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甚麼是黏土人,三頭身的身材加上可愛逗趣的表情及動作,一定讓許多人的荷包就此失守。
但是,總有那種自己喜歡的腳色遲遲不出黏土人或想要的黏土人價額太高下不了手的情況,既然如此,乾脆自己做如何?
接下來的文章,就是要教大家如何自己在家做出一支完全屬自己的黏土人。
第一課:認識黏土人
第一單元:何謂黏土人
所謂的黏土人,根據維基百科上描述:「黏土人」模型系列是日本人物模型廠商GOOD SMILE COMPANY於2006年起所推出的一系列SD版角色模型的商品總稱,頭身比約為3頭身,以強調角色的可愛特性為重點的人物模型。
第二單元:黏土人病症
因為黏土人的魅力超群,網路上甚至出現下列這張圖表
但是這種病症其實有第LV11級,那就是…
買來的黏土人已經無法滿足我了!我要自己動手創造出屬於我自己的黏土人,就用我這雙手,打破市場的束縛,創造自我的傳說,你以為我是甚麼人啊啊啊!!!
我的筆刀…我的刮刀…是可以突破天際的啊啊啊!!!
第三單元:自己做黏土人
「自己做黏土人會不會很困難?」
答案是:不會!
大部分覺得製作黏土人很困難的人,多半是因為心急想要一次做好而失敗的,製作黏土人時必須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慢慢來,太心急的結果往往就是會碰傷之前好不容易做好的部分而前功盡棄。
另外一部分的人會因為製作時發現跟理想中的造型完全不一樣而心生放棄的念頭,我必須說,黏土人在製作過程中,在尚未完成前,一定會出現根原本設計的樣子天差地遠而想放棄的情況發生,這時必須突破這種心態,耐心地將細節修好,一步一步將讓黏土的造型塑造成你要的樣子,要記得:「是你在操作黏土,而不是黏土在操作你。」
「材料會不會很貴?」
不一定,有些材料貴是有它的價值,像是石粉黏土雖然是一般紙黏土的十倍價錢,但是因為石粉黏土在製作時的手感跟細緻度是紙黏土完全比不上的,因此即使貴也有買的價值存在。
不過好的石粉黏土一包市價大約200~300元,並不是甚麼嚇死人的價額,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負擔的起,更何況一包石粉黏土分量還蠻多的,可以做很多隻黏土人,即使失敗也不必太擔心。
但是像瞬間接著補土這類的東西,一份動則500~600甚至更高的價額,一定會讓各位下不了手,幸好,這類好用但昂貴的東西通常都有偏方可以代替,不用太擔心。
另外,像是環氧補土跟砂紙這類的東西基本上都有分工業用與模型用,工業用的特色就是便宜大份量,而模型用的則昂貴但品質相當好,在價額與品質之間做一個取捨是省錢的不二法門。
「我不可能啦~我又不甚麼高手~」
(重歐)
目ぇ覚めたか?
お前が迷ったら俺が必ず殴りに行く!
だから安心しろ。お前の傍には俺がいる。
俺が信じるお前を信じろ!!!
第二課:認識材料與工具
俗話說的好「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事先做好認識材料與工具的認識,有助於製作時的熟練度與降低花費的成本,是一項不可不做的功課。
第一單元:土
1.石粉黏土
所謂的石粉黏土,是一種性質與紙黏土相仿的一種工藝用黏土,但是石粉黏土較為細緻、光滑,製作時產生的纖維也較少,而且乾燥後也很堅固不容易碰壞,是製作人物模型時最常用的一種材料。
因為石粉黏土很容易乾掉,沒有用時記得用夾鏈袋包起來,兩層的夾鏈袋可以保存兩年而不會乾掉。
市面上主流的石粉黏土以「New Fando」與「La Dall」兩款為最大宗,尤其是New Fando這個品牌的石粉黏土,基本上已經成為石粉黏土的代名詞,品質優良質地好,但價額較高,在台灣也不容易買到,份量跟La Dall相比也少得多,對於台灣的玩家來說並不是那麼的平易近人。
跟New Fando 相比之下,La Dall就顯得平易近人,不但價額較為低廉,份量也多(價錢/份量比幾乎是New Fando的兩倍)而且容易取得,品質也不差,是第一次嘗試做人物模型的人最理想的選擇。
New Fando
La Dall
2.環氧補土
所謂的環氧補土,就是仿間俗稱的AB補土,是以化學反應來硬化的補土,使用時必須混合AB兩劑,份量是1:1,必須充分的混合兩劑,不然一定會悲劇。
環氧補土在充分混合後就會開始硬化,硬化時間長,根據種類的不同,1小時到6小時的都有,購買前請仔細檢查。
硬化後的環氧補土非常的堅固,而且無法像石粉黏土一般加水軟化,因此必須在硬化前做好基本的塑型,等到半硬化後再用筆刀削成大致的形狀,等完全硬化後再進行細緻的加工與與打磨。
因為硬化後分常堅固的關係,環氧補土通常會用在製作手指與頭髮和飾品這類不易製作與容易碰壞的部分。
模型用的環氧補土以田宮為最大宗,品質優良,但是價額昂貴份量少,還只有模型店有在賣,因此對於想輕鬆製作黏土人的人來說並不是首選。
工業用的環氧補土一般稱為塑鋼土,價額十分的低廉而且分量爆多,一般五金行就有得買,品質也不差,是非常優良的選擇
一般來說,環氧補土AB兩劑是分開包裝的,但也有一種叫做包心塑鋼土的環氧補土,是以夾心的方式包裝,有點像孔雀捲心酥,其目的在於方便使用者一次拿好1:1的分量,但是兩劑碰到的部分卻很容易變質,會嚴重影響製作,因此並不太建議使用。
模型用環氧補土
工業用環氧補土(俗稱塑鋼土)
包心環氧補土
3.塑膠補土
塑膠補土,是一種加了硝基溶劑的補土,田宮塑膠補土是最有名的塑膠補土,也是最常見的塑膠補土。
塑膠補土通常是放在類似牙膏條的容器內,擠出來的樣子也像牙膏,也有放在玻璃瓶內的包裝,乾燥後硬化,不需要另外加任何東西,但是可以藉由使用硝基溶劑稀釋。
塑膠補土的主要用途在於填補縫隙跟刮痕,因為乾燥後會大幅度的收縮,並不適合用來塑型,在填補較大的縫隙時,可能需要多次的塗抹。
塑膠補土乾燥時間很長,厚一點的莫約需要半天,等不及的人可以加入些許的快乾,就會在數分鐘內完全硬化,但是加了快乾的塑膠補土只能用來填補縫隙而不適合用筆塗抹,這點要十分的注意。
製作模型與人物模型時會需要用到很多塑膠補土,主要是在人物模型完成後,以稀釋過的塑膠補土,用筆塗抹於模型全身來填補細小刮痕,同時檢查是否有瑕疵(因為塑膠補土是灰色的,比起白色的石粉黏土更容易檢查瑕疵),是提升模型完成度最需要耐心,也最重要的一環。
還有一種就做底漆補土的補土,以廣義來說,底漆補土也是塑膠補土的一種,可以用硝基溶劑稀釋,但底漆補土最大的用途,是在噴漆前統一整個模型的色調,並讓模型漆容易附著在模型上,也是一道不可或缺的手續。
底漆補土有噴灌式的,可以直接使用,也有裝在玻璃瓶中,在需要時取出適當份量稀釋後搭配噴筆使用的,一般來說,塑膠補土在稀釋後也可以當底漆補土用,因為兩者其實是差不多的東西,但若是用在「底漆」的用途上時,建議選擇白色的塑膠補土,日後上色後顏色才會漂亮,若是用來檢查瑕疵,則推薦使用灰色的塑膠補土,才看得清楚。
在選擇塑膠補土時,若不是很懂塑膠補土或是新手的話,就直接買田宮的塑膠補土吧,但記得要連溶劑一起買(硝基漆溶劑,絕對不要買錯)。
田宮塑膠補土
硝基漆溶劑
噴灌型底漆補土
4.保麗補土
保麗補土是製作模型時常用的一種補土,一般裝在類似牙膏的罐子內,也有金屬罐裝的同時附贈一小罐硬化劑。
使用時需要添加少許的硬化劑攪拌均勻(莫約1:100)後再塗到需要的地方等待硬化,硬化速度比環氧補土還快,使用方法也類似環氧補土,半硬化時削切,硬化後細緻加工。
保麗補土硬化前是膏狀,有流動性的,無法直接塑型,在製作比較厚的造型時,需要多次堆疊,同時有氣泡問題(硬化過程中混入的氣泡),需要多費心思去處理,製作上較有難度,是技術門檻較高的一種材料,不適合新手使用。
模型用保麗補土
工業用保麗補土
5.瞬間接著補土
非常特別的東西,性質類似保麗補土,但硬化快速,不會有氣泡,密度高,品質好,使用上非常的方便。
使用的時候是混合白色粉末劑跟紫色液態劑,液態劑多了,硬化速度就慢,強度也比較差,粉劑多了,就比較硬,但硬化的很快,反應時間短。
硬化後有優良的打磨性跟削切性,而且堅固又輕盈,是做模型非常方便好用的東西,但因為很貴(莫約600元上下)而且取得相當不易,大部分的人都用性質類似但價額便宜的快乾加痱子粉代替。
瞬間接著補土
6.其他
紙黏土:最常見的材料,非常的便宜,但不夠細緻,而且超容易起毛,因此不適合用來製作人物模型,但是用來做骨架倒是無所謂,可以省下一些材料費。
超輕土:特徵是非常的輕,遇水後超級黏,乾燥前後都有彈性,不好打磨,也不是適合的材料,但是因為黏土人的頭都很大,用超輕土做頭的中心可以減少不少重量。
第二單元:刀
1.刮刀
市面上的黏土刮刀造型琳瑯滿目,基本上只要買有附圖那兩種造型(箭型、半圓形)的刮刀就幾乎可以應付所有的造型了,不需要額外買多餘的刮刀,當然,如果各位習慣不同造型的刮刀,或預算非常充足,多準備幾把備用也是可以的。
要注意,因為刮刀不只要使用在柔軟的石粉黏土上,還要對付有一定硬度的環氧補土,若是木製或塑膠製的強度可能不夠,因此建議買金屬製的會好些。
刮刀是要用來抹、刮、填補、挖取…等等作業用的工具,是所有工具中最重要的一把,這裡建議各位刮刀要買好一點的。
雖然說只要準備有附圖那兩種造型的刮刀就可以,但要買到那樣的刮刀還真有點不容易,我個人是跑到台北萬年才買到這把刮刀(280元)。
買有這兩種造型的刮刀就可以了
這是一把標準型的刮刀
2.筆刀
用來切、削、刨等等用途的刀子,到文具行買一把便宜的就可以了,記得要買備用的刀片。
預算很多的話,建議買OLFA這個牌子的筆刀,雖然昂貴的多,刀片又是專用刀片,但是在品質上是可以掛保證的。
一般的筆刀
第三單元:研磨工具
1.銼刀
用來進行平面打磨用的工具,基本上可以把砂紙黏在刮刀或鑷子把手的平面處代替,但是這樣做不但麻煩還要時常更換,加上有些地方用銼刀比較好打磨,還是請各位買一組來用。
銼刀有分一般銼刀跟鑽石銼刀,一般銼刀上頭有紋路,使用一段時間後必須用針將卡在紋路裡的渣渣清掉,而鑽石銼刀則不用,但用完後還是請在桌上敲個兩下。
去五金行買一組三隻或五隻的銼刀就可以了,銼刀很便宜,建議買五隻一組的,小隻一點的會比較好用。
一般銼刀
鑽石銼刀
2.砂紙
打磨作業中最重要的工具,一般的砂紙分成乾砂紙與耐水砂紙,模型用砂紙則是分類在耐水砂紙裡。
乾砂紙主要用在木工上,特色就是不可碰水,研磨面為紅色,而且研磨顆粒容易剝落,一般做模型時是不會去選擇乾砂紙來使用的。
耐水砂紙又稱水砂紙,特色是可以沾水研磨,避免打磨下來的粉塵造成模型本體傷害,而且可以藉由水洗來恢復打磨力(但還是有其極限),研磨面為黑色。
模型用的砂紙一率為耐水砂紙,品質比一般工業用砂紙要精細的多,320號的模型砂紙可以媲美600號的工業砂紙,但是價額也貴的多。
工業用砂紙雖然沒有模型用砂紙精細,但只要選擇號碼數2倍的型號,一樣可以將模型磨的漂漂亮亮,加上價額低廉,不為是一個優秀的選擇。
對了,如過用濕的砂紙去打磨石粉黏土的部分,就會發生很可怕的事…
乾砂紙
耐水砂紙模型用砂紙
3.海綿砂紙
因為砂紙是平面的,雖然可以彎曲,但在打磨一些比較複雜的曲面時就顯得力不從心,這個時候就需要海綿砂紙登場。
海綿砂紙是一種用海綿做底的砂紙,特徵跟海綿一樣可以任意彎曲與摺疊,在打磨曲線時是最佳的選擇。
海綿砂紙也有號碼,建議粗細都各買一份,雖然貴了點,但實在是太好用了,請一定要親自試試看。
海綿砂紙一樣可以水洗,每次用完後都要洗乾淨。
3M牌的海綿砂紙
4.砂紙的號碼
前面介紹砂紙時,有提到砂紙的號碼,那砂紙的號碼究竟是做甚麼用的?
其實砂紙的號碼說穿了就是砂紙的粗細,號碼越大,上頭的研磨粒子就越細,以我個人習慣來說:
工業用砂紙:400~600號用來粗磨、600~800號用來細磨、800~1000號做表面處理、1000~1500號以上用來將表面打磨光滑做最後整理用
模型用砂紙:180~320號用來粗磨、320~600號用來細磨、600~800號做表面處理、800~1000號上用來將表面打磨光滑做最後整理用
當然也有1500號以上的號碼存在,但那已經是拋光用的了,作人物模型不會用到那麼細的砂紙。
第四單元:分件工具
1.分件是甚麼意思
製作人物模型時,有時會為了讓作業更方便進行,像是頭與身體連接的部分,若沒有進行分件處理的話,就會很難進行製作或打磨,日後若有要翻模的話這個地方也容易失敗。
為此,我們會先將部分零件或肢體切下來,用手鑽在連接處鑽洞,再插入塑膠棒當軸心來連接切下的部分與主體,假組合(沒有黏死的組合)的時候則用遮蓋膠帶暫時黏住各個部分。
2.手鑽
俺のドリルは天を創るドリルだあああ!!!
用來突破天際…呃不是…是用來鑽洞用的,到模型店買一隻便宜的就行了,記得鑽頭的口徑要買跟塑膠棒一樣的口徑,個人建議是2釐米。
鑽頭
模型用手鑽
3.塑膠棒
正來插入用鑽頭鑽出的洞中當支柱用的,記得要買跟鑽頭口徑一樣的口徑,個人建議是2釐米。
模型用塑膠棒
4.斜口鉗
用來剪斷塑膠棒用的,去五金行買一隻便宜的就可以了,模型用的斜口鉗又貴又脆弱,不建議買模型用的,當然尖嘴鉗也可以勝任,或乾脆用剪刀或刀子代替。
5.鋸刀
將模型鋸斷以分件的工具,有分工業用跟模型用兩種,但這裡極度建議大家買模型用的鋸刀,因為模型用的鋸刀不但輕巧方便,容易替換鋸刀,而且刀片也比較薄,可以盡量避免將零件鋸開時所產生的耗損。
模型用的鋸刀可以在一般的模型道就買的到,通常附贈兩種不同的鋸刀片,不需要額外購買鋸刀片,除非斷掉。
模型用鋸刀
6.遮蓋膠帶
原本是模型在噴漆用來遮住不需要噴到的部份用的膠帶,特徵是可以黏在紙上輕鬆撕下來而不傷紙,這裡我們用遮蓋膠帶來進行假組時,暫時固定個部分用的。
也可以用一般的紙膠帶代替,但個人建議去模型店買附帶膠帶盒的模型用遮蓋膠帶會比較方便,買1公分寬的就可以了。
附膠帶盒的田宮遮蓋膠帶
第五單元:其他工具
1.快乾
如果在製作的過程中不幸發生零件斷裂的悲劇,快乾可以幫助你走出傷痛,同時可以搭配痱子粉當瞬間接著補土用,也可以加到塑膠補土中加速硬化,買太大罐的會用不完,小罐的就可以了。
2.痱子粉
除了可以搭配快乾當瞬間接著補土用外,也可以加少量到環氧補土中,讓環氧補土的結構變脆弱,更方便削切跟打磨,拿家裡在用的痱子粉,找個小罐子裝一些起來用。
3.水彩筆
在製作眼睛或腋下這些地方時,一隻沾了水的水彩筆是非常好用的,輕輕地劃過個這些地方,可以均勻的塗上水,或吸走多餘的水分,讓作業更輕鬆,實際用過就會發現他的好用之處,尤其是在製作皺褶的時候。
買一隻便宜的就可以,但記得要買小一點、尾端尖一點的,用起來會好用些。
還有,到了要用塑膠補土塗滿整個模型的時候,就需要買一隻大隻一點的水彩筆來筆塗,這隻水彩筆不可以跟作業用的水彩筆混用,塗完塑膠補土後也必須用硝基溶劑洗乾淨,大約買一隻中楷大小的就行了。
4.鑷子
在製作手指或頭髮等等需要細部調整的時候,如果有一隻鑷子在手上,作業起來就會輕鬆些,買一隻便宜的就可以了。
5.相機
忘れるものか この一分一秒を…
呼…終於打完了這篇文章,花了我不少時間呢,不過若是能讓更多人體會製作黏土人的樂趣,這似乎也算不了甚麼。
這只是材料與工具介紹,以後還會教大家如何從頭到尾的製作出一隻黏土人,也許要等很久才會完成全部的內容,心急的人可以到忍者外傳版觀看最新的進度,預計頭部寫一篇,身體寫一邊,後加工寫一篇。
可惜我不會開模,上色技術也不好,因此我只能帶各位到原形完成,希望各位可以原諒,也希望有高手能待替小弟我為各位介紹開模與上色。
雖然我不是甚麼高手,但我想由我這個「低手」所寫出來的東西,應該更符合「初學者」的立場,考慮到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高超的模型技術或經驗,也考慮到在材料上的取得與開銷,我都盡可能地去簡化,讓所有人都能愉快的體驗製作黏土人的樂趣,希望可以對各位有所幫助。
還有件事,如果各位有發現文章的文字不容易閱讀的形況的話,還請麻煩提醒一下了,謝謝。
這裡貼一下之前做的未完成品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