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9 GP

AV1:各種視聽術語概說‧基礎&視訊篇

作者:瞇眼喵太郎│2011-08-26 23:04:42│巴幣:38│人氣:2849
【點我】 ̄▽ ̄
     ̄w ̄
    =▽=
    =w=
    >▽<
    >w<

本文喵先以盡量簡潔的方式敘述解說;如有過度細密的知識方面在下打算以後再聊



規格 ( Specification )
相信不管你是中度的還是重度的影音玩家,都一定恨透了這個詞
;廢話不多說、往下看便知

類比 ( Analog )
連續不間斷的動作如聲波或電子訊號都叫作類比
譬如說傳統鎢絲燈泡的光源是持續燃燒鎢絲所發出來的, 故為類比
 日光燈的光源是每秒閃爍六十次所發出來的, 故非類比
而電子訊號像黑膠唱片唱針所讀取之波長也是持續性的資料 , 故亦是類比
 CD讀取頭的訊號則是由數字零與一所構成的非持續性資料 , 故亦非類比

數位 ( Digital )
 香港方面譯作「 數碼 」
即是把類比訊號量化 ( Quantization ) 為離散時間訊號後再數位化的結果
一般是用 0 跟 1 的二進位資料所構成,取樣頻率越高 資料量越大
當年受制於儲存媒體的容量 所以數位這玩意很難表現出亮眼的成果
在現代電子資料容量已經隨隨便便就能衝到上萬 GB 的時候
數位科技已經展現到令人驚異的地步了
;嚴格來說,類比與數位兩者並沒有絕對的優劣 ( 例 LP vs. CD )
有時類比的表現絕佳、有時數位的成績優異
只是因為身在數位化的時代,故而在許多情況下直接以數位的形式傳輸
 遠比類比數位之間轉來轉去要好得多

位元 ( bit )
BInary digiT 的複合字
是數字 0 和 1 所組成的二進位數位資料
為電腦記憶體的最小單位

位元組 ( Byte )
由八個 bit 所組成的電腦資料單位
 8 bits = 1 Byte
 1024 Bytes = 1 KB ( KiloByte )
 1024 KB = 1 MB ( MegaByte )
 1024 MB = 1 GB ( GigaByte )
 1024 GB = 1 TB ( TeraByte )
;Byte 往上的進位算法有時是以 1000 進位、有時是以 1024 進位
。要注意的是… Mb 與 MB 其實是不一樣的標示!
例如當年 SFC 出了一款遊戲叫作超級喵太郎八代 ( 隨便舉例 )
 標示容量是 64 Mb,在當年看起來好像很了不起
實際上它是 64 Mega " bit "、真正的正常標示容量其實是 8 MB ( MegaByte )
如果說廠商有意要唬人 , 還很有可能會把 Mb 寫作 MB ^^|||
所以… 如果書面情報刻意寫小寫 Mb,那大多是指 Mega bit
 如果是寫 MB,那大多情況都不知是 Mega bit 還是 MegaByte
 必須自行再查(同理 Kb 與 KB 等等的也一樣) ^w^|||

均流量 ( Bit rate )
直譯「 位元率 」
指數位資料在每秒中所傳送或儲存的量
單位是 bps ( bit per second ),前面可再加註 K { 千倍 } 或 M { 百萬倍 } 等倍率
例如杜比 5.1 聲道音効的均流量通常是 384,000 bps,習慣上標示作 384 Kbps

每秒張數 ( Frame rate )
又有每秒偵數、偵幅、偵率等多種翻譯
個人習慣上是稱之為每秒張數,單位是 fps ( frames per second )
是指一齣節目在一秒內能顯示出多少張圖框的單位標示
例如傳統電影膠卷是每秒 24 張
 優質的電玩遊戲是每秒 60 張

交錯掃描 ( Interlace )
香港方面譯作「 隔行掃描 」
在傳統電視上 影像生成的方式是以水平掃描線為主
以日本BS衛星電視節目為例
整個畫面由 1080 條水平掃描線所組成
可是其實是每六十分之一秒交錯顯示奇數線與偶數線成像 ( 1080 i )
圖例:


為啥要用這麼麻煩的方法應該是因為那樣才適合當年映像管電視的顯像原理
 原本是想人眼無法察覺這麼快的畫面生成 所以才這麼設計
但因畫面閃爍不穩, 長時間觀影對人眼有害
在數位電視大行其道的當下,交錯掃描模式的淘汰已是勢在必行

類比訊源規格 ( Analog Video Standards )
香港方面好像譯作「 制式 」;這個詞和下面的三個分類都一樣麻煩
沒辦法有個統一的中文稱呼
有人稱作 [ 美規 ] [ 歐規 ]、有人直接稱原文
故個人皆以通俗稱呼與原文一起標示 { 如 [ 美規 NTSC ] }
分類共以下三種:

 NTSC (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 )
在下稱作 : 美規 NTSC
是美國開發黑白電視系統時設立的類比影像傳輸模式,後來又修改為彩色電視系統
但色彩表現很有毛病 { 詳見後述的 [ 色差 ] }
因兩臺同樣硬體參數的電視擺在一起同時播放一樣的 NTSC 節目時
 顯示的色彩表現卻往往不一樣
故被諷刺為 Never Twice the Same Color ( 不會出現一樣的色彩 )
;雖然號稱用以 525 條水平掃描線顯示畫面
然而把部分訊號拿去顯示字幕等附屬訊號後 七除八扣之下其實只剩下 480 條
再加上每秒反覆顯示奇數線與偶數線各 30 次的交錯掃描
實際上每秒張數只有 ( 不完全的 ) 60 張
所以畫面會有閃爍現象, 長時間觀影對人眼有害
,取 480 的數字與交錯掃描的字頭 i 合稱之
即為 480 i 一詞的由來,指的就是我們臺灣跟日本美國所用的畫質最低標準
。這是 NTSC 之前在收播時常用的影像校準畫面
真是時代的眼淚 { 唉~~ 偶老了…… }


目前使用地區為中北美洲、南美洲的西北部國家、南韓、日本、緬甸、菲律賓
 、香港澳門以及臺灣
美國已汰換為 ATSC 數位電視系統
日本則在 '11 年 7 月 24 日淘汰, 將之全面替換為 ISDB-T 數位電視系統
臺灣的話電視數位化大概還要再等個幾百年吧

 PAL ( Phase Alternate Line )
在下稱作 : 歐規 PAL
為鑑美規 NTSC 類比系統的諸多缺點之後, 加以修正再開發出來的歐制(製)彩色訊原規格
頻率有別於 NTSC 的 60 Hz,而是採用適合歐洲本身交流電頻率的 50 Hz
水平掃描線最多有 625 條 { 不過和 NTSC 一樣 實際上有用來顯像的只有 576 條 ( 576 i ) }
 每秒反覆顯示奇數線與偶數線各 25 次
雖然也是交錯掃描,不過已高出 NTSC 一個層次
其特色是不需要調整色調、和美規 NTSC 相比畫面柔和又細緻
在類比電視時代,由於畫質最優 故有圈內人讚譽為 Perfect At Last ( 終於達到完美 )
目前使用地區為歐洲、中東、南美洲的東南部國家、大部分的非洲國家、大洋洲(包括紐澳)
 、格陵蘭、印度、東南亞以及中國大陸
歐洲已預訂在近年內淘汰, 將之全面替換為數位電視系統

 SÉCAM ( 法文:Séquentiel couleur à mémoire )
在下稱作 : S.E.C.A.M { 眾:「 根本就沒差嘛!」毆!!}
在訊號傳輸的過程中,輝度的信號每行同時傳送、彩度的訊號則逐行依次傳送
 即用每行錯開傳輸時間的方式來避免同時傳輸時所產生的色彩失真
其特色和歐規 PAL 相比, 不但不需要調整色調 也不需要調整彩度 且不易受干擾
可是因為訊號交雜的關係在顯示細緻畫面時顏色容易出格
故有人諷刺之為 Shows Every Color All Murky ( 把每個顏色顯示得模糊 )
目前使用地區為法國及其屬地、少部分的非洲國家、馬達加斯加島
 、俄羅斯及部分前蘇聯國家和外蒙古
法國已預訂在 '11 年內淘汰, 將之全面替換為 DVB 數位電視系統

八木天線 ( Yagi-Uda antenna )
俗稱魚骨天線, 此因狀似魚之排骨故而得名
本喵簡稱為魚骨頭 { 好香好啃幼好粗 =w= }
以三單元(單元數為引向器、反射器、振子數目之和)八木天線為例
乃由位於中間的偶極天線和位於偶極前後的引向器跟反射器構成
運用電流感應磁場的方式接收訊號 乃是臺灣常見的電視地上波接收裝置
其實也曾應用於航空和戰爭,只是戰後多普及世界各地作電視訊號傳輸之用
最大只能傳輸 480 i 畫質
在數位電視大行其道的當下,已逐漸要被淘汰

循序掃描 ( Progressive Scan )
香港方面譯作「 逐行掃描 」
以 480 i 與 480 p 為例
前者是水平掃描線的奇數線與偶數線交錯顯示成像
後者則是一次顯示一整個畫面中全部的掃描線
 即是真正的達到了每一個時間單位直接顯示一整面圖像
所以不再有因為交錯掃描線 [ 互尬 ] 的關係而出現的閃爍問題
再者,由於 480 i 其實每一個時間單位只有顯示 240 條水平掃描線
{ 一三五…… 與二四六…… 的掃描線沒有在同一時間單位內同時出現過 }
480 p 卻是真真正正的 480 條水平掃描線
所以畫面品質整整好了一倍
在所謂的HD畫質問世之前,有經歷過從 480 i 進化到 480 p 的玩家們
應該比較能夠體會初次嚐到循序掃描的好的那份感動吧
;講到這邊要提一下:
既然 480 i 其實只有 240 條水平掃描線
那麼 , 480 i 是不是跟 240 p 一樣?
{ 同理類推 240 p 指每張圖像以 240 張水平掃描線同時顯示成像 }
其實‧‧‧480 i 還是會比 240 p 好
為什麼呢?因為就結果論 480 i 還是 ( 看起來 ) 以 480 條掃描線顯像
儘管會有閃爍現象, 不過細緻程度依然會比 240 p 高
{ 想像一下一臺螢幕高度 144 公分的電視
  若是 480 i 的話掃描線的厚度是 3 公釐
  若是 240 p 的話掃描線的厚度卻一下子提升到了是 6 公釐
 如此一來鋸齒邊現象會神到何等地步便可想而知 }
以上是將VHS錄影帶( 480 i 顯像 )與VCD( 240 p 顯像 )之間的比較結果
就個人經驗來看,最起碼也要 320 p 才能把 480 i 給比下去
{ 註:以上的 240 p 跟 320 p 還有 YOUTUBE 網站所用的 360 p 等
 都是非正式畫質項目,只是為了方便敘述而作的稱呼
 ;正式者詳見下項 }

輸出畫質 ( Video Output )
上面有講到NTSC的基本畫質為 480 i
然後DVD時代起進化到循序掃描 480 p
當初剛起步發展時被稱作 HD Ready 的衛星電視畫質則是 1080 i 與 720 p 兩者
最後名為 Full HD ( 真‧高畫質 ) 者就是 1080 p
 數字為一個圖框所能容納的水平掃描線數量,i 與 p 則分別為交錯掃描跟循序掃描
個人以日本制定的標準 ( D1<D2<D3<D4<D5 ) 畫質自最低到最高排列
{ 同時也是問世的順序 } 為:
 480 i、480 p、1080 i、720 p、1080 p
另一種標示法為:525 i、525 p、1125 i、750 p、1125 p
 但因不便計算之故現代已以第一種標示法較為普及了
。之前發生過一個笑話
臺灣代理商代理的 PS3 版 俠盜獵車手 4 代 是原裝進口歐洲版的軟體
這些片子在高畫質 ( 480 p 以上 ) 顯示下能夠正常遊玩
但設定在標準畫質 ( 480 i,也就是最低畫質 ) 的時候卻出現了不能相容的狀況
事實上臺灣、香港、日本和美國 PS3 軟體殼上標示的畫質對應其實是
:NTSC、480 p、1080 i、720 p、1080 p ( 其中有幾種畫質因應廠商策略沒有對應 )
在使用傳統電視遊玩的時候,事實上顯像的規則是跟著美規 NTSC 走
所以故遵循歐規 PAL 類比訊源的歐版軟體當然不能用在臺灣的類比電視(即所謂「舊電視」)
為了廣大臺灣老式映像管電視用戶
那家智缺代理商忙著緊急換貨到可說是焦頭爛額的地步
不過這也凸顯出了在臺灣電視設備的時代停滯有多麼地久。
* 喵太補漏格 ‥ 如果沒有FHD,那畫質設定是 1080 i 好還是 720 p 好 ?
在台灣, 大部分的人如果家裏不是還在死守舊的映像管電視
就是在電視機發展的過渡時期買了便宜的中低階液晶電視
而這些電視大多沒有對應現行稱之為 Full HD 的最高規格 1080 p
只能 1080 i 或 720 p 擇一
{ 而液晶電視通常能對應其中一個就能對應另一個
 只有早期能對應 1080 i 的映像管電視例外 ( 只能開 1080 i 而無 720 p )
 因為那種是在 720 p 還沒問世的時候開發出來的 }
客觀而言 喵的建議是:
如果想要享受較高的解析度
 請選 1080 i,因為輸出解析度是 1920×1080
 ,但由於交錯掃描的關係其實每顯示一個畫面只有 540 條水平掃描線
 所以畫面穩定度較差
如果想要享受較高的穩定度
 請選 720 p,因為循序掃描的關係每顯示一個畫面有完整的 720 條水平掃描線
 ,但由於輸出解析度是 1280×720 的關係
 所以畫面解析度比 1080 i 低
{ 以上道理適用於現行所有的高畫質播放機 ( 包括 PS3 以及 XB360 )
 不適用早先高畫質節目剛開始發展時的軟硬體
 ( 如日本的 BS Hi 衛星節目,她的 1080 i 就不是 1920×1080 i
  而是 1440×1080 i < 因應節目以14:9或16:9比例錄製 > ) }
一般而言 720 p 的表現會比 1080 i 好很多
不過也有反例, 只是比較少
;而若電視機有 1366×768 的面板解析度
卻不能開 1080 p
{ 一般來講這種面板都可以硬開 Full HD,不管是液晶還是電漿
 因為解析度高出了 720 p ( 1280×720 ) 一截 }
可見她極有可能不管開哪種畫質設定都不會亮眼到哪去
{ 這一類的鬼電視是真的不常見 , 但不是不存在
 喵就看過一臺 Panasonic 的內投影電視, (投影)面板解析度 1920×1080
 卻只能對應 1080 i,明明面板有到 1080 p 的等級卻不能開 甚至連 720 p 都沒得用
 也許是廠商認為這臺電視最適合投射 1080 i 的畫面才這樣設計的吧 }
。可以的話請自己兩種設定都親眼看過一遍
覺得哪一種比較對胃口 就設定哪一種吧

解析度 ( Resolution )
日文寫作「 解像度 」;基本上和上面的畫質輸出是相同的概念
指的是一個圖片或影片寬幾單位與高幾單位相乘所顯像的數據
例如基本VGA規格解析度是 640×480,現今的最高標準FHD是 1920×1080
在同尺寸螢幕下數據越高畫面越好,點陣 ( Dot Pitch ) 組成也越細緻
。上面從類比電視起一直在講 " 水平掃描線 "
 其實可以視為 [ 垂直解析度 ],例如 480 p 就是自最高處至最低處共有 480 個顯像單位
,同理 " 垂直掃描線 " 亦可視為 [ 水平解析度 ( Horizontal Resolution ) ]
 ,例如解析度 640×480 的畫面自最左至最右共有 640 個顯像單位
但這些說法已經逐漸被淘汰,現在都直接以幾乘以幾作為標準敘述數據
;而上上項有提到的非正式畫質項目稱呼,譬如說有一部 640×360 的網路影片
 我們會將之視為 360 p 畫質,可這其實是不屬於上項的非正規顯像數據
 只是借用來籠統解釋該影片有多少「水平掃描線」而已,至於螢幕比例再視情況明說
一般而言 現行平面顯示器的面板大多都是正方形矩陣排列
 傳統映像管電視的螢幕則是蜂巢式排列
雖然在硬體結構上有許多奇奇怪怪的品種
不過「 畫質輸出 」跟「 解析度 」還是適用以形容滴~
。在此提醒一下兩點‧‧
第一是解析度這玩意市面上經常 [ 灌水 ] 騙人
 這種狀況最常出現在買數位相機
如果妮想購買擁有 1920×1080 解析度的相機,1920×1080 = 2,073,600‧一般稱兩百萬畫素
結果買了一臺「號稱」兩百七十萬畫素的相機,回家卻發現它的最大解析度只有 1280×720!?
為什麼呢?其實奸商們把每個畫素 ( Pixel ) 都再分成紅綠藍顯像的單色槽 ( Cell ) 來解釋了
大家都知道三次元世界是 ( 至少我們的地球是 ) 由紅綠藍三色光源來組成色彩的
是故當初電視機和其後續的數位影像製品開發時也遵循這項自然法則
靠近一看 每一小格正方形顯像原件其實都是紅綠藍三個垂直長方形所組成的
{ 再聲明一次,有些作風比較奇怪的面板廠商例外 ^^||| }
所以說 1280×720 再 ×3 …… 等於 2,764,800!
表面數據一下子比 1920×1080 還高了約七十萬畫素!!
這要拿去告消基會不是說告不贏,只是與其在事後又花這種心力去跟奸商抗爭
 不如一開始就睜大眼睛小心注意
同理看手機的照相功能還有購買 ( 廣義的 ) 螢幕 { 如桌上型電子相片框等 }
 的時候也要注意
;第二是:
「 畫質輸出 」只能拿來講一個軟體或系統所顯示的畫面畫質是多少
「 解析度 」的用法卻廣泛得多:電子軟體顯像的畫面、螢幕硬體面板所構成的結構規格
,甚至是膠卷電影的畫質數據、傳統照相底片的畫質數據
 ( 一般認為當代柯達膠卷 { 電影相片都一樣 } 的解析度有 3000×2000
  現行的最高標準 1920×1080 都還不及它的一半呢
  這也是為何至今還有攝影玩家仍堅持用傳統膠卷相機拍照的原因 )
 、一張手繪圖畫的畫質數據、人眼所見的一切的清晰程度……等等
比如說在形容一臺電視的解析度時,如果是處於正要購買新電視的狀況下
最重要的不是她所能對應的畫質輸出 { 現行絕大都能 1080 p 了 }
 也不是她接續電腦時所能顯示的解析度 { 這項廠商還真的是要多大就扯多大 }
而是她的「 面板解析度( 螢幕硬體的結構組成 )」!
以我房間的電漿電視為例:畫質輸出能對應 1080 p、HDMI能對應軟體解析度 1920×1080
、電漿面板的硬體解析度卻只有 852×480!?
要不是電漿電視的對比度夠高我也沒法享受新世代影像的神妙
{ 這很奇妙,我待會在對比度那項時會再說明 }
,如果說買來的電視能軟體對應現行的最高畫質
 硬體規格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的話呢 ?
那吵到最後就會回到前面提過該選 1080 i 還是 720 p 的問題了
雖然說現在市面上應該連中階的平面電視硬體水準都有到目前的最高標準就是了啦。

畫面飽和度 ( Aperture Ratio ; Fill Factor )
或稱影像充滿率、開口率
以液晶螢幕與電漿螢幕為例,每一個畫素之間總有一點微小的矩陣間隙
那幾乎無數的柵格結構其實內藏驅動每個畫素顯像的神經原件
如果面板廠商偷懶或技術太差,那間距的厚度就會大到像是一格格地木櫺窗
如此一來整面螢幕成像的面積百分比就離 100% 很遠,觀影起來也不夠滿足
,映像管電視因為電子束蔭罩、DLP投影機因為反射鋁鏡間距 都也有同樣的問題
現階段技術只能做到不錯的地步,還沒辦法像三鎗投影機一樣畫面百分百飽和
。另外現在最紅的裸視3D顯像功能也一樣無法滿足高畫面飽和度
因為她必須在螢幕面板上加一層隔開左右眼視點的直柵結構, 自然也會影響

對比 ( Contrast )
對比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影像黑與白之間動態範圍的比較數據
用在標示顯示器硬體規格時稱作對比度 ( Contrast Ratio、ネイティブコントラスト
 ,或譯作對比率 )
黑與白的動態範圍差距越大,表現出來的色彩越豐富、真實
其電視機針對這方面的製作要訣就是黑的部分愈暗對比度愈優秀
液晶面板因為顯像元件先天特性的關係,對比度是全部種類顯示器裏最低的
{ 液晶體顯像元件本身不會發光,必須要再加上背光,自然黑色部分很難再暗下來 }
比較起來,映像管電視和電漿電視因為能自體控制顯像元件不發光的關係
 對比度高達「 一萬比一 」以上( 對喵而言這是基本數據 )!
{ 很神的是只要對比度夠高,畫面硬開超越面板解析度的畫質時効能也能跟著提高!
 以我房間的電漿電視為例:面板解析度只有 852×480 ( 480 p )
 畫質輸出設定 480 p 與 720 p 的時候卻明顯出現差距!!
 硬是再往上開 1080 p 又能更上一層樓!?!!
 可見畫面的細節比起解析度,對比度更加地重要 }
  測試照片 { PS3 + HDMI + 霍元甲完整版 DVD & 第五元素 BD }‧‧
DVD 480 p:


DVD 昇頻 720 p:


DVD 昇頻 1080 p:


BD 480 p:


BD 720 p:


BD 1080 p:


液晶能有「 一千比一 」的對比度就該偷笑了!
所以當播放臺灣的類比電視節目時總是舊的映像管電視遠勝過液晶電視
;可是近年液晶廠商拿出了一手賤招 叫作 [ 動態對比度 ( Dynamic Contrast Ratio ) ]
其手法就是反其道而行 -- 針對顯示器的 " 白 " 把它變得更亮,對比度當然相對變高
再加上LED背光的加持,市面上已經有「五百萬比一動態對比」的液晶電視了
{ 我就等著看誰不要臉:搬出「一千萬比一」的液晶鳥蛋!!}
在觀看尋常景物的畫面時很亮眼
但是劇情上一播到暗景時立刻破功,好好黑嘛嘛的恐怖片變得一片灰濛濛
數據上LED液晶電視的 [ 靜態對比度 ( 真實對比度 { Native Contrast } ) ] 也經常笑死人
市面上隨便一臺低階的電漿都能把它打掛,這就是我堅持電漿派的原因
,順便(由低至高)提一下各種電視「基本真實對比度」的數據‧‧
 液晶電腦螢幕:五百比一( 因成本與機體大小之故多差液晶電視一截 )
   液晶電視:一千比一
  映像管電視:一萬比一
   電漿電視:一萬比一( Pioneer 的最終產品 KRP-500A 已至十萬比一!
         Panasonic 的近期產品 TH-P50VT20W 已至五百萬比一!!
         重點是這是"真實"對比度五百萬比一!!!
         上面講到的那個LED液晶只不過是動態(唬人)對比度
          五百萬比一!!!!)
 有機EL電視:一百萬比一( 此種電視尚未普及,PSV 用的即是這種螢幕 )
;和 [ 解析度 ] 一詞一樣,對比還有另一個意思是指「 對比值 」
也就是調整電視機畫面參數時的一個項目,主要用於微調物件在亮景中的可視程度
數值調太高的話物件會亮成一片、太低則是會過度強調物體身上的陰影
必須要一點一滴慢慢的微調才能達到最佳的可視効果
。要注意硬體規格的和參數調整的常常統稱作「對比」,而不用不同的譯名分開
原始意義是很像,但用途不一樣,在解說的時候得小心不要搞混

亮度 ( Brightness )
同樣是調整電視機畫面參數時的一個項目,主要用於微調物件在暗景中的可視程度
數值調太高的話暗景會變得一整個灰濛濛、太低則是會看不清黑暗中的物件
同樣得慢慢調直到找到那個平衡點為止
。值得注意的是參數調整中的 [ 對比 ] 還有 [ 亮度 ]
雖然可以改善電視機先天上畫面表現的不足
但凡事還是有個限度,她修整的程度最高能到哪裏 就表示只能到那裏
沒辦法再好了;如果說硬是把數據再超出原本判斷的極限
都只會得到反効果,切忌

背光 ( Backlight )
背光是液晶面板專用的補助顯像裝置
因為液晶結構本身不會發光 { 有 GBA 的人都知道,當年的掌機還是得在光源下遊玩 }
所以必須要在面板的後面再多一面光源,這樣才方便在任何亮度的環境下觀影
{ 當年也是有人請專員在 GBA 螢幕上裝背光或側光的 }
除了顯示器,電子錶等產品也需要背光
;而背光的種類有熱陰極蛍光灯、冷陰極蛍光管、LED……等多種
現行的「 LED背光液晶電視 ( 注意!賣場常常寫成LED電視誤導消費者!
     實際上那還是液晶!而不是什麼新技術的電視種類!) 」
 即是使用LED作為背光光源
。大多的液晶電視背光亮度皆可調整 { 液晶電腦螢幕則未必 }
不過通常使用廠商出廠時的預設值即可

色度 ( Hue )
或稱作 Tint,有些譯作顏色值或膚色
為顯示器參數調整的其中一個項目
多用以調整畫面中人物的膚色 數值棒的一端偏綠、另一端偏紫
和上項的液晶背光一樣,通常維持在預設值即可
由於實在太過籠統 有些顯示器屏除了這個調整項目
另外 接續色差端子以上等級的線材觀影時 調整色度是不會有任何變化的
因為理論上高階端子線輸出的色度已是正確的了 沒有必要再調

彩度 ( Saturation )
正確而言譯作色濃度,有些電視標示作 Color
亦是顯示器參數調整的其中一個項目
用以調整畫面中整體顏色的鮮豔程度
數值為零時畫面變為黑白無彩色、置中時為標準、數值最高時彩度最鮮豔
通常出廠預設在置中,當然同樣地調成太高的時候顏色會超出輪廓
 影響整體的對比表現 讓色彩的組合變得過於刺眼
建議以自己所能接受 [ 所謂鮮豔的"底限" ] 作為極限來調整
只要感到有鮮豔過頭的感覺就別再往上衝了

銳利度 ( Sharpness )
或譯作鮮銳值、畫質,顯示器參數調整的其中一個項目
早期的電視機為了濾除不必要的雜訊,採用 Notch Filter Decoder
 來把黑與白之內所有高頻率的影像細節都過濾掉
因為砍得 [ 太乾淨 ] 了,所以畫面細節不足、顯得過於柔軟
故而在設定時拉高這個項目可以把高頻影像細節加回去
讓畫面中物件的輪廓變得更清晰。
自從改用梳型濾波器之後,其實已無必要再用此設定來調整銳利度
不過絕大多數的廠商還是會在顯示器裏附上這項功能
;調整的時候數值越低雜訊越低,但相對畫面越模糊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 [ 畫面很柔和 ]
反之數值越高雜訊越高,不過相對畫面越清晰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 [ 畫面很銳利 ]
無論太柔和還是太銳利都對觀影者的眼睛有害
,調整時以物件輪廓的白邊為準
在高銳利度的狀態下影片中的人物會顯得特別清晰,乍看之下電視表現特別亮眼
可是卻因為雜訊過高,人物的輪廓會出現白邊
這時就要慢慢調低銳利度讓白邊消失
請注意白邊消失後並不代表銳利度達到平衡
非頂級電視機常常在這個狀態下畫面變得柔合 ( 講白點就是畫面糊掉 )
這種時候就只能屏除一定要讓白邊消失的觀念:把銳利度再往高處調回來
依自己的喜好找到畫面不糊、白邊也不嚴重的平衡點了
有意思的是
真正高擋的電視機完全不用動到銳利度 ( 或者是只要微調一下就好 )
 就已經是最佳的平衡狀態
可惜只有少數知名廠牌電視才有這等先天優勢
沒有閒錢的普通人就只有靠參數調整來達到後天地小幅強化了

色溫 ( Color Temperature )
將一塊鐵拿來加熱 它會先變得紅通通
 再提高溫度 紅色會開始變成黃色
 再繼續加熱下去會變成白色,然後藍白色、青藍色 最後鐵蒸發掉
這就是色溫制定的依據,單位為絕對溫度 K ( Kevlin ) { 攝氏溫度再加上 273 }
 高階顯示器才會有的參數調整項目之一
通常電視以 6500K ( 6227 度 C ) 為標準 { 電影則是 5500K }
正常而言在此數值之下畫面裏的白色會是正常的白,色溫不會偏低或偏高
不過高階顯示器把色溫調得很奇怪的卻大有人在
{ 例如 Pioneer 的電漿電視通常出廠預設值的色溫偏高 ( 就算她標示為 6500K ! )
 Sharp 的液晶電視則是偏低 ( 一樣預設標示也不一定對 !! ) }
這就是視聽玩家一定要多多注意的原因
,有個很有趣的地方就是:
當色溫越 [ 低 ],表現出來的 " 色調 " 反而呈偏橙的暖色系 { 視覺上的溫度反而越高 }
 色溫越 [ 高 ],表現出來的 " 色調 " 反而呈偏藍的冷色系 { 視覺上的溫度反而越低 }
;地球上許多景物都有它的色溫:
 蠟燭的光線大約是 1000 ~ 2000K、五十到兩百瓦的燈泡大約在 2000 ~ 2500K 之間
、太陽快要下山的晚上大約在 3500 ~ 4000K 之間、中午陽光的色溫大約 5500K
、有雲的藍天色溫大約 6500K、雪地的藍天色溫大約 8000K { 所以要戴雪鏡
 不然會造成雪盲 !!! }
這就是為何「不夠聰明」的數位相機會在大白天的室外把景像照成一片紫紅的原因
。同樣地,電視畫面的色溫太低或太高都對人眼有害
調整的方式是先將彩度降為零 ( 變成黑白畫面 )
接著再看色溫是否偏頗 慢慢調整色溫棒 { 最陽春的產品可能只有低中高三種選擇 ^^||| }
不過人眼畢竟有所極限,再加上每個人對色溫的喜好都不一樣
故而建議使用第三方器材來作調整

Gamma 值
在中文視聽娛樂領域這一個詞很難翻
有人誤譯作灰階 { 實際上灰階是下項會提到的一種視訊參考圖形,而非參數調整項目 }
 甚至有廠商誤譯作色溫
故而習慣上我們這些族群還是叫它「 Gamma 值 」
在參數調整我們前面有講過了:對比調亮景、亮度調暗景
而 Gamma 值 籠統一點講就是調整介於亮景與暗景之間的 [ 灰景 ]
以喵房間的電漿電視為例,它的 Gamma 值是分作紅綠藍三條數值棒來調整
這種設計的電視基本上都得靠第三方器材來調整了
而其實調完灰景之後之前調的亮景與暗景絕對不可能原封不動維持原來調好的明暗
{ 因為亮景中有比較灰的部分,暗景之中也有比較灰的部分
 Gamma 調完之後明暗一定會有所變動 }
所以一定要把 Gamma 值和對比值與亮度值一起調整
調完 Gamma 之後再回去調對比跟亮度、對比亮度再補正後記得檢視全部的顯像是否正確
如此一來暗部的層次還有細節方能最佳化,同時又不會讓白色亮得一蹋糊塗

灰階 ( Gray Scale )


上者即為一般常見的灰階圖 是由不同層次的灰所構成
常用以檢視各種暗部層次的表現能力

SDTVEDTVHDTV
Standard Definition TV 即是傳統型電視機
 顯像畫質只有 480 i、只有4:3方螢幕
Extended 或 Enhanced Definition TV 屬於往高畫質時代前的過渡性產品
 顯像畫質只有到 480 p、螢幕比例不定
High-Definition TV 即則是真正的高畫質電視
 顯像畫質到 1080 i 以上、為16:9寬螢幕
理論上辨認是否為HDTV的方法就是
 一‧看電視機是不是16:9寬螢幕比例
 二‧如果是的話看它的顯像畫質能不能對應到 1080 i 以上
 { 但喵卻有在臺灣看過能對應到 1080 i、卻是4:3方螢幕的怪產品 ^^|||
  16:9的比例也不是絕對
  因為之前的寬螢幕過渡期也出過很多16:10(8:5)的產品 }
第三‧雖然由於我們 " 大有為 " 的政府執政,臺灣視訊數位化講實在是有得等的
不過現在要買新電視還是請注意要選 Integrated HDTV
除了上述兩點,最重要的在於是否內建 Digital Tuner ( 數位選臺器 )
 沒的話以後就得再加個機上盒增添麻煩
其他我所能想到的嘛。。。
 四‧一定要有HDMI端子,這是未來硬體連結的趨勢
  不可無所準備。至於其餘前世代的類比端子我是覺得有越多越好
  色差端子、S端子、AV端子、VGA端子 等這四種
   如果有的話要接續舊時代的硬體會比較方便
;三四年前我準備買新電視的時候,除了液晶電漿兩派百家爭鳴之外
那時還有一個可能大家很難想像的舊種電視鶴立雞群 -- 映像管電視
確實,最高檔的映像管電視在當時可以坐扁液晶電漿
不過現在若想買終極映像管電視回家可就不切實際了
因為現在映像管的諸多缺點(體積笨重、高輻射線、高耗電、高熱能、用久了畫面易出格)
 相較之下已無法被自身的最優優點給覆蓋住了
 { 原本對比度是所有種類電視最高的,現已被電漿還有有機EL電視取代 }

$ONY 映像管神機之一:


神機的背影:


色差 ( Color Difference Video Signal )
正確而言譯作「 色差視訊 」
請注意這個項目講的並不是色差端子 ( Component Video )!
這和下面會講的 RGB 一樣 是分別錄放影機還有電腦的影像傳輸方式
可能大家聽了都會很頭大 世上各國的電視放影模式不一樣就算了 居然連這個也要分
不過規則訂都已經定了,我們也只能乖乖的一個一個去了解
;色差視訊的標示法有三種:
 在類比視訊領域寫作 Y R-Y B-Y、在數位視訊領域寫作 Y Cb Cr
、在HDTV領域寫作 Y Pb Pr
現在大多統合第二與第三種作 Y Pb/Cb Pr/Cr,中文俗稱 [ 色差 ]
和 RGB 的紅綠藍三色獨力顯像很類似,Pr/Cr 代表紅色訊源
、Pb/Cb 代表藍色訊源、Y 代表輝度 ( Luminance,畫面的黑白訊源 )
( 綠色則分別隱藏在這三條線之中 )全部接上螢幕後才能顯示完整畫面
當初黑白電視開發完成以後已經決定了 NTSC 的視訊頻寬還有 Y 的亮度值
進化到彩色電視的時候 發現如果要將三原色加入顯像資料量勢必得變為三倍!
對於已經用了幾乎二十年黑白 NTSC 訊源的廣大用戶而言,要再更動收視裝備實在麻煩至極
是故CIE工程師想到了一個辦法 將紅綠藍三色以非等比例縮減頻寬
算式為 Y = 0.30R + 0.59G + 0.11B,即為三成的紅加五成九的綠加一成一的藍
最終結果為整數 1,也就是不須再變換原本黑白電視的資料量
只要將 Y 還有 RGB 各依不同比例縮小頻寬即可
{ 至於為何綠的成分最多是因為綠在光譜的中段 故而人眼對綠色最敏感
 紅在光譜下端視感次之 藍在光譜上端視感最少 }
在DVD以前的世代,是應用最普及的傳訊方式
;但是,由於縮減了原本三原色的輸出比例
色彩的表現遠不如RGB完美,所以美規 NTSC 的彩色版本才會那麼見鬼

RGB
舊時電腦類比視訊的傳輸模式,同時也是現行數位視訊正規的傳輸方式
取光的三原色 Red Green Blue { 加色法 } 命名之
紅加綠變黃色、綠加藍變水色 ( Cyan )、藍加紅變紫色 ( Magenta )
、三色同時輸出到最大變白色、同時輸出到中間變灰色、同時不輸出則變為黑色
三原色的比例再作自由更動即可顯示出千變萬化的色彩
如果說顯示器的真實對比度夠高那更是「 億變兆化 」
( 即是對比度越高,色彩層級的變化越多越細 )
八位元顯示器三色各有從 0 ~ 255、也就是 256 ( 2 的 8 次方 ) 階層的發色能力
三色的混色結果 256×256×256 = 16,777,216 色
現行市面上中高階的平面電視都是十六位元的
三色各有從 0 ~ 65,535、也就是 65,536 ( 2 的 16 次方 ) 階層的發色能力
三色的混色結果 65,536×65,536×65,536 = ……… 大家自個慢慢算吧 ^^
;RGB同樣也有類比數位兩種,現在絕大多數都是數位傳輸
。由於符合我們世界自然現象的色彩顯像 長期以內應該都不會再有所更動

HDCPDTCP
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
,跟下面會提到的DVI端子還有HDMI端子是配在一起的
Digital Transmission Copy Protection 則是跟 i.LINK 端子(本文不會提到)配
都是一種數位資料加密保護系統 ( 簡而言之 [ 防盜版措施 ] )
大家比較須要注意的是在選購螢幕時DVI端子有無對應 HDCP
要有對應才能在遊戲機用HDMI轉接DVI時正常顯像
如果沒有的話主機會判定妳防盜措施不夠安全 而不讓妳輸出畫面
;半數以上配DVI端子的螢幕都有對應 HDCP
至於HDMI,喵還沒見過沒對應 HDCP 的機種

同軸線 ( Coaxial Cable )
兩條導線的其一居於中心位置 另一條則以網狀結構包覆外圍 兩者之間有絕緣材料隔離
由於中心線和網狀層呈同軸排列,故而名之
這是一種統稱,泛指各種以金屬傳導訊號的影音線材,下列各項端子線幾乎都是
在臺灣,多半是指接續電視傳送類比節目的同軸纜線 { 就是滿天高掛的那些第四臺線群 }

RCA規格端子接頭 ( RCA Connector )
BNC規格端子接頭 ( Bayonet Nut Connector )
BNC公端相片:


BNC母端相片:


{RCA規格詳見下述各項
 名稱據說源自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公司,但實際真相不明}
;RCA與BNC相比,由於線材的阻抗較高 故而訊號品質不如BNC規格
不過卻因為結構簡單、成本又低,反而比組裝時容易斷針的BNC還來得普及
下項自AV端子起 現行都是使用RCA規格的了
。有些用以傳輸類比訊號,有些傳輸數位訊號

RF端子 ( アール エフ たん し )
公端相片:


母端相片:


RF端子為日文稱呼 並無正式英文名稱
美國方面似乎是將之歸類為同軸線統稱
其實就是專指接續電視傳送類比節目的同軸纜線,屬於類比色差傳輸
而電視遊樂器方面 第一世代的 FC 還有 PC-E 皆是使用RF端子顯像的

AV端子 ( Composite Video )
上為母端相片、下為公端相片:


正確而言譯作綜合視訊,AV端子為日本方面的稱呼 臺灣則是跟著沿用,屬於類比色差傳輸
黃色是視訊端子,其中含有輝度、色度、遮蔽脈波、同步訊號、色彩猝發波…等等
全部混合起來後訊號就只擠進這麼一條線放送影像,畫面容易失真
是現行影音器材中最低階的傳輸線材
紅白音訊端子則是用以放送左右兩聲道 ( 立體聲 )
舊時左右順序各家廠商的作法不同
不過現行都是以白端子為左聲道、紅端子為右聲道,缺一不可
舊時代的電視有些是把紅的作主聲道、有些是用白的
所以當單聲道遊戲機 ( 如初代 MD ) 是以白端子為主聲道輸出
,電視機卻以紅端子為主聲道的時候
請將主機連結出來的白端子接到電視機的紅端子上,這樣就不會只有畫面而沒有聲音了
;因為射頻 ( Radio Frequency ) 干擾問題,AV端子也最容易接收到莫名其妙的雜訊
偶小的時候家裏沒裝第四臺 ( 有線電視 )
跟我同輩的人都知道當年打電動要把頻道轉到 13 號
{ 中華民國無線電視的戰時備用頻道 } 來顯示遊樂器的畫面
而如果沒裝遊樂器就按 13 號有時可以看到同棟樓鄰居正在放映的錄影帶
喵曾因此看到鄰居在放戀童 A 片,不知這跟喵的喜好養成有無重大影響 >w<
{ 眾:[ 別亂牽拖 !!!! ] }
。電視遊樂器方面 第二世代的 SFC 跟 MD 是最初使用AV端子顯像的兩家主機
 這個AV端子一直延續到第五世代(本世代)都還是各大主機的標準配備線材
順帶一提,遊戲主機端所用的接續端子(線)多半都是各自廠商的限定規格
因為要在主機的機殼上作多種端子實在太浪費成本
 所以電玩主機的視訊線材絕大多數都要使用各家自行發售的端子線
此圖自右數來第二個是 PS1 主機後來保留的唯一視訊輸出端子
 其他端子都為節省成本而廢除:


S端子 ( Separated Video )
公端相片 ( SONY 原廠 PS3 專用 { 其實也能給 PS1 和 PS2 用 } S端子線 )
< 附上立體聲音訊跟主機端插頭的寫真 >:


母端相片:


直譯作「分離視訊」,也有人稱作 Y/C ( Luminance & Chrominance ) ,屬於類比色差傳輸
算是介於AV端子與色差端子間的過渡產品,自電玩界第二世代起
乃至第三世代 ( PS1、SS、N64、3DO、PC-FX ) 一直倍受重用
其原理是將視訊的輝度訊號 ( Y ) 和色度訊號 ( C ) 分開來傳送,以得到更清晰的畫面
由於解決了訊號干擾的問題,S端子的畫質和AV相比好到驚人!
幾乎像是 480 p 循序掃描的畫面!!
當年有實地用過S端子接映像管電視的玩家幾乎都不會想再換回AV端子忍受糊糊的影像
;有人認為S視訊應該要跟複合視訊(色差端子)視為同一種視訊傳輸
 { 因為同樣是分離式輸出 }
不過由於S端子還是只能輸出 480 i { 儘管已經是頂級的 480 i 了 }
一般認定她依然和可以衝到 1080 p 的色差端子不是同一個層級的

色差端子 ( Component Video )
母端相片:


公端相片‧‧
 任天堂 GC 原廠色差端子 ( 只有影像傳輸 ):


 SONY 原廠 PS3 專用 { 其實也能給 PS1 和 PS2 用 } 色差端子線
 ( 就是一般會附上立體聲傳輸的類型 ):


 XB360 微軟原廠專用色差端子線
 ( 多附一個AV端子備用,主機端插頭還有調整AV或色差輸出的裝置 ):


正確而言譯作「 複合視訊 」,屬於類比傳輸
通常都被用來傳送 [ 色差視訊 ] 所以俗稱 " 色差端子 "
上面色差視訊的地方已經講得差不多了 這邊就簡單補充一下
一般排列順序是綠藍紅,綠傳送 Y、藍傳送 Pb/Cb、紅傳送 Pr/Cr
因三大單元皆互不干擾分開傳送,故為色差視訊最完備的顯像方式
在DVD以前的世代是最佳的傳訊方式
電玩界則是 PS1 就有出品過專用線材,只是對應的遊戲極端之少
 一直到第四世代 ( PS2、初代 XB、GC;DC 也算,只是她沒有對應色差端子 )
  才被開始廣泛應用
 至第五世代為止只剩 Wii 還有 PSP ( 限兩千型以後機型 ) 以她為最高階視訊傳輸
;只是有一點要非常注意的是:她除了能傳送類比色差訊號外
也能傳送類比RGB訊號!!
紅綠藍三色接頭正好也能當作RGB三原色來識別
只是現在能同時對應色差輸入與RGB輸入之「色差端子」的螢幕已經非常稀少了
;這種傳輸線材的極限是 1080 p
因為某視聽規範 ( 連結 ) 因素 以後不但沒機會再往更高的畫質挑戰
可能還連高畫質 ( 1080 i 以上 ) 都不被准許再用
。一般而言遊戲機使用色差端子最高可開到 1080 p
不過根據個人經驗:玩資料量很大的遊戲時容易出現畫面撕裂現象
這時建議將主機設定向下調回 720 p,或改用 HDMI 視訊

D端子 ( D Terminal )
公端相片:


《一般也是會附上紅白音訊連結線材》
 { 和上項一樣同屬 360 原廠的D端子線材 ( 留一個AV備用 ) }


母端相片:


其實就是日本版的色差端子
因為通常五孔色差端子的影像線組和聲音線組各有一個紅色插頭,所以常常有人會搞錯
就算有些廠商刻意將其中一條塗成橘色 -- 例如任天堂原廠的 Wii 色差端子 -- 也一樣
 { 老實說也沒橘到哪去 ^^||| }:


由於只要搞錯這一對接頭 出來的視訊還有音訊就問題大了
所以日本想出了把影像線組集合成一個接頭的辦法,這樣只要辨識一個視訊跟兩個音訊就好了
視訊端還有設計一對簡易固定鎖,讓線材接續更為牢固,頗似日人細心作風
;D端子也有日本獨特的階級劃分,自最低到最高排列為
    D1<D2<D3<D4<D5
 即 480 i、480 p、1080 i、720 p、1080 p
數字最高者為相容性之頂
例如D4等級可接收480 i、480 p、1080 i、720 p 畫質
 D2等級只能接收480 i 跟 480 p
;請注意,日系的電視機通常都把 1080 p 畫質給HDMI用
往下一階的輸入種類只有D4端子( 720 p ),甚至連外賣機種的色差也鎖FHD
{ 例如某臺 Panasonic 的電漿
 ,日本機型 TH-P50TV2 的色差輸入只有配D4
  臺灣機型 TH-P50TV20W 的五孔色差也一樣最高只有 720 p }
雖然在數位普及時代這已經不是甚麼大問題了 ( 改用HDMI就好 )
不過對於有特殊需求的玩家建議在購買前睜大眼睛看清楚
。色差跟D端子誰好誰壞,就理論來說是一模一樣
只是差在硬體樣式的不同罷了;而除了日本以外的國家 都不太有機會接觸到她

AVマルチ端子 ( AV Multi Video )
公端線材:


母端相片 ( 圖之中間偏右 , 上方者 )
 大家會發現她跟 PS 系列主機的類比輸出其實是同樣的東西:


這個的中文很難翻,我都直接用日文唸作「エーヴィーマルチたんし」
這是 SONY 的自家獨立規格,只有當代其販售的國內電視機擁有該端子輸入
社內正規名稱為「12ピンAVマルチ入出力コネクター」
 線材則名為「AVマルチケーブル」
電玩主機自 PS1 至現行的 PS3 皆可使用 ( PSX 則不對應 ),屬於類比傳輸
設定上很麻煩,PS1 與 PS2 必須先用原來的端子在系統中把色差輸出改為RGB輸出
,這時畫面會變成一片雜訊無法顯像,然後再換插上本端子線遊玩
PS3 比較方便,直接用手動偵測就好了
除了初期機型的 PS2 和各版本的 PS3 以外
,中後期型的 PS2 在使用此種傳訊時 為了防盜版而無法觀賞 DVD 影片
而且 PS3 接續此線材時的RGB模式只能選 15K RGB 或 31K VGA(SOG) 兩種而已
( 相當於 480 i 與 480 p )
可能是因為只有四八零實在太慘了,SONY 在末期的電視機種准許此線材用色差傳輸
只要記得 [ 偷吃步 ( 手動將輸出再變回 " Y Pb/Cb Pr/Cr " ) ] 就好了
而且 PS3 可以自由選擇包括 1080 p 的各種畫質,只是因為已經推出HDMI了
,所以大家都直接忽略掉這項選擇,對於 PS1 還有 PS2 而言更沒意義
 { 不如用S端子跟色差端子還較方便,也免了在設定那邊變來變去
  讓 PS2 又能看 DVD }
。因規制頗多,効能又不如HDMI,現在日本市面上的 SONY 電視已不再配有這種端子了
 { 2005 年以前出廠的 SONY 電視還有 }

VGA端子 ( D-Sub fifteen pin Connector )
公端相片:


母端相片 ( 上面寫 RGB IN 的那一個 ):


正式名稱其實是 D-Sub 15 針電腦影像端子
 其再細分之正確規格編號為 DE-15F ( 因其子規格不只一種 ),屬於類比RGB傳輸
常因「 電腦端子 」之名而與 RS-232 九針端子搞混
因為端子插頭比起以往所用種類更重的關係,一般都會在兩側附上固定用補強螺絲
VGA端子是日本的講法,這個習慣甚至影響了港臺韓
 360VGA端子:


不過這其實是IBM公司於 '87 年訂定的影像解析度代號,意為 640×480 解析度
{ 詳請參照此連結 }
理論上她只能傳輸 640×480 解析度 ( 480 p ) 的畫面,不過話雖如此
實際上當年在使用的時候已經超出其顯像畫質數倍了卻依然勝任
如SVGA ( 800×600 解析度 )、XGA ( 1024×768 解析度 )
一直到SXGA ( 1280×1024 解析度 ) 時才汰換為DVI端子
VGA端子用在 XBOX360 遊戲機上時更為嚇人,最大可輸出到 1920×1080 解析度
不過和色差端子開 1080 p 的時候一樣:通常遊玩資料量過高的遊戲時容易出現畫面撕裂
建議是定在 1280×720 解析度以下、或是跟螢幕面板同等的解析度比較保險
{ 例如妳家的液晶電視面板解析度是 1360×768,那最大選 1360×768 就好
 或向下選擇16:9畫面的解析度 ( 1280×720、848×480 )
 硬是往上衝到 1920×1080 解析度的話影像順暢度一定會出問題 }
 360 的VGA設定解析度選擇:



注意:單一VGA端子雖然是由二十一針RGB端子演化而來的
卻和她的前輩不一樣,只能傳輸影像、無法發送聲音
 PS1 專用 21 針 ( 單端子內附雙聲道音訊 ) RGB Scart 端子:


必須另外用音訊線材傳聲 { 雖然 360 還有 PS2 官方的VGA都有附紅白音訊就是了 }
PS2/PS3 用 VGA 端子線:


。現在還是有很多玩家為了省錢,選擇用電視盒轉接VGA到舊電腦螢幕上玩電玩
這時請注意主機視訊最好用循序掃描 ( 480 p、720 p、1080 p ) 輸出
因為現在的RGB視訊已經都是循序掃描顯像了
所以用交錯掃描 ( 480 i、1080 i ) 進電視盒再拉出來送入螢幕的話很容易出現不相容
這樣會出現雜亂畫面或一整片黑頻

DVI端子 (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
公端相片:


母端相片:


接替VGA的次世代端子,最大的特色就是傳輸完全無壓縮的數位訊號
効能和頻寬優勢遠勝過傳統的類比傳輸,故而迅速普及於電腦玩家市場
除了當代電腦產品外 某些那時的高階電視也會備有此端子
也一樣一般都會在兩側附上固定用補強螺絲、也同樣無法單端子把影像跟聲音連著一起傳送
;DVI分成 DVI-A ( 傳送類比訊號 )、DVI-D ( 傳送數位訊號 )
 以及 DVI-I ( 類比數位皆可 ) 共三種
一般而言現行硬體上都是配備 DVI-I、訊號則幾乎用數位RGB傳輸

HDMI端子 ( HDMI Video )
公端相片:


母端相片: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現行最紅的新世代端子
,屬於數位傳輸、大多以RGB信號發送
 不過也可以用數位色差 { 只是使用的場合非常少 }
發展的過程很複雜,不過實際上HDMI的身世可以用很簡單的故事講完
:當初看DVI畫質棒,卻不能傳輸音訊、體積又顯笨重
故而開發出了可以同時傳輸聲音影像、體積又輕便的HDMI
{ 雖然有些廠商會在HDMI兩側加裝固定用螺栓,實際上一般以重量論並無此必要 }
說穿了,HDMI其實就是DVI的音訊整合版
多虧上市前期 SONY 還有 Panasonic 的極端大力宣傳
( 不知道各位勇者有沒有當年的印象:那時的電視機廣告她們兩家一直在強調HDMI )
在 PS3 發售的同時市場上已經準備好全面對應數位化的電視機了
{ PS3 是史上第一臺備有 HDMI 1.3 版介面的遊戲主機 }
現在已經是大多數人影音娛樂的傳輸首選
;端子接頭的通行規格是 Type A
 版本在各方工程師的努力之下已至 1.4 版
 :可對應3D立體顯像娛樂還有遠超過 1080 p 的 4096×2160 解析度
 未來還在持續進化中
;本世代電玩主機除了 PS3,現行的 XB360 也都備有HDMI
下一個世代(第六世代)的 WiiU 還有 PSV ( 未證實 ) 亦將這種傳輸為首選
沒意外的話 PS4 跟微軟的下一代主機 { 一般戲稱 XB720 } 也是
。在PS3主機上,HDMI不能輸出 480 i ( 臺灣屬美規 NTSC ) 的畫質
因為PS3主機認定畫質設定的最低項目是各個國家的「類比」標準畫質
所以屬於數位傳輸的HDMI理論上不能對應
有些他牌的 BD 播放機 ( 大多是非日系的 ) 透過即時轉檔的方式
讓HDMI可以顯像 480 i,不過意義不大、使用的場合也很少

DisplayPort
公端相片:


母端相片:


比HDMI再下一個世代的最新種數位傳輸端子線材
暫無通俗的中文譯名(以下稱DP端子)
端子上方內建簡易固定釦,基本解析度對應到 3840×2160 ( 當然還能繼續往上增加 )
能傳輸比HDMI更多種的多聲道音訊,屬於數位傳輸
原先這種看來非常強大的新種傳輸方式有意去取代HDMI
但由於HDMI才剛廣為普及,再加上DP端子的體積比HDMI大
此種視訊線目前要推廣起來大概還需要一段時間
。Pioneer 名機 KRP-500A 五十吋電漿電視即有配備本端子介面

格式 ( Format )
記錄各種影音或電子資料檔案的編碼方式
以下將分別以圖片、影片來說明

 JPEG (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
色彩表現:24 位元
壓縮能力:圖像色彩失真型壓縮
適用範圍:彩色照片
特性說明:打開咕狗圖片搜尋頁面,隨便輸入一個詞(例:lolita )
  妳會發現千分之九九九的圖片都是使用 JPEG 格式
  因壓縮成果優秀 又節省容量(壓縮比65:1) 故最普及
  簡稱 JPG,或唸作 J-peg
  ;適用於畫面複雜、色彩豐富(例如照片)的圖片
  如果用在簡單的圖標或文字告示,會因壓縮比率之故而有所失真
  ;於可接受品質範圍之下,一般常用以把照片類型的圖片
  在肉眼不易辨別的前提下 降低圖檔的容量來儲存這類圖片。

 BMP ( BitMaP )
色彩表現:24 位元
壓縮能力:無
適用範圍:不限
特性說明:最基本最單純的圖片格式,將每一個畫素原封不動組成一面點陣圖
  不俱備任何壓縮效果,所以同圖像狀況下和其他格式相比占用容量最大
  ;絕大部分系統仍保留支援此種格式,因為它是最容易處理
  、在表現實際畫面上也是最簡單又直接。

 GIF ( 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
色彩表現:8 位元 ( 256 色 )
壓縮能力:無失真資料壓縮
適用範圍:簡單的圖標或文字告示
特性說明:擁有能讓資料無失真壓縮、又節省容量的特性
  但因只支援 256 色的關係,用途和 JPEG 恰巧完全相反,不適保存照片
  僅適用於無複雜背景、且圖像清晰明確的圖表上
  ;另外,這種圖像格式也能拿來作成動態圖
      
  可是因為只適用簡單圖文特性的關係
  如果硬是把人物影像檔轉成的話會有很明顯的失真
      
  。

 PNG ( 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 )
色彩表現:48 位元真實色彩 / 16 位元灰階
壓縮能力:無失真資料壓縮
適用範圍:彩色照片 & 圖表
特性說明:因為支援目前最高規格色彩等級的關係,所以不管是照片還圖表
  都能漂漂亮亮地將原本的清晰程度表現出來
  ;然而 卻又同時因為無失真效果且支援色彩豐富的關係
  在相對狀況下,所耗容量會比 JPEG 與 GIF 要來得大。

 TIFF ( Tagged Image File Format )
色彩表現:32 位元全彩
壓縮能力:JPEG 壓縮 / 無失真資料壓縮
適用範圍:複雜的複合型圖片
特性說明:這是一種能將上述各類型的圖片 全部收納在同一張圖片內的格式
  可同時存在色彩豐富的照片跟簡單明瞭的圖文
  甚至能把不同圖片的所在位置和圖層 ( layer ) 資訊 全部保存起來
  ;不過因為是用獨立的方式來容納多張圖片
  所以檔案處理起來較複雜、所需容量也不小。

 MPEG ( 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 )
  相對於 JPEG 格式以壓縮靜態圖片影像聞名,MPEG 則以壓縮動態視訊影像聞名
  MPEG 是由ITU旗下地 ISO (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 所創立
  目的在於建立簡單、廉價又極具効益的壓縮方式
  同系列的編碼格式有下列多種‧‧
MPEG-1:最初成果,應用在 VCD 上,最大解析度僅 352×240 p
 一面光碟片長只有七十四分鐘而已,由於畫質不如VHS錄影帶 ( 640×480 i )
 當年很快就被主流市場淘汰了,不過現今香港和南臺灣還是有持續生產相關產品
MP3:正式名稱 MPEG-1 Layer 3,雖然和視訊領域無關
 不過由於使用實在太氾濫 還是稍微介紹一下好了;Layer 1 的壓縮比為4:1
 ,Layer 2 的壓縮比為6:1到8:1
 Layer 3 的壓縮比為10:1到12:1
 假設原始無壓縮的音樂檔案在一片 650MB 的CD裏只能放十首歌,每首容量 65MB
 用了 MP3 十倍壓縮後一首歌的容量減為 6.5MB,一張CD瞬間爆增一百首歌的容量
 雖然屬於破壞性壓縮,挑剔的音樂玩家能夠察覺出被壓成 MP3 檔案的聲音的瑕疵
 但依然不蓋其低容量便於攜帶、傳送、分享的能力,現極度氾濫於網路族群
 年輕人在享受便利的 MP3 時常常侵犯了著作權,引起沒完沒了的法律問題
 現在和 BT 影片一樣是絕大多數亞洲重度電腦用戶生活的一部分
 有待片商和用戶雙方理性地解決
MPEG-2:主要應用在 DVD 還有日本衛星節目上
 衛星傳送最大解析度 1440×1080 i
 DVD 最大解析度則達 1280×1024 p,不過為節省容量
  普遍是以 720×480 p 最為常見,單面單層片長133 分、單面雙層片長 158 分
  某些珊瑚礁之類的觀光風景紀錄片則用特製規格衝到 1080 i 甚至 720 p 畫質
 現行仍是領先於 BD 的主要消費對象;某些 BD 影碟也是用 MPEG-2 格式錄像
MPEG-4:本系列的現行常見版本,又分成下列多種
 MPEG-4 Part 14‧簡稱 MP4
  第一個通行的 MPEG-4 格式,常見於攜帶型影片檔
 AVI ( Motion JPEG )‧又再細分成 DivX 編碼跟 XviD 編碼
  兩千型 ( 包括以後 ) 的 PSP 還有 PS3 只能對應前者,否則無法播放
  ;常見於畫質略高的網路影片
 AVC‧正式名稱 H.264 MPEG-4 AVC
  為現行品質最好的 MPEG-4 格式
  無論是業餘轉檔用戶還是正版片商幾乎都優先使用此種影片格式
  ;另外還有一個 AVC HD,不過這是非正式名稱
  因為 AVC 原本就已經廣泛使用於本來就是 HD 畫質的 BD 影片了
  硬是多出這個蛇足名詞對於正規使用者而言沒有意義
  該詞常見於大陸出品 : [ 號稱 HD 畫質 ] 的 DVD

 VC-1 ( Video Codec one )
是由微軟所開發的格式,可以視為 WMV 的新種,原本的名字是 VC-9
{ 因其是基於Windows Media Video 9 壓縮技術的影像壓縮標準 }
壓縮比雖然不如 AVC,不過作業複雜程度卻只有她的一半
再加上最小像素轉換還能再分割四分之一,非常適合用在特效場面眾多的電影
現行 BD 播放機全都支援 VC-1 格式,某些 BD 影片也是用此種錄像

 RM ( RealPlayer Media < 或可省略掉 Player 寫作 RealMedia > )
原本是專為 RealPlayer 開發的影片格式,現為網路免費影片中最常見最氾濫的種類
也是畫質最差的一種,之所以能夠這般蔓延網路世界其實在於它一個很神的地方
跟 MP3 一樣 -- 最省容量,其資料量小到能在當年用 56K 撥號上網的時代
 以毫無跳格的狀態播放影片,故而備受網路族群重用至今
RMVB ( RealMedia Variable Bitrate ) 為其新世代改良版,現仍為 P2P 分享器的常見格式

 MKV ( Matroska Video )
隸屬於 Matroska 旗下的影片格式,是一種新的多媒體封裝格式
,這個封裝格式可把多種不同編碼的視訊及 16 個或以上不同格式的音効
、字幕封裝到一個 Matroska Media 檔內。
在非正規網路分享影片中品質比 AVI 更高 { 相當於正版用戶的 AVC }
由於所需硬體性能要很強,常被電腦性能極高的駭客級玩家使用

 PMP ( PlayStation Media Player )
韓國客製的 PSP 非官方影片播放格式。當年 PSP 的韌體版本未滿 3.30 的時候
支援的影片解析度只能到 320×240 ( or 368×208 or 416×176 )
所以韓國人開發出了能夠支援 PSP 面板解析度 ( 480×272 ) 的播放系統供予改機用戶
使用條件頗多 { PSP 一定要改機, 而且只能固定在很前面的韌體版本 }
在 SONY 官方終於釋出 3.30 韌體 讓 PSP 支援的影片解析度一下子衝到了 720×480 後
PMP 自此便立刻失去存在的價值

Overscan
中文為「 過度掃描 」之意,個人習慣用原文稱之
只有映像管電視會有此問題,其他固定畫素類型的螢幕硬體上不會有此現象
在當代為了避免電視機電壓不穩時造成畫面縮小的現象
一般廠商都會設定大約 5 % 的過度掃描,讓畫面出格一點點
可是這會造成一個問題就是當畫面邊緣有重要訊息或景物的時候會被切到
{ 通常常見的狀況就是看股票節目的時候邊邊的走勢匯率卻被活活鬼隱 =w= }
所以當年有些重度玩家會請工程師到家裏來調整映像管,讓她畫面與螢幕的邊界切齊
;電玩界第四世代以前,在眾主機尚未使用數位化輸出到畫素固定螢幕的那些年
很多電玩遊戲都會故意將原始畫面設定從左右朝中間壓瘦一點,讓左右留黑黑避免過度掃描
Final Fantasy X 的做法是上下留黑黑
洛克人 X7 最乾脆,上下左右四邊都有一點黑框空間 ^^|||
。另外,PSP ( 限兩千型以後機型 ) 在連接電視顯像的時候
常常也會有 Overscan 現象,這只能看家裏顯示器夠不夠聰明 能把她的比例補正回來了

幾何變形 ( Geometry Distortion )
同樣是映像管電視 ( 尤其是球面映像管 ) 常見的問題
因為是由陰極射線管發射電子束到蔭罩螢幕顯像
所以說在螢幕的邊緣由於距離過遠角度過大的關係造成了畫面景像扭曲
必需要用第三方器材一點一滴慢慢調整
;舊時代的映像管電腦螢幕直接內建提供了這些機能
在這優良傳統之下,現行的液晶電腦螢幕絕大多也都有保留梯形修正 ( 詳見下項 )

楔形調整 ( Keystone Adjust )
俗稱「 梯形修正 」,承上項所述:主要是電腦螢幕的調整功能
此外投影機如果擺放角度不當也會讓畫面變形,故亦多有內建
還有在三槍投影機領域,通常還設有比梯形修正更高階的幾何圖形修正

IMAX
Image Maximum,現通稱 IMAX 電影,為一種全新的電影製作規格
投影尺寸高達 40 公尺 ( 斜對角 ) 以上,超出傳統電影的兩倍
傳統七十厘米膠卷的尺寸為 48.5mm×22.1mm
IMAX 膠卷的尺寸則增大到了 69.6mm×48.5mm
為了符合標準電影的每秒 24 張數,IMAX 底片的進片速度是一般底片的三倍
攝影機也不若傳統電影所用的那般 [ 輕便 ( 可以隨意掛上中型起重機具空拍 ) ]
CAMERA 體積大到必需要用專用車輛來移動,比起前世代的操作起來加了諸多考驗
要投影大幅底片也有技術問題必須克服,整個電影院也要改用亮度更強的燈泡
、進片速度更快的放映機具,還有…更大的空間、更多的座位
;目前 IMAX 由於成本問題,在消費市場上還是屬於起步階段
只有願意砸錢下重金的大手筆導演或公司才會引用 IMAX 技術拍攝
;在 BD 影片剛上市的時候,電影業界的螢幕比例似乎有往越來越寬方向發展的趨勢
從4:3方螢幕改成16:9寬螢幕,然後到了美國電影常見的2.35:1特寬螢幕
BD 影片初期的電影如《三百壯士》拉寬到了2.4:1(或作2.40:1)特寬螢幕
這個原本可能會 [ 越來越寬 ] 的現象途中被 IMAX 打斷
《黑暗騎士》的 IMAX 鏡頭螢幕比就選用1.43:1
比起16:9寬螢幕,其實更接近4:3方螢幕
後來《阿凡達》就選擇了16:9寬螢幕作為 IMAX 鏡頭的上映標準
從這點來看,螢幕比例問題似乎還是會暫時維持原來的「 三國鼎立 」
現行大多數的產品如電玩遊戲多是選用中庸的16:9寬螢幕作為標準
。個人認為:號稱 [ 數位 IMAX ] 者沒有資格被稱作 IMAX !!!!
因為投影機技術上限的關係,數位的比起膠卷的更容易在人物輪廓上出現鋸齒邊!!!!
所以 IMAX 要全面數位化本人認為尚且言之過早
可是以《阿凡達》為首,到近期的《變形金剛3》,從拍攝作業開始就已經在積極數位化
或許等到投影機解析度問題一克服,我們就能享受到特効工程華麗酷炫的結果了吧。





 關於「 參考數據 」還有「 眼見為憑 」:
我很討厭AV迷老是這樣說 --「 眼見為憑 」
在各大影音論壇如果以規格數據為疑惑上來提問
常常會有貌似財大口氣又特粗的傢伙上來用激進言詞抨擊,講什麼自己看最準、數據都是屁
嘲笑剛入門的AV新手只會看數字不會親自明辨好壞
當初買我那臺已絕版電漿電視之前也是一樣
去每個地方問總是有人裝作甚麼都懂,卻又不肯明確解答 通通叫我們這些新人自己去看
本人對於這些嘴砲非常想先除之而後快!
的確
在選購視聽娛樂產品的時候親自試機親眼評論可說是最保險最可靠的做法
但是這就代表廠商寫出來的「 參考數據 」不重要嗎?
既然如此那那些規格還有何存在的必要!?
本喵認為在這忙碌的時代很難人人都做到為了買臺電視而親自上店家要求看實機
{ 更何況實機不是每家店都願意調來 只為給你看 }
在找到機會現身評論自己的目標之前
各大資訊所能查到廠商放出來的規格也是很有用的參考價值不是嗎?
偶就素這樣買回那臺 CP 值特高的電漿電視的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40317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發燒視聽

留言共 21 篇留言

閃靈烏賊
=口=

08-26 23:14

瞇眼喵太郎
=w=08-27 10:27
任孤行

不知道怎麼說了

08-26 23:19

瞇眼喵太郎
=////=08-27 10:27

以顯示器來(如電視)說,規格數據絕對有它的價值,不過購買cp值高的機種(也算是一種妥協),也必需要仔細調校才行,不管如何,大大這篇文章所提資料,有許多值得參考的地方!感謝!

08-26 23:58

瞇眼喵太郎
喵 ~ 完全沒有寫錯的地方啊? OwO08-27 10:27
Erebus
我.... 我....
我有相關問題再直接請教你好了 XD

08-27 01:01

瞇眼喵太郎
>▽<
08-27 10:29
阿魯V
超詳細的說!

看完也能變大師XD

08-27 02:21

瞇眼喵太郎
大濕~~~~~~~08-27 10:29
無双護衛兵
什麼風讓你寫這正經的東西

08-27 06:21

瞇眼喵太郎
整理快半個月了 ^^|||08-27 10:30
雪華
其實很受用就是~雖然完全看不懂~(爆

08-27 10:03

瞇眼喵太郎
>▽<08-27 10:30
深藍烈火
前輩怎麼突然寫起這個?不成是寫報告?

08-27 10:53

瞇眼喵太郎
痕早就想寫了 =w=08-27 11:59
黑い影
好豐富的東西,不過看的有點累XD

08-27 14:11

瞇眼喵太郎
>▽<08-27 15:51
神木
沒有全看完,先收驚嘩= =
說到PS3的HDMI,讓我想到我那影像截取卡的HDCP協定真的是恥力無上限,
本來以為它只會鎖720p以上的錄影機能,沒想到連480p也照鎖Orz

後來重買的PS3送的HDMI線和早年80GB送的HDMI線明顯不同,線粗兩倍,成寬體,
應該和對應3D有關,不過我還沒拆封(目前還是用80GB送的那條)

VGA端子一直以來给我的印象是深不可測,
有人曾經說過,早年DVI尚未問世之前,好的VGA端也可以撐到寬度2.5k的解析度.

說到LED螢幕就讓我滿心的訐譙聲,
因為公司最近一批購買的螢幕就是那該死的LED螢幕(推測22吋2xxx$)
畫面一整個亮到坑爹不說,色準囧到一個極致(嚴中的校色障礙),看久了還會明顯的眼酸,
員公的眼睛價值竟不如螢幕成本的節省重要Orz

08-27 22:58

瞇眼喵太郎
既然如此那妮的 720 p 影片是怎麼錄的 ?

VGA 我用的感想是 720 p 就很勉強了 ( 在遊戲機方面 )

老闆不是人 是智障 =w=b
 08-28 07:45

文中有提到<類比與數位兩者並沒有絕對的優劣>,若以聲音表現(如音響)而言,個人淺見認為的確如此,但以影像而言,全程數位傳送,比中間經過數位類比轉換會好的多!

08-28 01:41

瞇眼喵太郎
也對喔
類比視訊比數位視訊好的狀況現在已經是不存在的了 { 修改修改~~ }08-28 07:46
蘇姆INKO_IQ
臺灣的話電視數位化不是明年嗎?

08-28 07:57

瞇眼喵太郎
妮等著看吧 =w=08-28 07:59
神木
360錄影不受限,但是PS3只要用HDMI就是打死不給錄="=

08-28 08:11

瞇眼喵太郎
妳的 PS3 是新規製程機嘛
那看來規制又更嚴格了08-28 10:05
神木
我覺得控制這個的應該不是PS3的製程新舊,而是韌體版本,
總之我到時還得再買一條色差線就是了,不然現在只能用別的軟體側錄音效[e26]

08-28 10:50

瞇眼喵太郎
偶的文有連結唷
最新製程的色差已經不能高畫質了 =w=08-29 12:52
不營養大雞排-Snow
你難得有一篇正經的[e1]

08-28 16:40

瞇眼喵太郎
正經臉 =w=08-29 12:52
謎樣少年
位元組在各方面會改變有些二進位有些十進位像硬碟跟網路等

08-29 09:00

瞇眼喵太郎
偶有提了 =w=08-29 12:53
金手錶
嚇到,
這次難倒我了。

08-29 20:59

瞇眼喵太郎
嚇死我老人家 =w=08-30 08:34
電玩假面
好久不見了

你是被A車A多了
整個人壞掉了嗎?
怎麼會寫這麼正經的東西...

09-02 18:36

瞇眼喵太郎
痕早就想寫了 =w=09-02 19:15
桜井メイル
總感覺喵大發這邊文章,是為了看更精美的糟糕片…

09-12 01:48

瞇眼喵太郎
偶的野心就是用 IMAX 攝影機拍戀童 A 片 =w=09-12 09:41
Kennen × 奏紗
看不懂阿=.=..

我只看懂光頭!

09-13 14:38

瞇眼喵太郎
女生通常都對電子技術沒興趣啦 ^w^|||09-13 19:16
芬蘭夢
太棒的文了! GP~

03-25 08:28

瞇眼喵太郎
感謝喵 ~03-25 14:37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9喜歡★l08poundho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今日圖多】雜記•團 P... 後一篇:【今日圖多】雜記•團 P...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lin881205大家
小屋不定期更新冷門西洋歌曲推廣與Reddit鬼故事翻譯唷!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0:42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