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聖宗
Apeidamonis
【總部】伽爾冬尼
【教宗】亞黛因二世 Aedein II
【總樞機】路里斯‧達‧代爾瑪冬Luris da Delmadon
【信眾】250,000,000以上
七聖宗係屬於索里安教(Cethono da Soriam)下的宗派分支之一,名稱為薩坦語,意為「七主的僕眾」。自從「悔恨年代」後,七聖宗已經取代了遵奉人類至高主義及七聖一體論的「唯聖宗」,成為索里安教的最主要宗派,也是無庸置疑的最高權威、信仰指導。其宗徒除了身為發源地的菲爾希斯坦大陸,亦遍布於米德加爾特各境及海外諸國島,屬於普世性宗教團體。
歷史
一千兩百年前,在距離米德加爾特十分遙遠的菲爾希斯坦大陸,有一位名為佛魯南‧博賽厄(Frounan Bossier)的唯聖宗牧師,當選了尚未完全分裂的索里安教教皇(Sal-Empedom)。隨後,他以其光耀的聖威、極富感染力的滔滔雄論及縝密的手腕佈謀,成為至高帝國的主宰。
掌握滔天權力的佛魯南,隨後開始以自己的唯聖宗為主宗,肅清異己、吸收或打壓其他六大宗派,並推動了大清洗。眾多「難以教化」的異種異族遭到屠殺和毀滅,這項舉動宣稱是為了「將光明集聚在統一的旗幟之下,以面對即將襲來的黑暗之潮。」
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六大宗派的倖存者開始逃離遷移至世界各地,也因而成功將索里安信仰傳播至了世界。
一千年前,在太陽聖子的號召下,六大宗派與被迫害的諸民族集結,發動了被稱為「偉大叛亂」的浩大戰役,推翻佛魯南的統治,恢復了菲爾希斯坦的宗教自由與民族平等。在那以後,經過數位富有智識與權威的主教整合、花費近百年的時光後,一支將七大宗派教義去蕪存菁,使其更具備普世價值、不拘於民族、種族的新宗派成立了。
而那,即是今日的七聖宗。
教義
七陽信仰Sorasism
在菲爾修斯坦,人們認為太陽有七顆,對應著破曉、初晨、晚晨、正午、晚午、暮昏的六種狀態,而這六顆之上,是將光芒分配予六顆太陽的至高之陽,亦是眾神與聖靈的居所,即所謂「天堂」。統御天堂與身為七陽至高之主者,便是克爾菲納(Kelfina)。
而六位太陽之主,則分為:
破曉之主米特拉斯(Mitras)
初晨之主帕爾納(Palna)
晚晨之主巴拉克(Barak)
正午之主納薩雷爾(Nathaleyr)
晚午之主羅伊迪爾(Roideyr)
暮昏之主荷爾納(Holna)
實際上,克爾菲納與六位太陽之主皆為凡人升神。克爾菲納正是至高帝國的建立者——薩坦本人。帕爾納、巴拉克、納薩雷爾與羅伊迪爾是他的四位兒子:「明光」佩爾汀、「銀拳」巴倫、「烈閃」納瑟瑞斯、「林歌」羅文。
米特拉斯的事蹟原型乃是遠古時代最傳奇、最強大的精靈戰將安布羅斯‧維伐理安。荷爾納則是薩坦不被寵愛,甚至一度遭到放逐的長子:精靈之友高德威。在悔恨年代間,他們倆人的事蹟皆被嫁接給了另外兩位被虛構出的人類英雄。
十大罪The Ten Sins
之首‧異心
心向黑暗。
這一罪在悔恨年代裡是指「心向異種」,指與非人類者交好、通婚等。
之二‧背誓
奸巧無信。
之三‧性淫
淫邪無制。
之四‧豪奢
奢靡無節。
之五‧驕桀
驕縱桀驁。
之六‧畏懦
畏懼懦弱。
之七‧狡猥
猥瑣不正。
之八‧華言
虛華空泛。
之九‧愚辨
愚鈍昏辯。
之十‧過知
過聞過知。
以上十罪,皆為「可贖之罪」,此外尚有一條為「不赦之罪」者,為:「行使黑力」,即使用黑之力量。與「異心」罪的差異,可以此為例:一場對於黑暗神祇的崇拜儀式裡,參與者犯下的是「異心」罪或「愚辨」罪(差異在於主動投誠或是蒙昧遭騙),而主持儀式者犯下的是「異心」與「行使黑力」。
聖徒崇拜
七聖宗保持了對聖徒、殉道者的禮敬崇拜,但並不行「聖物崇拜」,不以其軀、其物為聖。不會出現將聖徒之體大卸八塊分送四方,以為珍寶的情形。
組職
七聖宗將宗徒劃分為三類:
教士Clergy
上至教宗,下至修士,皆須全身心奉獻於宗派和信仰,不可結婚、不可繁育後代、不可收置私產。但允許「具節制性」的性行為。名詞無陰性陽性之分,條件無男女之限。
教宗Alka Uci
樞機主教Uci
總主教Archbishop
主教Bishop
座堂牧師Pastor
牧師Chaplain
修士Friar
門徒Disciple
協助教士處理事務者,比如主教代理、座堂書記等。
信友Believers
一般信徒。
七聖宗本身不轄軍事組織,但每一位教士都會學習基本的棍術和搏擊術訓練。也並不禁止教士學習魔法和使用魔法物品,只要其來源和目的為正途。此外,他們與世界最古老、最負盛名的騎士團之一——銀刃騎士團維持著親密的合作關係。
-2021.02.08更新
(原條目名〈太陽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