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歷史]通與明

張小仙 | 2008-06-02 23:17:38 | 巴幣 0 | 人氣 529

雖然這幾天下著雨,剛剛我還是抓了機會去了一下NOVA,
因為前幾天不知道為什麼,電腦螢幕突然顏色怪怪的。
自己弄了一下、也搞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只好上網找了店家想去維修。
結果去了店家試的結果,完全沒有問題......回到家來重新裝一下,螢幕又OK了!
小仙真的不知道是哪裡風水出狀況了,
只能想像是這台服役超過五年的MOZO﹝這家公司倒了耶!o_O﹞ Z 700型的螢幕,
去了賣場轉了一圈,看到了許多比自己好很多很多又很便宜的螢幕,迷途知返,
決定洗心革面重新作螢幕,不要讓自己太快去了回收場退休。

之外這邊還要推薦一部電影‧國王人馬﹝All the king's men﹞
這部電影真的很棒。可以說是小仙印象中兩三年的電影內,最動人心絃的。
西恩潘和裘德洛,都有很出色的演技表現。
用一種極戲劇化的方式,去呈現一個很寫實也很冷酷的主題。
可惜的是,HBO近期已經沒有其他的撥放時間了。
不過特別去找來租了看,也會是蠻值得的,是一部十分有風格、感覺很強烈的影片。

這邊來聊一下另一篇有關貞觀政要的心得,這是納諫第五附直諫的第一個故事:
大意是說,鄭仁基有一個漂亮的女兒,被選進宮。
而魏徵聽說了這個女孩已經有跟陸家有婚約,就跟李世民上書說:
「今天鄭家的女兒,很久以前就許配給別人了。
今天陛下納其入宮不加懷疑、沒有再多詢問看看狀況,
這是身為百姓的父母一般的君王、行事尋常的方法嗎?
雖然臣聽聞這個傳聞、還不是很確定,但我擔心會有損陛下明德,所以不敢隱瞞此事。
君王的一舉一動、都會有人紀錄下來,希望陛下特別留神注意並且思慮。」
李世民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的驚訝,
便親手書寫回覆魏徵,對自己的行為深切自責,並且要把這個女孩還給原本的婚約對象。
結果房玄齡、王珪幾個官員,以禮制已發、不可輕停。
而陸家也有人上了書說:雖然父執輩在世的時候,鄭陸兩家確實互有往來,
不過沒有提過什麼婚約的事情,這些事情恐怕是外面的人不清楚、隨便說說而已。
結果大臣們都建議要如原樣納其入宮。

李世民看了這些上書之後,覺得很困惑,就問魏徵:
「眾大臣或許是順從旨意,但是為什麼陸家要特別上這樣內容的書?」
魏徵說:「我想這意思,大概是把陛下當成太上皇﹝高祖李淵﹞一般。」
李世民再進一步問,魏徵又說:
「當年太上皇進洛陽、得到了辛處儉的老婆,對其有所寵幸。
結果到後來太上皇對辛處儉很不滿、一再譴謫,而辛處儉也過的戰戰兢兢的。
今天陸家的人想說雖然一時皇上對其容忍,但到後來只怕會暗地裡遭到整肅,
所以就上了這樣的書,反覆說明、表示心意,這並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李世民大笑著說:「其他人的想法,或許真的是這個樣子。
而身為天子說的話,竟然不能使人完全相信啊!」
於是再出了正式命令、表明自己的錯誤,並且要停止整個禮制停止。

這個故事確實很有意思,很能表達李世民身為一代明君的資質,
還有貞觀之治中重要的核心價值:臣子的敢言直諫。
當然這是皇帝後宮的小事,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不會比郭台銘的八卦誹聞更有價值似的。
不過以古代的角度來說,君王的「家事」對於整個國事,是有相當大的牽動的。
雖然不是通則,不過後宮不治的帝王,很少有能夠在國政上大有斬獲的。
而古代帝王在很多權力上,又不是現代政治人物可以相提並論的。
在現在所謂的荒淫的政客,大概就是去找找小姐了不起。
但是古代帝王,為了個人的私慾,把整個國家當成自己的私人工具使用,所造成的禍害,實在難以估計。
再者,正因為帶了有點「私事」的性質,對於這種方面的勸諫,更容易引起防禦心理的反感。
能夠和顏悅納對於自己家務說三道四的言論,所需要的度量,應該是非常大的。

我們仔細觀閱整個事件,不知道有沒有感覺到好像少了些什麼。
有個部分在連續性和邏輯性上似乎很重要,但是故事中卻沒有直接提及,
那就是李世民似乎沒有問到觀於鄭女婚約於陸家的確實性。
在得到魏徵的第一次進諫之後,到再次詢問魏徵時,並沒有說明這一件事情的確實性。
而詢問魏徵,也不是問事情真實於否,而是問陸家的反應何來。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從李世民詢問魏徵的問題,似乎可以推測到,
對於鄭女婚聘的事情,李世民早就已經知其真偽於否了,不然也不會有此一問。
從這邊看,小仙以為李世民有著他自己的情報管道,早就去確認過事情的原委了。
所以他不是從群臣包括魏徵甚至是當事人口中得之事實如何,而是有著獨立之外情咨來源。
於是這部分沒有出現在故事之中,成了失落的環節: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一個領導人除了能被動的接受來自四面八方各種意見,
也要有能主動去調查或是查實各種情報的能力。
像是孫子兵法,也對於情報很注重,故有「問間篇」在講述這個主題。
而不論是以怎麼樣的手段去組織領導人自己的情報網,
這樣的管道最好是掌握在可以完全信任的人,甚至就是由領導人自己掌握,
以避免其中的利害關係、影響了情報的品質和成為有心人的利器。
這樣的一種特質,我們姑且名之為:「通」,
上下能通達事情,有須知曉之事,沒有可以遺漏的。
情報是事情判斷的基礎,沒有正確的情報,絕不可能有正確的判斷。
當然拿一個女孩子家有沒有結婚這種事情,拿來做搞情報的例子,似有小題大作之嫌。
也許李世民只要找幾個對於過去鄭陸兩家的狀況有了解的臣子來問一下,
還是派幾個人去地方上了解一下狀況,答案很簡單就可以出來。
不過,就是更大、更複雜的問題,其實使用的組織、使用的方式,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能夠掌握全盤的密網,也是從幾跟堅固的細絲開始編織出來的,
綱舉而目張,明白了小處之後、大處的方式也可以一並獲得。

再回過頭來說說故事中的事實,並且和上面提到內容做個連貫。
上下通達,蛛絲無遺,這並不是很稀少的特質。
古往今來的君主和領導人,知道情報的重要、並且身體力行的人,難道還少了嗎?
但是錦衣衛、蓋世太保、麥卡錫主義,絲乎不是一時一刻的偶然產物。
權力的無限上鋼,形成了以箝制個人自由為前提的情報架構,這絕對不是我們理想中的目標。
退一大步來想,就算不是有心為惡者,獲得了情報之後,
要怎麼解讀、才算是合情合理,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
以現在資訊發達的年代,情報其實不太缺乏。
這時候,另一個聲音就出來了,那就是判別情報的能力,應該與獲得情報的能力相當。
至少對於領導者來,兩者皆須具備。
這第二項特質,姑且名之為「明」,能夠看穿事實之下的人情事故。

李世民可以說是很有慧根的,
他覺得群臣的反應只是想順從旨意、陸家的反應令人困惑,對於這些他都有自己的看法。
魏徵也是很有見地、也很有膽識的,
就算是現代社會,小仙也實在不能想像有人拿對方爸爸的醜事當例子說明事情的。
非常辛辣,卻也十分一針見血,
很符合貞觀八年他替皇甫德參緩頰的「大諫激切近乎謗」﹝納諫第五﹞。
而李世民也是很有悟性的,當魏徵跟他解釋之後,他的反應非常獨特。
不是生氣,不是不解,甚至不是深思,而是大笑。
小仙對於整件事情,最欣賞的莫過是這大笑:
這是一種氣度恢弘、寬容大量的王者之笑。
他不對於群臣的順旨、陸家的表白趕到有負面情緒,更沒有責備之意─
有不少人,也能通透人心,但是他們通透人心之後,
所作所為常常偏離正道、走了偏門,反而多了更多傷天害理的事件;
這笑也是一種對於事情有著一絲悲哀認知的明智之笑。
我們可以感覺到,李世民就算是之前對陸家的反應不能理解,他現在也已經是完全了解,
使用了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於是得到了名與德的上面的勝利,也獲得了臣民們更大的信任。

通與明,互為因果,沒有通達事理,自然沒有明白人情的基礎;
沒有明白人情的能力,再通達事理,也不見得能多造多少福業。
這是領導人除了專業的能力之外,最重要兩項功課,如果沒有在這方面上面有所努力,
就算一個領導人一時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那也有如危基築屋,傾危只在旦夕之間。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