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顯性,隱性的、計劃性,非計劃性的、垂直,平行、連續、間斷的政治社會化+兩大目的(羅沙孟)

Hikari Aoi 藍光 | 2025-05-24 15:26:42 | 巴幣 2 | 人氣 72


複習:"政治社會化"即對個人進行"政治文化"(政治態度、政治認知、政治情感)的培養、學習、成長過程。



顯性的政治社會化:
即:個人清楚明白,接下來即將被灌輸政治知識。
  1. EX:每次我去聽劉沛的課,看王業立的課,我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我即將要被這些台大的傢伙們給洗腦了。
  2. (我這種達利特是恨不得能被台大的人洗多少腦就洗多少)
  3. EX:參加學校的公民與道德課程(正式=法律保留途徑的)、參加政黨的政見會、或是看去釣魚台挖石油,禿子跟著月亮走,一瓶礦泉水、一碗滷肉飯的新聞(X)

(P. 562)

隱性的政治社會化(不為人所意識到的):
  1. 它(對方)不會特地告訴你"我現在要灌輸你關於政治的價值、態度、知識、意識形態"等等。
  2. 其內容的目的卻確實地正在對個人進行"政治教育"。
  3. EX:B站的時政區,整天在那嘲諷美國跟國際逆行,說巴拉特是東方大國,說台灣是蛙蛙 etc
  4. EX:家庭生活、宗教信仰(例如美國信基督教,尤其福音派的,很多都保守主義,然後右轉,是川普大票倉)。
  5. EX:每次我媽跨年都想看蔣萬安,因為覺得蔣萬安很帥,這就是一種政治社會化。(好吧,坦白說我也覺得蔣萬安作為小白臉,還是不錯看的XD,不然跨年除了看101爆炸外,難道要看福利熊,熊福利???)
  6. 隱性的政治社會化,通常發生在日常生活中。
  7. 網路的"隱性政治社會化":這就看個人有沒有感覺出來了。
  8. (如果個人主觀能感知到"我正在被對方傳輸政治態度、意識形態、政治認知、政治評價等等",那就會變成顯性,因為我已經做好準備才點進去,我也知道這個帳號總是在寫這些內容,然後總是上熱門,有夠像網軍,不知道一個月薪水領多少。但如果我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接受了對方的政治態度,那就成"隱性的"。)


"有計劃性的"政治社會化:
  1. 由國家刻意設計一系列的活動,或者(愛國、"主體思想")教育,其目的是將"特定的"政治態度、政治認知、意識形態輸入公民的腦袋。(洗腦,有點像"皮下注射論")
  2. EX:威權國家會有一系列的計劃,灌輸人民"愛黨愛國"的思想。(如果是恨國黨可能就被消失)

"非計劃性的"政治社會化:
  1. 並非通過國家的設計。
  2. 而是使人民潛移默化地在生活中,學習到政治文化,並影響其政治態度、政治認知、政治情感、政治評價。
  3. EX:例如很多"理性、客觀、中立"的人時常說:"我們要尊重多元社會的聲音、求同存異。"(這個意識形態就是多元民主理論,Robert Dahl)


垂直的(世代間的)政治社會化:
  1. 父母將其政治態度與政治文化,傳承給其下一代。
  2. EX:我家全家都超藍,我家人超愛韓國瑜跟謝龍介。

平行的(世代內的)政治社會化:
  1. EX:同儕、朋友。
  2. 我把我的政治態度灌輸給我的同事、同學。
  3. 我鄰居把她的政治態度灌輸給我,而我接受了。(然後我就去大罷免XD)


"連續的"政治社會化:
界定:
各機構間,有計劃地,配合並銜接,藉以指向"共同的"政治社會化內容;使個人於不同機構中,學習到(確保)"一致性"的政治取向。
特色:只有獨裁國家才有(厲害了我的國)
  1. EX:以"習思想"作為"主體思想"進行"恩情教育"(主席的恩情還不完)。
  2. 共產黨:學習習思想+馬列+東方馬(毛澤東)
  3. 大學:同上。
  4. 企業:教員曾如此云... ...(很好又是東方馬)
  5. 結論:不論是哪裡的機構,都是習思想、主體思想、恩情教育、毛語錄、東方馬、主席的恩情還不完、厲害了我的國。
由於民主國家多採道爾的多元論,因此不可能產生上述的情形。
台灣有統獨,歐洲有極左(LGBTQ)、極右(白人至上、3K、新納粹、法西斯)。
台灣沒有"主體思想"。(沒有賴語錄)(但是會要台灣人作功德,這也是一種政治態度的灌輸Orz)


⭐"間斷的"政治社會化:
界定:
各機構之間(政府體系內、家庭、學校、民間社會、企業)無計劃,且不具"共同的"政治社會化內容;使個人在不同機構內,學習到不同的,甚至是衝突的政治取向。

EX:家庭--所有人都不關心政治(高貴原始人=原始型)

去雅典學院(狗與不會數學者禁入)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你的老師)告訴你:政治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因為政治影響一切,你不去關心政治,政治就來影響你,你不去參與政治,別人(黑道)就代替你來參與政治(劣幣驅逐良幣)人是政治的動物,參與政治是必然且道德的,參與政治的過程就是追尋智慧、完善道德、成為完人的過程=>參與型政治文化的教育。

出社會後,進入同好會,或者進入公司服務:老闆告訴你沒事別碰政治,我們只要低著頭、夾著尾巴,吃飯坐小孩那桌,老老實實作人就好,賺錢才是王道!但是選舉的時候一定記得要向候選人捐政治獻金!(這是一種政治參與活動)(因為這樣才能官商勾結,讓議員還有立委去關說)=>臣屬型文化。

相當於一個人在三個機構接受了三種不同的政治文化教育。



政治社會化的兩種目的(羅沙孟, B. Rosamond)

在民主國家:
  1. (個人=公民角度)是為了培養公民"獨立思考"(實質理性)的能力,防止公民成為赫伯特.馬庫色所謂"單一向度的人"。⭐政治參與對個人的功能=培養公民
  2. (政權存續=維持政治系統的穩定)為了培養公民對國家的認同,使政權(該政治系統)得以存續(持續生存,不至於崩潰)。(<-獨裁國家也有這個)(申,=政治參與對社會的功能=政權存續。)

(目的一)培養公民:
  1. 政治教育的過程,可以形成個人的"政治自覺"與"政治態度"。
  2. 提供"政治知識":如瞭解政府的體制(政體)、選舉制度、投票行為、媒體(大眾傳媒=政治傳播)、民調(會因為樂隊花車效果與沉默螺旋的同時作用,導致某位候選人的民調虛高)。
  3. 培養公民參加政治活動的興趣、熱情、動力與欲望。

(目的二)維繫政權的存續(=維持政治系統的穩定性):
  1. 獨裁國家與民主國家皆需要。
  2. 使公民維繫,並獲得對政治系統的共識。
  3. 培養新世代對國家(或黨)的認同感。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2025-05-24 18:42:47
無事實。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505/30951f3b0c2ff258c876f6f39ddaa3ab.JPG
2025-05-24 19:02:30
確實如此,而且是大臣裡面的情形,會更符合現實的政治(王業立自己都說了政治學者就好像一個細菌學家在研究細菌)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