龍的戰鬥次數不怎麼多,
大多數在地城遇到的龍都是小體積型。
![]()
↑↑↑口沫橫飛的
食人魔(Ogre)。
![]()
↑↑↑被食人魔抓起來用拳狂扁。
![]()
↑↑↑森林遺跡裡的狼人。
![]()
↑↑↑有很多層肥肉的
巢母(Broodmother)。
![]()
↑↑↑被巢母抓起來噴嘔吐物。
![]()
↑↑↑身材婀娜多姿的魅魔教人血脈噴張。
![]()
↑↑↑一輪遊戲下來和龍的戰鬥數量不是很多,
但每一場都是相當的精彩,
尤其是當近戰角色跳到龍頭上施放終結技動作時最令人熱血。
![]()
↑↑↑一些大型BOSS造型都令人印象猶新。
個人是建議新手一開始玩闇龍紀元:序章時不要看劇情透露或攻略來進行遊戲,
也就是盡情得去玩就對了!
遇到劇情選項分歧點也不要怕,選自己喜歡的行動/回答方式即可,
當然造成的後果想必會讓人覺得有些遺憾,不夠盡善盡美,這是很正常的,
就因為有了遺憾,也就產生了大多數玩家通關第二輪的動力,
等到你來到了同一個劇情點,有了前車之鑑的教訓,
因此選擇了自己認為更好的行動,
這時就會感受到原來這款遊戲就是要讓人玩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甚至遊戲裡所提供的多線式劇情和不同的種族起源,
要玩遍全部的、大量的過程及結局還可以通關第三輪、第四輪.....,
每一次都會帶給人不同的驚奇與樂趣。
![]()
相當推薦給RPG新手玩家玩得一款遊戲,
可以說是一生中必玩一次的好遊戲,
相當耐玩,還有大量的玩家自製模組MOD讓遊戲樂趣提升,
尤其是當你玩慣了日式RPG,想初次從美式RPG下手,留個好印象,
那麼找闇龍紀元一代就對了!
而之後的二代評價較不好就有點可惜了,
也希望製作團隊在三代時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讓這系列東山再起。
↑↑↑
30秒上火星(30 seconds to mars)為遊戲所演唱的
This is War是在遊戲2009年剛發售時我很喜歡的一首歌曲。
本心得僅供參考!
同類型遊戲心得:
翡翠帝國-美式風格的中國玄幻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