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推理小說的閱讀風氣起來之後
愈來愈多以前從來沒看過的作者紛紛出現了
本篇的作者貫井德郎也是其中之一
這類型的作者
常常都是第一部作品就一鳴驚人的作家
(最近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湊佳苗吧)
其實這也很正常
畢竟出版業這麼競爭
作家第一部作品如果沒有讓人震撼的表現
怎樣說服編輯能讓作家持續寫下去
本篇貫井德郎的<慟哭>也是一出道就一鳴驚人的代表作
入圍第四屆鮎川哲也獎
從此就踏入推理文壇
他近年最有名的作品是曾入圍直木獎的<愚行錄>
不過台灣並未代理
……………………………………………………………………………..…..
<慟哭>以「松本篇」與「佐伯篇」雙主線的方式進行故事
「松本篇」的主角松本
因為剛遭遇愛女喪生之痛
過者行屍走肉的生活
這時某個教會雖然讓他的心靈稍微彌補
但希望女兒回來的強烈意志
讓他走上犯罪之路
卻讓他掉入更為痛苦的深淵
「佐伯篇」以警視廳刑事部搜查一課課長佐伯為主角
在他轄區內接連發生幼女誘拐殺人事件
因為遲遲沒有破案
讓他遭受外界的責難
身為國家特考組的菁英
讓他更遭到上司與屬下的質疑
佐伯在這內憂外患之中
究竟能不能將歹徒繩之以法呢?
……………………………………………………………………………….
本書在「松本篇」中
詳細描述松本信教的過程
類似像松本所信的日本新興宗教的現象
本書在某個章節有詳細說明
不過說明這現象的人因為個人的偏見
嚴重貶低新興宗教的存在價值
例如認為新興宗教的創辦者的唯一目的就是斂財
而相信新興宗教的人都是愚蠢民眾等
這點我並不太認同
當然不否認新興宗教不乏以斂財為目的
不過就像遭遇愛女喪生的松本
如果能靠宗教得到心靈的慰藉
而且不偷不搶的話
似乎也沒有質疑的必要
但本書的松本以為宗教無所不能
甚至包含能讓女兒復活之類
顯然信錯了對象
………………………………………………………………………………
「佐伯篇」有許多內容描述日本警察的「特考組」與「普通組」之爭
其實不只本書
很多日本警察電影與小說都喜歡討論這方面的題材
無非是因為這兩組的在升遷上的「不平等」
普通組則相當於我國的基層警察
考取後先任職基層警員
再靠能力慢慢往上爬
特考組是日本國家一級考試脫穎而出的警界菁英
一年只有20多個名額
考取難度不輸我國的司法官
通過後只要接受訓練就可以成為警視
而這是普通組要花至少20年還不見得爬到的位置
所以會經常出現「年輕特考組指導老成普通組」的現象
(除了本書
在「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中
明智警視就是特考組出身
也因此年紀輕就可以成為劍持警部的上司)
因為學歷與升遷的不平等
「特考組」與「普通組」之爭相當普遍
例如本書中
許多「普通組」警員始終對佐伯抱持不滿
原因無非是一個沒有實務經驗的「特考組」年輕菜鳥
憑甚麼變成他們的上司任他指使
連續殺人案遲遲沒有破案
也讓他們有幸災樂禍的心理
而部分「特考組」也對「普通組」抱持鄙視心態
例如書中「特考組」出身的監察官
對「普通組」的看法是「一群無可救藥的廢物」
「少了特考組的控制,就無法遵守品性的低劣人種」
姑且不論「特考組」的正當性
只要有「特考組」存在
日本警察的「特考組」與「普通組」之爭就不會消失
不過近年警界醜聞不斷
也讓民間產生檢討「特考組」的聲音
…………………………………………………………………………………
光看本書的書名<慟哭>
讓我以為是愛情故事
看完本書才發覺本書講的不是愛情而是親情
本書利用精彩敘述性詭計的手法
揭開親情的悲劇
家中有幼兒或兒童者
本書的內容似乎過度刺激
可能要謹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