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這次的主題- 陣頭,在我的眼中是自海角七號後第一部讓我數度眼眶泛淚的作品。阿泰(柯有倫 飾) 是個從小就跟熱愛陣頭的老爸 達叔(陳博正 飾)合不來的台中小孩,長大後赴台北學音樂,卻因諸事不順而又回到了老爸的九天玄女宮裡,準備出國念書。而身為達叔的死對頭兼同門師兄弟的武正(廖峻 飾),是地方上最有名陣頭的團長,三不五時就喜歡消遣達叔,而他的兒子阿賢(黃鴻升 飾) 也繼承他老爸囂張的個性,對於達叔的陣頭團隊汙辱有加。冤家路窄,在一次阿泰與阿賢的衝突中,兩方訂下了為期六個月的約定,要是輸了,就要離開台中,於是一段文化傳承的淚水與感動的故事就此開始。
"陣頭" 改編於九天文化民俗技藝團的真實故事,在看完這部片之前,我個人並不喜歡"陣頭" 這種文化,甚至能說我有點討厭。陣頭這項傳統文化一直以來給我的刻板印象就是,一群喜歡吃抽菸吃檳榔,滿身刺青滿口髒話又喜歡打架的輟學青少年,塗著花臉、拿著奇怪的兵器在每每盛大祭典或廟會中出現,而我恨透了這一群人,認為他們根本沒有氣質水準,是這個社會的亂源之一。奇妙的是,在我看完"陣頭"後,我竟然對所謂的"陣頭"有所改觀,我發覺了文化本身沒有錯,錯的是傳承文化的人。為什麼今天大多數台灣人會認為,跳家將、陣頭的都是一群沒氣質、素養的混混? 陣頭文化的傳承者必須負起大多數的責任,請問你們今天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在經營"陣頭"這樣的文化? 沒錯! 我是說文化,並不是生意,假使今天你們是生意人,我相信你們成功了,低廉的人事成本、簡單訓練就可以出場表演,反正兵器持了,臉打了就是家將,反正在在旁的民眾都是虔誠的信徒,不會在意家將是不是表演到一半還會口吐檳榔汁,最後錢還是收得到。我絕不相信文化可以以這般不經心的態度傳承下去,這不僅是對神明的不恭,亦是對文化的不敬。
反觀片中,從達叔與武正兩位老一輩的陣頭師傅身上,我看到的是對文化傳承的一股堅持、與對傳統的尊重,雖然稍嫌有點食古不化,但他們的精神與態度卻讓我為之動容,比起現今台灣的陣頭,戲中的兩人才算真正的文化傳承者。
當然,阿泰、阿賢和他們的團員,才是片中的主角。對於演員的演技沒有太多話說,有些電影新人的青澀感與小瑕疵在片中不難察覺,但這並不妨礙者部片所營造的感覺,甚至有些國罵的橋段,演員們都罵得很有鄉土味,這樣的語言共鳴為影片大大加分。![]()
而就影片整體架構而言,我認為有點小可惜,導演在前後期都讓我有很激賞的地方。尤其是在前期,描繪一群意見不合的青少年們如何在不斷的摩擦與爭執中,漸漸地成為相信彼此的好夥伴,那種熱情雖有點狗血之嫌,卻真實的賺了我幾度熱淚盈眶。不過到了中期比較可惜的是整部戲一路營造下來的氛圍有些銜接不上,造成給我的感動稍稍中斷了一會兒,這是一點小小的美中不足。
總而言之,"陣頭" 在我心目中,已經是不下"海角七號"或是"那些年"的一部好片,不僅讓我透過它從新定義了"陣頭" 這項傳統文化,也忠實的體現出,死死抱著所謂"傳統的禮教" 並不是讓一項傳統文化延續下去最好的方式。
個人不負責任評分: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