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6 GP

【轉貼】客觀與主觀(文/梁乃崇教授)

作者:小魚兒諸葛亮│2012-06-11 00:48:00│巴幣:12│人氣:956
※※因之前字體有跑掉,故刪掉重發※※
 
修行就是從「知覺者」和「被知範疇」混合在一起的心靈中,
將這個「被知範疇」抽離,然後純化,
純到最後只剩下「知覺者」的時候就修成了。
 
今天我要從「十二因緣」來談一些事情。我們知道「十二因緣」最前面是「生」、「老死」(包括「老」、「病」、「死」、「憂悲苦惱」),「生」後面是「有」,「有」也代表這世界所有的萬象,這樣的「有」是透過「十二因緣」的「無明」,一直到「六入」以下這個系統所定義的。
 
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由眼睛所定義的
 
用現在的話來講,我們眼睛所看見的這個世界,就是由我們的眼根,把它定義出來的;所以我們所看見的萬象是由眼睛有所取捨,然後才產生「有」。因此,我們所看見的景象,如果沒有眼睛,景象是否依然是原來的樣子?這是沒有辦法回答的問題。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世界,就是由眼睛所定義的,所以如果沒有了眼睛,它還是不是同樣的景況?那就沒辦法說了。
 
我可以舉一個例子:蜻蜓的眼睛是複眼,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牠也在看,牠所看到的和我們所看到的相同嗎?這個問題沒辦法解答,因為無從檢查蜻蜓所看到的是什麼!但是我相信牠看到的世界和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不一樣,因為牠眼根的構造和我們眼根的構造不一樣。又好比一個色盲和一個不是色盲的人,所看見的世界會一樣嗎?當然不會,這點可以經由溝通而得到證實。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和蜻蜓溝通,我相信檢驗結果應該是不一樣的,但是現在沒辦法溝通,只能依據牠的眼根構造不同來作推測,不同的眼根所定義的景象就會不一樣。
 
沒有絕對的客觀,只有相對的客觀
 
從這個問題就可以衍生出另一個問題:有沒有所謂「客觀的存在」?如果有「客觀的存在」,那麼,不同的眼根去看,看見的都是一樣的,這才叫做有「客觀」的存在。但事實上隨著不同的眼根,所見的景象會改變。因此,我們所看見的世界不是客觀的存在;它和我們眼根的構造是相關的,所以被看的東西本身並不獨立,也就沒有「客觀的存在」了。這也就是我要說的:沒有「絕對的客觀」,只有所謂「相對的客觀」!所謂「相對的客觀」,事實上是「主觀」的一個函數,是由主觀而來的,所以這個世界是主觀的。「客觀」是依附主觀而生,這個問題在佛法裡面是很重要的。其他的哲學思想家也都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他們的結論大多認為有一個客觀的存在,物理學家也都持這種看法;但是佛法卻不同,不認為有一個客觀的存在。
 
如果所有的「知覺者」都沒有了,那麼這個「被知的世界」還存在嗎?我的回答是:「不知道」,因為這時候沒辦法說它「在」,也沒辦法說它「不在」。如果這世界是客觀存在的,那麼它就要「在」,這和「知覺者」在不在沒有關係;「知覺者」不在了,它還是存在,這才是客觀的存在。但是這個想法只是一個推測而已,就像「知覺者」不在,這個世界也就不在了,這種想法也是一個推測。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知覺者」既然不在了,就不知道這個世界還在不在,這樣的回答就沒有推測了。我不喜歡推測,如果用推測的方式來了解、來思考,並且把推測的結果當真,然後依據它再衍生出一套想法和做法,這些都是虛妄的,因為推測本身是不可靠的。所以從這兩個角度來看,「客觀存在」這件事是不可靠的;而到底它存在,還是不存在?實在無法知道。從十二因緣來看,我認為「客觀存在」這個想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如果換了不同的眼根,同一個對象會被看出不同的景象,所以它就不是「客觀的存在」。
 
這個問題,很多哲學家、科學家都沒有解到這個程度,他們把推測當真實,因此以為有「客觀的存在」。對於「客觀」和「主觀」,各位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知覺者」如果以客觀的角度來講,是不是存在的?
 
答:你是說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它存不存在?
 
問:是的!
 
答:問題是這句話本身不成立。
 
知覺者不可被觀
 
問:是不是因為沒辦法驗證?
 
答:你說從客觀的角度來講「知覺者」存不存在?這句話自相矛盾。
 
因為你講的「知覺者」,是泛指所有的「知覺者」,對不對?所謂「客觀」,是「誰」在觀啊?
 
問:是每一個人。
 
答:每一個人,那還是「知覺者」在觀啊!就變成「知覺者」要觀「知覺者」,這是「客觀」,還是「主觀」呢?知果是「知覺者」在觀,就是「主觀」!「知覺者」不可被觀,故沒有客觀的角度可言。所以在做哲學推理時,常會在文字上面來提問題,就像你剛才所提;但是佛法不是從文字上提問題,而是從實際面來提的,所以當你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實際做一下,這樣就會發現你所提的問題本身有矛盾。
 
問:「客觀」的意思是不是每一個人去看,都會得到同樣的結論?這個東西是不是就是「客觀的存在」?
 
答:好!如果這個叫「客觀的存在」,那你這個「客觀」是不是由每一個人的「主觀」所形成的?你所定義的「客觀」變成了 function of 「主觀」;所以並沒有「絕對的客觀」。你在美國讀書這段時間有沒有和老師或同學討論到這種問題?
 
問:大家好像已經認定物質這個東西是?
 
答:是客觀存在的。
 
問:對!因為一般科學家好像都是這樣認定的,所以這就不在討論的範圍之內。
 
答:我知道這種情況。科學家通常這樣認定,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因為它明明就在這裡!我看它在這裡,你也看它在這裡,怎麼不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呢?那麼我現在就要問,當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見了,這些物質還存不存在?如果這個時候你還有辦法決定它是存在的,那麼它就是客觀的存在;但是所有可以決定的人都不見了,誰來決定呢?所以結果還是不知道!
 
問:他們也提出這種問題,就像一棵樹在樹林裡倒下來,如果沒有人聽到、看到,那麼那棵樹算不算倒下來了?他們有這樣的問題,可是解釋的方法都不令人滿意。
 
答:當然我剛才說的這些道理,別人聽起來也不盡同意的,我把大家認為對的事情推翻了,你會覺得我說對了,還是說錯了?
 
問:我當然感覺是對了!不過我覺得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尤其是美國人的解法,都是很自主的;因為他們完全依據哪個對他們是重要的,就認為那是重要的,別的事情則不重要,所以就不用考慮了。
 
答:所以他們是很主觀的。
 
問:對!是很主觀的。
 
答:這個問題太深了一點,這等於是翻科學的根一樣。
 
問:上個禮拜三,黃教授講「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結合」,他始終決定不了把一隻貓關在黑箱子裡面,這隻貓是死還是活的問題。他很疑惑,一直搞不清楚。有一個人就說:「好!我們現在不要放貓進去,而是放一個人進去。如果還沒有打開這個箱子,那麼這個人在箱子裡面是否不知道自己是死、還是活?等到把箱子打開以後,讓別人看到了,才說『現在是活的』」當然,若是活的,他自己會講;死了的話,他就不會講話了。」他們還是覺得這個問題相當困惑,讓人搞不清楚。其實照老師剛才的講法清楚得很,本來就是這樣。我也搞不清他們為什麼還有這種困惑,我覺得很容易啊!
 
答:這已經探觸到「量子力學」的基本哲學問題。
 
問:他們在這個地方搞不懂,所以如果真正懂「量子力學」,就會認為根本沒有客觀的存在,「量子力學」明明白白告訴我們這件事情。
 
答:對!但他們又相信有客觀的存在,所以就會困惑,無法體會為什麼沒有客觀的存在,那他們怎麼結合「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呢?
 
問:他們沒有辦法結合,只是在那邊亂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亂猜亂碰,碰對了算他運氣好。
 
答:所以這部份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等於是用佛法替科學把一個不清楚的問題釐清。
 
問:我發現對還沒有學過這門課的人來講,他們聽了還覺得有道理;如果曾學過這門課,腦筋已經僵化了,包括沒有辦法接受新的想法了。
 
答:關於這個貓到底是死的,還是活的問題,我們不要講得那麼深,這其實就是我剛才舉的例子:所有的人都不在了,就等於某個東西放在一個黑箱中,這個東西到底還在不在的問題;也就是說所有的人都不在了,等於這個東西就放在黑箱子裡。所以我剛才不是說:「所有的人不在了,這東西到底在,還是不在呢?」,我的答案是「不知道!」,因為所有的人都不在了,怎麼還講它在不在呢?我要講它在,就一定要有一個人在看;既然我已經規定所有的人都不在,就沒人看它了,那要怎麼講呢?我要講它不在,也是要有一個人來看啊!
 
問:所以「量子力學」中,要測量的時候把那個東西放在哪邊?
 
答:放在箱子裡面。
 
問:所以就是那個意思?
 
答:對!意思是相同的。他們自己設計出一個問題,又解不了。而我這個解答就很簡單,其實就是否定「客觀存在」這件事情,也就是沒有「客觀」。如同你剛才問的問題:「知覺者」是不是可以客觀地被觀察?這個東西對我來講好簡單,比喝開水還簡單!可是科學家為什麼會覺得這麼困難?這是科學家定力層次的問題。
 
大部份的人都生活在「十二因緣」裡面「取」、「有」這個層次,因為在「取」這個階段,「有」、「無」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沒辦法看到自己「取」和「捨」的問題。那麼什麼時候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取(捨)」呢?如果他退到「受」,退到「愛(惡)」,就可以把「取(捨)」看清楚。儘管他退到「愛(惡)」這個地方,可以把自己的「取(捨)」看清楚,但是這時候他又對自己的「愛(惡)」,沒辦法看清楚,所以他必須退到「受」,也就是feeling 這個地方,才可以把「愛(惡)」看清楚。從「受」、「觸」一直上到「六入」、「識」這個地方,如果停留在「識」,也就是「想蘊」這裡,就可以把以下的「愛(惡)」、「取(捨)」都看清楚。為什麼到了「識」可以把以下的看清楚呢?因為「識」這個地方,其實講的是「分別」;它是在分辨,已經不是取捨,也不是愛惡了,而是在「分別」。事實上從「十二因緣」來看,只要在後面(或上面)一層,就可以看到前面(或下面)的一切。
 
那麼剛才講的「知覺者」這個問題在那裡?在「本明」這裡,一定要破「無明」,才能看清楚。一般科學家看不清楚這個地方,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破「無明」,當然看不清楚。像在「無明」這裡就可以看清「行蘊」,也就是可以看清楚「時間」。科學家對「時間」也看不清楚,他們最多在「行蘊」;哪天他們能把「時間」看清楚,一定是到了「無明」這個層次。所以從哪些人看不清哪些事,其實就可以知道他們修行的境界在哪裡;這是很簡單可以檢查出來的。
 
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
 
所以我師父在他的法本裡,經常叮嚀弟子:「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不管是修外覺、內覺或直覺,都會用到這句話。如果我們有分別,那就是在分別;我們有取捨,那就是在取捨;我們有愛惡,那就是在愛惡。如果我們在取捨,那麼有「取」有「捨」,就會有「得」有「失」,這是在「十二因緣」的什麼地方呢?就在「取」、「有」這兩個層次。至於我們有愛惡,就是會喜歡或討厭某些事物或某些人,以「十二因緣」來看,就在「受」和「愛(惡)」之間。那麼我們什麼時候在「分別」呢?其實從「愛」、「受」、「觸」以上,一直到「無明」都在分別,分別的範圍非常廣。純粹只有「分別」的部份在哪裡呢?就是在「行」和「無明」這個地方;至於前面那幾個部分除了有分別,同時還有「貪著」、「得失」和「愛惡」在裡面。所以到「行蘊」以上,在「行」和「無明」這裡,是純粹的「分別」。這也就是《楞嚴經》講修到「行蘊」的人所犯的毛病:要「計度」,計量測度,這不是科學家和哲學家最喜歡做的事嗎?
 
至於修到了「識蘊」(就是無明)的人,《楞嚴經》他們的問題是「生勝解」,也就是對於一件事情會說:「啊!我了解了」,這不是計度出來的,也不是經過推演、計量、測度導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這很像直覺。但是這時候還是在「分別」中,因為你覺得自己懂了,不就是還有分別嗎?大家可能會想,那不是槽了!我們一直在分別,至少是在分別中,是不是這樣?這種在分別中的情況,《楞嚴經》說它是「外道」。而修行成道是連「生勝解」都要沒有,都要把它超越過去,那是一種什麼狀況?那個狀況是不能說的,也沒有感覺的,連 feeling 都沒有了;如果你有feeling,就還是有分別的,也就是還有「感覺」和「被感覺的東西」兩部份。所以「生勝解」還有「解」和「被解的東西」,還是有對象存在。因此,真正要做的就只剩下「覺性」,沒有「被覺的東西」,那就很純了,也就是純粹的「知覺者」。如果「生勝解」,那還有一個「被解的東西」,所以要連這個「生勝解」都沒有了,才是純粹的「知覺者」、純粹的「覺性」,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如果要做,就是做到這一步。當然還沒有做到的時候只有努力,若努力得還不夠,一定是落在所謂的「外道」這個階層;高明一點的話,就會落在「羅漢」、「辟支佛」這裡,所以「羅漢」和「辟支佛」都還在成道前面這個階段。
 
被知的都不是
 
至於到了「無上正等正覺」這個程度,是沒有辦法不離言說、不離思議的,一定是言說和思議所不及的,這就是修到佛法最後深奧幽微的地方了。如果程度沒有到這裡,就會覺得很難把握,甚至沒有辦法把握,正如科學家沒辦法把握「客觀」和「主觀」一樣;但是一旦清楚了以後,就很容易把握。所以不是佛法太難,而是自己程度不到的關係。因此,我師父華藏祖師講的「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用我的話來講就是「被知的」都不是,我們其實是在講同一件事。我覺得我的講法有個好處就是可以拿來運作;而我 師父講的,會運作的人當然會運作,但是很多人都不會,只是在背那個句子:「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大家可以照我的解釋來理解,所謂不分別,就是不要那個被知的;不愛惡,就是對被知的東西不要喜歡、也不要討厭;不取捨,就是對被知的東西不要拿過來、或不要它。
 
問:老師剛剛說修行的時候,要「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買菜、購物或者工作都要分別、愛惡、取捨,這時候要怎樣去實踐呢?實際生活和修行不是會產生衝突了嗎?因為平日我們的生活不是這樣,即使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也要有分別、愛惡、取捨啊!比如說他們在選擇教材的時候,要有分別、愛惡、取捨;即使他要做任何一件事情,在抉擇的時候還是有分別、愛惡、取捨。那麼他在實踐修行的時候,要怎麼做呢?希望老師能慈悲開示一下,謝謝!
 
答:好!我現在先要問你怎麼解?你難道不會解嗎?
 
問:這點我是沒有問題的,可是有太多人這方面有問題,我是在替他們問。
 
答:那你怎麼解的?你怎麼讓它沒問題?
 
問:如果我來解,我還是照樣分別、愛惡、取捨,但是我的心不落在那種狀況,不受它的影響和牽制,就這樣解。
 
答:對呀!就是這樣子啊!
 
問:謝謝老師!
 
不分別其實就是一種超越
 
答:林小姐那樣講,可能大家不太曉得,所以她提出這個問題,要我來為大家解。其實我解這個問題的方法和林小姐的解法是一樣的,只不過我用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話來說而已。比如說「不分別」並不是說我們就是傻瓜,黑的和白的都分不出來,把大便看成香蕉。「不分別」其實就是一種「超越」,當我們在分別時,就像在樹林裡迷了路;而不分別是什麼狀況?就像一隻鳥飛到高空來看這片樹林,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這就是「超越」;也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就是我剛才用「十二因緣」來講的,你的境界到後面(或上面)一層,就可以看清前面(或下面)。最後破了「無明」,就直到「本明」那裡;其實「本明」已經不能說是一個地方或境界了,因為它沒有什麼好存在了。所以如果能到「本明」,就是「不分別」;然而它卻是最清楚的分別,因為它把前面(或下面)所有的分別都看清楚了。就如同在森林裡鑽來鑽去,鑽不出來的時候,如果爬得高高的,或飛得高高的,往下一看,一切就都清楚了,這就是「超越」,也就是所謂的「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這裡所謂的「不」,就是不被分別所困,不被愛惡所困,不被取捨所困!並不是買菜的時候,分不清楚腐臭的魚和新鮮的魚才叫「無分別」,那是笨蛋,是錯誤的。我們不會被分別所困,才叫「不分別」;不會被愛惡所困,才叫「不愛惡」;不會被取捨所困,才叫「不取捨」,用我的話來講就是「被知的」都不是。這個時候是不是我就沒有「被知的」啦?那我就沒飯吃啦?不是的!你還是在吃飯,還是在用「被知」的東西,但是這個「被知」的東西已經不會纏縛你、困惑你。這樣的解答講給別人聽,會不會比較清楚?
 
問:應該比較清楚,我想就好像超越現前以後超越就是解脫、跳出來。
 
答:對!這就是「超越」。大家一定都有過「超越」的經驗,森林還在,並不是沒有了,所以「分別」還是在的,只要你更清楚了,就不會被「分別」所困。下棋也是一樣,下棋的人一定是迷的,旁觀者都是比較聰明的,因為「旁觀者清」;也就是跳出來,就會看清楚,這就是「超越」。
 
問:能超越。
 
答:「超越」就是解脫、跳出來。像我們的心如果都被綁在森林裡面跳不出來、飛不出去,那就看不清楚了。我們的心靈要掙脫什麼呢?就是要掙脫「有所住心」的那個「住」;也就是要把心中那些預設立場和金科玉律都打掉,把那些綁住我們的束縛解脫掉,這樣才跳得出來。如果被那些預設立場和金科玉律綁住,就沒辦法了,當然就只能在這些束縛底下看事情了!像《楞嚴經》裡面講的「五蘊魔境」,就是指一層一層的束縛。如果「色蘊」盡了,就是把「色蘊」的綑綁解掉,並不是就沒有「色蘊」,而是把「色蘊」的拘限和束縛解掉,超越上去了。「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是一樣,就這樣一層一層解上去;但是在這個進步的歷程中還會有很多狀況,《楞嚴經》先把這些狀況提出來給大家參考,免得碰上時會糊塗。好!以上所講,有沒有問題?
 
我可以簡單做個歸納:修行就是從「知覺者」和「被知範疇」混合在一起的心靈中,將這個「被知範疇」抽離,然後純化,純到最後只剩下「知覺者」的時候就修成了。還沒有修到之前,只要抽掉某一部分「被知範疇」的東西,都會有一些感應和奇特的現象出來;那些出來的境界和現象,只要不被當作「修成了」,就表示在進步當中,這都是好事情。有些狀況之所以被《楞嚴經》喝斥是魔境,認為著魔了,都是因為把那些感應和現象當作是成就,才會出問題。什麼時候會著魔呢?都是在那些比較具體、有相或展現有效能力時,令大家都很佩服的時候;其實那些有效、又具體、又真實的東西都是屬於程度差的,「外道」要比「著魔」高明多了。什麼是「外道」呢?比較沒有本事和神通力的人,只是在講一套理論,或者實踐什麼理論或哲理的人,他們比那些著魔的人高明多了。
 
很多人覺得那些很有學問或講一套大道理的學者沒有什麼;反而覺得那些法力很強的人才厲害,其實後者是比較差的,境界也比較低。因為要修到「行蘊」,才能做「外道」;而那些還在「想蘊」以下,修出一些名堂的,都容易著魔、容易被附身。只有修到「行蘊」,魔想要來附是附不上的,也可以說到那個時候,他的思考是清明的,已經不會被附了,因為他已具備自主性和獨立辨別、思考的能力。反之,在「行蘊」以下,人還不能獨立思考,自主性還不夠,所以會被附身而不自知。因此,某個人修得好不好,是很容易看出來的,只要看他的表現,就可以知道這個人修到哪裡;而從他煩惱的問題是什麼,或是他喜歡什麼、興趣在哪裡,也可以知道他大概在什麼程度。
 
 
※※請不要給GP!這只是提供別人的心路歷程,給大家自我思考而已※※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62829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3 篇留言

月巴豆頁 楊伐善
所以強調自己是主觀的 本身就沒意義

06-11 10:46

兔二:滾你奶奶的
  這篇從佛學出發,擦了常民的常識與科學的邊,談了「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問題。

  ※本體論:由於「認識」的極限(※眾主觀->相對客觀),因此不可知。是不可知論。
  ※認識論:相對主義。
  ※方法論:辯證法(※分別\不分別)

引據---
本體論,認識論
因為你講的「知覺者」,是泛指所有的「知覺者」,對不對?所謂「客觀」,是「誰」在觀啊?

問:是每一個人

方法論
「不分別」其實就是一種「超越」,當我們在分別時,就像在樹林裡迷了路;而不分別是什麼狀況?就像一隻鳥飛到高空來看這片樹林,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這就是「超越」;也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02-15 23:29

小魚兒諸葛亮
有見地[e12]02-15 23:42
煙嵐
這個大叔......家裡以前很常聽他的演講,不過多半比較偏重佛學一點,所以我就沒多認真聽了
感覺錯過了很多東西

02-16 05:13

小魚兒諸葛亮
沒關係,有這篇轉貼,很多錯過的相信有補回來了[e34]02-16 20:16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6喜歡★johnchiu0818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轉貼】沒有客觀的世界存... 後一篇:【心得】形形色色的反派角...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hyzgdivina喜歡虹咲的LLer
我的小屋裡有很多又香又甜的Hoenn繪師虹咲漫畫翻譯喔!歡迎LoveLiver來我的小屋裡坐坐~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